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石文
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学习需求不同,如果使用统一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会使得部分学生的学习压力过大,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得不到满足,进而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教师要做好减负增效,应当加强分层教学的开展,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恰当的分层教学策略。
做好分层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而提升整体的教学效果。但是,当前小学数学的分层教学,依然存在许多不足,从而影响了分层教学的效果。许多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分层教学时,缺乏对分层教学的正确认识,只是简单以学生的数学成绩为依据,并没有综合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性格等进行合理分层,导致分层不够科学合理,进而影响后续的分层学习。例如,某学生在某次考试发挥失常,该次考试成绩和平时的表现出现较大差距。因此,该学生就被划分到层次较低的标准当中,导致分层教学的内容和他实际的学习能力出现不匹配现象,从而影响该学生的学习效果。要做好分层教学,必须做好科学合理的分层,才能确保分层教学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双减”政策背景下,做好分层教学,不仅可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也可以适当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从而构建一个更加轻松高效的教学环境。在开展分层教学时,教师需要制定多个层次的教学内容,采取多种教学方式,从而针对性地帮助各个层次的学生提高学习效果。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分层缺乏一定的整体性,过于注重帮助学困生进行成绩的提升,容易忽略中等水平的学生,没有及时为中等水平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从而导致不同层次的教学效果不一样,整体的教学效果得不到提升。例如,在教学中,教师会将大部分的时间用于帮助学困生学习基础知识,帮助优等生进行知识的拓展学习,但是,对于中等水平的学生,却没有花费时间进行帮助,他们也缺乏一定的能力自主拓展学习,导致这部分学生的数学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
由于成长环境以及思维方式的差异,学生在进行数学学习过程中,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对于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是不一样的。所以“双减”政策下,教师要进一步做好分层教学,结合学生的不同学习水平进行因材施教。如果采用统一的教学方式,部分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是很难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长此以往,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导致学生失去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双减”政策背景下,为了更好地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要做好分层教学,更要遵守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采取个性化的教学方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提升自身的数学知识水平[1]。
在开展分层教学时,教师还应当遵守选择自愿性原则,让学生自主选择不同层次的教学方式和学习任务,进而确保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自主性和积极性。特别是在进行作业设计时,教师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应当由学生自主选择不同层次的作业,进而保护学生的学习意愿。例如,教师除了要设计一些基础性的作业,还应当设计一些难度较大的作业。但难度较大的作业,对于许多学生来说,是一种学习挑战,也会增加学习压力。所以,基于减负的前提,教师应当由学生自主选择是否完成难度较大的作业。此外,在课堂提问上,教师也要遵循学生的自主性和自愿性,教师应当鼓励学生积极回答课堂问题,而不是强迫学生回答课堂问题,通过遵循学生的自愿性,提高对学生的尊重,不仅可以构建更加轻松的教学氛围,还能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
在开展分层教学时,小学数学教师还应当遵守内容有效性原则。因为学生的学习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对于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也是不一样的。所以,教师要做好差异化教学,制定差异化的教学内容,采用差异化的教学手段,制定差异化的学习任务等,进而提升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为了进一步保证内容的有效性,在开展分层教学时,教师还应当加强数学教学和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加强实际生活例子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教师要注重分层教学的开展,借助分层教学来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开展分层教学之前,教师要先做好科学分层,结合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在进行分组时,教师不能只是简单结合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是要综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语言能力等进行综合的分组,从而确保分组的科学性。例如,教师可以综合学生的数学成绩、学生的性格、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科学分层。教师要科学考察学生的数学成绩,要结合学生上一个学期整体的考试成绩来进行分层,如,计算出学生上一个学期的平均成绩,结合平均成绩来进行科学分组。为了更好地考核学生的其他能力,教师可以提出难度不同的问题,通过学生的回答情况来进行科学的分层。例如,为了考察学生的反应能力,教师可以设计四则运算的题目来让学生进行口算,通过学生的口算情况来了解学生的反应能力和计算能力,从而进行科学分组[2]。
