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世界大学排行榜影响下,出现了大学的均质化倾向与文化价值特色焦虑,这其实是大学国际性与民族文化性关系处理困境的具体体现。需要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探寻困境破解的逻辑,渗透在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中的历史过程思想具有破解困境的重要方法论意义。进一步结合现阶段我国的历史方位,可以认为:民族文化特色仍然是当代大学的重要特征,大学国际性完全代替民族文化性的观点不适宜。破解大学均质化与文化价值特色焦虑需要:正视差距,坚持发展科技和生产力;从社会现实出发,充分发挥大学的文化创新发展功能;积极参与国际教育标准制定,提升中华民族文化国际影响力。
关键词:大学评价;国际性;文化价值特色;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
目前,大学排行榜成为高等教育评价的重要依据,种类繁多的各类大学排行时刻牵动着各大学的神经,已然成为各大学高度关注的话题,无论出于何种动机,各大学都在努力提升自身在世界大学排行榜中的位次。在世界大学排行榜影响下,出现了处理不好大学国际性与民族文化性关系的现实问题,其直接的表征就是大学的均质化倾向与文化价值特色焦虑。本文尝试借助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对大学的均质化倾向与文化价值特色焦虑破解逻辑与思路加以探讨,以期加深对问题的认识与研究。
一、世界大学排行榜影响下大学的均质化与文化价值特色焦虑表征
大学排行起源于美国,《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News﹠World Report,简称USNews)于1983年推出了全球第一个大学排行榜。[1]西方国家比较知名的大学排行还有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杂志推出的“世界大学排行榜”(Times Higher Education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简称THE)、英国夸夸雷利·西蒙兹公司(Quacquarelli Symonds)发布的QS世界大学排名(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简称QS)等,国内有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推出的“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cademic Ranking of World Universities,简称ARWU)。以上大学排行榜被称为世界大学四大排行榜。200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欧洲高等教育中心成立的“国际排名专家小组”(International Ranking Expert Group)在德国柏林公布了“高等教育机构排名柏林原则”。201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专门召开了大学排名专题会议,探讨制定大学排名使用指南。可以说,目前国际上已经形成了公认的并且比较成熟的大学排行指标体系,大致包括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以及国际化等维度,具体涵盖师生数量、学校资本、成果发表、投入产出等,每一套指标体系只是侧重略有不同。国内的大学排行榜基本上参照了这些通用的指标体系,大同小异。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以这些指标体系为标准制定政策措施、加大经费投入成为国内大学几乎共同的做法,追求的是一个均质化的共同目标——世界一流。随着第一个“双一流”建设周期结束,国内多所高校发布“双一流”建设专家评议结果,其中某著名高校发布了“全面建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评估结果,其它高校也不乏“整体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具备了世界一流大学的主要特征”“学校总体实力进入世界一流大学”等类似的评估结果,引起了较大的争议。雷丁斯直言,当大学都将世界“一流”作为发展目标时,其实也就不是什么目标了,这种“一流”缺乏价值取向,意味着一种资本全球扩张衍生的全球通用的标准,与一流企业、一流球队和一流餐厅中的“一流”没有区别,这种一流指标体系能够区分出一所高等院校在全球高等教育结构体系中的相对位置,然而这仅仅是“给一个完全封闭的系统中各种成分相对定位的一种方法”[2],其最直接的体现就是世界大学排行榜。国内大学对大学排名的追捧加速了这种均质化倾向。
