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学芳
口语表达能力是用口头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意见、建议的能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那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呢?
一、营造和谐氛围,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心理学家认为:在通常情况下,课堂气氛可以分成积极的、消极的和对抗的三类。积极的课堂气氛是恬静与活跃、热烈与深沉、宽松与严谨的有机统一,它不但有助于学生知识的学习,而且会促进学生的社会化进程。教师要做到教学语言亲切、诚恳、贴近学生年龄特点,站在学生的立场,与学生一起说、一起想,缩短师生距离。经常与学生共同“拉家常”、聊天,一起讲故事,续编故事,使学生的口语交际有“源”而发。尤其是通过谈论动画片、童话故事,更能打开学生的话匣子,引起学生的共鸣,这样学生才敢想、敢说、敢问、敢做、敢于创新、敢于创造。教学中,有的学生有话想说却不敢说,有的生怕说得不好会引起同学的譏笑。因此,口语训练时我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在台下自由交谈,并抓住时机鼓励他们,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只有在宽松的学习环境中,学生才会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见解。
二、发挥教材优势,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材是教学工作的凭据,教师的教、学生的学都要凭借教材来实现。语文课堂教学是提高口语表达能力的主要途径,要充分发挥语文教材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1)借助课文的插图,进行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指导。新的语文教材中大多数都是图文相结合,注重课文中插图的色彩是否鲜艳,形象是否逼真到位。(2)填补课文中的空白,进行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在现如今的课文里,有不少的课文在表达过程中会给学生留下一些空白,这些空白就给小学生赋予了思维的想象空间,给小学生提供了自由思维发展的机会,为小学生创造了自我展示自己语文语言表达效果的平台, 可以说,填补课文中的空白,进行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是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
三、开展语文活动,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要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1)我们根据年级的不同,学生的知识能力的差别,在各年级组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前演讲”。(2)利用节日进行口语表达。中国的传统节日很多,节日里的活动更是丰富多彩。教师要抓住这一契机,每过完一个节日都要创设表达机会,组织学生说一说。(3)组织各种各样的比赛活动,如讲故事比赛、演讲比赛、诵读比赛、读书小明星评选、优秀解说员评选等,以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在活动中锻炼学生的胆量,培养学生良好台风以及各方面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