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馨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加大了古诗词的编排分量。这是因为古诗词内涵丰富,意境深远,具有寻根、立魂、养心的作用,其中蕴含的语言美、意境美和中华传统文化美,值得学生投入进去进行细腻的品味与鉴赏。久而久之,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言语生命,而且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程度。引领小学生浸泡在古诗词的根系中,学生精神大厦的奠基与崛起就有了依托与根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可态度就会更加坚定。深读古诗词,不是复古泥古,而是增加学生的传统文化底蕴;不是固步自封,而是经历“食笋去箨”的过程,促进小学生文化自信的敏感性。引领小学生准确把握古诗词的文化指向,对于小学生永远怀有一颗求真、崇善、爱美之心有助力。
文化自信视域下的古诗词阅读教学不是“穿靴戴帽或贴标签”[1],而是做到无声、自然、高效渗透。因为文化自信不是用眼睛看到的,而是藏于学生的表情、神态与内心之中,离不开自然而然的浸润与传承;也因为文化自信植根于古诗词的内部,而非外在的标签,因而,那种简单的“吟诵”正在走向浅表,那种一味的“背记”,也容易造成囫囵吞枣。教师深入指导的责任不应放弃,教师应摈弃那种仅仅把古诗词当作语言学习材料的单一倾向的做法,进而恢复其作为文化自信与思想情感载体的应有地位。文化自信视域下的古诗词阅读教学应分三步走:课前备课上的高站位,课中渗透中的巧引领,课末延伸中的广泛涉猎。
打开网络,关于古诗词的链接令人眼花缭乱,稍不小心就会陷入知识与技术的汪洋大海中。于是,如何克服材料选择逼仄的弊端,考验着语文教师。必要的“纠偏”或“侧重”不可或缺。诸如记诵散碎知识与背诵默写重点语段的做法不可直接摈弃,但也不可成为古诗词学习中的常态。教师应该更多从传统美德、美学追求、精神滋养等方面切入,通过精雕细琢准备古诗词导学案。教师在备课中的站位愈高,愈能创设激发学生文化自信的教学情境,愈能发挥更为积极的文化导向作用。
例如,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古诗词诵读”板块中杜甫的《春夜喜雨》是一首千古名诗,诗中的“春雨”一词意蕴十足,形态与神韵兼备,春雨融物的特点,“不仅让民众和诗人为之喜悦,更展现出博爱奉献的君子做派”[2]。其中的体物细腻和拟人化描写,让人不由自主地感叹古诗词的魅力,产生浓浓的文化自信。面对这样一首物性与人性相通的佳作,教师在课前的备课中就应该多下点功夫,力争让文化意识渗透其中。除了正常的教学细节准备之外,力争在以下方面加以凸显。
一是凸显作品的时代背景。不少古诗词“魅力”十足,就在于它很好地体现了时空特点,烙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可以说,一首脍炙人口的诗词,就是某个时代风貌忠实的划痕。就《春夜喜雨》的创作而言,杜甫在经历了种种颠沛流离的生活之后,终于能够有一段相对平静、安定的生活,能够得以近距离、细腻地体验与感受田野风光与农事。而春夜降雨、润泽万物,正是农事中的佳音和诗人为之一喜的诱因,正是经历了动乱之后无数老百姓的渴望。理解到这一点,此诗的拟人化也就不难理解,雨的人格化也就不难理解。提前在备课中凸显背景资料,引领学生结合时代背景理解春雨,理解此诗,课堂多了文化味,学生于不经意间积淀了文化素养,提升了文化自信。
