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芳红,方慧琼,廖宝源,吴应帅,吴晓勇,李功辉
赣州市综合检验检测院,江西 赣州 341000
清热解毒口服液为清热解毒类中成药,属于乙类非处方药(OTC),由黄芩、栀子、金银花等十二味药材组方,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用于热毒壅盛所致的发热面赤、烦躁口渴、咽喉肿痛;流感、上呼吸道感染见上述证候者,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流感、上呼吸道感染、痤疮、儿童手足口等疾病[1]。目前,已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生产企业有203 家,共221 个批准文号。本研究共抽取样品42 批,涉及批准文号19 个、生产企业19 家,执行标准均为《中国药典》2015 年版一部。本研究对清热解毒口服液现行标准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方法进行修订,制定了HPLC 法同时测定黄芩苷和栀子苷的含量测定方法[2-11],分别按现行标准和修订后的标准对42 批样品进行检验,并对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评价该品种质量状况。
Agilent1260 高效液相色谱仪(安捷伦公司)、Waters e2695 高效液相色谱仪(沃特世公司)、XSE205DU 电子天平(梅特勒公司)、METTLER FE20 pH 计(梅特勒公司)。
本研究抽取的清热解毒口服液来自19 个厂家,共42 批次,规格均为10 mL/支,详见表2。
对照品:黄芩苷(批号110715-201821,含量95.4%),栀子苷(批号110749-201919,含量97.1%),绿原酸(批号110753-202018),连翘苷(批号110821-201816),菝葜皂苷元(批号110744-201711),麦冬(批号121013-201711)均购自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甲醇、乙腈为色谱纯,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对19 个厂家的42 批样品按《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清热解毒口服液标准进行检验,各项检验结果如下。
2.1.1 性状 标准规定应为棕红色的液体;味甜、微苦。经检验,42 批样品均符合规定。
2.1.2 鉴别 鉴别(1)为绿原酸的薄层色谱鉴别,鉴别(2)为栀子苷的薄层色谱鉴别,鉴别(3)为连翘苷的薄层色谱鉴别,鉴别(4)为菝葜皂苷元的薄层色谱鉴别,鉴别(5)为麦冬的薄层色谱鉴别。按标准检验,结果42 批样品均符合规定,但有部分批次样品在鉴别(2)中栀子苷斑点较弱。
2.1.3 检查 pH 值按标准检验,42 批样品pH 值范围为4.8~5.7,均符合规定(标准规定pH 值应为4.5~6.5)。装量按标准检验,42 批样品均符合规定。微生物限度按标准检验,42 批样品需氧菌总数小于100 cfu/mL、霉菌和酵母菌总数小于10 cfu/mL、大肠埃希菌未检出,均符合规定。
2.1.4 含量测定 本法为黄芩苷的HPLC 法含量测定,标准规定本品每1 mL 含黄芩以黄芩苷(C21H18O11)计,不得少于1.0 mg。按标准检验,42批样品均符合规定。
现行标准含量测定方法为HPLC 法测定黄芩苷的含量,为提升本品质量的可控性,结合现有标准检验时发现的鉴别(2)中部分批次样品栀子苷斑点较弱的问题,将方法修订为HPLC 法同时测定黄芩苷和栀子苷的含量。
2.2.1 色谱条件 色谱柱为Sharpsil-T C18(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以甲醇为流动相A,以0.2%磷酸溶液为流动相B,按表1 中的规定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38 nm;柱温35 ℃;进样量10 µL。理论板数按栀子苷峰计算应不低于3 000。
表1 梯度洗脱表
2.2.2 溶液的配制 混合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黄芩苷对照品0.010 81 g、栀子苷对照品0.012 95 g,分别置100 mL 量瓶中,加50%甲醇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上述黄芩苷对照品溶液5 mL、栀子苷对照品3 mL,置同一25 mL 量瓶中,加50%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量取供试品2 mL,置100 mL 量瓶中,加50%甲醇适量,振摇,用50%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放置,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2.2.3 专属性试验 按供试品工艺制备缺黄芩和栀子的阴性样品,同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成阴性对照溶液,并按上述色谱条件进样测定。结果表明:阴性对照溶液在与栀子苷对照和黄芩苷对照色谱峰保留时间处无相应色谱峰,阴性无干扰,说明本法专属性良好。见图1。