面对“一流”大学均质化的“统计大跃进”,有论者认为,“一流”话语的兴盛正在日益消解教育的“民族文化内核”,当今的“所谓一流大学”逐渐与跨国公司一样,全球资本的日益扩张对于精神文化追求的教育领域无疑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3]有论者认为,受世界大学排行的引导,大学评价的国际化倾向凸显,主要表现在科研偏向、英语偏向以及理科偏向。[4]以学术论文发表为例,论文指标在世界大学排行评价指标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比如US.New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的数据来源于Web of Science收录的全球11000多种学术期刊,指标体系包括学术文章发表(publications)、书籍(Books)、会议论文(conferences)、标准化引用影响力(Normalized citation impact)、总论文引用次数(Total citations)、高被引论文前10%数量(Number of publication that are among the 10% most cited)以及高被引论文前1%比例(percentage of total publications that are among the top 1% most highly cited papers)等10余项。受世界大学排行指标的影响,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目前国内学术界存在科研论文优先向国际期刊投稿发表的倾向。2020年2月,《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由科技部、教育部印发,该“意见”指出,SCI论文相关指标已经使得国内高校科研工作出现了过度追求SCI论文相关指标的“异化现象”,导致科技创新价值追求扭曲、学风浮夸浮躁和急功近利。该“意见”强调,大学、大学主管部门及其下属相关单位要正确引导学术文化发展方向,不发布、不采信、不引用“SCI论文相关指标、ESI指标的排行”以及“以SCI论文、ESI为核心指标编制的排行榜”,不将“SCI论文相关指标”作为学科、科研工作者以及高等院校“评价的标签”,指出SCI论文不是评价学术水平与创新贡献的直接依据,要求坚决摒弃“以刊评文”,破除论文“SCI至上”。[5]国内某杂志社社长与总编辑撰文呼吁“好文章发表在中文期刊上”,高质量论文要优先在国内期刊发表,“反对一味追求在国外期刊发文章,给外国人交版面费、壮大外国期刊的做法”。[6]有论者指出,中国学者的科研成果发表在国外英文期刊,不利于第一时间转化成助推中国发展的生产力,提倡“中文首發制”,中国人包括世界华人的科研成果首先用中文发表,然后再用英文等外语发表或中英文同时发表,加大中文文本的评价权重,认为这是给中文最起码的“尊严”。[7]教育部2020年8月公布的《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2776号(教育类246号)提案答复的函》中提到,大学评价将突出“论文代表作”,SCI论文、ESI排行等相关指标将不再作为直接判断标准,代表作中应有一定比例的中国期刊论文,提倡与鼓励优秀研究论文成果优先在中国期刊发表。[8]教育部在2020年11月发布的《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方案》也同样强调,“中国期刊与国外期刊相结合”,发表在中国期刊上的论文必须占据代表作的一定比例,“不将SCI、ESI相关指标作为直接判断依据”。[9]《关于破除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意见》于2020年12月由教育部发布,“意见”指出,国际数据和期刊不得被过分依赖,“防止国际期刊论文至上”。[10]学术论文发表“国际期刊优先”倾向是国内大学评价改革的现实背景,从学界到政府部门对这种现象的“纠偏”与“批评”某种程度上集中反映了大学文化价值特色焦虑的现实境况。
二、基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大学国际性与民族文化性关系处理逻辑
大学评价的均质化倾向与文化价值特色的坚守反映了大学国际性与民族文化性关系处理的现实性难题。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是处理世界性与民族文化性关系的重要方法论,从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入手,可以探寻大学国际性与民族文化性关系处理的逻辑。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主要体现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等经典文献中,马克思在这些著作中对世界历史理论进行了充分的阐述。马克思认为,在历史中社会物质生产具有重要的基础地位,从而将社会历史观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之上。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深刻阐释了这种唯物史观。“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阐述现实的生产过程,把同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11]此处的“交往形式”意指生产关系,“市民社会”意指经济基础。