二是凸显咏物诗的突破。进入古诗词的汪洋大海中,咏物诗比比皆是。但在唐诗之前,咏物诗是就物论物,意蕴单薄,局限于物的外在特点及功用价值。杜甫的《春夜喜雨》正是对六朝咏物诗的突破与创新——不再仅仅写出了物的具象特点,而且写出了物的神韵与精神。导学案中,加大对诗词艺术方面的资料储备的分量,引领学生关注咏物诗的“精气神”、充分体味“物”的多重意蕴,学生意识到杜甫的艺术功底特别深厚,在描写咏物诗方面已经超越了前人,钦佩之情油然而生,同样可以催生出浓浓的文化自信。
实践显示,课前的精雕细琢,促成了课中浓厚的文化氛围;古诗词教学导学案的文化积淀,促成了课中学生对文化的偏爱与分享。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对古诗词相关的知识及文化进行必要的筛选与甄别,使之具有文化旨趣、具有以文化人的功能。
课堂是践行文化的主阵地。如何践行?仅靠符号孤立的知识教学是不够的,需要克服平铺直叙,需要由“点状”到“面状”的过渡。彰显教学的文化性,凸显古诗词的文化属性,需要一些恰到好处的追问,让学生进行讨论、对比、反馈,在教师的巧妙引领下提升文化自信。
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如果剔除了文化意蕴的追问,课堂必将是冰冷的,学习必将是浅层的,指向文化建构的课堂也就离学生愈来愈远。理解诗词所蕴含的文化意蕴,才是践行文化自信的必要前提。师生要敏于揭示诗词中的文化含量与文化精神,擅长进行文化分析与文化的浸润。所谓增强诗词教学的文化敏感性,就是引领学生超越古诗词的符号属性,高度关切古诗词所承载的文化意义和文化价值。
例如,学习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中的《塞下曲》时,无论是学生用豪迈气势进行朗读的设计,还是《楚汉传奇》的视频插入,抑或是《十面埋伏》的琵琶曲背景,都为了凸显“爱国、勇猛和豪迈”,处处渗透着文化的影子。为了更好地增强其中的文化敏感性,教师不妨追问:“从这种气势中你感受到什么?一逃一追之间给我们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那么,你仿佛看到什么样的士兵?你想象到了什么?”学生意识到,不用大部队追,用骑兵追,意蕴十足,一个“骑”字表现出强大的自信。而作者也没有写出“追”的结果,仅仅描写了“追”的场面,而这也是另一种自信——不必写,不必猜,结果肯定是能追上。实践证明,正是“你想到了什么”这样的追问,令学生觉得言有尽而意无穷,古诗词的文化味出来了,课堂的文化敏感性被凸显了。
“学生与知识的相遇在本质上看是学生与文化的相遇。”[3]相遇不是看见,而是理解;不是单向运动,而是学生与文化的良性互动。这样的互动中,文化的回应性便有机会产生。文化回应性就是在知识与文化中找到“相通线”进行遥相呼应,让文化积淀在学生的心底发生。深化学生与文化的相遇,促进诗词教学的文化回应性,关键在于课堂文化立场的确立,那就是,建立古诗词知识与传统文化的联结,力争让学生有文化生长和精心成长,力争让学生对文化的认同感变成内心的自觉。或许,学生在对古诗词的触摸中,了解了什么诗词内容并不是最重要的,期间文化意识的觉醒、文化意向的关联、文化自信的加深、人文情怀的浓厚,才是学生与文化相遇中更为重要的目标。
仍然以《塞下曲》的教学为例,通过朗读、理解、内化,学生意识到古人太了不起了,借助一个“物”或一个场景就表达了自己的喜怒哀乐。在此基础上,告诉学生,卢纶笔下的《塞下曲》共有六首,另一首《塞下曲·月黑雁飞高》也是千古名诗,能够成为千古名诗,自然有其深刻的原因。于是,学生产生了继续阅读卢纶的其他边塞诗的想法,产生了强烈的文化自信。此举也是学生对古诗词的积极回应,而且是基于文化敏感性的回应。通过解诗眼,抓字眼,多诵读,一个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活灵活现地讲述了大将军李广的故事,尤其对“中石没镞”的过程讲得头头是道,其中的夸张味自然而然,而且讲述之中尽显自豪、自信。由读原诗到自己讲,由浅层理解到深度领悟,正是学生对文化价值与文化自信的回应,是一种积极生动的文化循环。
