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 杰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必然要将国学经典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与学习之中。在学校教育中,教师也都在积极创新教育方式,努力将丰富的国学经典融入到学生的学习与生活之中,丰富学生对于国学经典的认识与情感积淀。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新媒体也俨然成为一种助推国学经典融入学生生活的全新教育手段。那么,如何运用好新媒体,让学生生活处处饱含国学经典的文化元素呢?
小学时期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启蒙时期,也是关键时期,除了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还要让他们能够构建科学合理的汉语言知识体系。基于此,语文教师不仅要抓好语文课堂教学,还要将语文课堂延伸至课外,在国学经典与语文教学之间建立良好的链接,运用好国学经典来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素养,促进学生从浩如烟海的国学经典中获得人生情感价值观的思考,逐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引领学生的身心发展向着健康的轨道上前行。例如,让学生通过对《游子吟》一首古诗的诵读与理解,使学生感受到了古诗中母亲的慈爱与伟大,从“一针一线”的场景中勾起学生的已有生活回忆,引发学生能够联系自己的母亲,回味母爱,感受家庭的温暖,这对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与美德传承皆有较高的价值。
当然,能够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古诗词是很多的,只要教师能够积极挖掘其中的人文元素,就能够增强语文课堂教学的魅力,不仅让学生学到知识,丰富情感,还可以提升学生内在的文化品质。
国学经典不仅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还是中华文化的精髓部分所在。这些经典作品不仅数量众多,更承载了无数圣贤者们的伟大智慧。通过对优秀传统文化进行诵读,不仅让学生感受到经典文化中的语言之美,还能促进学生对其中传统文化与其蕴含的情感有深入的理解,同时也引领着学生的言行能够在正确的轨道上前行,逐渐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很好地传承下去。例如,《三字经》所讲述的内容就是关乎每一个人待人处事方面的,学生经过理解与诵读,就可以更好地理解“仁义孝悌”等传统文化内容[1],促进他们能够用这些经典来引发正确言行。
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也是语文课程教学的最主要目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十分关注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但是由于语文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单靠课堂上的时间往往是难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倘若要将国学经典融入到语文教学活动之中,教师就要能够积极延伸学生的学习时空,由课堂走向课外,在经典素养活动的过程中促进学生能够逐渐养成良好的诵读学习习惯与理解感悟习惯,进而实现语文思维力、表达力、创造力的发展,并逐渐形成语文素养,助推他们的语文综合能力提升。
在语文课堂教学融入经典文学、开展经典诵读,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成长皆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纵观当下经典诵读的开展情况,笔者也发现了一些现实问题。下面就将这些问题作如下简要分析,为经典诵读活动开展的策略提出作研究支撑。
在教学语文课本中的经典国学部分时,很多教师只是通过播放录音、阅读课本,让学生从抽象的汉字理解知识。这样的教学内容的引入,缺乏了一定的灵活性,更缺乏了生动性与直观性。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感性直观思维还是占主要地位的,因而教师要能遵循这一原则,让经典诵读的内容能够富有动态的特征,如鲜明的颜色、动态的画面、响亮的声音等,具有了这样的特征,学生才能学得有趣,也才能学得有深度。
在日常语文教学中,对于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教师往往缺乏了更多的关注,只局限于课堂与课外的阅读、诵读,让学生能够做到熟读成诵,缺乏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感受与体悟的机会。同时,在语文课堂上教师的单一讲解与学生的朗读教学活动形式已经难以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的学习内驱力得不到有效的唤醒,长此以往,对于国学经典诵读的学习就会逐渐产生排斥心理,最终让经典诵读的学习毫无效果。
对于当下的中小学生来说,他们获取经典诵读的途径较为单一,涉猎的范围也比较狭窄。中小学生往往只是通过诵读语文课本中的内容,或自主阅读《唐诗宋词》《中小学生必备古诗词》等书籍。简言之,中小学生就是从语文课本或课外书籍中获得对经典文学的学习,拓宽知识的范围较为狭窄。
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不仅是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体现。在面临着上述的现实问题时,笔者结合学校中开展经典诵读的诸多经验提出以下一些解决对策。
学校教育的方式与技术手段,是影响学生获得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因素。在技术手段相对匮乏的年代,仅仅靠单一的说教,那是难以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的。而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涵盖的范围十分广泛,可利用的技术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更好地助推国学经典的传播,随时随地都是可以应用的。它能够以独特的魅力与优越性为国学经典的传播提供新手段、新路径,让学生也能切身感受到新媒体技术所带来的耳目一新、前所未有的声像图文的感性特征。
