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柏君
引言:电子行业在信息时代的带领下成为了当下社会中的热门行业,但存在一定的实用型人才缺口,中职院校应当及时抓住时代的机遇,基于就业导向做好电工电子专业学生的培养工作,因此教育工作者需要深入研究实训教学的优化方式,并采取有效措施,增强实训教学效果,提升院校人才培养效果。
一、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
(一)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投入
在就业导向下,实训基地作为实训教学必要开展场所,直接影响着学生实践操作教学的效果,但现阶段,部分中职院校的实训基地存在设备陈旧、数量不足等情况,已经难以满足当前的人才培养需求,因此,院校需要做好设施建设工作,加大资金投入,为实训教学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二)落实产教结合实训模式
产教结合作为一种中职院校常用,并且行之有效的实训模式,中职院校借助产教结合的实训模式能够让学生在在校期间直接接触到岗位上的真实工作,增强其实践能力。在教学中,院校还可以与企业做好沟通工作,委派专业人员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培养,并将企业产品生产任务的一部分拿到学校来做,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实现就业导向的實训教育。
二、“任务驱动六法”实训教学
(一)实现学生主体课堂
“任务驱动六法”主要包含任务引领、计划、决策、实施、控制、评价这六个环节,意在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其专业素质,因此,为了有效落实该实训模式,教师要建立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构建实训教学良性循环体系
“任务驱动六法”实训教学模式的应用使学生脱离了传统的机械模仿、重复训练,增强了其专业技术水平和专业问题分析解决能力,保障了电子电工专业实训教育的有效性,有助于院校人才培养能力的发展。
三、线上实训平台建设
(一)课下学习平台建设
在中职学生进入电工电子专业的学习中,首先面对的就是《电工基础》这一理论讲解,由于电工电子专业知识内容相对比较抽象,而中职学生学习能力较弱,所以该理论讲解的效果不佳,影响了后期实训教学的顺利进行。传统课堂教学与线上教学相结合,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提高实训教学效果。
(二)课上学习平台建设
课上实训教学平台主要应用于课堂互动、测试评价等方面,由于当前的课堂教学软件支持多终端同时联动,提高了课堂互动教学的效率,因此,线下教学在实训教育中呈现出了显著的实效性和激趣效果。
四、积极组织实训教学活动
(一)组织竞赛活动
在实训教学中,院校需要积极组织竞赛活动,来检验自身的实训教学成果,激发学生的学习、进步意识,提高职业导向下的实训教学效果。在竞赛活动中,院校可以邀请合作企业内部的专业人才与校内教师共同担任竞赛评委工作,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实训教育模式的落实,优化院校的人才培养水平。
(二)组织校企合作论坛
为了深化校企合作,增强各项实训教学模式的落实效果,院校需要积极组织校企合作论坛,及时沟通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共同探索新的就业导向实训教学模式,提升中职教育的发展水平。以2018年在河南省举行的技能大赛促进教学发展与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人才培养论坛为例,有助于校企合作实训教育的发展。[1]
五、优化实训课程体系
(一)优化课程内容设计
为了保障实训教学的效果,中职院校应当以就业导向为核心,结合各类优质有效的实训教学模式,来设计相应的课程内容,促进学生实操能力的优化发展。而后续的实习操作则是以双师型、产教结合模式为主,让学生接触工作岗位上的实际操作,实现就业引导,促进其形成综合化、系统化的知识应用思维框架,并充分汲取蕴含在实训操作中的隐性知识,提升其专业水平。[2]
(二)优化实训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作为课程体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院校需要科学化、合理化地构建实训教学评价机制,帮助教师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实训教学模式评价机制构建为例,院校要秉承以评价促学习的理念,将考勤、测试作业等线上实训评估内容纳入到评价中,其中考勤可占据10%、作业50%、资源学习任务完成考评40%,然后将其整体折合为学生总成绩的30%,同时,由于电工电子专业教育主要以实训为主,因此线下的实训内容占30%,期末考试占40%,优化实训教学评价效果。[3]
六、结论
综上所述,中职院校通过做好就业导向下的电工电子专业实训教学能够提升其人才培养水平。在实训教学中,中职院校采取优化措施可以优化教学环境、增强学生主观能动性、提升信息化教学水平、深化校企合作、提高实训课程体系运作效果,从而缓解电子领域人才紧缺的现状。
参考文献:
[1]来玉红.新形势下中职电工电子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3):66.
[2]刘延松.如何提高中职电工电子专业学生的操作技能[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12):244.
[3]董锁平.基于就业导向下提高中职电工电子专业学生的实训教学[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31):13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