古诗词中的文化不是仅仅拘囿在本诗中。由理解文化到觉醒文化,由进入文化到内化文化,由“自然人”到“文化人”,还需一个更大的场域去丰富学生的文化实践。作为教师,应主动构建课内外延伸阅读体系,促进文化意义上的“生动循环”。
“故事是教育教学的天然载体”[4],这个“载体”尤其适合于小学生。相较于晦涩的古诗词本身而言,相关的故事更具吸引小学生的魅力。让古诗词披上故事的外衣,古诗词文化探索之旅将变得有滋有味。很多古诗词并非毫无缘由地横空出世,而是同样连接着一个精彩的故事。一句“迢迢牵牛星”背后链接着牛郎织女相会与嫦娥奔月的传说,其故事意蕴与文化背景广阔而深远;王安石的一句“两山排闼送青来”,与《史记· 樊郦滕灌列传》中的“哙乃排闼直入”息息相关,其用典对仗中的标准皆有迹可循,古今糅合点清晰可见。引领学生穿越时空,品悟故事中的意蕴和理趣,在故事的深处流连忘返,演绎精彩的学习之旅,必将在文化自信之路上渐行渐深。教师不妨通过“互联网+”让学生链接古诗词背后的故事(包括典故),让故事荐读成为常态,以此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厚实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古诗词的文化意味向着更为广阔的场域延伸。
“一石激起千层浪”,不仅仅指思维活动,也可指向于语文专题活动。针对古诗词中的某一板块进行聚焦性较强的专题活动,能够促使学生进入到文化的深处而“郁郁乎文哉”。例如,学生喜欢李白、杜甫、王维、苏轼等诗人,不妨让学生择其一进行“我与诗(词)人结对子”活动。学生一旦成为某个诗词大家的“粉丝”,那么他(她)的阅读就不仅仅是针对教材中入选的那几首诗词。由此,纵深意义上的挖掘与鉴赏成为可能,学生诗词素养的提升与文化自信的浓厚也就成为现实。师生还可以针对某一类诗词体裁或流派而进行专题活动,如以“塞下曲”为军歌的军旅体裁作品,其他如山水诗、田园诗、豪放派等,皆可以成为一个切点,通过调查报告、研读日记、诗词集等形式表现出来。这样的专题活动不仅是阅读中的由此及彼,更是文化实践意义上的由此及彼。
古人写诗喜欢“题壁上”,表面看是随性而为,实际上具有交流、印证、互鉴的作用。李白在黄鹤楼上“更新朋友圈”,既是对孟浩然的呼喊(故人西辞黄鹤楼),也是对崔颢的敬佩(眼前有景道不得)。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古寺或名山大川分布在祖国的大江南北。读一块碑、一面壁,同样是一种有意义的拓展阅读和文化浸润实践样态。通过研诗游学,学生的“游中思”有了不一样的深度、“思中赏”有了别样的品味、“赏中吟”有了沉甸甸的文化意味。结合地方资源,利用春秋假日,组织学生开展古诗词研诗游学活动,应该成为一种有益的补充方式而被教师所注重,应该让实地采访、拓展阅读与写游记散文等活动融为一体,进一步拓展古诗词的文化边界,加大实践中的“文化含金量”,达到文旅活动育人的目的。
读深、读活、读透古诗词,“让学生成为传统文化的发现者与传播者”[5],应该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中提升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视点。“发现”,离不开小学生要练就一双敏锐的语文之眼和文化之眼;“传播”,离不开教师要有强烈的文化资源意识,离不开高质量的维系、绵延、稳定和传承。学生一旦从古诗词阅读中完成价值确认、坚守与传承,那么,文化自信必将汩汩而出,以文化人的效果必将日益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