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国良
68岁陈先生近期参加了单位组织的体检,拿到体检报告后忐忑不安。报告显示:碳13尿素呼气试验结果呈阳性,而且数值还比较高,意味着他感染了幽门螺杆菌。结合自己年前胃镜显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黏膜糜烂,经治疗后好转;最近饭后经常反酸,伴中上腹隐痛;听人说幽门螺旋杆菌会传染给家人,还可能导致胃癌,因父母均有胃癌病史而恐慌。陈先生一方面害怕自己会得胃癌,另一方面害怕传染家人。
1982年,澳大利亚科学家巴利·马歇尔和鲁宾·华伦从人体的胃壁黏液层里发现一种螺旋杆形状的细菌,而胃里有这些细菌的人,胃壁在显微镜下显示出胃炎的典型症状。1989年被命名为“幽门螺杆菌”。2005年,这两位科学家因此而获得诺贝尔奖。
幽门螺杆菌我们常以它的英文缩写Hp称呼,被世卫组织列为胃癌1类致癌因素,是很多胃病的罪魁祸首。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革兰阴性杆菌,生存能力极强,能够在强酸环境中生存,是目前发现的唯一能够在胃里面生存的细菌。由于我国的共餐习惯,大家都是同吃一盘菜,也很少使用公筷,所以感染率高。我国多个中心的大规模自然人群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40%~90%,平均为59%。
人类是目前幽门螺杆菌感染唯一明确的传染源。现有研究从感染患者的胃肠道分泌物、唾液、牙龈和粪便中分离出幽门螺杆菌。一般以口腔-口腔、粪便-口腔的形式传播,如共用餐具、接吻,或者感染者的粪便污染了水、食物、生活用品等,进入了易感者的口内。家庭内传播是新发感染和再感染的重要途径。家庭成员之间常见的感染途径包括共用餐具、咀嚼喂食、不良的卫生习惯等。尤其是家庭内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密接触,特别是口对口喂小孩,极容易将幽门螺杆菌传染给小孩。
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几乎都会引起慢性活动性胃炎。将近100%的Hp感染者伴有慢性胃炎;Hp感染者发生消化性溃疡的概率是非感染者的6~10倍,有15%~20%可发生消化性溃疡,90%以上的十二指肠溃疡和70%~80%的胃溃疡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据统计,全球有75%~90%的胃MALT淋巴瘤患者伴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后,约三分之二的局限性胃MALT淋巴瘤可达到完全缓解。幽门螺杆菌感染者中有1%~2%会发展为胃癌,还会引起缺铁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维生素B12缺乏症等疾病。
幽门螺杆菌潜入胃内寄居在胃黏膜,不仅从胃内吸收营养维持生计,还排放大量毒素和炎症因子,导致胃黏膜受损发炎。胃黏膜反复发炎,人体就会出现上腹胀、上腹痛、反酸、烧心、暧气、早饱、食欲不振、口臭、恶心呕吐、消化不好、便秘、消瘦、贫血等症状。
幽门螺杆菌监测方法包括胃镜检查法和不使用胃镜检查的方法。胃镜检查法是通过胃镜检查获取胃黏膜组织,进行快速尿素酶试验或黏膜组织学检测或幽门螺杆菌细菌培养等。这类方法依赖于内镜检查,好处在于不仅能判断有无Hp感染,还能判断胃黏膜的整体状态,检查有无溃疡、萎缩、息肉、肿瘤等疾病。不使用胃镜检查的方法主要有碳13(13C)或碳14(14C)的尿素呼气试验,这是用来判断幽门螺杆菌最简捷快速的方法之一,无痛苦且准确度较高。
另外,还有粪便的抗原检测和血Hp抗体检测。需要注意的是Hp抗体阳性不能提示现症感染,只能提示感染过,但现在有没有Hp不能确定。
目前应用最多的是尿素呼气试验和胃镜获取黏膜之后的组织学检查,但粪便的抗原检测临床应用率正在提高。
