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视角下艺术类专业创新创业教学模式研究

2023-09-06 08:27:45牛韵星
科教导刊 2023年12期
关键词:艺术类专业双创人才培养

牛韵星

摘要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成为战略实施的重要载体。高校肩负着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重任,文章对现阶段高校艺术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现实困境进行了分析,提出应从完善理论课程体系、实践体系以及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和加强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优化艺术类专业创新创业教学模式,从而提高艺术类专业双创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关键词 高校;双创型人才;艺术类专业;创新创业教学模式;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2023.12.013

加快推進“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是当前的重要战略之一,并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新引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1]。新形势下国家建设与发展对创新创业型人才(以下简称“双创型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高校应肩负起育人的主体责任,逐步构建起科学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优秀的双创型人才。在高校艺术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当立足艺术专业的学科特征以及学生特征,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每一个环节,真正提升艺术类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其中,构建艺术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是当前的重要课题。

1现阶段高校艺术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现实困境

近年来,在教育政策导向以及全国各地高校的积极探索下,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火热开展[2]。目前,国内许多高校艺术类专业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和模式,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依然显露出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

第一,部分学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有待提升。艺术类专业在培养人才过程中,把精力向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方面倾斜,重视学生专业能力与素养培养,但是对于创业素养与创新思维培养的关注相对不足,制订的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用人标准存在一定的错位,与当前社会对双创型人才的需求对接不畅。

第二,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不够深入。部分高校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中,对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二者的融合程度有待进一步加深。在课程设置以及教学内容安排中,对专业融合、学科交叉特征的关注较少,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理念体现不足。在专业课教学方面,以促进学生专业水平提升为重点,创新创造力培养存在一定的被边缘化问题[3]。同时,在创新创业指导课教学中,传统教学模式应用较多,而案例剖析、创新实践、艺术实践等利于提升学生能力的教学活动比重较低,对双创型人才培养质量造成一定影响。因此,要根据艺术类专业的特征选择教材、安排内容、丰富资源、提升质量。

第三,创新创业教师团队的建设力度有待加强。在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中,教师应该扮演主导者的角色,教师综合素养的高低将对教育成效产生直接影响[4]。目前,部分教师兼任其他教学工作或行政工作,时间和精力被分散。同时,部分兼职教师的教学经验、能力、方式等尚无法完全满足当前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需要。首先,兼职教师的理论知识与管理经验丰富,但自身缺乏丰富的创新创业实践经验,较难以精准把握住教学内容和保证教学效果。其次,兼职教师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特点及开展路径理解不够深刻,沿用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不利于有效地强化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2双创型人才培养视角下优化艺术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具体建议

双创型人才培养视角下,高校应当充分结合艺术类专业学生的特征对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予以优化,具体可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2.1完善创新创业理论课程体系

高校应当结合艺术类专业特征、学生学习能力及创新创业意愿以及高校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建设等实际情况,将创新创业教育目标与艺术类专业课程教学紧密结合,实现理论学习、专业实践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结合。具体如下:

第一,厘清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在构建课程体系时,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形成课内课外紧密结合、校内校外有效联动、线上线下有机融合多方位协同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同时,通过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基础课程、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实习实践等各个环节,将双创真正地融入艺术专业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例如,把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教育纳入通识课程,将创新创业公共必修课程、科技创新项目等纳入专业基础课程,将创新创业公共选修课程、创新创业竞赛等纳入专业实践课程,将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就业指导等纳入创新拓展课程中,形成完整的创新创业与艺术类专业教育融合的课程体系。

第二,以日常教育为基础,注重专业实践教育与创新创业实践的结合。在创新创业教育与艺术类专业教育融合开展的过程中,要以日常教育为基础,对学生进行创业指导,组织实习实训活动,举办创业大赛,实施创业孵化,采取多样化的举措为学生的创业意愿提供支持,促进其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此外,高校应结合社会对艺术类专业人才的要求,安排学生进行实践锻炼,学生在参加创新实践时,教师要准确把握学生的真实水平与具体能力,合理设计岗位任务,使学生能在实践中运用掌握的知识与其他参与主体进行合作。

第三,注重现代化教学平台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好一系列智慧教学平台,包括“学习通”“雨课堂”等,教师提前深入分析教材,向学生发布自学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学习平台或课堂中向学生抛出有价值的问题,发起讨论并双向互动;课后学生及时把自己的学习成果上传到平台中,教师及时批阅并分享优秀作业。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能及时把控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对教学策略进行调整。此外,教师在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资源时,要利用APP、微信小程序、公众号等新媒体精心设计并制作微课,把成功的创新创业案例分享给学生,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组织论坛交流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愿。

2.2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

高校应立足艺术类专业的学科特征和学生实际状况,逐步推进创新创业实践体系建设,具体而言:

