杨洪刚 袁伟光
上海电机学院 上海 201306
深入推进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建设,持续促进“四新”交叉融合,是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布局,能够有效提升国家硬实力、生态成长力、全民健康力和文化影响力。新工科以“新的工科专业、工科的新要求”为内涵,应对经济社会的新一轮变革,注重工科类专业紧缺人才的培养。从“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北京指南”新工科建设的三部曲,到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等,新工科建设呈现出如火如荼、日新月异的新格局,正在引领我国新一轮高等教育技术变革,为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带来重要契机[1]。
校企协同育人模式能够满足现代产业升级和人才培养发展的迫切需求,可以实现企业和高校优势资源的整合与互补,充分发挥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完善育人机制,是推动新工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本文以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为目标,探索实践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持续推进新时代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1.1.1 基于产教融合的课堂教学改革
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需充分结合新工科和产教融合的教学理念,全面优化课堂教学方式,系统整合课堂教学内容,积极变革课堂教学模式。首先,立足课堂教学加强实训实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实践素质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如增加拓展课程资源和实践教学内容等,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应用性强、创新性高、自主性大的研究任务,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探究能力。其次,将企业的优质资源引入课堂教学过程中。高校不仅注重自身优势师资力量,增强教师产业背景,而且加强外引内培的师资发展战略,将企业优质资源充实到教师队伍中。再次,立足产教融合加强课程教学过程改革,把企业前沿技术和产业发展趋势通过课堂传授给学生,提升专业学习的原动力。最后,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的关键效能和核心作用,构建线上与线下混合的课堂教学模式,发挥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功能与特色,满足学生个性化、差异化的发展需求,形成线上与线下教学模式的优势互补[2]。
1.1.2 基于协同育人的实践基地建设
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与实践教学的改善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适应工作岗位要求和社会发展需求。在新工科背景下,我国很多高校都已经开展了校企协同育人的实践基地建设探索,探讨人才培养校企融合与互补的实践过程,构建了“政校院企”多方协同育人模式,实施了产学合作协同育人的课程思政建设,结合各地方区域建设与发展特色,探索产教融合、学教贯通、研教结合等新模式,实施校企双导师共同全程指导,实现校企双方优势资源互补,逐步完善互利共赢的校企协同育人合作平台[3-4]。
1.1.3 基于产学融合的创新创业模式
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是新时代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在新工科背景下,产学融合是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和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高校顺应时代要求和行业需求,打破学科与专业、学校与社会的边界,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化资源,开发动态教材、搭建虚实课堂、培养跨界教师,输出创新人才,实现专业培养、企业发展和创新创业三者之间的共同发展,形成良性循环,充分激发了高校的办学活力,有效促进了高校与企业的联动发展[5]。
1.1.4 实施协同育人的保障机制与运行策略
保障机制和运行策略是促进协同育人健康、持续、有效发展的基本保证。校企之间适当增加融合主体人员流动,搭建信息、资源、政策互通共享渠道,合理完善制度建设,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方案,明确成果收益,激励协作创新的运行动力,统筹完善资源共享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实现校企协同育人成效的最大化。同时,以高质量融合发展、高效益协同创新和高素质人才培养为导向,建立健全评价体系与评价机制,持续推动我国新时代创新型技术人才的培养[6]。
在新工科背景下,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充分发挥校企协同育人优势,有效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提升,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从应用趋势上看,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2.1 明确企业实际需求,精准把握发展动态
新工科背景下,应不断加强与企业的对接联系和调研分析,实时掌握企业的实际需求,从而在人才培养体系的制定、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等方面具备明确和清晰的导向,做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及时更新,持续完善,为企业培养紧缺的、有用的人才。同时,以行业最新发展动态为依托,以新技术变革为引领,以创新发展为驱动,使学生切实感受科技进步,激活内在动力,夯实育人成效。
1.2.2 不断创新协同模式,充分发挥企业优势
校企协同育人的关键在于校企资源的有效整合与优势发挥,因此,协同育人的模式显得尤为重要。在人员方面,加强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的交流互动,教师入企业,工程师进课堂,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在资源方面,学校的教学设施和企业的实践基地互通互补,建立长效机制,加强从理论到实践的提升。在融合方面,可以以企业文化、企业培训、实习实践、科技讲堂、双导师制等多种形式开展,不断创新协同育人模式,拓展育人方式,充分结合校企优势,实现人才培养无缝对接,持续推动新工科的稳步发展。