唯物史观以现实历史为基础,不是在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唯物史观强调不是从观念出发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解释各种意识形式。马克思强调,如果在英国发明的机器导致印度和中国的大量劳动者失去饭碗,并且“这些国家的整个生存形式”都被改变,则“这个发明便成为一个世界历史性的事实”。砂糖和咖啡在19世纪同样具有世界历史性意义:这两种产品的匮乏是由拿破仑的大陆体系引起的,导致德国人起来反抗拿破仑,光荣的1813年解放战争的现实基础由此产生。“由此可见,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不是‘自我意识、宇宙精神或者某个形而上学怪影的某种纯粹的抽象行动,而是完全物质的、可以通过经验证明的行动。”[12]马克思指出,洞察世界历史的形成和发展必须从物质生产出发,决定世界历史发展趋势的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组成的生产方式。生产力发展水平逐步提高,分工进一步发展,各民族相互交往日益频繁,人们个人的、狭隘的、区域的、民族的历史活动逐步被世界历史性的活动所代替,在这一基础上形成的整体历史进程就是世界历史过程。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既有别于相对国别而言的整个人类历史,也不是黑格尔所阐发的民族地域为中心的世界历史,而是具有宏大视野的历史概念,是由生产方式决定的、各民族普遍交往基础之上形成的有机整体历史。
(一)历史过程思想是大学国际性与民族文化性关系处理的重要方法论
“历史过程”是贯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理念。在批判机械唯物主义时,马克思说道:“它不能把世界理解为一种过程,理解为一种处在不断的历史发展中的物质。”[13]马克思将历史赋予内在变化和发展的涵义,没有发展,就意味着没有历史,历史就是发展过程,就是变化,就是不断产生联系的新形式的过程。没有内容和形式的同一重复,尽管存在,也是没有历史的。马克思在谈到亚细亚生产方式时,以印度为典型进行举例说:“印度社会根本没有历史,至少是没有为人所知的历史。”[14]因为自给自足是亚细亚生产方式中公社的典型特征,按照同一形式不断地将自己再生产出来,以同一名称在同一地点再建是它们偶然遭到破坏时的通常做法。[15]马克思在批判吸收黑格尔等人思想的基础上,深刻揭示了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的全面发展规律。历史过程思想是两大规律的灵魂,彰显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科学性与价值所在,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具体体现。
1.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
着眼于世界历史的产生与发展,马克思考察了社会生活的整体联系,洞察到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的历史观时指出,费尔巴哈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決不是天地初开以来就始终如一、直接存在的,而“是历史的产物”,是社会状况和工业发展的产物,是世代活动的结果,新一代站在“前一代所奠定的基础上”,推进“前一代的工业和交往”继续发展,并伴随着需要的变化而“改变他们的社会制度”。[16]“社会状况和工业发展”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组成的生产方式,“新一代站在前一代所奠定的基础上”体现了鲜明的历史过程特征。马克思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中,从生产方式的变革中发现了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工场手工业代替了”过去那种“封建的或行会的工业经营方式”,因为后者已经无法适应“随着新市场的出现而增加的需求了”。然而市场总是不断扩大,随之需求总是不断增加,以致工场手工业也无法满足需要了,于是以蒸汽机为代表的机器带来了工业生产的革命,工场手工业又被现代大工业代替。[17]马克思认为,从封建的或行会的工业经营方式到工场手工业再到机器大工业生产,这些生产方式的变革标志着不同历史时代的本质特征。马克思所讲的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是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四个社会形态的划分依据。马克思讲道,“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对抗形式,”这里的对抗指的是“从个人的社会生活条件中生长出来的对抗”,而不是指个人的对抗。然而,“解决这种对抗的物质条件”是由“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胎胞里发展的生产力”所创造的。[18]由以上论述可知,马克思从唯物史观出发,阐明了生产方式的变革从根本上带动了五种社会形态的更替这一重要发现,其中蕴含着重要的历史过程思想。“一切依次更替的历史状态都只是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的无穷发展进程中的暂时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是必然的,因此,对它发生的那个时代和那些条件来说,都有它存在的理由;但是对它自己内部逐渐发展起来的新的、更高的条件来说,它就变成过时的和没有存在的理由了。”[19]每一种新的社会形态的产生,意味着生产力达到了新的发展水平,出现了新的生产关系,从而也意味着出现了新的生产方式,这个过程就是历史发展过程,从而深刻揭示了社会发展的一般性规律。