第一,组建具备艺术类专业特色的工作室。艺术学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重视实践教学活动,可以针对设计方向创立工作室,安排经验丰富的教师对工作室进行日常管理。工作室要对教师队伍结构进行调整,同时发挥出专业教师、企业导师在育人中的指导作用,制订实训计划,把项目与课程整合,快速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工作室项目在实践教学中分四步进行:一是前期调研。在项目正式落地之后,教师要及时向学生讲明项目任务,安排专业教师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实战案例选择与剖析由企业指导教师完成。二是项目设计。在小组内制订设计方案,小组内所有成员都要承担相应的责任,不同组别互相交流与探究,制订完善的设计方案。三是项目提案。小组选派代表展示方案,互相指明问题并补充提案。四是展现成果。每个项目组要组织结项答辩活动,指导教师对每一个项目实施总结复盘,对项目成果进行汇报,供校企合作责任人、平台管理者、企业领导等参观评价,增强艺术学专业在社会中的影响力,也能唤醒更多学生的参与意识。

第二,注重学、赛、教的有机融合。创新创业教育实施过程中,一方面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专业竞赛活动。学校要鼓励师生共同参加不同级别的广告设计比赛活动,特别是“国家级大学生广告设计竞赛”等权威赛事,在日常教学中夯实专业基础,将其转化为参赛动力与实力,重视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有激情、有能力参加创新创业活动。通过参加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创业流程、丰富创业经验,还能激发更多学生的创新创业梦想。此外,高校要对学生竞赛予以重视,制订完善的学分互换、课程互认制度,把创新创业竞赛活动融入教学体系之中,以学分、奖金等方式激励学生,使学生把创意理念落实到实践中,以竞赛为载体提升教学效果。

第三,充分利用协同育人平台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艺术专业在人才培养中,要重视对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校企合作是实现育人目标的必由之路,要产生“协同育人”效果。学校与企业在育人方面应该产生协同效应,可以共同组织专题活动,与当地实力较强的企业保持紧密联系,以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中心、创新创业学院等为平台,从专业领域聘请优秀投资人、成功人士、优秀校友等到学校分享经验。学校在培养艺术类专业人才时要与用人方签订合作协议,在双方合作的过程中创建实践体系,整合多种资源,组织学生在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运用知识,在实践中了解项目推进流程,切实增强自身创业能力。学校不仅要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还要与政府进行沟通,在场地建设、师资培养、设备设施等方面争取到更为充足的资金,建设好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并把实践基地划分为不同区域,例如品牌策划、文创产品、设计成果孵化等区域,引领大学生结合自身情况在不同区域中接受锻炼。

2.3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高校通过完善创新创业质量评价体系可以反馈创新创业教育成效,促进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优化。在质量评价体系构建过程中要从四大方面进行评价:第一,教育环境,需要同时关注校内与校外环境;第二,教育投入,需要对师资力量、教学经费投入进行评价;第三,教育过程,要从课程设置、教学组织、实践教学等方面作出评价;第四,教育成果,尤其是学生取得的进步、学校发展成就、社会服务能力等。在评价中,学校需要组建人员结构合理的评审团,包括企业管理者、专业理论教师、优秀创业者、教育专家、学生代表、风险投资方、政府人员等,而且要灵活安排评价方式,包括问卷填写、线上评价等,对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进行客观评价,在评价的助推下促进教学模式的发展与变革。

2.4加强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创新创业教师队伍才能够为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具体而言:

第一,完善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培育机制。高校可以将竞争机制引入教师队伍培育当中,提升其自我提升和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挖掘高校教师的潜力。同时,高校应当制订有效的激励制度。高校要有计划地为教师队伍安排在职培训活动,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对在专业培训中成绩突出的教师进行表彰奖励。此外,高校应当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例如组建创新创业团队围绕具体项目开展创新创业实践、进入合作单位进修等。例如,以校企合作为条件,安排教师进入企业挂职锻炼,有效地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也可以鼓励教师进入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到一些知名高校进行访问学习,学习和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

第二,高校应当坚持内培与外引相結合,通过多渠道引进具备丰富创新创业实战经验、教育经验的领军人物,参与到艺术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中,优化高校创新创业教师队伍,为艺术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提供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同时,高校应当制订完善的引进师资管理办法,从多个角度对人才进行考核评价,例如从学历水平、专业类型、文化程度、创业经验等多个角度进行筛选,实现引进师资与学校现有师资的优势互补,为高校艺术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提供师资保障。

3结语

总之,高校应充分结合艺术类专业的特征,融合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共同指向双创型人才培养,并以完善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以及有力的师资队伍等为保障,不断地提升艺术类专业学生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为艺术类专业学生未来成长以及创新创业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倪明.江苏高校艺术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问题研究[J].时代报告, 2021(42):156-157.

[2]李欢.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及对策探究[J].大众文艺,2022(10):127-129.

[3]杜晓伊.“互联网+”背景下艺术设计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探究[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9(4):171-176.

[4]解辉,张焱.高校艺术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构建探析[J].科技风,2021(15):92-93.

猜你喜欢
艺术类专业双创人才培养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华人时刊(2021年23期)2021-03-08 09:27:28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华人时刊(2020年17期)2020-12-14 08:12:42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在未来理想化艺术教育观念下思考高职院校艺术类专业发展
艺术科技(2016年10期)2016-12-14 00:48:29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18:35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2:22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6:03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1:08
双新双创
新农业(2016年21期)2016-08-16 11:52:07
艺术类专业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
戏剧之家(2016年4期)2016-03-25 13:1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