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三个系统:“双减”有效落地的办学实践

2023-09-03 07:54姜树华沙红芳
江苏教育研究 2023年13期
关键词:动力系统保障系统双减

姜树华 沙红芳

摘要:南通市紫琅第一小学是全国“双减”试点城市南通市的首家系统化探索“双减”的学校,构建发展性学习评价的“双减”目标系统、教学提质的“双减”动力系统和“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双减”保障系统,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促进“双减”有效落地。

关键词:“双减”;目标系统;动力系统;保障系统

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3)13-0022-04

*本文系2022年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一类)重大项目“新知识观下的发展性学习评价实践研究”(2022JSQZ0103)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姜树华,南通市紫琅第一小学党总支书记、校长,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中国教育学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学校管理、语文教学;沙红芳,南通市紫琅第一小学,南通市学科带头人,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科研、数学教学。

南通市紫琅第一小学作为全国“双减”试点城市南通市的教育局直属小学和南通市教科院附属小学,是全市首家系统化探索“双减”的学校。早在2019年学校开办之初,即推出“书包不回家”项目,在“双减”道路上先行先试,敢行敢试。随着“双减”政策的颁布,紫琅一小进一步构建发展性学习评价的“双减”目标系统、教学提质的“双减”动力系统和“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双减”保障系统,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观照学生核心素养,惠及社会民生,促进“双减”有效落地。

一、构建“双减”的目标系统——发展性学习评价

评价是事关“双减”工作推进力度和发展进程的“指挥棒”。紫琅一小于办学之初即启动江苏省前瞻性教学改革重大项目“发展性学习评价的研究与实践”项目,聚焦于学生发展,建构了“知-致-智”的素养维度。知就是评价学科基础,指向知识学习;致就是评价学科能力,指向知识应用;“智”就是学科品质,指向知识创新。从“对学习的评价”,走向“为了学习的评价”。

(一)建构五育并举的全面评价体系

五育并举的全面评价体系是克服“唯分数”倾向的有力举措。针对传统评价片面注重智育的问题,学校以“知-致-智”为素养维度,从评价内容、评价形式、评价实施三个方面建构了全面评价体系。

1.评价内容:“基础+优长”

发展性学习评价主要测评内容为“学科基础+学科优长”,主要解决“高原”与“高峰”的问题。“基础”既有各学科基础知识的检测,也有对学生学科素养的检测,期待实现学生学业成绩的整体提升。同时重视学生学科优长培养,发现英才学生,助力每个学生达到成长的高峰。

2.评价形式:“个体+小组”

发展性学习评价主要测评形式为“个体+小组”,主要解决“每一棵树”与“一整片林”的问题。个体测评分为纸笔专项测评和单科表现性测评,促进每一个学生成为自己学业发展的主角。小组测评也分两种,分别对学科内的综合学习和跨学科的综合学习进行表现性评价,以完成任务单为目标进行项目化测评,助推整个学生群体的拔节成长。

3.评价实施:“阶段+过程”

发展性学习评价主要评价实施为“阶段+过程”,主要解决每一个学生成长道路上“点”与“面”的问题。阶段性学习评价即传统意义的期末考试。根据“双减”政策的相关精神,小学一、二年级全面启动无纸化测评,三至六年级实行“纸笔+表现”。过程性学习评价主要体现在学习过程评价与作业过程评价两方面;作业过程评价将素养导向的课内作业和课外作业相结合。基于学业甄别,走向学业诊断,跟踪学生的成长轨迹,连点成线,由线及面,生成学生未来发展的蓝图。

(二)开展“教-学-评”一致的全程评价实践

学校的“教-学-评”一致的全程评价实践致力于做到所学即所教、所教即所评、所学即所评,通过评价理念的转变,引领教与学方式的改变,将“双减”精神贯彻始终。

1.实施任务驱动,保证“学-教”一致

“学-教”一致,所学即所教,是指在目标的指引下学生的学习与教师的教学的匹配程度[1]16。协作式问题解决项目的设置,需要学生主动邀约周围学伴一起研究。协作任务驱动倒逼学习方式的变革,使协作式学习成为日常,由此必然带来教学方式的变革。