但此处还需要讨论一个社会发展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的问题。有论者曾指出,马克思在提出东方社会理论之前,他的“世界历史”思想就是一种单线论,“是牺牲特殊,强制特殊服从普遍,忽视了矛盾的特殊性”[20],即用普遍性牺牲掉了特殊性。马克思曾经指出,“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21],也成为国内外一些学者马克思“单线论”的口实[22],这种“单线论”其实是对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的误读。19世纪70年代中后期,马克思根据当时俄国的具体历史发展状况,认为俄国跨越“卡夫丁峡谷”是有可能的,即不经过资本主义的阶段,而直接进入下一个社会发展阶段。1881年,马克思在给查苏利奇的复信草稿中认为,俄国村社之所以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生产的所有可怕的波折,而将它的一切肯定的成就所吸收,就是因为俄国村社与“资本主义生产是同时代的东西”。[23]马克思指出,俄国不必一定要像西方那样,需要“先经过一段很长的机器生产发展的孕育期”,才能够采用机器、轮船、铁路等等。他质疑“否认这种进化的理论上的可能性”的“俄国资本主义制度的崇拜者”:“请他们给我说明:他们怎么能够把西方需要几个世纪的发展才建立起来的一套机构(银行、信用公司等等)一下子就在自己这里建立起来呢?”[24]马克思“卡夫丁峡谷”思想的提出是基于俄国所处的以下历史条件:一是并非脱离世界历史而存在,二是不像东印度那样成为外国征服者的猎取物,三是与世界市场紧密联系,四是同资本主义生产处于同一时代。[25]所以,“卡夫丁峡谷”思想始终贯穿着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充分体现了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
马克思阐释的社会发展规律指引了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趋势,揭示的是人类社会历史的总体联系,是“以‘平均情况发生作用的”[26],承认社会发展规律的普遍性并不意味着否定特殊,规律本身就是普遍与特殊的统一。正如列宁指出,规律作为普遍的联系,并“不只是抽象的普遍,而且是自身体现着特殊、个体、个别东西的丰富性的这种普遍”。[27]马克思的社会发展“五形态”规律理论本身就包含着一与多、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的辩证统一。同样,作为社会发展“五形态”规律理论基础的世界历史理论也内在蕴含着多样的统一。各民族、各个国家多样化的发展也是世界历史理论中的应有之义。我国社会虽然没有经过资本主义阶段,但我国却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同处于一个时代,同样要受到西方发达国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影响,必然要吸收它的 “肯定的成就”,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科技,促进我国的现代化发展,融入世界历史大潮之中。
2.人的发展的“历史过程”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不但揭示了社会发展规律,同样还从唯物史观出发,深刻揭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过程。马克思将人的发展阶段分为人对人的依赖阶段、人对物的依赖阶段以及人的自由个性发展阶段。在人的发展的第三阶段,“地域性的个人为世界历史性的、经验上普遍的个人所代替”[28],“世界历史性的、经验上普遍的个人”成为“世界历史性存在的个人”、获得解放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个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一种历史性的过程,不是一种固定的状态。“个人的解放的程度”是由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公有制生产关系的逐步建立决定的。人的发展三个阶段蕴含着重要的历史过程因素。人对人的依赖、人对物的依赖以及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三个阶段依次更替,每个阶段都意味着产生了新的变化,人获得了新的发展。
