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霞
“中国文化素来崇尚‘含蓄’的表达,鄙弃‘直白’的言说”[1],讲究“藏”的艺术,说话、做事、写文“露一半藏一半”,让人心领神会,达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效果。教育教学中同样讲究不讲深讲透,含蓄一点,通过“藏”为学生的自主意识及能力的提高而预留机会。教师“藏”一点,留一点,欲言又止,学生才能思考多一些,自主多一些,能力与素养的提升快一些,达到“少教或不教”而“通”的目的。
语文是积淀性、人文性、综合性都较强的课程。所谓“积淀性”,强调知识要一点点、一步步积累沉淀,而不是直接得出结论;所谓“人文性”,强调人文生态,注重潜滋暗长;所谓“综合性”,强调语文学习指向知识、价值观、情感、素养等多维方向。这“三性”具有不确定性,具有模糊性,意蕴十足,因而适合于“藏”。“藏”的内涵意蕴是什么?“藏”的作用价值是什么?“藏”的方法策略是什么?这些都值得教师迈出建设性的步伐。
所谓悬念,即悬而未决,即结局难料,即“不知后事如何”。古时的说书人说到紧要处,常常以“且听下回分解”的说辞为悬念,勾起听众的好奇心,让期待、焦急、想象等充盈周身,盼望着下次说书机会的尽快来临。语文教学中,也应该时不时地制造悬念,通过打破平静与惯常的方式强化学生的期待心理。语文教学一旦毫无挂碍地进行到底,似乎一眼可以看到故事或学习的尽头,没有峰回路转,没有“藏着掖着”的地方,没有预料外的惊喜,那么,学生的兴味索然也就会成为必然。直达结果的教学固然不出差错,但学生的平庸与课堂的低效也是显而易见的。语文教学中,一字不落的讲解应该摈弃,恰到好处地设置悬念应被提倡。留一点悬念,学生才会兴致盎然,才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动力。一旦学生的心中充满了强烈的悬念感,对文本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其思维必将开始向文本的深处伸展,开始真正的学习。
如果教学总是一无挂碍、顺畅自如地进行到底,学生没有思维障碍,没有犹豫不决,没有蹙眉思考,那么,这样的教学是得不偿失的,缺乏学习的活力与思维的张力。高效的语文课堂总是在思维障碍的出现与解决中步入理想境界,总是在磕磕碰碰中才有新的发现、新的理解与新的深入。某些文本,初读本身就让学生有疑惑,有理解上的障碍,禁不住想再读一遍。即便没有障碍,教师也要设置障碍,以便打破教学的平衡。设置一定的思维障碍问题,教师不立即回答,而让学生反复去思考、探究和求证,正是教师“藏”的体现之一。
例如,在学习统编本四年级下册《猫》时,教师设置如下问题:“一般来说,从小动物生长顺序出发,先写满月时猫的可爱,但老舍先生打破了这个顺序,却先写长大后猫的古怪,这样写有什么特别的用意呢?或者说有什么作用呢?精读全文,你能为老师解惑吗?”这样的问题就意味着障碍的设置,意味着教师“藏”的艺术的发挥。多一些这样的障碍问题的设置,让文本的主旨隐藏在问题中,多一些教师“巧藏”学生“巧读”的过程,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必将更加丰富而深入,教学或课堂也因此更加精彩。
好的“藏”就是引而不发,教师做足了准备,大声说:“这就是——”后面却戛然而止,让学生补充完整,并且是多个学生的发言,其中不乏一些个性化理解或另类答案,与教师原本期望中的答案形成落差。教师只是“依情而定”“应情而行”[2],而学生才是“射出的箭”,才是学习的主人。语文学科之“模糊性、丰富性、人文性”之特点,决定了学生的理解不应是一个受限或窄化的过程,也不允许教师直接“发出来”,成为一个定性而影响学生的思维。因为教师的“全面论述”反而会拘囿学生的思路。因而,教师应多一些“藏”,尽可能做到引而不发。
例如,在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落花生》的学习中,教师只说出上半句:“落花生象征着默默无闻,例如——”下半句究竟是什么,取决于学生的个性回答。再如默默奉献的蜜蜂、路灯、竹子、老师、父母亲……教师应该给其自由,给予尽心探究的空间,真正达到丰富理解课文与提升语文素养的目的。