1.2.3 聚焦现代产业学院,有效疏通校企通道
现代产业学院通过学校、社会和企业优势资源的综合整合,为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可靠保障,是新工科背景下校企协同育人的重要途径。通过产业学院建设,校企双方构建新的课程体系,共同开发教材,开展课程建设与教学;组织师资队伍培训,提升教研实力;建设实践实训基地,以项目案例为依托,强化实践能力;拓宽学生就业渠道,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通过校企深度融合、有效互通、资源互补、成果共享,现代产业学院能够满足地方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强化校企联系纽带,更好地为地方区域经济提供服务。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立身之本,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提供充足养分。课程思政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为主,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一种综合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育方法。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大学生专业素养的重要保障。
在大学生培养的过程中,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从通识课程、基础课程到专业课程,构建全方位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开发各类课程德育元素,制定德育目标,重构课程思政教学大纲,设计教学内容,将德育元素与理论知识有机融合,从多角度、多领域加强学生价值观、理想信念、道德情操、精神追求等方面的培养,由学生去感受,由自身去感悟,由内心去感动,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人才培养融合,实现思政元素入耳、入脑、入心,全面提高学生专业素养与综合素质。
在课程思政素材上,充分挖掘企业的鲜活案例,聚焦工匠精神、劳模榜样、创新团队、优秀校友等素材,整理先进事迹,形成课程思政案例集,根据课程育人目标,针对性地融入课程教学环节中,增加课程思政的感染力,贴合学生实际,触动和激发学生的切身感受。上海电机学院与上海柴油机厂、上海船用曲轴有限公司、上海奥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等企业联合建立劳模创新育人工作室、“三全育人”校外基地,切实推进校企交流合作,共同致力于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创新意识等综合素质和实践技能的能力培养,以劳模的成长经历鼓舞激励学生,以工匠的学习环境感染学生,探索实践创新育人新模式,促进双方共同发展。
工程实践和学科竞赛体现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反映出科学思维和对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在新工科背景下,高校应更加注重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综合素养培育。在工程实践能力方面,以企业项目为依托,以实践基地为保障,校企双方配备导师,让学生参与合作项目之中,真正接触企业实际课题,增强工程实践背景。在学科竞赛方面,由企业和高校联合开展,学生和员工共同参与,形成交叉型创新团队,充分发挥企业工程背景和高校学科优势的相互融合与辐射渗透作用,强化学生科学思维,营造优良学习氛围,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的能动性、创新性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学校在综合实践教学环节中邀请企业技术骨干进课堂,结合项目案例,联合开展教学,并聘请其担任科创项目指导教师,提升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提升有助于推动与企业需求的对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以企业文化为基础,强化企业规范、职场行为准则、职业操守等方面的培训与合作,校企积极推进人才培养进程,增强学生职业技能积累,使学生提前熟悉企业文化、融入企业环境、适应企业生活,提升学生职业道德情操和综合素养,增强其岗位意识和敬业精神,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必要的支撑。尤其在生产实习和毕业实践过程中,要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行为规范、职场礼仪和道德素养的提升,助力学生及早适应企业,及时融入企业,打通人才培养的“最后一公里”。
产业学院建设将持续推动新工科再深化、再出发,有效解决人才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问题,促进产业链、教育链、创新链的有效衔接。以产业学院为依托,开展“订单班”式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双方共制人才培养方案,明确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共同开发课程教材,共建实践实训基地,共同开展师生培训,共同实施教学过程,联合指导项目竞赛,明确学生就业方向,提高人才培养的适应性和企业需求的贴合性,实现校企互利共赢发展。上海电机学院积极推进产教协同育人,联合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上海智能制造系统创新中心有限公司、上海贽丰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和上海犀浦智能系统有限公司等四家临港智能制造龙头企业,共建临港新片区智能制造产业学院,并获批上海市级重点现代产业学院,聚焦智能制造,打造示范性人才培养实体。同时,积极探索“订单班”式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联合制订培养计划,共同开展教学与实践活动,为企业定制人才、输送人才、储备力量。
新工科背景下,加强校企协同育人,推动大学生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不断提升,需要积极地探索实践和开拓创新,持续激发校企联合人才培养的内在动力。始终落实立德树人,构建课程思政体系,抓好思想引领,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同时,以实践基地为平台,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科学创新思维的培养,增强学生职业道德操守。探索现代产业学院“订单班”式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产教融合,加速良性互动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