2.落地质量标准,保证“教-评”一致

“教-评”一致,所教即所评,是指教师的教学与对学生学习评价的匹配程度[1]17。在“知-致-智”素养维度下,将小学阶段各学科核心素养表现都分为三级水平:水平一,知识学习;水平二,知识运用;水平三,知识创新。这三级分别指向学科基础、学科能力和学科品质。在此基础上,再描述出单元学习目标,研制出各学科各年级的校本化具体质量标准。将评价目标放在教学活动之前设计,有力保障了教学目标的高效达成。

3.开展实践活动,保证“评-学”一致

“评-学”一致,所学即所评,是指学生的学习与对学生学习评价的匹配程度[1]17。学校设立“好习惯”校长奖,开展每日30分钟阅读和30分钟体育锻炼评比,培养“学养+健硕”的新时代儿童;同时设立“全科实践作业单”,每个周末,学生都会领到一张全科实践作业单,内容涵盖所有学科,除夯实学生学科基础外,还设有“学科拓展”,鼓励学生走向野外、走进社会,增加学科体验,开展研究性学习。

(三)解决促进个性化发展的增值评价问题

“双减”政策提到“学校要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有效实施各种课后育人活动,满足学生多样化学习需求。”[2]学校采用多种技术手段,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1.开发评价平台

评价平台建设是我校规范考试管理的重要举措,该平台可进行表现性评价过程中各测评对象的影像记录、各测评站点的打卡登记、各测评项目的数据分析等,最终生成报表,形成成长轨迹,生成診断方案。

2.破除阅读障碍

“双减”政策颁布后,为引导学生科学利用课余时间,学校与南通大学合作研发眼动仪,追踪学生的阅读过程和思维过程,帮助有阅读障碍的学生诊断障碍原因,提供个性化的阅读能力提升方案,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启动运动打卡

“双减”政策颁布后,为引导学生课余时间开展适宜的体育锻炼,学校研发紫琅运动宝,通过心率测算,判断学生一天的有效运动时长,确认学生一天的运动量是否达标,引导学生养成良好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

二、构建“双减”的动力系统——教学提质

“双减”政策明确提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和课程方案,开足开齐国家规定课程,坚持‘零起点教学,做到应教尽教,确保学生达到国家规定的学业质量标准。”[2]通过课程和课堂的提质增效,来做好减负,推动核心素养的落地生根,是实现立德树人的必由之路。

(一)内容增质:开发“六善”课程,构筑“双减”强内核

课程是“双减”载体,学校基于国家课程校本化落地的考量,以“有爱心、有行动、有创见”为目标,全新架构了“善思维、善表达、善共情、善担当、善审美、善创造”的“六善”课程。“六善”课程是学校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和课程方案进行的各学科课程的校本化落地,体现了国家意志,又彰显了学校的育人目标,对应“小小思想家”“小小演讲家”“小小社会家”“小小运动家”“小小艺术家”“小小科学家”等各学科校本化课程项目。经过四年来的不断探索,目前已形成比较完备的课程体系:“小小思想家”课程已形成智慧课堂、指尖探索、思维体操等系列,“小小演讲家”课程已形成表达小能手、小小外交官等系列,“小小社会家”课程已开设99期“博识课堂”,“小小运动家”课程已形成乐跑酷动、紫琅足球等系列,“小小艺术家”课程已形成流动音符、美术创想等系列,“小小科学家”课程已形成生命观察、童创编程、创客设计等系列。

(二)课堂提效:打造“3S”课堂,守好“双减”主阵地

课堂是“双减”主阵地,学校牢固树立质量意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深度构建了“立学课堂”下的紫琅一小课堂范式,即“3S”课堂教学探索:self-direction(自我引导)、socialization(团组讨论)、self-surpassing(自我超越)。“3S”课堂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阵地,着力改变教与学的方式,探索促进每一个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主动交流的路径和方法,只有保证学生在课内学足学好,才不需要在课外去补课,这是真正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的最有力举措。“3S”课堂的课堂观察表为“双减”后的最新举措,目前已实现“尝”“商”“赏”三个维度、“独自想”“看着听”“敞着想”等9项二级指标和18个三级子项的全方位课堂评价,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为提高教学质量、改进学习方法提供有力佐证。

