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圣洁
摘要:阅读教学一直都是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重中之重,有效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兴趣。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在阅读的时候获取更多的知识。这需要英语教师在课堂上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手段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而利用思维导图来开展课堂教学是近年来效果比较明显的一种教学模式。本文将围绕思维导图在“141”课堂中的使用进行探究和分析。
关键词:思维导图 阅读教学 “141”课堂模式
一、引言
“141”课堂教学模式是北海中学在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背景下,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141”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是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的一种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其中“1”是指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4”是有四个环节包括学生自学、小组合作学习、班级展示和教师点评指导;最后一个“1”是课堂巩固训练。
二、思维导图的优点及其运用原则
(一)思维导图的优点
1.有效激发联想。思维导图会通过丰富的色彩、图案激发学生进行联想,通过关键词,联想到其他的关键词,然后再进行扩散性的衍生,联想出更多的关键词,让思路主次分明、层次清晰,训练学生的思维。
2.实现思维暂存,同时处理大量信息。思维导图可以从任意一个点,激发无限的分支,关注到一个问题的不同侧面,且通过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记下思考时脑海里闪过的想法,从而进行保存。
3.提升记忆效率。思维导图能够更好利用人脑中的联想板块通过串联的方法,记忆事物,通过构建事物之间联系,进行预习和复习,分析题目中的逻辑关系。且使用图文并茂的方式,直观了解到各级主题之间的关系,与主题关键词建立一定的记忆链接。
4.帮助学生理清思路,灵活联想。通过思维导图可帮助学生理清题目中包含的逻辑关系,通过分类分层归纳,把思路理清楚,又在清晰思维的基础上,通过关键词的灵活联想,想到更多的同类项,思考也变得更加完善。
(二)思维导图的使用范围
思维导图可帮助学生梳理思路,使思维可视化,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要注意方式方法。教师可引导学习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如下六个方面。
1.做笔记。平时需要记录要点时,可用思维导图做笔记,围绕中心主题将关键词记下,再将相关内容简短提取,用关系线连上,进行组织,这样可突出重难点知识,且更清晰。2.温习。将已有的知识用思维导图将框架整理出来,架构分层清晰明了,避免机械记忆。且学生看到每一个节点,便能想起相关的内容是如何关联的。3.选择。做选择题时,有时会遇到相近的选项,而用思维导图可将选项全方面进行分析,不管是因素、目标、限制性还是后果,每一项都对比分析,从而得出结论。4.展示。在演讲、解说时可用思维导图将要自己的构思有组织地展示出来,让听者结合思维导图更好地理解并记住演说的内容。5.计划。进行计划时,通过思维导图根据目标需要进行有序的安排。6.创作。将所有想法用思维导图记下来,再有针对性整理筛选,在过程中可能又会产生新的想法,将它与之前的内容进行合并重组,从而提升创作效率。
三、思维导图在“141”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一)教师引导学习时使用思维导图
英语阅读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更需要通过思维导图去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利用思维导图提高师生的上课效率,通过思维导图的学习,需要打破之前对于思维导图的误区,它不是简单的“1+1=2”知识相加,而是“1+1>2”的一个知识优化组合。在课堂中,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针对新授课程,教师可以给出关键词或者核心主题,由学生自己绘制思维导图,教师协助分析本节课的知识脉络,便于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就英语阅读这门课程而言,一个核心概念一般围绕“人物、地点、事件”三方面展开,教师可以结合具体内容将这三方面细化教师引导学生,从课堂教学的主线结构出发,确定故事“Beginning”与“Ending”的内容。然后组织学生从时间(When)、地点(Where)、人物(Who)、故事起因(Why)、发生方式(How)等方面整理故事的脉络。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思维导图的优势,将故事的起因与结尾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并将相关的内容整合到思维导图的脉络中,确保学生能够认清故事的整体脉络,为阅读教学活动的开展做好充分的准备,提高上课效率。
(二)做题时使用思维导图
在预习中运用思维导图,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上课效率。利用思维导图提高学生的做题效率,且高考英语命题呈现多元化,选题涉及范围广,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思维方式的考查,所以师生做题思维的培养尤为重要。以单元为单位的思维导图有利于学生建立以单元主题和次核心主题为主的知识逻辑,师生通过分析材料和试题中的关键词,对接思维导图的核心主题,明确试题的答题范围。在此基础上,师生分析试题意向,根据思维导图分层列出答题要点。最后,对答题要点进行拓展论述,规范答题。
(三)小组合作学习时使用思维导图
小组合作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小组合作时可利用思维导图,来罗列出每个成员需要做的工作以及具体的工作事项,提升小组合作效率。学生可以在思维导图中看到自身对于每一个步骤的理解,能够时刻提醒学生思维所到之处,通过小组之间的思维导图,有利于学生之间自主学习,思维导图还能够在课后帮助学生高效复习课堂上的内容。在英语阅读的学习中,小组分工合作的情况下,可通过思维导图理清文章的思路,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效率。且思维导图具有点、线、面、图、彩的特点,是可视化的思维工具。相关专家的研究实践,形成了“三图六构”的思维导图课堂教学模式,“三图”即感知图、精细图、凝练图,“六构”指每一种图都需要自构和互构,其中互构主要是小组合作。
(四)复习巩固时使用思维导图
利用思维导图提高师生的复习效率,提到英语阅读,人们通常会想到“人物、地点、事件”,教师利用思维导图,精选题型,针对同一主题从不同角度训练学生的做题思维,明确答题意向,分层叙述答题要点,最后教师点评汇总。相对传统的复习方法,利用思维导图有助于提高复习效率。同时教师可利用思维导图的引导,将自己的经验,系统、有条理传授给学生,提高教学效率。且英语的复习比较繁琐,教师在复习时可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将平时零散的知识归纳整理,更有条理性。让学生清楚哪些地方是重点,哪些地方是难点,做到有的放失。同时通过画思维导图将原来一节一节独立的知识,变成了一个整体的框架,节与节之间相互关联。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了一个整体的知识结构,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这一章的内容,且学生通过自己对知识梳理也加强了对知识的记忆,使得知识更加清晰明了。在画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学生会知道自己哪些地方没学好哪些地方掌握比较好。这样在紧张的复习中,方便做好复习计划,可以更加合理分配時间。因此,通过思维导图来复习,能够提升复习效率,使得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达到更深层次的复习。
四、结语
思维导图的重点不在“全”,而是在“导”上。部分教师只是在把书上的东西,按照目录记录到思维导图上,但是关联性很弱,没有导向性。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将思维导图的基本规则教给学生,让学生运用到学习和生活中,将自己学到的知识点进行总结,拓展自己的思维。要注意思维导图作为一个思维工具,它对于我们的学习和生活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要让学生通过思维导图清晰认识到自己的学习状态、学习阶段,能够更加合理分配自己的学习时间,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进度,提升自己的学习效率。
总之,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帮助学生理清了学习的思路,而且借助思维导图学生理解和掌握文章内容的速度和效率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同时思维导图在阅读课中恰当地使用,有利于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