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杰
过去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以灌输式为主,学生没有自主思考和学习的机会,教师将知识点讲解给学生之后,就通过题海战术来帮助学生提高做题得分能力。这种教学是浅层次的,不利于学生深层次的思考与领悟,也与语文学科人文性、哲理性、创新性等特点背道而驰。所以,在教育新时代,必须要将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作为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知识,教会学生如何深度学习,实现深层次的教学目标。
问题意识包括两个层面:一个是“问题”,其核心是疑问,也就是对某一对象产生了疑惑、不解,需要寻找答案来破解心中的疑问。根据说文解字对“问题”的解读,指的是当主体自身的预期状态和事物当前所呈现出的客观状态之间出现差异时,问题就顺其自然产生了。[1]也正因为如此,“问题”具有鲜明的特点,包括多样性、层次性、系列性和复杂性,同时问题还有难易、大小之分,还包括生活方面的实际问题、科学知识领域的理论问题等,不同的分类决定了问题的不同性质,也就决定了分析和解决的不同方法。另一个是“意识”,意识是思想层面的东西,也就是针对问题对象有提问的冲动,并且渴望对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根据说文解字对“意识”的解释,其指的是学生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的心理状态。[2]所以,意识是一种心理的状态,可以激发学生思考的热情,让学生开动脑筋,在内心深处渴望解决问题。
现有的研究理论表明,问题意识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意识,突破了传统只关注问题解决的桎梏,实现了“问题”全过程贯通。[3]其中,发现问题意识体现在好奇和注意这两个方面,好奇也就是对陌生事物,或者自己感兴趣的事物非常感兴趣,这也是学生深入学习和探究知识的主要推力之一;注意更多指的是注意力,也就是对问题的专注程度,只有注意力集中了,才能更高效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意识指的是学生能结合自己的理解与认知,将自己不理解的知识点用问题的形式展示出来,其主要体现在语言、动机方面。语言就是展示问题时的语言组织与表达,能用精准的语言将问题表达出来。动机指的是学生提问的动机,希望实现某一个学习目标、完成某一项学习任务。动机是提出问题的深层次动因,是一种内在动力。分析问题意识指的是学生对问题能产生积极分析的“冲动”,能积极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去探究问题的真相,其主要包括观察与思维两个因素。只有通过观察才能获取问题中蕴含的元素,才能收集对自己分析问题有帮助的已知量。思维就是根据已知量和自己掌握的知识去加工、推理与论证,这是思考的过程,也是问题意识的核心部分。解决问题意识包括意志与总结两个元素,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唯有意志才能实现解决问题的目标,这也是学生解决问题必须要具备的素质。总结也就是按照学科问题解答的要求,按照既定的步骤与模式来完成作答。[4]
如果仅靠口耳相传、题海战术、灌输式等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只能掌握语文知识的皮毛,不会将书本上的知识进行有效转化,既不能保证知识的长久性有效,也不能实现自身素养的有效培养。但是,在问题意识的助力下,学生对语文学科的知识会有深入的思考,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不仅对教材知识会进行深入思考,对课外知识也能进行有效探究;既能保证学得深,又能保证学得多,使得学生获取足够多的自己想学的学科知识。对于语文学科尤其如此,语文知识体量非常大,教材中的作品与知识点仅仅是冰山一角,学生语文知识体系建立还需要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在深入思考中勤学、善思,进而丰富语文知识体系。
语文学科教学的核心要求是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素养、语文思维、写作素质、人文修养、品德素养等,而这些都隐藏在书本知识的背后,需要学生去发掘、去领悟、去感思,而借助问题意识可以有效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在问题意识的助力下,学生对知识点的思考与探究不再停留于表面,而是能深入思考知识点背后的内涵,在解决问题中去感受语言的力量,获取作品中的养分,这一教学目标是题海战术所无法实现的。教师在借助问题意识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时候,对于问题的内容既包括教师针对性的设问,又可以是学生结合自己的所学所思提出问题,然后在自我作答、相互解答中实现更深层次的教学目标。
在灌输式的语文教学课堂中,学生只能端坐在座位上听教师讲解,整个学习过程枯燥乏味,毫无波澜,低质低效。但是,在问题意识的助力下,学生需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学生积极参与,每一步骤都需要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充分的互动,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课堂教学氛围的激活。这样学生就能积极参与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也会主动发言、积极表达,进而在丰富多彩的教学过程中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精彩纷呈、高质高效。
发现问题是问题意识的基础。发现问题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潜意识,很多时候,一旦学生具备了良好的问题意识,不需要教师过多提醒,就能及时梳理和总结出作品中存在的问题。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举措是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针对性的情境中去培养自己的好奇心,吸引学生对某一教学内容的关注,这样学生在好奇与专注中能感受到问题的存在,会自然而然地产生疑问,实现水到渠成发现问题意识培养的效果。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的时候,既要立足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又要契合讲解的语文内容,这样学生在自己喜爱的元素中,更能集中注意力,也才能有多层次、多方面的思考,进而发现学习和思考过程中的问题,有效培养问题意识。
