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智慧
中学地理是一门特殊学科,兼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性质,具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知识兼容、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并重等明显特点,知识内容复杂,综合性强,与其他学科横向联系密切。因此,要充分利用地理教学与多学科渗透的特点,让各学科知识渗透进地理课堂中,加强地理教学。
一、引入数理概念,探寻地理规律
地理上涉及的地球运动、大气运动、水体运动等知识及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有时要用到物理原理、数学计算。
如引入几何知识分析日照图中晨昏线、太阳光线、经纬线间的角度关系,分析太阳高度角与纬度的关系的问题;引入平面三角坐标图表示各地产业构成、年龄构成等知识;引入轴对称的概念,形象概括地球上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
又如将物理电磁学常用的左右手定则加以改造, 用来判断南、北半球大气水平运动的方向,北半球用右手而南半球用左手,将手掌平摊掌心对地面,四指并拢与大拇指呈 450夹角,移动手掌,使大拇指向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四指指尖的方向就是大气运动的方向;还可以用来判断南、北半球气旋和反气旋气流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的方向。
二、利用生化知识,分析地理环境
地理上涉及的岩石风化、喀斯特地貌的形成、光化学烟雾的形成、臭氧层变薄、光合作用等知识,都与化学、生物有着广泛的联系。
如引入化学知识分析喀斯特地貌的成因,喀斯特作用中最主要的过程是含有CO2的水对碳酸岩的溶蚀作用,其化学过程包括CaCO3+CO2+H2O[]Ca(HCO3)2。上述反应可逆,反应的方向决定于水中CO2的含量,正向反应是岩石溶蚀的过程,逆向反映则是沉淀的过程。两个过程交替进行,则是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成因。
如引入生物学中光合作用的方程式 6CO2+6H2O[光叶绿体]C6H12O6+6O2 ↑来解释绿色植物的出现对原始大气的改造作用以及植树种草对建立良好的生态、生活环境的意义。
三、借用文学诗词,巧释地理现象
引入诗歌描绘,刻画地理事物地理现象的特殊规律。借用文学语言进行地理教学,抽象的理论概念就变得直观起来,能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获得美的享受和陶冶,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如讲到地球运动时,用“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天河”;讲天气和气候时,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讲地形与气候的关系时,用“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讲到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规律时,可用“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又如在讲授地球公转特点时,引入语文课文《两小儿辩日》中“太阳到底是早晨离我们近还是中午离我们近”的问题。这样既能深入浅出地理解和掌握了地理知识,又增强了學习兴趣。
四、联系史政知识,了解区域情况
地理上涉及到一些国家或地区的领土、领海等重大情况,是与当时的政治历史背景分不开的。
如讲到“洋流”时,可以巧用历史上我国明朝郑和七下西洋的故事,郑和总是选择冬季出发,夏季返航,就是借助于季风(东北季风、西南季风)和北印度洋的季风环流。还可以联系欧洲历史上血腥的“三角奴隶贸易”,欧洲的奴隶贩子也是利用洋流运输贩卖黑人到美洲的。通过引入历史故事,从而吸引学生去掌握洋流的运动特点,了解洋流和季风对航海的影响。
如认识世界政治地理格局,需要了解世界政治地图的演变。世界政治地图演变的原因涉及多种因素,比较复杂。由于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存在不平衡,历史上先后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要结合政治、历史了解两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背景、起因,大战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发生的重大变化,世界政治地图的变化。目前,国际形势总体上维持着和平局面,但是,这种总体和平的局面又是不稳定的,影响世界安全和稳定的隐患依然存在,不安全因素依然存在,所以更要珍惜现在的和平,努力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
另外,新课程标准下的教材中,地理术语均注有英文单词,使英语也悄然走进了地理课堂。如初中第一堂地理课上,地理的英文单词为Geography,可解释为Great(神奇、伟大的),Earth(地球),Old(古老的),Grow(发展、壮大的),Real(真实的),Anywhere(无处不在),People(人类),High(高深的),Yourself[(你们)亲自(学习)]多个单词词首字母的合成词,这堂地理课与英语相结合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地理信息技术RS(遥感技术)、GIS(地理信息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也都是多个单词词首字母的缩写。
由此可见,任何一门学科的知识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往往都与其他学科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各学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地理教师应尽可能挖掘地理与其他学科内容之间的横向或纵向联系,使地理知识和各学科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使学生深刻地理解问题,增强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