“处于世界历史过程中的人”与“世界历史性存在的人”是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包含的两个不同概念。“处于世界历史过程中的人”是指受一定的地域性、民族性和特定生产方式限制而处于全面发展实现过程中的人,“世界历史性存在的人”则指自由而全面发展最终实现的人。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即指“世界历史性个人”发展的高级阶段,那种认为“世界历史性个人”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实现条件的观点是不能被认同的。[29]
“处于世界历史过程中的人”与“世界历史性存在的人”应该被严格区分。[30]有论者认为:“从一定意义上说,当代人的世界历史性存在就是在资本逻辑及科学文化驱动下的生成、变革和演进,是繁荣与萧条、富裕与贫困、文明与野蛮、自由全面发展与异化畸形并存的状态。”[31]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原因就是混淆了“处于世界历史过程中的人”与“世界历史性存在的人”这两个概念。“人的世界历史性存在”的最终实现就是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实现,当代的人只能是处于世界历史过程中的人,是朝着“人的世界历史性存在”这一高级目标迈进的人,這个向目标迈进的过程就是世界历史过程。从逻辑上讲,“当代”与“人的世界历史性存在”是不能搭配表述的,“当代人的世界历史性存在”这一表述是一种时空的错位,人的世界历史性存在只能是未来的一种目标状态,这种目标状态还不可能在当代实现。“而各个人的世界历史性存在,也就是与世界历史直接相联系的各个人的存在”[32],萧条、贫困、野蛮与异化畸形是当代的现象,或者说是“处于世界历史过程中的人”遭遇的现象,与“世界历史直接相联系的各个人的存在”状态是已经摆脱了萧条、贫困、野蛮与异化畸形,真正实现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状态。
(二)现阶段我国社会的历史方位是处理大学国际性与民族文化性关系的现实基础
在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指导下,合理处理大学国际性与民族文化性关系的现实基础是当今我国社会的历史方位。在对人的依赖—对物的依赖—人的自由个性发展这一人的全面发展宏大历史脉络以及前现代社会—现代社会—后现代社会这一宏大社会历史发展脉络下,当今社会所处的历史坐标必须给予判断。当代社会,人对人的依赖、对物的依赖和人的自由个性发展并存,但物的依赖占主导地位,个人的自由个性发展还未真正生成和确立起来[33];从社会发展角度讲,存在着从前现代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与现代社会向后现代社会转型的双重转型并存的局面。这就是当今社会的历史方位。这种历史方位的确定是根源于整个社会的生产方式,其中生产力发展水平是主要因素,与我国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是相对应的。
马克思谈到,在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过程中,各个相互相影响的活动范围“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的越是彻底,世界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34]。民族间的相互往来与依赖打破了地方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物质的生产和精神的生产都被牵涉其中。公共财产中增加了各民族的精神产品,地方和民族的文学逐渐成了世界文学,地方和民族的局限性、片面性和狭隘性逐渐变得不可能。[35]虽然随着生产方式的变迁,世界交往的扩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但就我国现阶段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国际经济格局与秩序来讲,民族文化特色仍然是社会的重要特征,相应地,民族文化特色仍然是当代大学的重要特征,国际性超越甚至完全代替民族文化性的观点是不适宜的,这并非民族狭隘性的表现,这一结论是由我国当代社会的历史方位决定的。马克思指出,人们的存在并非由人们的意识决定,而是人们的意识由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不能以一个人对自己的看法为依据去判断他,同样,也不能以时代的意识为根据去“判断这样一个变革时代”。必须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去解释这个意识。[36]这种判断根源于现实存在的生产方式。
三、 大学均质化与文化价值特色焦虑破解思路
循着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梳理的理论逻辑,笔者尝试提出大学均质化与文化价值特色焦虑破解的几点思路。
(一)正视差距,坚持发展科技和生产力