“藏”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探究。如果小学语文教学从头到尾一览无余,学生就失去了想象的必要与时机。教师“藏”起来了,文本的意蕴与思想暂时“藏”起来了,学生才会去思考、想象和探究。“藏”得好,学生“寻”得就真;“藏”得妙,学生“探”得就深,想象的翅膀就会“扑棱棱地飞”。教师言说的暂时“断流”,才会给予学生思维运转与想象探究的机会,教师教学历程中的有意隐藏,才会敞开学生的探究想象之路。语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提升不可或缺。适当的、丰富的想象,既是对文本理解的有效补充与理解,也是学生自身思维的锻造与开阔。想象愈丰富,愈能丰富学生的言语世界与精神生命,语文课堂愈有沉甸甸的分量。学生能想象、善想象、深想象,才是思维开发、情感润泽与思想深刻的有力体现。因而,发挥“藏”的艺术,提升学生的思考力与想象力,应该成为打造理想语文课堂的一个基本视点。
“藏”可以促进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如果教师不“藏着掖着”,反而直接明示,学生就失去了自主自悟的机会,这与“以学为中心”的新课改理念是相悖的。课堂或学习的中心或主人是学生,真正把学生置于教学的中心,才是对课堂、对学生的负责。教师藏一点,留一点,反而能促进学生主体的发挥与成长。
例如,在统编本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慈母情深》的学习中,文中的作者“鼻子一酸”。现实生活中每个同学都有“鼻子一酸”的经历。教师应引领学生梳理自己的人生经历:什么时候,你曾经有过这样的一刻?例如无比伤心的时候、被人严重冤枉的时刻、父母亲不在身边特别想念的一刻、努力了很久也仍然失败的时刻……这样的“鼻子一酸”的经历诉说,是学生发挥了主体性作用的结果,也是教师发挥了“藏”的艺术结果。
“藏”有利于阅读课堂气氛的活跃。“藏”意味着教师不轻易示人,于是学生欲追究的想法一波连着一波,课堂气氛愈来愈高涨。课堂时间是有限的,教师的“多藏”意味着学生的多动——有了更多动手、动口、动脑的机会。由教师的“独白”到学生互动的倾斜,本身就意味着课堂气氛的高涨。教师发挥藏的艺术,其作用不仅仅指向知识本身,也是课堂动力的需要,是气氛热烈的催化剂。
例如,在教学统编本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小壁虎借尾巴》时,教师不妨收住自己舌战莲花的讲解,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分角色进行游戏:正是在不同的动物“角色扮演”中,学生意识到不同动物的尾巴是不一样的,有的尾巴无法再生……这样的扮演营造了热烈的课堂氛围,“你方唱罢我登场”,学生争相表演,一浪超过一浪,学生学得兴致盎然,阅读效果超过预期,不知不觉丰富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从教学主导与主体的关系出发,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藏”是指要藏起自己的锋芒,进行权利的下放,是把思考、交流、反馈的权利统统让给学生。就像绘画中的“布白”一样,语文阅读教学中也要适当“布白”,以便让学生通过“白”而让自己的思维有伸展的余地。小学语文教材中,本身有一些“留白”,例如省略号。这样的地方应该留给学生去完成,应该是学生的“自留地”。要让学生根据文本本身的“空白”与教师有意设置的“布白”进行个性意义上的探究,尽可能多一些自我理解与多元解读,让自主自悟成为课堂或学习中的常态。