新媒体已经成为当下传播国学经典的最优越的载体。例如,教师利用手机微信给学生传播国学经典的文本或视频,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内容发布到手机上,让学生回家进行课外阅读;教师可利用小黑板、好分数等APP 教育软件定期为学生播放相关国学经典的视频,让学生能够及时领略“孔融让梨”“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老汉粘蝉”等国学经典故事;教师还可利用班级中的教学一体化电脑,随时上网查找国学经典影片与文本资料,以供学生进行学习;教师利用微博,把自己阅读的好书感悟与好的文章发布上去,以供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分享,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学会使用微博,进行好书阅读交流。当然,利用好校园里的数字电视、数字广播等,将一些较为难懂的国学文本整合为视频、音频等,进行随机性播放,让学生在课间、课外都能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传统文化的熏染。
当然,让新媒体成为助力国学经典传播的新载体,仍需要学校投入大量的财力与人力,进行新媒体设备的购置、应用、管理、监督、安排等。这样,才能保障新媒体技术资源的畅通应用。
在当下,学校能够积极应用新媒体模式向学生进行国学经典的传播,让丰富的国学经典融入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不断提升学生的汉语言文学素养,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1.在国学经典中融入音乐,契合学生的生活节奏
学生对于知识的获取往往是从两个方面进行的:一是经由“有意注意”直接获得的;二是经由“无意注意”间接获得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有我”与“无我”学习的状态。因而,在传承国学经典的过程中,教师要能够充分考虑到学生学习的特点,深入把握国学经典的趣味性与节奏性特点,而后进行创新教育。
例如,学校可以将《三字经》文本内容进行音乐元素的融合,编制成三字经儿歌,在早晨与中午学生上学时段进行播放,营造了轻松、和谐的音乐氛围,在强大的音乐磁场感召下,学生也会将《三字经》文本注入自己的大脑,逐渐形成了知识体系建构。长此以往,学生也会潜在地结合自己的生活感悟对人性、哲理进行思考,逐渐对知识进行理解、消化,甚至在不经意中进行运用。经过一学年时间的播放,调查发现:80%的学生能够记住《三字经》文本的所有内容,60%的学生能够对内容作出自己的解释。可以说,这样的融合教育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因而,在校园内我们要能够将更多的国学经典文学用音乐的形式进行呈现,以契合学生的感官特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性,进行持久而潜移默化的熏染,定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2.在国学经典中融入故事,契合学生的生活内容
生动的故事是极具感染力的,也能引发儿童保持长久的记忆。由于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因而,故事中的情节、人物形象也更能促进学生对知识形成一定的具象认识。基于此,小学阶段进行国学经典的传承教育就要能够将更多的经典国学故事传播给学生,用故事的强大感染力来影响学生,促进学生的德育素养提升。加上其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也能促进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学习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例如,在午饭后时段或是午写时间,利用数字广播为全校学生播放一些经典国学故事,如“管鲍之交”“伯乐举贤”“三遇恩师”……不仅让学生能够在不经意中记住了自己感兴趣的故事,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语文知识积累,更能激起学生对于故事意蕴的思考,逐渐提升学生的学习意识、思想情感,也能端正学生的处事态度。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仰化中心小学进行了大胆尝试,并进行了调查统计,发现一年后,学生的故事储备量得到了大幅度提升,思想道德意识与人生价值观念都得到了明显提升。
总之,故事是教育学生最好的手段,教师要能够灵活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有教育意义的故事来让学生品读与感悟,不断提升语文情感。
3.在国学经典中融入活动,契合学生的生活形式
小学生喜欢新奇的事物,对于形式独特的活动极为感兴趣。因而,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教师要能够善于利用不同的形式以丰富学生的不同体验,进而能够让他们获得国学经典文化所带来的知识、思想与情感。[2]
例如,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仰化中心小学利用班级中的一体化电脑,将更多的国学经典活动音视频进行播放,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活动、体验、欣赏之中,激起了学生对于国学经典文化的学习热情。再如,通过教学一体化电脑为学生播放“中国诗词大会”节目,让全体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诗词节目活动中来,感受到很多文人墨客写诗撰词的过程,品悟优美诗词的意蕴。为学生播放“传承经典文学情境剧表演”音视频,让学生进行直播式观看,使其能够从人物的语言、神态与肢体动作中理解情境剧所传递的思想意蕴。又如,利用学校建设的数字化电影院,组织学生进行经典故事影片的观看,让学生能够获得思想教育。
在校园生活中,教师要能够创新经典教育的活动形式,以丰富多彩的传播活动为学生搭建获得优秀传统文化思想教育的平台,不断提升学生对于国学经典文化学习的新奇感。
对儿童进行国学经典的教学不仅仅在于校园生活,家庭与社会更应该为孩子们的未来成长营造传承国学的氛围。唯有在社会的大染缸中进行洗涤与炼化,学生的思想与文化素养才能实现质的飞跃。
例如,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仰化中心小学每逢开学初都要给所有学生家长发放《告学生家长书》,以告知家长要能够充分利用好家庭中的新媒体为孩子搭建进行经典国学学习的平台。利用家里的手机、电脑进行教育软件下载,在教育平台上进行经典国学的相关图文、音视频学习,不断汲取新的营养。当然,在进行家庭教育的同时也离不开社会教育,社会各界也应该充分利用好公共新媒体资源为社会大众播放宣传传承经典国学的意义与价值,让广大人民群众都能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经典国学的教育,继而也能够影响到少年儿童。
在具有传统文化气息的社会大环境下,儿童受到的文化感染与教育力一定会是前所未有的,也一定能够在学校、家庭与社会的相互影响下推动着整个社会文化的进步与发展。[3]
总而言之,教师应积极树立民族意识,树立文化自信,在教育教学工作岗位上努力创新,探寻教育新路径,以促进儿童能够获得经典国学教育,在传统文化的熏染下不断提升文化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