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云思
微课是在我国大力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相融合的情况下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所谓微课就是另一种形式的小型课堂,它是一种将传统的教学形式转换成另一种相对直观且更利于学习理解的教学方式。微课的课堂应用使得学生在学习中的途径变多,学习的层面变得多样化,提高了学生的核心素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学习内容有了更易理解的方式。
众所周知,数学的学习中有很多概念性的知识点,需要有一定的思维能力才能理解,只有理解其中的缘由之后才能进行后续的应用。从以往的情况来看,学生对数学概念的学习是一个难题,掌握的情况不佳。掌握程度参差不齐,要不就是在根本上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存在偏差,要不就是对概念的扩展运用不自如。总之,学生在开始学习时对概念的理解稍不正确,在之后的做题练习环节,基本解题思路可能就会出现问题,不确定需要运用什么方法,从而导致做题结果错误。然而,使用微课教学的益处就在于微课可以通过视频动画的形式将一些抽象的数学概念简单直接地展现出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概念的内部含义,从而更好地应用[1]。
例如,在学习辨别真分数与假分数这节课时,学生才学完真分数知识,对于真分数的定义还处在新接触的阶段,现在又出现了假分数这个新“概念”,更是让学生应接不暇。所以,在实践教学中,老师可先借助微课给学生播放有关的引导视频,然后再进行知识点的剖析讲解。另外,老师也应该在学生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根据视频内容给学生进行些许的解释和引导。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概念,减少老师讲解的时间,可以用更多的时间进行习题的练习,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数学解题过程中需要一定的逻辑性,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逻辑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而锻炼逻辑性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做题。此处所谓的做题不是一味刷题,而是选择一些具有典型特征的题,只要把典型例题做好,明确思路和分析解题的过程,其他的题都是一些类似题,通过举一反三都可以解决。在此,老师可以把那些课堂中的易错题、考试中的错题以及一些典型的例题等通过微课整理,然后在习题课上强调并明确这些题的解题思路,指出易错点,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从而降低今后再遇到同类型题的犯错率[2]。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求知欲望、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和核心素养都会得到提升。
例如,在运算题学习过程中,教师不需要对出现的每一道运算题都带领学生做,可以在教学的开始选择一些具有典型特征的例题来讲解。通过微课的形式将这些例题做成一些直观的吸引眼球的小故事或者小动画来给学生观看。通过这种典型例题示教方式,可以将解题思路变得明确,之后就需要他们自己进行方法的迁移运用,完成别的练习题,加强了学生的逻辑思维。
小学教育是学生求学生涯的启蒙阶段,是今后学习生涯的基础。因此,无论是学习习惯的养成还是基础知识的掌握都要夯实。孔子曰:“温故而知新。”所以说学习不仅要学习新的知识还要及时复习。每节课学习完要通过做题进行复习巩固,一个单元学习完要进行知识点的梳理整合,及时复习。所以老师要做的就是及时地督促学生进行复习安排,提高学习的效率,将学生的成绩提高上去。
例如,学习《分数通分运算》时,老师可以通过微课来制作思维导图的大体框架,让学生自主填写分析,发现自己仍有问题或者还没学会的地方。除此之外,老师也可以将一些典型的例题和错题整理成集打印成一些日测小卷子,利用一些自习时间进行限时训练。然后根据在微课中学到的知识,在一个章节学习完成后,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学习成果和疑问,总结一下大家都遇到的难题,然后在课堂中提出来,教师再进行详细讲解。这种学习模式,能够调动学生复习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加强核心素养的培养。
传统的小学数学预习内容更多的是要求根据参考教材进行阅读,适当理解例题的基本内容。当微课进入教学中,课前导入形式变得多样。借助微课视频展开预习教学内容,改善了以往那种枯燥乏味的预习活动,提高了学生的预习效果。一个好的课堂导入让学生对后续主要内容的学习兴趣更高。实践表明,借助微课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来引导学生开展课堂预习,预习效果是传统方式的两倍,学生通过微课视频更能明确预习的内容和预习的方法,不像之前那种只是盲目看书,更能准确掌握将学习的新知识点。在学生借助微课进行课堂预习外,老师也可以借助微课进行课堂的内容导入。
例如,在进行《时和分》内容的教学时,在新课开始之前老师先借助微课进行课前内容导入,将学生的关注点聚焦到本节课——认识时间这一数学内容的课堂学习上。老师在备课时就要先确定好教学目标,然后在微课中引导学生进行课堂探究,表明本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是借助认识钟表学习相关的数学知识。当学生对钟表的意义有了些许的了解后,就可以演示微课视频,引导学生自主展开课堂学习。通过微课讲解学生对感兴趣的地方加深了印象,而对不好理解的地方也可以反复多次观看,让学生对知识点能更好地理解。
在目前这个高学历、高要求的现代社会中,各行各业都需要具有核心素养的人才,这就要求每个学科在教学中都要重视核心素养,因此老师除教授基础知识外还需要注重引导、培养学生的学习素养,借助微课视频的先进性,将一些难以理解的抽象化问题,通过一些现实的情景将其简单化展现,让学生们不再遇到一些难点问题就放弃,要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那种不服输的劲头。
