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年级整本书阅读的有效策略

2023-09-04 15:59李中艳
关键词:整本书书籍课文

李中艳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整本书阅读已经被纳入语文教学的中。《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在教学建议中也明确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由此可以看出,整本书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它不仅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还能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让学生了解到自己平时在课堂上了解不到的内容。

让学生能够阅读整本书,并且爱上读整本书,是语文教学的不懈追求。小学高年级学生虽然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基础,部分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阅读方法,但在阅读教学的实践中,还是会发现,一些学生的阅读多停留在浏览故事情节上,对书籍并没有深入理解。学生的阅读只是浅层次、碎片化的,没有形成有价值的阅读经验,也没有实现阅读后的有效交流。如何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实现“读书有方法,读中有思考,读后能交流”的阅读目标?在整本书阅读的教学实践中,通过反复探索,我逐渐摸索出以下适合小学高年级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策略。

一、科学推荐书籍,培养阅读兴趣

整本书阅读应当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阅读教学开展的基础和前提。相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高年级学生更容易对新颖的事物产生探究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鉴于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为学生推荐适合的书籍,激发学生对整本书的阅读兴趣。学生就会在兴趣指引下,主动投入到整本书阅读中去。

小学高年级的课文都具有非常明显的教学意义,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可以就地取材,对课本中的课文进行细致解读,通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在教学《少年闰土》时,教师以《少年闰土》这篇课文为范例,让学生从文章的趣事中感受少年闰土的形象,同时结尾拓展一些原著中的情节,让学生感知中年闰土的麻木、木讷、毫无生气。教师在这个时候可以适时抛出问题:闰土的形象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反差?通过设置这样的环节,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心理,进而让学生对《故乡》这本书产生强烈的閱读愿望。在阅读的过程中他们已经可以跳出课文的内容,着眼于《故乡》这本书对文章进行更加深入的理解,使学生在阅读中获得知识,体验到更多阅读的乐趣。课文是最好的范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可以为学生推荐更多的书籍——学完了《祖父的园子》可以为学生推荐萧红的《呼兰河传》,学完了《景阳冈》可以为学生推荐《水浒传》……

每个学生阅读的兴趣不同,所热衷的书籍种类也不同,在阅读之前,语文教师首先应该了解班里学生的阅读倾向,为他们筛选合适的书籍,以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其次,教师还要尊重每个学生的阅读体验,推荐丰富的阅读书目,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

二、重视阅读指导,提高阅读能力

课堂的教学,都是单篇文章的教学,语文教师可以细致地讲解,筛选教学的重难点,“手把手”地教给学生。然而对于整本书的阅读来说,教师是难以提供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教学的。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整本书的阅读其内容仍然相当丰富,教师不可能在课堂上全面系统地讲解,所以在进行阅读指导时,教师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

(一)猜一猜,激发阅读期待

“猜”是读者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从还未阅读的书中获得的零星的信息进行猜测,想象人物的遭遇、情节的变化,推测故事的发展和结局。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就有一个“预测”单元,学生就已经能够根据零星的知识进行合理的预测。

在阅读整本书的时候,让学生“猜一猜”,不论学生猜的结果是否和原文一致,都会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如果结果一致,学生会很容易产生满足感;如果结果不一致,学生会更愿意去读一读整本书。在猜读的过程中,学生都更愿意投入地去交流自己的看法。

在对高年级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找准“猜”的点,不仅能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还能让学生对书中的人物、故事情节、整本书的谋篇布局等有新的发现。

(二)探究阅读,引发阅读思考

在学生进行阅读的过程中,语文教师也需要悉心指导。学生的阅读是个性化一种行为,同样的一本书,不同的人读会有不同的收获——有的仅仅知道故事的情节,有的只是认识了故事中的人物,有的却能在阅读中引发自己对人生的一些思考。对于高年级学生来说整本书阅读,应该追求的是一种有所收获的“高层次阅读”。

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时,学会运用评价的方式,让学生带着目的去阅读,这样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就会主动筛选有用的信息,进行思考、分析。

以《童年》为例,这本书中出现的人物众多,加上是外国小说,学生对人物不容易分清楚。如果在阅读这类小说时,教师不加以指导,学生很容易出现畏难情绪。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让学生找出书中的这些人物,看看书中塑造的这些人物都和主人公阿廖沙有什么关系。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就会明白:读小说,要关注人物,关注主人公,关注主人公和人物之间的关系。这也是我们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长篇小说时所要注意的。

(三)比较阅读,培养阅读思维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会用到比较阅读,这是语文教学中一种常见的阅读策略。它是将两篇以及两篇以上的文本或者材料放在一起,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方面、不同层次进行比较,发现这些文本的异同。

我们在指导高年级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的时候,要重视阅读中的思维过程和方法,这样才能更好地拓宽学生的思维,可以让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敏,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比较阅读时要找准比较的点,根据阅读训练的需要,可以从人物形象、故事情节、语言运用等方面找到异同,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异同,引领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阅读。

三、重视阅读规划,养成阅读习惯

整本书阅读与单篇课文阅读有一定的区别,整书阅读更需要教师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应该为学生指出养成整本书阅读习惯的基本要点:阅读整本书最重要的就是坚持。教师要引导学生合理规划整本书阅读的学习任务:如每天读几页,一本书多久可以读完;如果在阅读中发现了较为优美的句子应该摘抄下来;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进行简单的批注;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运用思维导图梳理整本书的内容;阅读完整本书籍之后要写出读后感。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能够形成阅读整本书的习惯,能够进一步深入文本体会其中的内涵,逐渐收获书中的知识。

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整本书的时候还需要掌握其阅读状况,以更好地监督学生完成后续的阅读活动。在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把自己阅读任务、实际读书情况用专门的阅读册记录下来,要求其每周上交;或者鼓励家长参与,督促学生在家进行阅读活动,深入掌握学生的阅读状况。以此培养学生整书阅读的习惯,使其将阅读作为日常学习与生活中的重要事项。

对于学生来说,整本书阅读是极具挑战性的,学生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完成阅读,甚至在这个过程中,有些学生会半途而废。作为语文教师,应该从学生的立场出发,以最被学生喜爱的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此,教师要积极寻找更加适合小学高年级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猜你喜欢
整本书书籍课文
鲁迅与“书籍代购”
《论语》整本书阅读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低年级整本书阅读的推进与测评
背课文的小偷
“粗放式”整本书阅读实施概要
AOS在书籍编写的应用
书籍
背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