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健 马瑛 彭晓红 宋蓓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大部分AMI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血栓负荷较重,治疗难度较大[1]。目前,临床对于AMI主要采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治疗,可及时开通梗死动脉,降低死亡率[2]。但PCI术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极易发生支架血栓形成等不良事件,不仅影响PCI手术效果,还会威胁到患者生命安全[3]。质量敏感指标是客观评价与监测治疗效果的管理工具,具有预后相关性、敏感性、重要性3个特点,有助于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及早帮助医生掌握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基于此,为探究质量敏感指标应用对AMI术后患者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本文对接受PCI手术治疗的60例AMI患者进行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我院接受PCI手术治疗的AMI患者60例,男38例,女22例;年龄42~68岁,平均年龄(55.62±3.04)岁;发病至入院时间0.6~3.1 h,平均(1.86±0.34)h;NYHA分级:Ⅰ级29例,Ⅱ级31例;体重指数(BMI)20~27 kg/m2,平均(23.62±1.04)kg/m2。诊断标准: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4]中对“AMI”诊断标准。纳入标准:(1)胸痛持续时间≥ 30 min,口服硝酸酯类等药物,胸痛症状未缓解;(2)均在发病12 h内入院治疗;(3)年龄40~70周岁,不限性别;(4)均为首次接受PCI手术治疗;(5)临床资料齐全、完整;(6)均已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1)既往存在心脏手术史者;(2)合并心力衰竭等心血管疾病者;(3)入组前接受溶栓等对症治疗者;(4)预计存活期在3月以内者;(5)过敏体质者。(6)存在凝血功能障碍者;(7)免疫功能低下者;(8)重大脏器衰竭、功能障碍者;(9)术前存在血栓疾病者。(10)存在活动性出血者。
1.2 方法 筛选敏感指标,包括病变血管、病变支数、支架数目、支架总长度、病变血管直径、支架贴壁不良、是否停用抗血小板药物。
2.1 支架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 观察组病变血管位置分布、支架总长度与对比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变血管支数、支架数目、病变血管直径、支架贴壁不良发生率、停用抗血小板药物构成比与对比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支架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
2.2 支架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赋值 将支架血栓形成作为因变量,单因素分析所得可能导致支架血栓形成因素(病变血管支数、支架数目、病变血管直径、支架贴壁不良、停用抗血小板药物)作为自变量,从X1~X5进行赋值。见表2。
表2 支架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赋值
2.3 敏感指标预测支架血栓形成的灵敏度、特异度比较 病变血管支数、支架数目、病变血管直径、支架贴壁不良、停用抗血小板药物联合预测支架血栓形成的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单一预测(P<0.05)。见表3。
表3 敏感指标预测支架血栓形成的灵敏度、特异度比较
2.4 支架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 病变支数、支架数目、病变血管直径、支架贴壁不良、停用抗血小板药物是导致支架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P<0.05)。见表4。
表4 支架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
有研究表明;AMI的发生与肥胖、糖耐量异常、家族遗传、年龄、性别、吸烟、高血压、血脂异常等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5]。AMI患者发病后普遍存在胸骨后剧烈疼痛,疼痛持续时间长,可长达数小时,甚至更长,休息或服用硝酸类药物后不能缓解,患者通常伴有恐惧、出汗、烦躁不安、皮肤湿冷、面色苍白、濒死感等[6,7]。PCI手术治疗AMI的关键是及时开通梗死的血管,但手术会破坏局部血管内皮细胞,释放大量的炎症介质,引发级联炎性反应,增加支架内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率[8,9]。有学者认为,深入分析PCI术后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可指导临床及早展开针对性处理,进而改善患者预后[10]。
敏感指标可以帮助医生全方位、多角度、准确的把控临床治疗效果,可作为评价治疗效果的实用工具[11]。本研究显示,病变支数、支架数目、病变血管直径、支架贴壁不良、停用抗血小板药物是导致支架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P<0.05)。提示以上因素是导致AMI患者PCI术后支架内血栓形成的重要原因:(1)病变支数:病变数目越多,提示患者病情越重,动脉梗塞越严重,此类患者即便是早期实施有效的灌注、介入治疗,术后发生支架内血栓形成的风险仍旧较高[12,13]。(2)支架数目:支架本身是一种外源性的金属异物,具有致血栓形成的作用,药物涂层支架相对于金属裸支架,虽然对内膜增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同时也会延迟内皮化。另外,金属支架本身的内皮修复不全性、相容性,均会诱发血液高凝状态,最终会促进血栓形成。(3)病变血管直径:病变血管直径越小,提示血液的流动性越差,虽然PCI手术可改善梗死动脉血管前向血流,但患者术后发生支架血栓的概率仍旧较高。支架在置入的过程中,支架释放、球囊扩张、导引钢丝通过等操作均会损伤病变血管的内膜,导致大量胶原纤维暴露,将外源性凝血系统激活,进而形成血栓。(4)支架贴壁不良:支架贴壁不良会导致血管内皮化延迟、局部血流动力学改变,这为支架内血栓形成奠定了基础[14,15]。(5)停用抗血小板药物:目前,临床主张PCI术后长期、充分的进行强化抗血小板治疗,联合应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9~12个月[16]。只有充分的抗血小板治疗,才能保证PCI手术治疗的安全性,预防支架内血栓形成[17]。相反,如果停用抗血小板药物,则会促进支架内血栓形成[18]。李运伟等[19]研究中,接受阿司匹林+替格瑞洛治疗的观察组急性支架内血栓发生率低于接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的对照组(P<0.05),提示阿司匹林+替格瑞洛治疗,可降低支架内血栓发生率。本研究显示:病变支数、支架数目、病变血管直径、支架贴壁不良、停用抗血小板药物联合预测支架血栓形成的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单一预测(P<0.05)。提示临床可综合以上五项因素,准确预测支架内血栓形成的风险,以便临床及早根据患者个体差异性次,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将支架内血栓形成的风险降至最低。
综上所述,AMI患者PCI术后敏感指标病变支数、支架数目、病变血管直径、支架贴壁不良、停用抗血小板药物对于支架内血栓形成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需引起临床重视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