马克思指出,大工业“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它让所有的文明国度以及这些国度中的所有人的需要的实现“依赖于整个世界”,原因就是“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的状态”被它消灭了。“它使自然科学从属于资本,并使分工丧失了自己自然形成的性质的最后一点假象。”只要在劳动的范围内有可能做到,它一概消灭掉自然形成的性质,它将“所有自然形成的关系变成货币的关系”[37]。在世界历史进程中,资本在全球流通扩张,高等教育领域同样不能幸免,在追求世界一流目标的驱使下,大学出现均质化的倾向,价值意义被消解。雷丁斯在《废墟中的大学》中直言,高等教育将走向“虚无主义”。大学从属于“资本”,一所大学在资本的驱使下,可以在短时期内扩大规模、招揽人才,距离世界一流的目标就会更近。世界大学排行榜提供的量化指标体系成为大学努力追赶的标准。但需要清醒的认識到,全球整体并未达到生产力高度发达的阶段,国家间、民族间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存在着巨大差异,在国际经济贸易领域存在着严重的不平等交换,这种不平等同样发生在高等教育领域。虽然世界大学排行榜提供了全球统一的大学评价指标体系,但正如阿特巴赫(Altbach,P.G)的教育依附论所强调,这种统一的指标体系却无法改变全球高等教育中心—边缘的模式结构,即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学普遍处于中心位置,而大量的发展中国家的大学普遍处于边缘位置。阿特巴赫(Altbach,P.G)的教育依附论认为,目前的高等教育国际体系实质上是一种“新殖民主义”;全球高等教育的中心—边缘模式实质上是被依附与依附、控制与被控制的知识生产与知识消费的关系。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的“世界一流”运动其实就是西方新殖民主义的一部分,高等教育的“发展”概念仍然是西方定义的。西方大学的产出标准和质量标准被东方国家套用。对西方式的大学排名等的过度依赖与强调,大大破坏了本土的学术共同体和学术生态,进一步强化了西方高等教育的统治霸权。[38]
表面看,高等教育不平等的国际体系是由国家间高等教育发展实力差异造成的,但本质上,还是发展中国家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由生产力的发展为推动力的综合国力差异导致的。需要清醒认识到我国与发达国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差异,面对高等教育不平等的国际体系,为了维护国家利益,需要冷静、客观看待高等教育国际化,防止出现超出本国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所谓大跃进式的世界一流运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在目前的社会发展阶段,需要坚持贯彻“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但这并非意味着关起门来,与世界发达国家的教育体系隔离开来。在目前社会发展阶段,大学需要保持民族文化性,彰显文化价值特色,但要达到这个目的需要增加国际交往交流,坚持发展科技和生产力,增强国力,使中华民族强大起来。阿特巴赫在考察德国与美国的大学教育发展历程时发现,德国大学在18世纪末处于边缘位置,但至19世纪中叶已经到达中心位置;同样,美国的高等教育以前是英国的知识殖民地,但在50年的时间里,美国的大学与学院获得了飞速的发展,至今维持着世界高等教育的中心地位。阿特巴赫认为,德美两国除了采取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措施外,综合国力的增长、工业的发展是其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39]
(二 )从社会现实出发,充分发挥大学的文化创新发展功能
中国的社会发展阶段与历史方位决定了民族性仍然是当代大学的重要特征,传承民族文化是大学的重要功能,但教育除了发挥文化传承功能,还要充分发挥文化的创新发展功能。需要强调的是,文化的创新发展根源于社会存在,不可脱离社会现实性。根据唯物史观原理,文化属于社会意识,受社会存在决定与制约。普列汉诺夫为了反对对唯物史观的简单化和教条式理解,提出了著名的“五项论”公式,对于从社会现实出发正确理解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五项论”公式包括:(1)一定程度的生产力的发展;(2)由这个程度所决定的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3)由这些人的关系所表现的一种社会形式;(4)与这种社会形式相适应的一定的精神状况和道德状况;(5)与这种状况所产生的那些能力、趣味和倾向相一致的宗教、哲学、文学、艺术。普列汉诺夫认为,人们习惯非难唯物史观的那种“片面性”与“狭隘性”,在这个“五项论”公式中“找不到一点痕迹”。[40]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分为社会意识形式和社会心理。社会心理就是指社会中自发的、不定型的、不成体系的情感、道德、风尚、习惯、礼仪、成见、愿望、审美情趣、人生观、价值观等,主要构成有民族心理、时代心理和行业心理、阶级心理等。普列汉诺夫谈到的“精神状况和道德状况”属于社会意识中的社会心理因素,他所说的宗教、哲学、文学、艺术则属于社会意识中的社会意识形式。从狭义的角度讲,文化就是社会意识中的社会心理。
