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联合教研机制下幼儿语言入学准备的对策研究

2023-08-31 15:34李晶晶
基础教育研究 2023年9期
关键词:幼儿对策

【摘 要】幼儿语言入学准备是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联合教研,实现幼小双向衔接,不仅有助于规范幼儿语言教育方式,优化语言教育内容,而且还有助于幼儿语言综合能力的发展,提升幼儿社会性,进而提高幼儿对生活、学习环境变化的适应性,使其受益终生。文章对语言入学准备的含义进行简要阐释,分析语言入学准备的基本内容和在幼小衔接工作中的重要价值,提出幼小联合教研机制下幼儿语言入学准备的策略,旨在减缓幼儿园和小学阶段语言教育的“坡度”,提升语言教学水平,实现幼儿园与小学教育之间的顺利过渡。

【关键词】幼小联合教研 幼儿 语言入学准备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75(2023)09-81-04

李晶晶 / 福建福鼎市实验幼儿园,一级教師,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福鼎 355200)

【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协同创新专项课题”“幼小联合教研机制下幼儿语言入学准备的实践研究”(Fjxczx22—152)

发展幼儿语言能力,做好语言入学准备对幼儿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2021年,我国教育部正式下发的《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建立联合教研制度”,鼓励幼儿园与小学建立学习共同体,加强多方面的研究交流,以便解决幼儿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中的突出问题。语言入学准备作为幼小衔接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其价值不容忽视。教师需要对语言入学准备的含义、内容和意义具有充分认识,在幼小联合教研机制下优化语言教育策略,从而确保幼小顺利衔接。

一、语言入学准备的基本概述

(一)语言入学准备的含义

入学准备指的是幼儿进入小学阶段接受正规教育并从中受益所需要具备的关键能力和基本条件,主要包括“成熟准备”“学习准备”“对学校的准备”等。而幼儿语言入学准备则指的是幼儿在进入小学阶段时所需要达到的语言发展水平,以及幼儿在进入小学阶段适应新环境和新任务的身心发展水平和状态。幼儿语言入学准备主要包括幼儿听动转换能力、视听理解能力、汉字差异识别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技能等。

(二)语言入学准备在幼小衔接中的价值

1.有利于幼儿综合能力的发展

入学准备涉及幼儿身体健康和运动技能、社会性发展、学习态度和认知程度等多个领域,而语言发展则影响幼儿在各领域的发展程度。幼儿具备较强的语言能力,不仅可以清晰、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意图,而且能够对他人语言信息快速做出反应,幼儿思维敏捷性进而得到提升,幼儿运动的敏捷性也得到提升。良好的语言入学准备能够让幼儿的语言表达更加规范,使幼儿在口语交际中保持良好的听、说习惯,同时令幼儿对语言学习产生浓厚兴趣,促进幼儿的语言知识积累,强化幼儿语言逻辑思维,进而让幼儿与他人之间的交往更加顺利。不仅如此,语言是幼儿接受外界信息的重要通道,良好的语言入学准备能够提升幼儿语言理解能力,幼儿接受教育、获得外界信息的机会更多,进而在学习情感和认知方面得到快速提升。此外,“充分的入学准备状态能够帮助幼儿很好适应小学阶段的发展需要”[1]。由此可见,做好幼儿语言入学准备有利于幼儿综合能力发展,使其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的关键能力,最终在生活和学习中走向成功。

2.有助于语言教育课程的优化

在幼儿语言教育中,部分教师在认知上存在偏执观念,片面地将语言教育等同于教幼儿掌握语言知识,将幼儿掌握语言知识的多少作为衡量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标准,进而造成语言教育的单一性和片面性。做好幼儿语言入学准备,将从幼儿对小学阶段学习和生活所需要具备的素质和能力角度对幼儿语言水平进行衡量,让教师更加关注幼儿语言学习品质、习惯和技能的培养,纠正教师对幼儿语言教育认知上的偏差,提升教师对语言教育的理解和认识,主动优化幼儿语言课程,丰富和遴选优秀的教学内容,进而使语言教育课程更加有利于培养幼儿适应环境的关键能力。

3.有助于幼儿语言教育科学化

近年来,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象受到了社会的关注,教育部门加强对幼儿教育的指导,明确幼儿园素质本位的教育导向。但是个别幼儿园依然存在教育观念上的偏颇,过度重视幼儿知识积累,忽视对幼儿学习兴趣、意识和情感的培养,幼儿园语言教学亦如此。这不仅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而且很容易给幼儿语言能力发展带来负面影响,降低幼儿语言学习的积极性。幼儿语言入学准备工作,幼儿园和教师将更加注重培养幼儿获取语言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将语言教育重心放在提升幼儿语言学习品质方面,在纠正幼儿语言教育观念偏差的同时,促进教师不断优化自身教法,使教师围绕幼儿认知发展规律和特点展开多样化教学。可见,幼儿语言入学准备可令幼儿语言教育从小学化教学倾向中跳脱出来,使其更加科学、合理,推动幼儿教育水平不断提升。