三、构建“双减”的保障系统——“家-校-社”协同育人

为积极响应“双减”政策所提出的“要丰富载体,办好家长学校,建设网上家庭教育指导平台”“强化引导,树立科学育儿理念”“实现减负‘家校同步”[2]等要求,学校实施“全程导航”育人计划,家校共商育儿策略,为每个孩子的健康成长立体护航;同时通过“父母学堂”“博识课堂”“书包不回家”等举措强化双向供给,促进协同育人,为实现“双减”提供制度保障,达成家校协同减负愿景。

(一)理念保障:“全程导航”育人计划

为实现“双减”之下的成长陪护,学校实施“全程导航”育人计划,为每一位学生建立全程导航育人“学生成长档案”,记录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历程。“紫琅小特使”泛指在学习习惯、能力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的学生,学校定期邀请家长来校与班级所有任课老师共同探讨育人策略;“紫琅天使团”是指在班集体中全面表现优秀或单项表现优异的学生群体,班主任“组局”,邀请他们的父母面对面交流育儿心得,取长补短,形成优质育儿策略,普惠更多家长。学校与家庭一起商定共育计划,逐一落实,逐一推进,能实现对“双减”之下学生学业情况的即时跟踪、学习心理的充分观察和学习行为的有效干预,为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立体护航,成效明显。

(二)行动保障:“书包不回家”+个性加餐

学校于2019年9月1日开办第一天就开启了“书包不回家”项目,为全体学生每天提供2小時的课后延时服务,开办初期的“书包不回家”项目主要保障延时时长、延时地点和延时书面作业。该项目在“双减”政策颁布后进行了升级和优化,设置为运动与劳动、艺术与科学、思维与表达、学业辅导四个板块,设计有含金量的书面作业与实践作业,有效缓解家长群体内卷情绪。健康的饮食是儿童成长的保障。学校立足儿童,做好两餐关爱。午间食堂严规范、高品位,亮厨明灶,努力办好“阳光食堂”。下午延时期间贴心做好服务,特辟充能时段,延时加餐。学校正在研发“紫琅个性加餐平台”,实现私人定制加餐供给,让延时加餐由“双减”前的统一加餐升级为个性加餐。

(三)人力保障:“紫琅·树人”好教师团队建设

师资力量是学校的第一生产力,是落实“双减”政策的主力军,学校通过“紫琅·树人”好教师团队建设刷新教师的育人理念和质量意识,创新教师团队的教学形态。“双减”政策颁布以来,团队锐意进取,不断创新。一是形成了“敢为人先”的精神。团队致力于做教育改革的创新者与先行者,办学第一年就首创了“书包不回家”项目,与“双减”精神高度一致。二是形成了“‘做而论道”的作风。团队始终以“‘坐而论道远不如‘做而论道”为工作要义,开办初期的“书包不回家”项目面临很多质疑,但团队顶住压力坚定地走了下去,“‘做而论道”融入团队血脉,成为团队追求卓越的坚固基石。三是形成了“反躬自省”的自觉。“书包不回家”项目,经历近四年的探索实践,得到学生、家长、社会的广泛认可,正是来源于不断反思与完善。团队始终认为“反躬自省”是一种竞争力,也是紫琅一小再创新高的不竭动力。

紫琅一小的“双减”实践已经经历了从家长及社会群体的怀疑到半信半疑,再到笃定无疑的过程,一系列探索已得到各界的广泛赞誉和社会的良好反响,做到了让学生开心、家长放心、教师安心。紫琅一小还将坚定前行,寻求突破,为打造基础教育减负增效的实践样本持续努力。

参考文献:

[1]崔允漷,雷浩.教-学-评一致性三因素理论模型的建构[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33(4).

[2]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EB/OL].(2021-07-24)[2023-05-02].http://www.gov.cn/xinwen/2021-07/24/content_5627132.htm.

责任编辑:石萍

猜你喜欢
动力系统保障系统双减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建立智能地质保障系统的8大关键技术
地面气象观测站远程保障系统设计与实现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国产500kW发射机灯丝UPS电源保障系统
“五大发展理念”统领下的科协创新发展战略研究
广电机房建设与应用
全地形车关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