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育人及其建设

2023-09-06 12:48方海宁
基础教育研究 2023年10期
关键词:课程育人学科融合综合实践活动

方海宁

【摘 要】综合实践活动是在教师引导下,以学生的成长需要为目标,以主题和项目为活动任务方式,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为开展方式的综合性实践活动。文章从课程目标、课程特点、课程意义来分析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育人价值,并提出全面推进课程落地实施、注重因地因校求同存异、强化协调多学科融合等实现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育人价值的路径。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 课程育人 学科融合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75(2023)10-26-04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本文简称课程方案)对教与学的内容、方式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改革。课程方案坚持德育为先,提升智育水平,加强体育美育,落实劳动教育,发展素质教育。《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是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准确理解、全面把握好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任务和特点,鼓励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主动思考,弥补以往实践育人的短板,是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迫切需要。

本文先基于整体视角,分析中小学课程育人的多维向度,再从整体聚焦局部,分析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育人价值及建设路径。

一、中小学课程育人的多维向度

(一)课程内容蕴含育人职能

中小学课程体系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和思想政治课程是立德树人的关键性课程,而其他学科课程同样担负着课程思政、思政育人的职责,和道德与法治课程、思想政治课程、德育工作协同配合,同向同行,共同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引导广大中小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学科教学既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也是立德树人的主要途径;立德树人是学科教学的根本任务,也是学科教学改革的方向和境界。”[1]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明确了各学科学业的质量标准。持续深入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仅要落实到教育的各个领域与环节中,而且要落实到学科教学中。各学科都包含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中小学系列课程设置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学科课程中的某些内容直接构成思政教育内容,例如语文课程中的经典作品,历史课程中的革命精神、英雄事迹、红色文化,地理课程中的国情教育、区域位置、产业特点、社会发展,自然学科课程中的科学家故事或事迹,等等。

各学科课程基于学科特点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围绕核心素养的培养深化教学方式变革,在实现教学目标和完成学科教学任务的同时,实现多维度的课程思政育人。

(二)课程素养具有育人功能

课程实施是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关键环节和重要保障。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强调素养导向,注重加强信息化时代下学生与现实生活、生产实践之间的关联,强调学生在发现问题、探究任务、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课程内容,基于实践获取知识、形成认识,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基于核心素养确立课程目标,遴选课程内容,研制学业质量标准,推进考试评价改革,凸显义务教育性质及课程定位,为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提供保障。

各学科有不同的学科结构,不同的学科结构决定了不同的学科思维。因此,具体到学科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深入理解学科特点、知识结构、思想方法,优化课程内容组织形式,跳出学科知识罗列的窠臼,而且还要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落实学科思维品质及学科思想的培养,深刻理解课程育人价值,按照学生学習逻辑组织呈现课程内容,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开展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加强与学生经验、现实生活、社会实践的联系,让学生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基于教材中的内容挖掘其中的思政内容,作为课堂教学目标或教学内容的组成部分,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实现学科课程的思政功能。

(三)课程实践彰显育人效能

教育是促使个体社会化的实践过程,它使受教育者由“生物的人”成长为“社会的人”,这种有目的、有计划地使儿童发生变化的过程,就是教育的实践价值。课程方案强调:“加强知识学习与学生生活经验、现实生活、社会实践之间的联系,注重真实情境的创设,增强学生认识真实世界、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加强课程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的结合,充分发挥学科实践的独特育人功能”。

在课程实践中,通过广泛开展红色经典阅读、革命遗址探访等系列社会实践,通过走进社区、街道、乡村、企业等社会生活场景,体验式、交互式、沉浸式、情景式地参与相关主题志愿服务、社会调查等活动,引导学生切身感受民生、了解社会、认识国情,促使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田野,融入生活实践,亲眼见识时代的发展变化,推动他们获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感受,并在实践中深刻感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锤炼立志成才、投身祖国建设事业的坚定意志。

二、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育人的维度体现

由于认知发展的限制,部分中小学生的学习方式存在着单一、能力发展受限的问题,表现在重视知识获得的接受性学习,偏重认知性学习,这些学习方式极大地制约着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纲要》指出:“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立德树人要以德育为统领,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健康发展,促使他们成为具有核心素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劳动教育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校内常态化的学生值日清洁,家庭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城镇地区的工业体验、商业和服务业实践,农村地区的农业劳动实践,都有助于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掌握必备的劳动技能,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导向,面向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注重主动实践和开放生成,主张多元评价和综合考察,顺应新时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

(一)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具有重要的导向性与指导引领价值,既体现立德树人总体要求,也对学校教师课程开发、实施与评价提出总体性的质量要求。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采取分层、分类的形式设计,以“学生能从个体生活、社会生活及与大自然的接触中获得丰富的实践经验,形成并逐步提升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具有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为总目标。

价值体认是课程目标的重要维度。《纲要》明确规定,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价值体认目标分别为“获得有积极意义的价值体验”“加深有积极意义的价值体验”“深化社会规则体验、国家认同、文化自信”。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价值体认不仅仅要通过具体的事件体认具体的价值,更为重要的是要有崇高、伟大的理想追求。

责任担当是让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会关心他人、社区和社会发展,热心参与志愿者活动和公益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和法治观念,形成主动服务他人、服务社会的情怀,理解并践行社会公德,提高社会服务能力。

问题解决是让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根据个人感兴趣的领域开展广泛的实践探索,在探索过程中提出问题、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