二、幼小联合教研机制下幼儿语言入学准备的对策

《意见》强调“建立幼小学段互通、内容融合的联合教研制度”。因此,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需要加强幼儿语言入学准备工作中的沟通、交流,积极构建幼儿园和小学的学习共同体,优化语言入学准备相关策略。

(一)提升教师修养,规范幼儿语言教学

幼儿园大班幼儿年龄通常是5~6岁,此阶段幼儿以形象思维为主,语言学习过程中以模仿为主。而此阶段幼儿独立学习的意识仍然较弱,在他们心目中,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模仿的对象和标准。因此,教师语言的规范性将会对幼儿语言水平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作为幼儿语言学习的引导者,教师需要从幼儿成长和发展的角度出发,不断加强自身的语言修养,提升教学语言的规范性,让幼儿能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获得审美体验。

首先,采用普通话教学。幼儿园语言教育的形式多种多样,通常以游戏、讲故事等活动为主。在实际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主观地认为只要能够将故事内容讲清楚,让幼儿听懂便达到语言教育的目的,因而在语言教学中使用方言,这对幼儿语言入学准备工作极为不利。教师需要规范自身日常教学中的口语表达,应采用普通话与幼儿进行互动、交流。许多地区在普通话发音上平、翘舌混淆,“h”与“f”不分,教师的这些错误发音很容易成为幼儿效仿的对象,幼儿将不规范的发音带入小学,影响自身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发展。

其次,注重新词语的运用。大班阶段是幼儿语言词汇积累和语言思维发展的关键阶段,受自身认知规律的影响,此阶段幼儿语言学习欲望较强,语言学习渠道并不局限于课堂,幼儿园一日生活也是幼儿获取语言信息的重要来源。教师不仅要规范自己语言表达的准确性,而且要注重新词语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提高教师自身语言的丰富性,为幼儿提供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不断丰富幼儿语言词汇积累,为发展幼儿语言能力奠定基础。

(二)重视早期阅读,强化语言表达能力

幼小联合教研机制下,幼儿园教师与小学教师要强化语言教育的衔接意识,深入到幼儿园和小学教育环境之中,善于发现幼儿园语言教育与小学语言教育中的异同。幼儿园教育阶段,幼儿语言知识的积累和技能的培养主要依赖于听和说,而到了小学阶段,获得语言知识的途径逐渐向读的方向过渡。幼儿园教师需要深入了解小学阶段的教学特点,为大班幼儿创设早期阅读的氛围,发展幼儿的读、说能力,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提升。

1.实现读、说联合教学

早期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为大班幼儿创设丰富的阅读物质环境,例如在班级中设置“阅读角”,投放图文并茂的阅读材料,以阅读材料的趣味性吸引大班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阅读兴趣。在此基础上,教师对幼儿阅读行为加以规范、指导,例如教会幼儿逐页阅读的方法,让幼儿在阅读中不仅获得图片信息,而且能理解阅读材料中的文字信息。阅读后,教师可引导幼儿采用口头表达的方式将阅读材料的内容讲述出来。读、说联合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增强幼儿对文字的感知,而且能让幼儿在表达中锻炼思维,提高幼儿语言的逻辑性,进而提高幼儿阅读水平,促进幼小语言教育的顺利过渡。

2.实现看图说话结合教学

小学低年级阶段将逐步发展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学生将学习看图写话。早期阅读是为小学阶段打基础,因此在幼儿园大班,教师在语言教学中应注意与小学的衔接性。教师可在“阅读角”投放一些连贯性和逻辑性较为明显的绘本,引导幼儿在脱离文字辅助的情况下,看懂图画内容,在头脑中想象出图画中的故事情节,然后用讲故事的方式表述出来。这种看图说话的语言教学,一方面能够拓展幼儿想象思维空间,培养幼儿对语言的兴趣;另一方面,能够让幼儿语言组织能力得到锻炼,让幼儿在无意中关注自己的表达顺序,完善自己的语言结构,进而为看图写话做好准备。

(三)优选教学内容,开发园本语言课程

幼儿园和小学阶段的语言教育在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时间设置等诸多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同时,两者之间的教育内容却存在衔接性和连贯性。幼儿语言入学准备的重心倾向幼儿园教育。但是从衔接角度来看,幼儿园和小学的语言教育是不可分割的。幼小联合教研机制下,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要深入合作,结合双方语言教育特点,共同优化、开发语言课程,遴选语言教学内容,促使幼儿顺利向小学阶段过渡,适应小学阶段的生活、学习方式。

在幼儿园大班语言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有效衔接需求,开设听动转换训练课程。教师可组织幼儿开展“听指令,做动作”小游戏。任意选出一名幼儿配合演示,教师随机、快速发出指令,例如“起立”“坐下”“摸鼻子”“眨眼睛”“单腿跳”“齐步走”等,由配合演示的幼儿做出相应动作。演示后,教师可安排幼儿自由组合,进行听动转换练习,然后组织各小组之间竞赛,看哪个小组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听动指令更多、更准确。