图1 HPLC色谱图:A.混合对照品溶液,B.供试品溶液,C.阴性对照溶液
2.2.4 方法学考察(1)线性关系考察。精密称取黄芩苷对照品、栀子苷对照品各适量,加50%甲醇制成每1 mL 分别含黄芩苷4.13 µg、10.31 µg、20.63 µg、51.56 µg、103.13 µg 及栀子苷3.02 µg、7.54µg、15.09 µg、62.87 µg、125.74 µg 的混合对照品溶液,分别进样测定。以对照品溶液浓度为横坐标X,以峰面积为纵坐标Y,绘制标准曲线,计算回归方程。结果:栀子苷回归方程为Y=15.434 5X-2.426 3,相关系数r为1.000,进样浓度在3.02 µg/mL~125.74µg/mL 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黄芩苷回归方程为Y=13.969 0X-2.535 0,相关系数r为1.000,进样浓度4.13 µg/mL~103.13 µg/mL 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2)重复性。取同一批号样品制备供试品溶液6 份,分别进样测定,测得栀子苷、黄芩苷平均含量分别为1.57 mg/mL、1.19 mg/mL,RSD 分别为0.7%、0.6%,说明本法重复性良好。
(3)稳定性。取供试品溶液分别在0 h、2 h、4 h、6 h、8 h、9 h 分别进样测定,结果栀子苷、黄芩苷峰面积RSD 分别为0.9%、1.0%,说明供试品溶液在9 小时内稳定。
(4)精密度。取同一份供试品溶液,连续进样6 次,结果栀子苷、黄芩苷峰面积RSD 分别为0.2%、0.2%,说明仪器精密度良好。
(5)回收率试验。精密量取已知含量的供试品(栀子苷为1.569 7 mg/mL、黄芩苷为1.185 1 mg/mL)1 mL,置100 mL 量瓶中,分别精密加入“2.2.2”中的栀子苷对照品母液(0.125 7 mg/mL)、黄芩苷对照品母液(0.103 1 mg/mL)各10 mL,再加50%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放置,滤过,取续滤液进样测定。结果栀子苷、黄芩苷回收率分别为99.5%、100.3%,RSD 分别为0.9%、0.8%,说明本法准确度良好。
(6)耐用性试验。取同一批次样品制备的供试品溶液,采用不同仪器、不同品牌色谱柱进样测定,且使用了不同柱温和流速的色谱条件测定,结果各色谱条件下测得的含量接近,峰形良好,主峰与杂峰完全分离,说明本法耐用性良好。
(7)样品测定。按上述方法对42 批样品分别进行测定,结果见表2 样品含量测定结果。
表2 样品含量测定结果 mg/mL
参考现行标准中黄芩苷含量限度,限度暂拟定为:本品每1 mL 含黄芩以黄芩苷(C21H18O11)计,不得少于1.0 mg;含栀子以栀子苷(C17H24O10)计,不得少于0.6 mg(栀子苷相当于所测样品平均值的70%,结合《中国药典》2015 年版一部对栀子中栀子苷的含量限度,转移率为49.8%)。
按现行标准检验,42 批样品均符合规定。其中pH 值的限度为4.5~6.5,本次所测pH 值范围区间为4.8~5.7。不同生产企业稍有差异,分析原因:(1)不同企业生产工艺参数有区别,比如煎煮加水量、温浸温度等;(2)不同企业使用的辅料类别及使用量上有差异,在矫味剂的选择上,有蔗糖和甜菊素,部分企业还添加了桔子香精,防腐剂的使用上有苯甲酸钠和山梨酸钾两种。
按现行标准黄芩苷含量测定项检验,42 批样品均符合规定,但不同厂家之间的黄芩苷含量差异较大,最大值有3.9 mg/mL,最小值仅为1.2 mg/mL,推测原因为生产工艺参数不同及黄芩药材质量参差不齐。按修订后的含量测定方法测定,并按拟定限度判定,黄芩苷含量均符合规定,且与原方法测得值基本一致,但有7 个厂家的21 批次样品栀子苷含量低于限度,且不同生产企业之间及同一生产企业不同批次间差异较大,最大值有2.6 mg/mL,最小值仅为0.1 mg/mL,原因可能是:(1)各生产企业用于投料的栀子药材质量参差不齐,栀子药材采购验收标准中没有含量测定项。(2)各企业具体的生产工艺参数(比如煎煮加水量、煎煮罐压力等)有差异。(3)因现行标准中未对栀子药材进行定量控制,难以保证生产厂家真实、足量投料,从而导致了产品质量的差异。
应修订清热解毒口服液含量测定方法,增加栀子苷的含量测定,从标准上提高清热解毒口服液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