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桂君
教育的使命在于调动学生的内驱力,焕发生命的活力,激活生命的潜能,让个性得以张扬,让生命得以舒展,让每个学生终究成为最优秀的自己。
——题记
生命的可贵和美丽,就在于它独一无二、绝无仅有,因而每一个生命都应当被珍视、被尊重、被敬畏。对人的尊重,就是要尊重他的个性、守护他的个性和发展他的个性。从有效教学走向卓越教学,不仅让教学变得效果更好、效用更高,而且要让教学变得更有人性、更有意义、更有境界,使师生通过教学不断实现自我超越、自我发展、自我提高,从而使人变得更有能力、更有品质、更有精神。《从有效教学走向卓越教学》一书以它独特的魅力,充满活力的脚步,在反复研读中让我顿悟,在反思中不知不觉中迈出了课改的脚步……
(一)
课堂是教育的核心,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从有效教学走向卓越教学,培养学生“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和核心素养”,就要立足于帮助学生独立地获取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积累个人的学习经验,建构自己的学习方法,增强自己学习的能力。
但是,有时候我发现在一些课堂里,学生不是自己在行走,而是被抱着、被牵着,他们不是思考自己想要知道的问题,而是被教师牵着思考问题;更多的时候他们只是从书本上去找现成的答案,只需要回答是或不是,却没有深入思考,他们享受不到深度思考的快乐和发现的惊喜,鲜有深层思维的碰撞……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仍然是高效率地让学生获得知识,围绕着这样的目的,教师课前精心设计教学流程,规划好学生的思维路线,这样课堂中的学生是“被动思考”“被动讨论”和“被动学习”,不利于学生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
“教學是一门慢的艺术”,是缓慢而优雅的,尤其是我们所教的特殊教育的孩子们,更需要慢慢来。我们充分考虑特殊教育学生独特的知觉、个性和洞察力,关注学生创造性学习潜能的挖掘,让学习在自主对话的轻松环境中传递着尊重和信任、爱和知识。
(二)
人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从有效教学走向卓越教学,培养学生“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和核心素养”,教师教学的思想要从“如何教学生”转向“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学”。
着眼于“如何教学生”,突出的是教师,教师是“主宰者”,学生学什么、怎么学、思考什么、如何回答,都会被教师精心设计。学服务于教,学生服务于教师和教案,学生的主体性将无从谈起。
而着眼于“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学”,就是引导学生如何从已知走向未知,如何从学会走向会学,如何从知道走向运用。着眼于“如何学”,教师在关注结果的同时,要更加关注学的过程,因为只有经历了过程的结果才是有生命力的,才能融入学生已有的经验,进而转化为学生的智慧和能力。
“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卓越教师核心素养和标志是智慧,如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营造“愤悱”之境。“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课堂里,教师要大胆地退,把学习的时间和思考的空间留给学生,让给学生;要适时地进,必要的时候给予点拨和引领,即“启”和“发”。“必要的时候”就是“愤”“悱”之状,就是朱熹所描述的“心求通而未得之意也”“口欲言而未能之貌也”。“愤”“悱”既是学生主动求知的结果,又是学生主动思考的状态。没有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思考的主动性,就没有“愤悱”之境。“愤悱”之境引导学生向未知领域去探幽发微,去自得感悟之乐、义理之趣,从而使课堂教学活动焕发出师生创造性智慧的光辉。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从有效教学走向卓越教学,永远在过程中不断前行,我们且读、且思、且实践。只有我们不懈地追求,努力形成探究、合作、对话的课堂教学文化,才能探寻出迈向“卓越”那条“路”,才能寻得教育百花园中的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