尿素呼气试验是临床最受推荐的非侵入性Hp感染诊断方法,包括13C尿素呼气试验和14C尿素呼气试验。13C是稳定核素,无放射性;14C是不稳定核素,具有放射性,不推荐妊娠期、哺乳期妇女及儿童使用。如果检测前2周内服用拉唑类质子泵抑制剂等抗胃酸分泌药,或检测前4周内服用铋剂、抗生素(包括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药),都将抑制Hp生长,导致胃黏膜Hp定植密度下降,尿素酶活性低,相关检查易出现假阴性。因此,如果高度怀疑Hp感染,当检测值接近临界值时,其结果可能不可靠,应间隔一段时间复查或用其他方法检测。
当前在世界范围内仍没有广泛采纳预防性或治疗性Hp疫苗,临床药物治疗仍然是Hp感染干预的主要手段。
根除治疗应遵循“检测-治疗”原则,一旦检测出Hp感染,均鼓励进行根除治疗,常见适应证包括:Hp胃炎、消化性溃疡、胃MALT淋巴瘤等;有胃癌家族史等高危因素的感染者强烈推荐进行根除治疗。Hp根除治疗带来的获益,包括成功根除者的胃黏膜炎症消失、溃疡病治愈、预防溃疡病复发、减少胃黏膜病变等。根除治疗会带来显著的社会效益,传染源减少,家庭内部及人群内的传播减少,可有效降低胃癌等相关性疾病的发病率和疾病负担,提高生活质量,等。
临床医生会根据患者既往用药史、临床特点及当地耐药菌株的流行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根除治疗方案。充分了解患者近期抗生素使用史和当地人群对一线抗生素的耐药背景,结合临床医生丰富经验所制定的经验性治疗方案,能达到较为满意的效果。最新的《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治疗指南》推荐,在Hp感染初次和再次根除治疗中使用铋剂四联方案,疗程为14天。“四联”方案是四种药物联合治疗,包括两种抗生素,一种抑酸剂和一种铋剂。用药剂量与时间应严格遵医嘱,坚持14天才能达到满意的根除效果。一般第一次根除治疗成功率在80%~90%。服药过程应严格遵循医嘱,不要漏服或自行停药;要绝对禁酒,戒烟。如果服用呋喃唑酮,建议尽量避免进食新鲜豆类、香蕉和动物内脏等。
建议在四联药物口服结束后,停药6周以上,复查尿素呼气试验,明确是否除菌成功。如果根除失败,患者不必惊慌,可在停药3个月后,待Hp活性恢復,再次进行根除治疗。可更换敏感性较高的药物,也可进行Hp的药敏试验,根据试验结果来选择适合抗生素。
Hp复发率还是很低的,据权威数据,5年内的再感染率<5%~8%.因此2~3年后再复查即可。对有胃癌家族史的人群、萎缩性胃炎患者,以及有消化性溃疡、胃息肉病史者,尤其是伴有肠化、不典型增生的患者,如果阳性,建议再做一次胃镜检查。
“谈幽色变”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心理问题。感染Hp后,患者出于对胃癌的担心,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负担,如焦虑、恐惧、烦躁等。因此预防Hp感染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有多项研究报告显示,经常食用腌制蔬菜、饮用不洁水源、习惯植物油烹饪、吸烟等与Hp感染相关,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措施降低Hp感染率。
1.避免家庭性感染。Hp感染主要在家庭内传播,避免导致母婴传播的不良喂食习惯,并提倡分餐制,减少感染Hp的机会;餐具要定期消毒,高温可以杀灭幽门螺杆菌,用沸水煮沸10到15分钟即可。
2.保持口腔健康,戒烟。
3.改善饮食习惯,避免喝生水、吃生的食物,同时食物应多样化,少盐,饮食清淡,多吃新鲜蔬菜水果。避免偏食,补充多种营养物质;不吃霉变食物;少吃熏制、腌制、富含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食物,多吃新鲜食品;避免过于粗糙、浓烈、辛辣食物及大量长期饮酒。
4.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饭前便后洗手,倡导分餐制,鼓励使用公勺、公筷等。
5.多锻炼身体,提高自身免疫力,保持良好心理状态及充足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