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视域下工业机器人专业课程改革与探索

2023-08-31 02:07题园园
职业 2023年13期
关键词:三全育人高职教育课程改革

题园园

摘 要:本文首先阐述如何围绕“三全育人”视域下工业机器人专业“五位一体”课程构建工业机器人专业课程,其次探索职业院校工业机器人专业核心课程的“思政+岗课赛证”融合途径,并将“三全育人”贯穿始终;“五位一体”课程改革重在新时代工匠精神与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融通,最后将课程改革方案进行实践,破解职业院校教师在一线教育教学过程中经常遇到的“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分离、思政教育与技术技能教育分离”难题。

关键词:“三全育人”  工业机器人专业 课程改革 高职教育

课 题:本文系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青年专项课题“课题基于‘1+X证书制度背景下的《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集成》岗课赛证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202113671)的研究成果。

一、机器人专业课程改革必要性和迫切性

(一)立足实际,促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工业机器人专业群为广东省第一批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工业机器人专业为广东省教育厅认定的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第一批二类品牌专业建设项目、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的品牌专业和重点建设专业。本项目以工业机器人广东省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为契机,从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内涵建设着手,将“思政+岗位+课程+竞赛+证书”纳入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抓手,课程内容瞄准岗位需求,完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改革,对标技能竞赛的技术技能要求,结合“1+X”证书的考核标准,针对性地探索“五位一体”育人模式融通的课程实践,提升“三全育人”质量。

(二)该课程改革是新时代“三全育人”对职业教育的内在要求

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实现“三全育人”教育目标,是新时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和必由之路。发挥好专业课程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培养职业院校学生的爱国情怀,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大国工匠精神元素融入教学,真正满足当代职业教育的内在要求,对新时代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现阶段机器人专业课程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职业院校关于“思政+岗位+课程+竞赛+证书”课程改革的研究取得一定成果,也推进了职业院校课程建设和改革的大发展,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三全育人”视域下工业机器人专业“五位一体”课程的构建问题

2023年1月18日,工信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提到“加大机器人教育引导,完善各级院校机器人教学内容和实践环境,针对教学、实训、竞赛等场景开发更多功能和配套课程内容。”因此,应当以区域人才需求为导向,积极深入开展产教融合,开展“机器人+”应用创新实践。但在教学实践中,对应“机器人+”形勢下的课程体系尚未完善,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二)“三全育人”视域下工业机器人专业“五位一体”融合路径问题

课程设置与就业岗位脱节的问题虽然近年来已经引起各职业院校的广泛关注,但是具体到培养计划的制订和课程体系的设置,很多专业出现偏重看待专业发展,忽视了学生将发展为职业人所缺少的元素,未与就业岗位紧密相结合。因此,必须做好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动态跟踪社会人才需求、订单式培养、校企互动、整合教育资源、编写实用教材、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等工作。根据职业院校工业机器人专业学生的特点设置相应的课程。

(三)三全育人视域下工业机器人专业“五位一体”课程改革教学实践问题

职业院校人才培养“重技能、轻素质”的现象比较普遍。一线教学中仍然普遍存在没有将思政教育与专业课教育融合的情况,还有的教师为了赶课程教学进度,甚至省略了思政教育。于是,在实践教学中出现了对教育规律把握不好、教学方式方法欠缺等情况。

三、“三全育人”背景下工业机器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有效路径

思政是教育教学改革需要始终坚持的元素。对于高职机器人专业课程的设置需要以职业岗位内容确定专业课程内容,实现岗课融合;以职业岗位知识、技能和素养的要求确定不同级别的证书等级,实现岗证融合;以技能竞赛促进课程的改革、创新和实践,课赛互促实现教学相长,实现课赛融合,赛证互补拓展学生技术技能与知识面,实现赛证融合。以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理念,实现“思政+岗课赛证”综合课程改革新路。

(一)以课程思政教育为抓手,实现思政与课程融通

思政教育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十分重要,需要贯穿和渗透整个教学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往往容易忽视思政教育。教师需要深入思考如何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知识技能点中,充分挖掘思政元素的结合点,这既需要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扎实的专业学识,还需要对零散思政元素有敏锐的捕捉力,寻找合理的结合点。

