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菱
导读:绘本阅读是幼儿园激发幼儿阅读兴趣、提升幼儿阅读能力的有效路径,能启蒙幼儿的认知能力、想象能力,为幼儿未来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它通过简洁的文字和鲜艳的画面冲击幼儿的视觉认知感官,让幼儿感受图画世界,依托情节描述的方式创设阅读情境,明确阅读主题,为幼儿讲述具有趣味性的故事,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在幼儿园绘本教学中,幼儿教师应结合实际学情培养幼儿的独立性格,让幼儿在自主阅读和自主反思中培养个性,激发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促进文化素养和综合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一、绘本教学的发展历史和深刻内涵
在中国博大的语言文化中,绘本又被称为图画书,通过图画和文字融合的方式,大篇幅展现色彩丰富的图画,用简单的文字讲述图画涵盖的故事。绘本教学是经典的学前教学方式,紧密搭配高质量的画作和描述精准的文字,在讲述故事的同时也能明确阅读主题和深刻内涵。在幼儿园教学中,教师依托绘本与幼儿进行高质量互动,通过讲述故事、开展绘本游戏、绘本提问等多种方式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可以让绘本阅读变得生动有趣。教师需要分析幼儿的年龄特征和性格特征,多角度挖掘绘本内涵,让幼儿发自内心感受学习乐趣,实现提升阅读兴趣和能力的目的。
二、幼儿园绘本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问卷调查显示,在幼儿园绘本教学中,幼儿教师受条件和能力的限制不能及时反思和总结不足,无法根据教学目的开展高效课堂,并且存在应试教育思维,强调生字和组词等应试知识,忽视了幼儿创新力和想象力的形成和发展。在阅读启蒙教育中,教师不能根据幼儿的个性化阅读特征,创设多元化的绘本教学方式,导致幼儿对阅读产生抵触或厌恶情绪,无法从根本上提升幼儿的阅读能力。
(一)忽视幼儿的差异性特征,无法打造个性阅读情境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个性化发展受到广大教师和家长的关注。受性格特征、生活环境、思维方式、学习能力等多种因素影响,绝大多数幼儿具有个性化的发展特征。教师通过挖掘每一位幼儿身上的闪光点,打造幼儿的个性化特征,可以激发幼儿的发散性思维,为培养创新型的新时代优秀人才奠定基础。在幼儿园绘本教学中,部分教师和家长认为幼儿应成为模式一致的模范学生,注重引导幼儿通过图画的色彩解释文字的含义,实施一刀切的教学模式,束缚了幼儿的思维发展。同时无法根据幼儿的差异性特征营造具有针对性的阅读情境,忽视了幼儿在阅读中的个体发展,影响了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
(二)忽视幼儿的自主阅读,无法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在幼儿园绘本教学中,一些教师习惯简单播放图画和文字,询问幼儿绘本涉及的语言、色彩,这种方式不能有效激发自我发现和自我反思能力,无法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例如,在小班教学中,通过询问“大家来看一下这个字念什么?”“哪个小朋友能将这段文字阅读下来?”等类似问题开展绘本阅读,虽然能让幼儿掌握一定的词汇,却束缚了幼儿的发散思维,无法让幼儿发现趣味内容,自主反思故事内涵和本质。如果一味强调应试教育内容,过度期待幼儿的成长,将束缚幼儿的好奇心,导致幼儿无法发现真实世界与绘本世界的差异,展开自我探索,这和提升幼儿阅读兴趣的教学初衷相违背。
(三)忽视幼儿的个人喜好,无法提升幼儿的阅读能力
绝大多数幼儿园注重家园合作,力求实现绘本阅读的一致性和连贯性,通过举办亲子阅读、打造书香绘本阅读等多种方式,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提升幼儿的阅读能力。但部分教师和家长不尊重幼儿的个人喜好,喜欢根据自身的喜好选择阅读内容,导致幼儿产生抵触心理。学龄前幼儿大多处于3—6岁,内心世界与成人有着巨大差异。在挑选绘本时,应注重幼儿的阅读看法,让幼儿真正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提升,减少对教师和家长的依赖,在提升智力的过程中促进道德、体能、审美、劳作等多元化、多方面发展,打造属于自己的阅读世界。
三、幼儿园绘本教学中阅读兴趣和能力的培养路径
(一)贯彻生活教育理念,选择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绘本