创意物化是将开创性的想法、构思等精神形态转化为物质形态的过程。对于当前中小学教育来说,分科主义课程体系带来一定程度的知识“割裂化”,因此在学生考试成绩和创新实践能力之间找到平衡点尤为必要。创意物化目标强调实践的重要作用,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以致用的造物过程中进行自主选择与创造,这不仅能够提高实践能力,而且还能够加深对学科知识的理解,激发学习兴趣,进而让综合实践活动从普通的活动成为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跨学科学习活动。

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四个维度形成立体化、递进式的整体目标体系。

(二)课程特点

综合实践活动不局限于教材知识的传授,而是通过为学生创设实践情境,引导他们面对各种现实问题,主动去探索、发现、体验,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真实经验,从而培养实践能力。

1.实施的强制性

《纲要》指出:“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与学科课程并列设置,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课程由地方统筹管理和指导,具体内容以学校开发为主,自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全面实施。”

2.主题的实践性

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实践为主要特征,主要包括考察探究、社会服务、设计制作、职业体验等。它通过设计不同主题,引导学生亲身经历各种实践,在设计、调查、考察、探究、实验、制作、服务等活动过程中发现和解决问题,积累经验,获取知识。

3.学习的自主性

来源于生活的主题能让学生倾注更多的热情与期盼,活动才会取得更好的效果。综合实践活动注重学生对实际活动过程的亲历和体验,通常基于学生的需要、兴趣来设计活动主题,它鼓励学生从自身成长需要、兴趣特长出发,选择活动主题,主动参与并亲身经历实践过程,体验并践行价值信念,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发展兴趣、发挥特长。

4.课堂的开放性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面向学生的生活体验,除了学校生活,还包含学生的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它强调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选择并确定活动主题,鼓励学生根据实际需要,对活动过程进行调整和改进,实现活动目的。与学科课程相对固定的内容体系不同,它不以教材为主要载体,课程实施、路径选择都紧扣活动主题和目标。

5.内容的综合性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推荐主题汇总》分类型、分学段地推荐了152个活动主题,这些主题包括学生与环境、社会生活、自我关系等基本问题,对这些主题的探究体现了个人、社会、自然的内在整合,体现了科学、艺术、道德等内容的内在整合。它可能涉及其他学科的知识,超越学科、教材、课堂、学校的局限,不是某门学科知识的系统学习,而是各学科的交叉、融合。

(三)课程意义

1.推进学习方式转变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通过自主探索,敢于挑战困难,变被动获取知识为主动锻炼创新思维,通过小组合作学会与他人团结协作,在实践中充分挖掘自身潜能,发展核心素养。

2.培养综合实践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以实践为主要特征。它通过设计实践活动、劳动教育、社区服务等活动专题,以活动促进学生发展,让学生主动提问,大胆探究,积极实践,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让学生更好地认知事物的规律和本质,同时提高解決问题的能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丰富学生生活体验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题丰富,同时活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生活经验积累的环节,是学生增长经验、感知事物的机会。如“探访本地小吃”“参观革命遗址”“遵守交通规则”“垃圾分类”等活动,使学生真正走出课堂,融入社会,学生通过对自己熟悉的生活情景进行探索,发现新知,丰富生活经验。

三、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育人的建设路径

(一)全面推进课程落地实施

教育部印发《纲要》后,一些地方结合实际出台了相应的实施方案,广泛开展政策宣传,组建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育指导团队,开展各个层面的师资队伍培训,常态化实施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但仍有部分地方、部分学校对课程的性质和内容存在认知偏差,尤其在初中和高中阶段受升学压力影响,或者囿于师资力量匮乏等因素,以致课程落地实施效果大打折扣。政策措施的生命力在于落实,各地各学校要切实将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扎扎实实地按要求开足课时,发挥课程育人价值,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注重因地因校求同存异

各地文化特色各不相同,各校在办学历史、师生资源上也存在差异。要充分利用校内和校外资源,研究设计合适的活动主题,兼具教育性和趣味性,在推进学生发现、认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实现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的目标。首先,可以围绕各校校园文化特色设计和丰富活动主题。例如以书画艺术、茶艺文化为切入点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于各地自然地理特点、民族区域特色、文化资源禀赋、重大历史事件、历史名人古迹等,因势利导、设计开发富有地方特色教育意义的课程或系列专题。其次,可以参照《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推荐主题汇总》中推荐的152个活动主题,结合学校师资队伍特点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充分利用本地本校教育条件,设计适合本校学生的活动主题,开发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最后,要不断适应课程教学的需要。教师要在准确理解和把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目标、形态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特点精心进行课程设计,全程参与课程指导,适时做好学生引导,做学生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做学生获取知识的指路者、点拨者。

(三)强化协调多学科融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可以从培养目标、课程内容和师资要求等方面进行深度融合,深入挖掘语文、历史和其他学科蕴含的思政资源与综合实践题材,强化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的德育功能。在“五育”融合的目标下,准确把握各门学科育人目标,深入实施跨学科综合育人,以实现育人模式的结构性变革。在课程改革背景下,打破学科壁垒,通过其他学科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深度融合,丰富课程教学方式,延伸学习时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成尚荣.用好统编教材 实现学科育人价值[J].课程·教材·教法,2018,38(8):5.

猜你喜欢
课程育人学科融合综合实践活动
五项教育,推进中职校《计算机基础》课程育人
生态育人之初探
基于项目的中学学科知识融合路径探析
网络空间安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与途径探索
初中数学教学中综合实践活动资源的挖掘探索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数学学习呈现多元化
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融合
让德育之花在课堂中尽情绽放
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