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锋
物理学科具有极强的应用性,在实际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教师应将物理课本中的相关知识与生活中的具体情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学习物理的乐趣,同时还应该不断改进学习方法,使学生的学习策略更为完善,只有这样学生才可以在根本上提高学习物理的能力,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一、学习策略的基本意义及价值
学习策略是指学生在元认知的作用下,根据学习情境的变化,以及学习知识内容变化,对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活动进行及时调整,从而保证物理学习任务可以顺利完成。因此,元认知、学习方法、调控学习是学习策略的主要构成部分。实际教学中发现部分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无法按照自己的主观思维对知识体系进行了解,只能通过教师“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对知识理论有一定的了解,却无法深入分析,在后期的自主学习过程中只能依靠机械性模仿教师的解题方法来进行复习,无法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因此,高中物理教学应更加关注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策略培养。[1]
二、高中物理学习中对学习策略的探索
(一)自主学习策略,提升自学能力
学生在学习时可以通过自主学习策略提升独立思考能力,学生经过教师有效教学手段的启发与引导后,可以针对问题进行自主探究。[2]例如,教师在讲授地球与月球的单摆周期的联系时可以先将生活中的热点问题与之串联起来进行讲解以及引导,如在天宫一号中宇航员进行的相关实验。教师可以根据所选生活内容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使学生可以进行自主分析,并将注意力主要集中在重力差异方面,进而引导学生将重力和引力的对等性与思考问题进行联系,得出单摆在不同条件下的摆动周期会存在较大差异,这时教师可以对接下来所要讲述的内容进行引导并继续向学生提问,使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灵活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提升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同时学生也应积极参与到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积极思考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努力提升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合作学习策略,以降低学习难度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与周围伙伴合作进行学习来降低学习物理知识的难度,这是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的重要环节。当教师在课堂上完成基本教学时候可以为学生预留出一段合作学习、讨论与研究的时间,使得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刻的了解。[3]例如,在课堂实验环节中(以摩擦力实验为例),教师可以先讲述物理教材中涉及到的知识点,然后将学生进行分组,引导学生分组讨论生活中一些与摩擦力有关的现象。以小组为单位让两个学生一组进行摩擦力及相互作用力的实验,一名学生对摩擦力及相互作用进行详细讲解,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有效解决学生在物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三)观察学习策略,拓展学生思维能力
观察学习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学习物理的一种有效方式,尤其是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一些物理现象,是积累生活知识、展开物理学习的关键。例如,生活中的静电现象,这是由于物体之间摩擦产生的静电现象,但在光滑物体之间却无法出现静电现象,让学生针对这一现象进行探索,拓展学生的思维。
(四)解析典型例题,培养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解析多种类型的典型例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充分掌握物理教材中相关知识内容的基础上,对自身解题能力进行扩展延伸以提高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高中物理学习应遵循的原则
教师在教學中应遵循以下原则:(一)自主原则。让学生要成为课堂主体,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二)合作原则。在教学中要通过合作实践环节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三)趣味性原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将课本知识内容与生活中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结语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注重核心素养的培养,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只有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才能让学生与时代的发展接轨,让学生适应当代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高义朋.高中物理学习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07).
[2]莫辉.高中生物理学习个体差异及教学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3]张丽,肖利.高中生物理学习情感障碍成因分析及教学策略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