历史性是文化的重要特征。马克思指出,历史不是“源于精神的精神”,它不会在“自我意识”中消融而告终。历史的每一个阶段都会遇到一定的生产力总和以及一定的物质结果。人对自然以及对人都会历史地形成各种关系,这些关系都会受到大量前代传承下来的因素如生产力、资金和环境的影响,尽管后一代会毫无例外地改造这些因素,但是不得不承认,这些因素也“预先规定”了后一代自身的生活背景与基础,“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41]
民族文化是民族主体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形成的特定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是与一定时期的生产方式相适应的。在生产力较低的阶段,人们的生活方式是以满足生存为第一需要的。在原始社会,生存“是占第一位的东西”,原始人各种欲求的满足被毫无遮盖地表现出来,他们不断地被艰苦、贫乏、危险的生活环境所驱使去搜寻安全的住处和可以果腹的食物,他们不会也没有空闲去高谈阔论玄虚高妙的东西。他们打猎、捕鱼、采集其它部落的知识等这些关于大自然与周边环境的认识都是直接为自身的生存服务。原始人的占卜巫术、神话传说、宗教意识绝不是海阔天空的遐想、闲暇之余的诗词歌赋,这些“神秘的认识”同样发挥着满足原始人生存的功能,服务于“他们的生存意志,是他们的生存活动的实用证书”。[42]原始人的生活方式是由当时的生产方式决定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方式随之变迁,人们的生活方式也随之变化。某些民族文化由于不适应今天的生产方式逐渐失去存在的场域,失去了生产生活价值,已经不利于人的发展,满足不了人的生活质量的提高需要,成了人们实现美好生活愿望的障碍,就应该被淘汰,被适应当今生产方式的新的文化所替代。按照文化相对主义者的观点,进入学校的民族传统文化应该保持“原汁原味”,越原生态越好,其实这种观点是不合时宜的。从学生的角度讲,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适应当今生产方式、失去生产生活价值的民族文化是应该“谨慎”进入校园的。大学一定要发挥文化创新发展功能,挖掘出民族传统文化的现代教育价值,选取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容进入学校。大学的文化创新发展需要从生产方式状况、社会发展现实出发,充分利用自身人才资源与智力资源优势,坚持发展理念,对民族文化进行现代化开发与创新。
(三)积极参与国际教育标准制定,提升中华民族文化国际影响力
《教育现代化2035》强调,深度参与研究制定国际教育标准、规则与评价体系,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开创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43]2016年,我国首次牵头完成重要国际组织的教育发展规划——《亚太经合组织教育战略》,协调世界银行编写《关于国际教育趋势及经验的政策建议》,与法国科研与高等教育评估委员会(HCERES)、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构(QAA)以及澳大利亚教育质量保障署 (AUQA)等国际权威教育质量部门合作,探索建立教育领域的“中国标准”。[44]“十三五”期间,我国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合作举办了第二届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会议、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等,作为2030年教育指导委员会成员、2030年教育监测指标技术合作组和教师工作组等工作机制成员,积极参与全球2030年教育目标实施。[4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强调,要“建设中文传播平台,构建中国语言文化全球传播体系和国际中文教育标准体系”。[46]“十三五”期间,全球有70个国家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约有2500万人正在中国以外学习中文,全球有4000万人次参加HSK与YCT等中文水平考试。[47]政府和高校应该进一步探索信息化背景下汉语国际推广的新载体、新形式,进一步调动外方高校建立孔子学院的积极性,探索孔子学院融入外国的本土化建设模式,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作出贡献。要学会习惯向世界推介中国教育经验、模式与成果,让世界了解中国教育,欣赏中国教育,并愿意学习中国教育。总之,中国要有敢于引领和推动世界教育发展的勇气和担当,让中国教育融入世界教育体系,这样才能使中国教育的民族性闪耀在世界民族之林。
参考文献:
[1]ROBERT J M.U.S.News ﹠World Reports College Rankings[C].Presented at AIR Annual Meeting,Long Beach,CA.,June 3-6,2001.
