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化学教学论课程思政教学初探*

2023-09-07 09:43赖晓琴叶有明蒋才云余永生周思云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3年6期
关键词:应用型化学育人

赖晓琴 叶有明 蒋才云 余永生 周思云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 广西柳州 546100

0 引言

自2016 年底,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等学校思政工作会议上讲话以来,高等教育课程思政受到各界关注和广泛研究[2]。高校化学类专业课程思政的研究与改革工作主要集中在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以及实验等课程。然而,基于化学教学论课堂的课程思政探索少见报道。至本文截稿时,知网检索只有两篇相关研究。究其原因有:化学教学论的授课班级少,一般只有师范院校才会开设相应课程,只有特定教师群体才会传授相应知识;这门课的学时较短(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只有32 学时),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完成相应内容的教学;虽然新的培养方案修订中,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等相关课程被作为专业核心课程,对于师范生培养,甚至基础教育人才培养至关重要,然而,多年来其育人价值并未受到学界和业界应有的重视[3]。对于应用型本科师范院校而言,师范专业是学校的特色专业,化学教学论课程作为教育学研究的一个分支,是师范生必须熟练掌握且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课程之一。化学教学论作为一门多学科交叉的课程,兼具示范性、理论性和实践性,在全面贯彻实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育人价值非其他课程所能取代[4]。教学开展包含爱国敬业、辩证思维、科学研究和珍爱生命等背景主题,是化学类专业教学领域中融入思政元素的良好契机,探讨思政元素融入化学教学论的课程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应用型本科师范院校中具备可靠的实践基础和丰富的实践内容。因此,怎样在化学教学论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并做到润物无声,达到全方位育人的目的,是授课教师有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1 化学教学论课程思政研究现状

对化学教学论的课程思政相关的两篇文献进行分析。邢焰[5]从宏观的角度分析目前化学教学论课程教学目标、课程内容设置、课程教学策略、课程学习评价等方面在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策略;王晓军等[3]从课程思政的视角研究全面落实贯彻学科教学论课程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三个根本问题,指出面向产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路线,并且以化学教学论课程为例构建基于OBE 的课程思政育人体系。针对地方应用型本科师范院校的培育目标,从教师素质提升、教学内容处理、教学方法运用、教学辅助支撑、课程长远发展五个具体的角度进行化学教学论课程思政的教学探索。

2 应用型本科高校化学教学论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施路径和关键措施

应用型本科高校与研究型本科高校相比更加注重学生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直接向企业输送优秀的专业人才。应用型本科师范院校学科教学论专业肩负着培养适应地方需求的师范人才的重要使命,在为基础教育培育学科教师、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广西科技师范学院作为中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成员学校、广西壮族自治区示范性教师教育基地,历经多年办学实践,学校构建并形成“立足师范本色、服务职教发展、培养应用人才”的办学特色。如今,学校抢先抓住发展机遇,坚定不移地走转型发展的道路,围绕“突出‘四得’,做实‘五基本’,实现‘六满意’,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人才培育目标,加强内涵建设,争取把学校建设成培养合格基础教育师资、职业教育师资以及应用型人才的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地方应用型师范大学。学校紧跟国家最高指导思想紧抓学生思政工作,在课程思政中率先实践,取得了一批思政育人优秀成果。以该校师范核心专业化学教学论课程思政教学为例,探讨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科教学论专业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和关键措施。

2.1 教师素质提升:传帮带、老带新

备课过程中充分挖掘思政资源,教师团队树立起坚实的思政意识储备。教师是决定课程思政的重要因素[6],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实施课程思政的效果取决于高校专业课教师的育人能力和意识[7]。在教育学生之前,教师自身要对课程思政有很强烈的认同感。因此,首先,从团队角度,本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拟计划为提升课程团队的思想政治认识,把专业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学校和学院已经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进行课程思政相关的研究项目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课程团队拟采取积极组织团队向他们学习或自主学习等措施,借鉴经验,进行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研究,使得本课程团队成为“有理想有信念、有道德有情操、有扎实的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教师。定期开展教研活动,进行充分交流,通过传帮带、老带新等举措,团队成员在思政教育能力突出的教师的带领下不断进步,快速进步,所有相关专业教师都能够以自身的魅力感染和带动学生。专任教师应当认真挖掘化学教学论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努力提升自身政治素养。

2.2 教学内容处理:合理挖掘化学教学论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做好课程思政的精准设计

化学教学论虽然具备极强的课程思政开发潜力,但目前的教学设计与其他科目一样存在重教书、轻育人的内容和思想,课程思政的开发与应用严重不足。每位教师虽然或多或少都会在课堂中穿插一定的思政教育,但是多数情况是临时起意、借景发挥,并未实施精准思政教育,让思政更好地为专业教学服务。任何课程的实施都是为了未来学生的长远发展。思政与专业课协同育人才能使所教育的学生表里如一、身心健康。为了遵循这样一个原则,本课程团队拟再充分剖析所授课程的特点,挖掘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寻找课程知识体系与德育体系可以交融的“触点”,将思政教育与知识的传授完美结合。例如,在讲到离子反应时,大多数的教师会采用同浓度的盐酸、醋酸等导电能力不同的实验来引入电解质的教学,但实际上还可以有多种导课方式,比如利用及时性的社会问题:去年的河南洪灾刚好发生在讲授这节课的时间点。通过微信小视频可以看到有很多百姓因为不知道有积水的街道不能去触碰电线杆而导致无意识接触带电导体失去生命体征。教师可以结合离子反应中的一个重点的概念“电解质的电离”解释现象发生的原因,过渡到化学知识对生命安全的影响,让学生明白作为化学工作者要利用专业知识关注安全,并为大众普及知识。这样就将思想政治元素顺理成章地融入了科学知识的传授过程,真正发挥思政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以化学教学情境为例,展示化学教学论课程思政教学过程,如表1 所示。