例如,以2022年7月25日我国两个20吨级航天器首次在轨实现交会对接为例,说明我国航天事业发展蒸蒸日上,我们也为之自豪,如此成就离不开工程师们精益求精和追求卓越品质的工匠精神,由此可以引出工业机器人专业课《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集成》的知识点——工业机器人快换工具的精密对接尤其需要学生的工匠精神。

(二)以岗位需求为导向,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实现“岗课”融通

以岗位需求为导向,深入推进产教融合,积极建设实践课程体系。教师深入行业企业挂职学习,与企业紧密合作,实现厂中校、校中厂,在课堂中接受真实企业工单任务,由企业工程师指导学生实施,由企业专家、教师、学生等多方评价工单完成质量的高低。整个实施过程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使学生在真实的工作场景中掌握岗位应具备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以此方法对课程内容进行重构。

(三)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训,实现“赛课”融通

根据课程标准和体系,明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可行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和方法,及教学资源和教学实验实训条件的保障。近年来,学院学生在省市、国家级各类职业技能大赛上屡获佳绩,特别是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和“制造单元智能化改造”这两个赛项上都取得二等奖的好成绩。通过学生机器人爱好者协会的推动,以传帮带的模式传承优势赛项知识技能。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根据学生兴趣与喜好,充分挖掘适合学生的技能竞赛赛项。将赛项知识点和技能點解剖细分,合理融入课堂教学,积极推行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考核标准定时更新,参照竞赛考核标准,结合岗位职业能力要求,融入职业素养考核标准,以多元化、多方位、多维度的考核方式促进学生学习与实践。以学生技能竞赛促进教师自我学习突破与知识技能增长,以教师技能竞赛推动教师提高自身技能水平与教学水平,实现教学相长、“赛课”融通。

四、“三全育人”背景下机器人专业课程改革目标

学院于2011年开展机电一体化技术(机器人技术方向),后更名为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是全省首批机器人技术专业,2015年被确定为广东省第一批品牌建设专业,2019年顺利通过验收,2020年获批广东省高水平专业群建设项目。目前,已有价值1 000多万元的实训设备,为研究开展提供了设备保障。本文研究为促进职业院校工业机器人专业“课堂革命”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研究“三全育人”视域下高职院校工业机器人专业“五位一体”课程改革与实践探索,从构建课程到教学实践,具体课程改革目标如下。

(一)从岗位工作任务分析出发

组建行动化的学习项目,以实际生产任务小组为参照,对学生学习小组进行角色分工,以学生实际完成情况比对与客户真实项目要求的差距,积极实践改善缩小差距。

(二)采用项目驱动的教学策略

探索能够适应岗位需求的新型课程模式,构建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为本位,“教学做用一体,课证赛岗融通”的教学体系。

(三)优化教学过程,改进课堂教学结构

使学生的学习以行动为主,以完成工作化的学习任务为基础,在行动化学习中积累实践经验、获取理论知识。通过大数据充分分析学生学习特点与喜好,调整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有效培育技能人才。

五、小结

本文研究了“三全育人”视域下工业机器人专业“五位一体”课程的构建问题,如何将思政教育、岗位标准、教学方法、竞赛能力、“1+X”证书等理念应用到课程改革实践中;研究了“三全育人”视域下工业机器人专业“五位一体”课程改革融合途径问题,如何根据职业院校工业机器人专业学生的特点设置相应的课程;研究了“三全育人”视域下工业机器人专业“五位一体”课程改革教学实践问题,如何借助互联网、虚拟仿真、数字化等信息化技术进行线上线下网络课程资源开发与教学实践。在具体实施时,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差异性的教学策略,实施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曾天山.“岗课赛证融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实践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8).

[2]李沐曦.新时代高校“三全育人”理论与实践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22.

[3]胡帆,段欣颀.高校“三全育人”协同机制实践中的问题与对策:以湖南高校为例[J].高教学刊,2023(2).

[4]王丽新,李玉龙.高职院校“岗课赛证”综合育人的内涵与路径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26).

[5]杨晓慧.高等教育“三全育人”:理论意蕴、现实难题与实践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8(18).

(作者单位: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三全育人高职教育课程改革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