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贤琴
导语是教师教授新课的开场白,生动的、有趣的导语,能引起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激发学习兴趣,活跃其思维,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我从教27年,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我认为设计课堂导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为好的课堂教学拉开精彩的序幕。
一、巧设问题,有趣入题
教师预先设计一个或几个连贯的问题,在课堂上提出,形成悬念,引起学生思考、辩论,逐步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如《皇帝的新装》导语:“大家喜欢听故事吗?”“你见到过什么都没穿的皇帝带着一大群臣子在大街上神气十足地游行吗?”“他为什么这样做呢?”“难道全国上下都没一个正常人吗?”我用一个个巧妙的问题,吸引学生的兴趣,他们强烈地想知道故事的来龙去脉,想知道皇帝这么做的原因。问题导语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活跃了课堂,调动了他们的兴趣,拓展了思维空间,使学生在愉快中解答疑问,为教学开了个好头,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创设情境,巧入新课
情境教学法,是教师根据课文的描绘,制作出形象鲜明的多媒体课件,转化成生动的文学语言,借助音乐的感染力,再现课文所描绘的情境,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境。在《沁园春·雪》的背景音乐中,多媒体呈现北方冬天的雪,纷纷扬扬飘落,它覆盖着原野、山村、道路,漫天洁白,玉龙飞舞,而我们伟大的领袖毛泽东同志站在塬上,雪花飞舞中的大江南北美景,激发了毛主席的诗兴,写下了这首词,表达了自己豪迈的气概和坚定的信念。用情境导入,启迪学生思维,发展想象,開发智力,能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三、设计话题,导入新课
课文的主题、线索,或主要内容,往往从题目上体现,我们可以利用题目,引导学生进行新课分析。教学小说《故乡》时,我提问学生:课文围绕故乡写了哪些人、哪些事?作者有哪些感受呢?设计这些跟课文有关的话题,由学生自由朗读,再讨论,既满足他们表达的需要,又能很好地导入新课。教学《敬业与乐业》,让学生明确议论话题——敬业与乐业,思考这两者有何联系,在文章中找出作者观点,即文章中心论点。这样,快速抓住课文重点,直奔主题,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运用多媒体,轻松导入
语文教学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教会学生体会文章的情感,积累优秀语言。利用多媒体课件,能轻松导入新课。教学《马》时,利用课件将有关马的成语、俗语、诗句快速呈现出来,利用短暂的时间回顾已有的知识。运用多媒体导入新课,能对语文教学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新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能直接影响课堂的总体效果。好的导入就好像熊熊之火,点燃学生的无尽兴趣,掀起一波又一波的思维浪潮,有限的时间里,让学生收获更多的知识。因此,教师应当更加重视新课的导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