2.3 教学方法运用:充分体现文理交叉学科的特色,对知识点的讲解要深入浅出、化难为易,极力提升学生对专业课的学习兴趣

化学教学论属于教育学和化学的交叉学科,具有理论性强、内容丰富繁杂、文科性质强等特点,尤其是对于化学类理科学生而言,更容易产生畏难心理,而实施“三全育人”的重要措施是在专业课程中扎实落实课程思政的隐性教育。由此可见,首先,在课程思政背景下,该课程的实施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出很大的挑战;其次,如何在此背景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迫在眉睫。因此,本课程团队针对上述问题作出相应对策。相关教师努力提高教学技巧,创新丰富教学手段,在教学实践当中不断完善自身的教学方法。比如,在讲到建构性化学教学目标和迁移性化学教学目标时,学生总是会把一些建构性化学教学目标识别为迁移性化学教学目标。像这种抽象概念的教学,就需要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苏联著名教育家维果茨基认为,教学应找出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适当难度的教学内容,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的潜能得以发挥,从而顺利超越他们的最近发展区,以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利用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采用分组讨论的模式,在课堂上每组学生根据教师对建构性和迁移性的特点分析,一起进行两者共同点和不同点的讨论。并且教师用修建房屋等通俗易懂的过程(已有知识水平)形象地比喻建构过程(下一发展阶段水平),从而达到深入浅出、化难为易,使学生掌握抽象易混概念的目的。

2.4 教学辅助支撑:紧跟科技发展,增强教学信息现代化,采用“BYOD+学科软件”创新教学等方法寻求多途径育人

教育的途径多种多样。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已成为教学改革和研究的热点。关于携带自己的设备办公[8](Bring Your Own Device,BYOD),学校可以认为是指学生携带自己的通信或电子设备进入课堂学习。对于大学生而言,人手一部手机是常态化现象,给采用BYOD 教学提供了可靠的仪器支撑。并且,有相关研究表明,教师对BYOD 在课堂中的使用持积极态度[9]。为此,本教学团队已经将其引入实际教学过程中。例如,将与化学教学论相关且学生在业余时间喜欢关注的热点事件、热点新闻等素材通过手持设备引入课堂。依托现有资源,以教科书为中心,利用与中学化学相关的学科软件进行辅助教学,开展其他教材或专业书籍的比较等内容丰富教学资源的应用种类,使用影视资料、动态图等活跃教学内容。另外,除了正常的课堂教学,建议学生在课外通过自己的手持设备或者电脑学习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相关知识,并与教师和同学群共享,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也可以教育学生合理利用手机、减少学生沉迷于手机游戏等产生巨大精神内耗的不良后果。在课堂外,教师与学生交流时,要时时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将学生的思想引向积极向上的轨道。大学的班主任和辅导员是平日里关注学生思想生活最多的教师,对学生及其家庭的了解程度远高于其他教师。授课教师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多与班主任、辅导员进行交流,巩固思政教育。

2.5 课程长远发展:实施“教、学、评”一体化,注重行动研究,保证课程思政的可持续推进

关于教、学、评的一体化,威金斯、麦克泰认为实现教、学、评一体化的逆向设计需要解决三个核心问题:学生要到哪里去→怎么判断学生是否已经到达→应选择怎样的工具或路径帮助学生到达。其核心要素概括为“目标为先、评价为据、精设过程”[10]。郑长龙[11]认为需围绕教学重点内容设计评价目标和任务,需要重视教学目标与评价目标的一致性,注重课堂提问的设计以及与教学目标、评价目标的有机融合;吴星等[12]指出,需要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将教学、学习与评价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使其相互制约与影响,并在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过程中持续进行评价;邢焰[4]认为在化学教学论这门课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客观且有效的评价,不仅能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促进学习发展和身心健康成长,还能为学生将来在从教工作中科学使用评价手段提供借鉴;Biggs[13]认为形成性评价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在意图上更有补救作用。评估不是过程的结束,而是一个新的开始。因此,整合前人思想,在化学教学论课程思政课堂教学中实施教、学、评一体化,把教、学与评价相互整合——确定好学生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并重视开展日常学习评价,以评价促进学习,把评价当成促进学生进步的工具,评价课程思政改革前后,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思想变化、整体素质等方面的提升和变化情况;以评价和反思为基础,形成“行动—评价—反思—行动……”的可循环机制,注重行动研究,构建课程思政改革的可持续改革和创新机制。

3 结束语

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化学教学论课程思政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反思,初步探索出可持续发展的团队教学建设方案,以期为后续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参考。总之,要将思政元素与化学教学论教学有机融合,需要全方位精进,从教师自身、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多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推进。

猜你喜欢
应用型化学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基于应用型的成本会计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