著名的陶行知先生提出了先进的生活教育理念,倡导从幼儿的生活实际出发,在生活中教育幼儿,让幼儿在生活中成长。绘本教学是幼儿园促进幼儿发展的“第一课”,绘本是以幼儿为主体的图书,应根据幼儿的发展特征选择高品质的绘本,杜绝伪劣绘本,挑选符合适合幼儿阅读的内容。具体而言,从幼儿的视角出发,打开幼儿的阅读世界,反映幼儿的生活世界和内心世界。例如,在《东方娃娃》绘本中,周翔老师强调要蹲下来和孩子说话,不能利用绘本矮化孩子。教师应尊重幼儿的独立人格,让绘本教学成为丰富幼儿童年生活的重要内容,打造与大人不同的阅读世界。首先,应选择具有多样性内容、图画原汁原味、文字描述充实饱满的绘本,挖掘幼儿的想象力,在故事与现实生活之间建立联系,鼓励幼儿体验故事情感和情境,激发阅读兴趣。其次,要利用阅读内容引起幼儿的阅读共鸣。最后,还应通过高品质的图画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陶冶幼儿的情操,直接或间接利用文字知识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提升幼儿的阅读能力。
(二)创设生动、立体的绘本形象,冲击幼儿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
幼儿年龄较小,对周围的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对生动立体的画面有着强烈的兴趣。在幼儿园绘本教学中,幼儿能观察到可爱的小猫咪,红眼睛的兔子、懒散的小猪、不常见的变色龙等各种小动物。绘本阅读为幼儿创设了斑斓的童话世界,这些小动物在故事中展开对话,就像被赋予了生命,高兴时哈哈大笑,伤心时流出眼泪。它們是符合幼儿年龄特征的、生动的、立体的形象,冲击着幼儿的视觉和听觉。教师可以通过播放视频的形式,吸引幼儿的眼球。例如,在《大卫,不可以》绘本阅读中,主人公大卫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小男孩。他在池塘里玩,弄得身上满是泥巴,不爱洗澡,妈妈就会对他说“大卫,不可以”;他用湿漉漉的手触碰电线、插排,爬上凳子拿高处的东西,妈妈也会对他说“大卫,不可以”。大卫的淘气行为就像幼儿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一样,能引起幼儿的共鸣,让幼儿贴合生活实际进行阅读。在观看插图的过程中,他们积极思考现实生活与绘本故事的连接点,不仅能通过大卫的行为感知和反思自己的举止,也能从简单的语言中感受到妈妈对家庭的付出和对自身的爱,深刻体会家庭的温暖。
(三)组织开展多元化的阅读分享活动,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幼儿正处于活泼好动的阶段,对实践活动和游戏活动有着天生的热爱。有别于其他童书形式,除了拥有封面和正文之外,绘本还有前后环衬、扉页等补充部分。教师应以幼儿喜闻乐见的方式组织多元化的阅读分享活动,营造生动活泼的阅读意境,要求幼儿按照一定的顺序浏览绘本,积极探讨阅读情感和体验。绘本由很多精美图画组成,应引导幼儿对故事进行精细阅读,注重细节,深刻理解作品内容。例如,在《猜猜我有多爱你》绘本阅读中,向幼儿展示封面:一大一小两只小兔子,小兔子抓着大兔子的耳朵在说悄悄话。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在阅读之前想象角色对话内容,联想故事主题。在具体分享中,还应鼓励幼儿讲述故事,通过角色扮演、情境模拟的方式深刻体会人物情感。为了激发幼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模式,让幼儿交流角色特点,分享观点和看法,共同完成准备工作,为高水准完成扮演奠定基础。这样既能激发幼儿阅读兴趣,提升幼儿阅读自主性,深化教育效果,也能让幼儿真正爱上阅读,形成长期的良好阅读习惯,为长远发展作铺垫。
(四)采取趣味性、启发性绘本教学,实现幼儿的快乐阅读
在幼儿园阶段,绘本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幼儿阅读绘本内容,厘清故事情节,培养阅读习惯,提升阅读能力,让幼儿快乐阅读。根据教学目标,教师应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通过趣味性、启发性的教学形式,如组织阅读活动、开展游戏、设计多样化提问、创设情境等,引导幼儿感受学习的乐趣,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例如,在阅读《三只小猪》绘本时,采取情境模拟的方式,组织三个幼儿充当三只小猪,第一只小猪扮演懒惰的角色,第二只小猪对待生活得过且过。通过启发式教学,鼓励幼儿基于生活经验和分析能力,推断第三只小猪是否会被大灰狼吃掉。在绘本阅读后,应提出“在三只小猪中,各位小朋友最喜欢谁呢?”“在生活中,如果你遇到了坏人,你会像哪只小猪一样解决问题呢?”等典型问题,鼓励幼儿提出个性化观点。在这个过程中,幼儿能正确判断小猪的行为,结合阅历认真思考不同的行为造成的不同结果,吸取经验教训,增强反拐骗意识。
四、结语
在幼儿园阶段,幼儿的认知思维处于启蒙阶段。绘本教学符合素质教育的发展理念,能以潛移默化的方式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和能力,提升幼儿的文化品质。幼儿教师应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方式,通过科学选择阅读绘本、创设生动立体绘本形象、组织多元化阅读分享活动、采取趣味性的绘本教学方法等方式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为实现快乐阅读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