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华
摘要:引导文教学法是借助一种专门的教学文件(即引导文)引导学生独立学习的教学方法。它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更好地发挥自己作为主体的作用,变学生的模仿、接受学习为认知学习、独立学习,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技能实践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独立获取知识与应用知识,并逐渐发展为独立操作的能力,最终实现素质教育的基本实质。
关键词:引导文教学法 钳工教学 应用
引导文教学法在职业教育中应用广泛,该方法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对学生实行计划、系统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培养,成为行动导向型教学法中常用的一种。本文就当前中职钳工实训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探索如何在该课程中应用“引导文教学法”开展教学。
引导文教学法一般按照以下六个教学步骤实施:
下面就以钳工技术课中,“制作七巧板”项目应用引导文教学法来说明引导文教学法的教学步骤。
一、准备。在这个阶段里,学生应认真阅读引导文,并针对具体怎样做,提出尽可能明确的想法,抓住关键线索,以主题任务为主线,借助已有材料弥补所有出现的信息空白。如“制作七巧板”项目提供给学生的引导文是以下几方面。
(一)该项目应选择多少尺寸的毛坯,能使材料最为节约?
(二)选择完成该项目需要用到的钳工工具。
(三)选择完成该项目需要应用到的量具。
(四)请安排好它们的加工顺序和相关的加工工艺。
(五)如何检验你的零件加工是否符合图纸要求?
二、计划。在这个阶段中并不是教师为学生设计的计划,而是学生自己计划任务的解决方法。先将学生进行分组,要求学生将“制作七巧板”必要的工作流程先在脑中进行“演练”,在思维中验证行动,然后在小组内展开讨论,解决引导文中所提出的若干个问题。[1]
三、决策。由于学生仍处于学习阶段,他们所制订的工作计划难免会出现一些工艺或工序上的错误,或者忽视一些重要的细节条件,所以在学生制订好计划书后,教师应当参与到和学生一起讨论的过程中,判断学生的计划是否可行,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最终做出最合理的决策。[2]
四、实施。学生根据计划书的安排,开始执行具体任务,比如选择合理尺寸的毛坯;对毛坯进行划线;根据工艺、工序安排进行锯削,锉削,校验,测量等等。
五、检验。检验作为引导文教学法的基本要素,加工完成的工件除了在加工时要进行例行检查,完成时还要通过终期检查。
六、评估。评估分为学生自评与教师评估两个环节。学生的评估是对结果和过程的评估。教师的评估则是对该任务过程中学生关键能力的评估。
引导文教学法的实施过程就是“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修正理论”的循环,学生从中学到的不仅是知识,还有工作经验。[3]我们的钳工实训教学也应当向着这个方向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1]程有娥,浅谈项目教学法在高职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08).
[2]劉亚平,引导课文教学法在《机械基础》中的应用[J].文教资料,2006(12).
[3]欧鋆,黄素品.中职数控教学改革的思路[J].机械职业教育,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