在小学阶段,语言教学方式以教师讲述和师生互动为主,在幼儿园中开展听动训练园本课程,能够让幼儿在游戏中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通过认真倾听、快速思维转换,完成相应动作,培养有意专注的持久性,提升幼儿的语言学习品质,进而为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做好素质方面的准备。

(四)跳脱识字误区,注重培养文字感知

近年来,幼儿语言入学准备受到教师和家长的高度重视,一些教师片面认为幼儿阶段是识字教育的最佳时机,以幼儿识字量的多少判断幼儿语言能力水平,进而强迫幼儿识字,进入超前识字误区。超前识字指的是超出幼儿自身能力,违背幼儿语言发展规律的识字教育过程。与之不同的是“前识字”,“前识字”指的是幼儿在自身认知经验和知识经验基础上形成的识字行为和结果。超前识字很容易导致幼儿入学后对新字和新词产生厌倦情绪,学习中出现注意力涣散的现象。幼小联合教研机制下,幼儿园和小学教师需要从幼小衔接视角对超前识字误区深入探讨,认识到超前识字存在的不足,共同优化“前识字”教学方法。

1.构建良好的阅读环境

环境是影响知识建构的重要外部资源,教育需要根据幼儿的天性,通过特殊的环境和方法,引导他们踏进未知之门。进入大班阶段,教师可遵循幼儿认知发展规律,根据幼儿的兴趣需求在教室墙上张贴花草树木图片、卡通图片等,让幼儿看图说话。为幼儿准备适合阅读的绘本和安静的阅读环境,让幼儿随时随地感受阅读的氛围。

2.寓语言能力发展于游戏

教师可以设计小游戏,让幼儿在愉悦心态中提升语言能力。例如教师可开展看图片讲故事的游戏。游戏开始,教师给幼儿讲故事,在一些关键情节和重要的部分展示相关的图片,以代替说话。让幼儿描述图片,把看着图片联想到的内容表达出来。这种游戏化教学方式既可以让幼儿获得愉悦的身心体验,又能让幼儿在看图的过程中锻炼语言表达能力,进而为进入小学阶段、进入文字的正式学习做好铺垫。

3.寓语言能力发展于生活

汉字的创造源于生活,同时,人们也运用汉字诠释生活。陶行知说过“生活即教育”,教师可将大班幼儿的语言能力发展融入生活情境,让幼儿在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中形成对汉字的基本感知。例如教师可在日常生活中拍摄幼儿熟悉的生活照片,例如店铺的牌匾、玩具的标签、电影的宣传海报等,在幼儿大班语言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设备将照片呈现出来,引导幼儿根据照片回顾自己在这些特定场景中发生的小故事,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出来。这种方式不仅能够使幼儿体会文字的用途,而且能让幼儿在说话中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五)尊重个体差异,优化语言发展评价

幼小联合教研机制下,幼儿园和小学之间需要保持密切联系,实现双向衔接。“入学准备的最终指向不是小学成绩,而是‘被预见的终身学习结果,它出现在所有利益相关者的行动中,指引行动路线。”[2]小学教师可根据小学阶段教学特点与幼儿園教师进行探讨,共同制订有利于幼小衔接的多元化语言能力评价机制。例如可通过“听指令,做动作”中的拍手游戏考察幼儿听动转换能力的发展水平;借助“照相机”游戏,引导幼儿猜字找字,根据幼儿在游戏中的反应速度,对幼儿“前识字”能力进行测评;通过“看图讲故事”游戏活动,判断幼儿语言逻辑思维发展水平等。进而形成语言入学准备的阶段性评价方案。教师可定期在语言教学中对幼儿语言能力进行感性评价和理性评价,形成测评记录,与小学教师进行测评结果共享,以便让小学教师在幼儿入学前对其整体语言发展状况有一定的了解,分析幼儿语言能力的优势和不足,作出相应的教学方式调整,顺利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促进小学阶段语言教学因材施教。未来研究也可以“从儿童个体、家庭、社区、学前教育机构等多个方面着手,发展出更具整体性、更能反映理论发展、以及更具生态化取向的评价技术”[3],以促进入学准备工作更好地发展。

总之,幼儿语言入学准备对儿童未来学习、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幼小联合教研机制下,幼儿园和小学之间需要深度合作,密切沟通,实现双向衔接,降低幼儿园教育和小学阶段教育之间的坡度,在提升幼儿语言综合能力的同时,培养幼儿良好的语言学习品质和语言能力,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王元.入学准备、学习品质与课堂参与:一项追踪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21(9):34-37.

[2]余璐.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背景下入学准备何去何从[J].教育发展研究,2019,39(08):30.

[3]于涛,邰宇,盖笑松.儿童入学准备的评估与促进[J].心理科学进展,2010,18(1):52.

猜你喜欢
幼儿对策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诊错因 知对策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走,找对策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