以一个具体例子进行分析,一直以来在数学教学中图形的教学是一个比较难的部分,因为有的图形会存在或多或少的偏差,这就导致学生在解题时出现偏差。在平行四边形的教学课程中,学生通过老师基础的演示讲解及微课视频的展示已经对平行四边形的基本形状和结构有了基本掌握,但是对于知识的理解还是停留在“老师讲什么就是什么”的固定思维,不会举一反三,在常规的平行四边形上进行了些许变化后就会迷糊,解题思路和所学的知识就不知如何应用了。所以,针对此情况,老师可以借助微课动画的放映通过改变平行四边形的边长或者角度展现更多形式的平行四边形,在还没有出现问题之前就把问题解决是最好的方式,这样在学生后续遇到不规则图形时就能从容应对了。
“人各不同”“因材施教”都足以说明每个学生的学习接受能力是不同的。所以在面对同样的老师讲解的知识点、同样的学习时长时,学生的理解程度大不相同,这就导致了总会有一些“学习好的学生”和“学习差的学生”。其实并不一定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就不聪明,可能是这个老师的教学方式不适合他,因此微课的用途便展现出来了,老师在每节课结束后,可以把相关的微课视频发给学生,让学生自由选择是否观看微课老师的讲解过程。这样对于上课没理解好的学生来说,可以进一步查缺补漏;而对于上课时已经接受得很好的学生可以借助微课去了解学习一些拓展内容。
例如,在《梯形的面积》教学活动中,在进行梯形面积计算时,学生的推导方法可能有以下几种:第一,把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转化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进行推导;第二,把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梯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进行推导;第三,把梯形转化成两个三角形进行推导;第四,把一个梯形转化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进行推导。学生的意见各异,所以评判出来哪个最佳可能会有人不服气,这里老师就可以把以上四种方法制作成微视频推送给学生,让学生互相学习一下,掌握到不同的推导方法,让之前不理解的可以更好地明白推导的过程,让学习程度较好的学生再借鉴一下别人好的方法。在多种方法的学习中,学生的数学思维不断转化,其数学素养也得到了提升。
与传统课堂相比,微课依托信息技术而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打破时空限制,为学生在课余时间学习知识内容提供了极大便利,即学生能够在课堂之外利用微课资源复习知识内容与查漏补缺,进而为其形成整体数学素养创造条件[3]。因此,为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微课的这一特点,为学生提供学习工具。
例如在学习加减运算时,老师可借助微课将生活中的数量运算给同学展现出来,如微课中可以出现以下问题:为解释7 个桃子加上3 个桃子的运算结果,微课中的动画可以把这个问题的整个运算过程简单展现出来。另外,数学符号是数学学习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学生可借助观看微课视频,逐渐建立起数学符号意识,为其数学核心素养奠定必要基础。
在数学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可以将学过的知识进行自主应用和调取,可以融会贯通。为加强这一能力,老师可以在微课制作的时候带领学生一起进行。这个过程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于过往知识的记忆,还发散了学生的思维,更锻炼了学生的软件应用制作能力,在微课制作的过程中也提升了学生潜在的核心素养。在和学生共同制作的时候,老师也要为学生保驾护航,提供必要的微课制作工具,如书写板等,还要教授一些基本的微课的制作方法和注意事项,让学生在微课制作的过程中自主体验数学知识的基本体系。
例如,在进行时分秒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对于新知识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后,老师便可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制作微课《认识钟面》。在微课制作之前,老师要向学生讲明所作微课的主题思路及主要内容,要求在微课中需要涵盖时钟的发展过程以及钟面制作的标准等,其他的需要小组成员之间互相配合搜寻查找资料,共同制作出一个符合要求的小微课。在制作过程中学生能更好地掌握时分秒的重点教学内容,从而形成完整的学习系统,并能够切实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微课教学得以大量应用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成为一种为学生解答疑惑、温习知识的全新途径。微课就像一座桥将学生和更丰富的教学资源相联通,让学生获得知识和学习方法变得更容易,替学生把原来学过的知识和新学习的内容相串联起来,构建出一个清晰明了的知识体系,进一步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模型思考能力。
例如,在完成《统计》模块的内容学习后,教师可以在微课中整理“统计”的概念、直方图与折线图等表现形式的优缺点等内容,并将这些内容做成直观的思维导图,使学生在微课的帮助下对该部分知识形成系统整体的认知。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在微课视频中加入一些生活实例,且为学生总结在面对同一类型应用题时应该采取的思路,如经典的相遇问题、进出水问题,由此使其在理解数学知识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基础上,逐渐形成逻辑思维与模型思想等数学核心素养。
微课对于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起着很大的作用,在大力培养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微课教学是一个深受教育工作者欢迎的教学模式,它在课前引导、课堂知识点掌握、课后复习、思维能力的培养、逻辑能力的强化等方面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说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中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需要我们在实际教学中不断运用和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