[2]比尔·雷丁斯.废墟中的大学[M].郭军,陈毅平,何卫华,周利娟,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25.
[3]曹宇.大学教育:走向一流还是走向虛无?[J].读书,2020(6):74-81.
[4]胡建华.大学评价的排名化与国际化[J].江苏高教,2020(4):1-6.
[5]科技部,教育部.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 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EB/OL].(2020-03-03)[2022-09-06].http://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3/03/content_5486229.htm.
[6]李志军,尚增健.亟需纠正学术研究与论文写作中的“数学化”“模型化”等不良倾向[J].管理世界,2020(4):5-6.
[7]李宇明,王春辉.中文发论文利于及时转化科研生产力[EB/OL].(2020-02-01)[2022-09-06].https://new.qq.com/omn/20200201/20200201A098 HT00.html?pc.
[8]教育部.关于政协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2776号(教育类246号)提案答复的函[EB/OL].(2020-08-17)[2022-09-06].http://www.moe.gov.cn/jyb_xxgk/xxgk_jyta/jyta_jybxwzx/202008/t20200817_478448.html.
[9]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工作方案[EB/OL].(2020-11-02)[2022-09-06].http://www.moe.gov.cn/jyb_xwfb/moe_1946/fj_2020/202011/t20201102_497819.html.
[10]教育部.关于破除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意见[EB/OL].(2020-12-15)[2022-09-06].http://www.moe.gov.cn/srcsite/A13/moe_2557/s3103/202012/t20201215_505588.html.
[11][1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44,528.
[12][14][17][28][32][34][35[37][4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8-89,767,273,86,87,88,276,114,92.
[13][1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82,270.
[15]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15.
[18][3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3,32-33.
[20]张奎良.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J].中国社会科学,1989(2):27-42.
[2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11.
[22][25][26]丰子义.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辨析[J].哲学研究,1990(4):10-18.
[23][2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431,431.
[27]列宁.列宁全集(第3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98.
[29]叶险明.“世界历史性个人”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12):83-93.
[30]郭连锋,孙振东.全球化进程中教育民族性的困境与出路[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3):168-171.
[31]顾智明.“人的世界历史性存在”与人的实践自觉[J].中国社会科学,2009(2):39-51.
[33]韩庆祥.现代性的本质、矛盾及其时空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16(2):9-14.
[38][39]阿特巴赫.作为中心与边缘的大学[J].蒋凯,译.高等教育研究,2001(7):21-27.
[40]普列汉诺夫.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2卷)[M].上海: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1:186-187.
[42]俞吾金.问题域外的问题:现代西方哲学方法论探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14-15.
[43]中国政府网.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教育现代化2035》 [EB/OL].(2019-02-23) [2022-09-06].http://www.gov.cn/zhengce/2019-02/23/content_5367987.htm.
[44]李金林,刘剑青,张乃心.“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中国教育对外开放的新发展[J].中国高教研究,2017( 8):45-49.
[45][47]王家源,焦以璇.全方位教育对外开放局面进一步形成,深入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十三五”教育国际影响力迈上新台阶[N].中国教育报,2020-12-23(1).
[46]中国政府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EB/OL].(2021-03-13) [2022-09-06].http://www.gov.cn/xinwen/2021-03/13/content_5592681.htm.
(责任编辑 刘第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