例如,教师在讲解《观潮》这一篇文章的时候,很多学生没有去过钱塘江,没有见过潮水奔腾怒吼的画面,也不能理解为什么会产生这一自然奇观。这时,教师可以从网络上搜索与钱塘江大潮有关的纪录片,在上课的时候借助多媒体展示出来。这种震撼的画面会一下子吸引学生的关注,欣赏到震撼人心的钱塘江壮观大潮,同时也要将其安静时的视频展示给学生,从而形成一种对比。这样学生在视频对比中产生了一个疑问——为什么钱塘江会产生大潮,为什么不同的时间点会产生不一样的大潮。也正是在问题情境的引导下,学生会下意识地发现问题的存在,这一问题也是学生深入理解本篇作品的关键线索。
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这也是培养其发现问题意识的关键。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多设计一些充满趣味性的教学情境作为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引子,从而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
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意识的时候,不能局限在提问技巧传授方面,还要注重学生的提问心理,帮助学生建立提问信心,让他们会问、善问、敢问。一是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减少教师的“压迫感”,激活学生提问思维,尤其是能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提出问题不再是教师的专利。二是要实施积极的评价,对于小学生而言,更渴望被教师表扬。为此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即使非常幼稚,或者是错误的,教师依然要给予正面的肯定,激发学生继续提出问题的热情,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提问的水平,进而形成提出问题的意识。三是遵循循序渐进的培养原则,提出问题意识的培养是一项长期性、深入性的教育课题,是一个由浅到深的过程,教师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意识的时候,要从浅层次的提问要求做起,然后逐渐深入,最终实现高水平提出问题意识的培养。[5]
例如,教师在讲解《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篇课文的时候,这是一篇思想内涵比较深的作品,如果浅尝辄止显然不符合这篇作品设置的目标。为了实现深度教学,需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意识,尤其是能引导学生加强对作品的理解,在理解的过程中能产生疑问,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将问题表达出来。为了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教师可以将作品创作的背景介绍给学生,将常见的知识就是力量的表现介绍给学生。这样学生就能深入理解,就能积极提出问题,也能在训练中实现了提出问题意识的培养。
小学阶段学生还没有形成成熟的思考能力,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发现问题,但是不知道以什么样的形式提出问题,或者具有了提出问题的意识,却在具体落实中不知道如何下手。这时,就需要教师传授科学的提问技巧与方法,让学生提问意识有抓手、有落脚点。
正如前文所述,培养分析问题意识需要学生具有观察和思维两种素养。语文教师要教会学生面对一个问题的时候,不能着急直面问题,而是多读题,去细细品读题干,将题干中的有益于分析问题的元素全部挑选出来,然后借助自己掌握的知识点,借助工具书去深入的思考,能将相关知识点与问题全部串联起来,实现分析有理有据。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就能建立起分析问题的意识,也能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在面对一个问题的时候,会产生强烈的分析欲望,也有了善于分析的素质。
仍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一篇课文为例,在“小练笔”板块有一个问题,主要内容是“自己为什么要读书”。面对这个问题,需要学生多阅读问题,挑选出其中的关键字眼“自己”“读书”,然后去思考周恩来是为什么而读书的,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思考。这样学生就能结合社会大环境来思考这个问题,而不会将分析局限在“小我”的范围,进而实现学生分析问题意识有效培养的目标。
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意识的时候,最为关键的举措是拓展学生的分析思路,建立分析问题的信心,让学生面对一个问题的时候,能产生强烈的分析欲望,希望能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能将问题有效解决。
学生解决问题意识培养的关键支撑是坚毅的品质,也就是对语文学科问题不会产生畏惧感,无论多难的问题,都能坚持不懈地进行解决。所以解决问题意识更多的是一种思想品质,是一种心理状态。为此,语文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鼓励学生能积极尝试着解决问题,能从不同角度去解答难点问题。同时,在学生将问题解决之后,还要具有按照学科要求去将答案表达出来的意识,也就是对整个问题进行系统性的解答。
例如,教师在讲解《赵州桥》这一篇作品的时候,在将新课讲解结束之后,为了深层次的教育价值,可以给学生布置一道思考题——《赵州桥》中蕴含着什么样的情感。这对于三年级学生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敢于尝试,能通过课外阅读去获取更多这一类型作品的思考与剖析。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教师还要积极鼓励学生,激励他们进行创新性思考。问题解决之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以短文的形式来展示问题的答案,确保答案能将自己的感悟全部罗列出来。
为了实现学生解决问题意识的培养,语文教师可以组织开展小组合作活动,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去解决问题,在相互鼓励中去解决问题,在相互评价中去完善问题的答案,进而实现解决问题意识的有效培养。
综上所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将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作为提高教学成效、突破教学难点的关键抓手,让学生在想问、敢问、多问的基础上,做到“问得好”“解得妙”,能有所思、有所获,从而养成良好的问题意识,让深度教学发挥出强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