做好科学分组后,数学教师还需要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在制定教学目标之前,教师需要结合教材的教学目标,对教学目标进行拆分,再结合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水平,来制定更加具体恰当的教学目标,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例如,在学习《四则运算》时,针对基础水平较差的学生,可以确立“能够正确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正确的运算顺序,能够准确计算出答案”的教学目标;针对基础水平一般的学生,则可以要求学生加快计算的速度,提高整体的运算效率;而针对基础水平较高的学生,则可以要求学生能够结合运算的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中的问题,加强应用题的练习,借此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完成科学分层后,教师要做好导学案的分层制作,提高数学的教学效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做好预习是十分重要的,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能为后续的课堂讲解提供重要的知识基础。通过开展预习,学生能够对新的知识有一定的认知,课堂上就可以更加迅速消化教师讲解的知识,进而提升知识水平。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做好预习教学。在预习教学中,教师要制定不同层次的导学案,让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能力素质来选择不同的导学案,进而提高学生的预习效果[3]。
例如,在学习《平移和旋转》时,教师可以制定不同层次的导学案。针对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所制定的导学案内容是要求学生能够准确掌握平移和旋转的概念,能够掌握平移和旋转的具体操作;针对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所制定的导学案内容则是要求在正确理解概念的基础上,能够借助一些物品来进行简单的平移和旋转操作,进一步理解平移和旋转知识;针对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则要求学生发挥自身的想象力,不需要借助外界物品的帮助来进行图形的平移和旋转,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通过制定不同的导学案内容,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学习能力来自由选择不同的导学案内容,然后经过教师的二次讲解,加深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有效提升分层教学的效率。
课堂提问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基于“双减”政策所开展的分层教学,教师要做好分层提问,做好问题的分层设计。对于数学知识水平不同、反应能力不同的学生,教师要制定难度不同的课堂提问,所提问的重点内容也会有所差异,从而借助提问更好地启发学生的学习灵感,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在开展课堂提问时,教师要顾及每一个层次的学生,不能只是一直提问同一个层次的学生,从而帮助各个层次的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4]。
例如,在学习《长方体表面积和体积计算》时,针对数学基础水平较差的学生,可以提问一些概念问题,帮助该部分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巩固“长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公式”。例如,要求学生合上书本来背诵一次“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和“体积计算公式”。针对数学基础水平一般的学生,可以通过相关的练习来加深他们对“长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认识,如,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来播放不同的长方体,并给出相关的边长数据,要求学生快速结合公式来计算出不同长方体表面积和体积的大小。而针对数学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则要加强他们对“长方体表面积”和“长方体体积”知识的融会贯通,让他们要学会用已有的表面积数据或者体积数据来计算出另一个数据,这是加深学生对表面积和体积知识应用的同时,又可以进一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例如,针对数学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已知长方体的长为6 米,宽为3 米,体积为90 立方米,请问该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多少?学生需要借助体积计算公式,来反推出长方体的高,从而得出长方体的高为90÷6÷3 =5 米,然后结合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来计算出该长方体的表面积为:6×3×2 +6×5×2 +3×5×2=126 平方米。
课后练习和作业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巩固学生知识的重要措施。所以“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教师也要做好课后作业的分层,进而更好地检测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在进行课后作业设计时,教师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作业。例如,针对数学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设计一些难度较大的作业,帮助学生更好地突破自我认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针对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则需要设计一些基础性的作业,进一步巩固学生对课堂讲解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在学习《圆柱》知识时,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关于圆柱体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题,让数学基础较差和一般的学生进行练习,让学生通过练习来加深对圆柱体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的深刻记忆和认识,能够快速通过已知条件来计算出相关的数据;而针对数学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结合实际生活来设计一些生活化的数学问题,借此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进一步锻炼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例如,教师可以设计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圆柱体问题。例如,小明家小区需要建设一个沼气池,沼气池形状为圆柱形,底部圆形的直径为8 米,高为3 米,需要在底部和内壁抹上水泥,请问一共需要多少平方米的水泥?该沼气池能够储存多少立方米的沼气?通过结合圆柱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知识,学生可以计算出所需的水泥数量应该是底部圆形面积加上圆柱体的侧面面积,一共为:3.14×(8÷2)2+3.14×8×3=125.6 平方米,所能储存的沼气量为:3.14×(8÷2)2×3 =150.72 立方米。
总的来说,加强分层教学的开展,对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起着重要作用,能够提高教师对每一位学生的关注,进而更好地促进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