统编本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的最后处是省略号,课后依据这一点设计了习题:通过想象让学生接着往下讲:这世界还相当有秩序……很久以前,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面对这一探究与想象余地较大的练习,不少教师唯恐学生说不出什么,于是给予种种示范性的“支架”句式:“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花朵……”而这,无疑会限制学生的思维。教师不妨充分放权,让学生自己去尽心想象,可以想象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水,也可以想象家中的玩具、郊外的小动物、童话人物等等,让有意留白与放权成为学生自主探究的支撑。
发挥“藏”的艺术必须要有一定的尺度把握,注重分寸感,该“藏”时就藏,该“露”时就露,才能“引领学生拾级而上”[3],而不是越级而上。“藏”不是“藏”得很深,而是巧藏,适度藏,必要时候还要巧“露”。如果“藏”得太深,不能通向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学生就会免不了学习上的吃力与知识判断上的茫然。鉴于此,教师的“藏”中要有“露”,要为学生搭建支架,为学生的有迹可循奠定基础。诸如一些练习答案的大概范围、理解的方向、文章主旨的指向等,在必要时还是要呈现出来,便于学生“爬上梯子摘到果子”。
部编本小学五年级语文《桂花雨》第三段中母亲的话意味深长,值得师生进一步思考与探究。为此,课后习题中出示了《留予他年说梦痕》的部分篇章,旨在为学生的拓展理解提供帮助。学生读了几遍,但对其中的诸多意向及深意还存在着理解不透或无法理解的现象。此时,教师就不能再藏着掖着,应该相继补充琦君小时候的一些资料,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借物喻人,悟出“根”的哲理,最终,学生的理解渐渐达成一致:桂花香味的淡与浓只不过是映射与象征,作者真正的意思是对故乡对亲人的思念与牵挂。可见,教师不能过分“藏”,而是“该出手时就出手”。
教师的“藏”不是孤立地表现出来,而是依附在一定的情境中,“藏”在具体的场景中,显得无痕但容易让学生认可,正所谓“入境始于亲”。在一定的情境中思考与解决问题,学生就少了突兀之感。通过情境深入理解语文难题,学生就少了强硬之感。“巧藏”与“造境”互为促进,造境中才能巧藏,巧藏才能更好地造境。情境的关联性就是巧藏的前提,情境的生动性就是学生认可与喜爱的前提,情境的暗示性就是较好发挥“藏”的艺术的前提。作为语文教师,要通过新颖情境的营造发挥“藏”的作用。
例如,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圆明园的毁灭》教学中,教师与其反复强调圆明园毁灭的巨大损失,不如搜集多方面的资料,制作一个以图片与视频为主的情境,其中有大量的图片,有国人为之流泪的视频,有义愤填膺的话语。还可以创设一个辩论情境:一方面,法国作家雨果说圆明园是“理想与艺术的典范”;另一方面,又痛斥自己的国家法兰西是强盗。对此,你是如何看待的?分成正方与反方进行辩论,反方:雨果不应该批判自己的国家,这是不爱国的表现;正方:抢劫火烧圆明园就是强盗行为,不能因为是自己的国家就不批判……这样的辩论情境中,学生不仅仅学懂了原文,而且强化了爱国之情。这样的情境弱化教师的“教”,凸显学生的“学”,很好地展现了“藏”的艺术。
总之,语文阅读教学中应该充分发挥“藏”的艺术,让学生在“藏”中发现语文的精彩与厚重。教师“藏”得愈多,学生就学得愈多;教师“藏”得巧妙,学生就学得更加有滋有味;教师“藏”得有分寸,学生就学得轻松愉快,不至于云里雾里。阅读教学的美妙就是,不用教师苦口婆心,不用教师大讲特讲,学生自己就已经发现了语言文字的规律、文本写法的妙处与情感思想的高峰,做到了举一反三或举三反一,做到了学用结合。语文教师应活用“藏”的艺术,真正演绎“藏”的精彩,以此助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助力于阅读教学的高效与课改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