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文是小学语文重点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因此,教师应该优化语文作文教学方法,指导学生正确写作,让学生爱上写作。文章基于多元化视角,探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现状,并提出相应的语文作文教学策略,以期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促进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多元化,提高语文作文教学效果。
关键词:多元化;小学语文作文;问题;教学方法
作者简介:马玉燕(1986—),女,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坪庄乡免古池小学。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必须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总结教学经验,优化教学策略,尝试突破以往习作教学中存在的瓶颈,采取多元化教学方式。教师不仅要促进教学方式多元化,还要促进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手段多元化,运用信息技术构建高效课堂,渗透现代教学理念,抓住语文习作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写作方式和技巧,积累知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1]。
一、当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传统单一,学生缺少写作思路
部分教师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较深,在开展语文写作教学的过程中,仍然习惯使用灌输式教学方式,花费大量课堂时间为学生讲解一些写作手法并让学生仿写,没有真正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学生对于该种写作技巧是否掌握,是否有内容可写,这些基本问题没有得到重视。教师只给学生灌输写作方式,导致学生无法围绕一个写作话题展开论述,没有事件可记叙,没有景物可描写,思路不清,语言不通,学生出现畏难心理。另外,部分教师过于注重仿写,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地仿写,限制了学生的写作思维,难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与创新能力。
(二)教学目标不科学,无法满足学生的写作需求
小学生正处于思维启蒙与发展的阶段,部分教师在制订语文写作教学目标时,忽略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只顾完成教学大纲要求,难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另外,教师在制订写作教学目标时,通常情况下会结合考试要求,给学生灌输一些怎样写才能得高分的技巧,教学生一些写作模板,甚至让学生统一写法,长此以往,学生会失去写作的兴趣,处于被动写作状态。教师怎样要求,学生就怎样写作,没有融入真情实感,不仅会限制学生的写作思维,同时也无法满足学生的写作需求,制约了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
二、多元化视角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
(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积累写作素材
积累素材是写作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如果学生单纯靠自己的空想去写一篇文章,就难以写出一篇佳作。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较为薄弱,且缺少生活阅历,对于周围的事物缺少观察,脑海中并没有丰富的语言体系,提笔写作时,不知道如何组织自己的语言。基于这种情况,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以兴趣为前提,引导学生阅读书籍,学会观察周围的事物,积累点滴,获得丰富的写作素材[2]。
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篇以“小动物”为话题的作文,题目自拟,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从多角度进行观察,记录观察内容,并整理素材,理顺思维,进行写作。教师以学生喜欢的动物为话题,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且动物在生活中非常常见,便于学生观察。在观察之前,教师可以给学生出示一张“河马”的图片,从它的外形、颜色、生活习性等各个方面给学生介绍,引导学生从多个方面对所要描述的动物进行观察,并选择其中一到两个特点进行重点描写,详略得当。与此同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主动观察其他事物,如周围的花草树木,身边的同学、老师以及父母,观察他们身上突出的特点,促使学生积累多方面的写作素材,并将这些素材进行整理。学生积累一定的写作素材后,在写相关话题作文时,就可以灵活运用自己积累的素材,写出优秀的作文。
(二)鼓励学生阅读,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要想写好一篇作文,小学生应该做到言之有物,而这除了需要认真观察生活中的事物,还需要广泛阅读,增加阅读量,通过阅读积累优美词句,优化语言体系。
第一,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熟读课内文章。教材是语文学习的重点内容,教师应该利用语文教材内容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例如,郭枫先生的《草虫的村落》将人们经常忽略的草虫世界描写得情趣盎然,充满人文气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让其反复诵读,提升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学生抄写喜欢的句子,反复阅读,在阅读过程中用心体会大自然的奇妙,丰富学生的感受。与此同时,教师需要抓住文章重點语句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赏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为写作奠定良好的语言基础。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进一步研读,明确每个自然段都讲了什么内容,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品味文中的优美词句,体会作者精妙的表达。
第二,教师需要注重课外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如学了《草虫的村落》之后,学生对草虫世界有了一定的了解,借此机会,教师应推荐《昆虫记》这本课外读物,延伸学生的阅读范围,让学生欣赏《昆虫记》的精彩片段,体会语言文字的特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学习作者是怎样斟酌词句的,进而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基于课内文章与课外读物,教师可为学生布置有关“昆虫”的写作练习,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与搜集的资料,展开想象,融入自己的感受,写一篇作文。
(三)联系生活实际,抒发真情实感
小学生的认知能力较弱,认为自己的生活平淡、缺少新意,作文没有内容可写,也没有在作文中融入真情实感。对此,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入手,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与家长多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在家里的生活状态,以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例如,有的学生孝敬父母,在家里能够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而有的学生在家里却什么事情也不做。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以“认识自我”为话题,引导学生谈一谈自己的优点和不足,通过写作,让学生自我反省,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此外,针对学生没有内容可写的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留心观察上学路上或者外出游玩时看到的人群,比如卖早点的叔叔阿姨、指挥交通的警察叔叔、打扫街道的环卫工人等,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能力,并对社会上的一些现象有感而发,说一说自己的感受。教师可以定期开展活动交流会,让学生互相分享近期看到的一些社会现象,并选择有价值的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让他们写一写自己的感受,抒发真情实感[3]。
(四)创造写作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教师需要运用多媒体教学工具,为学生创设多种写作教学情境,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增强其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培养其创新思维。第一,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例如,在教学《北京的春节》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过春节的场景,营造热闹、喜庆的氛围,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回顾自己过春节都会做哪些事情,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知,让学生以“传统节日”为话题进行写作。第二,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故事情境。例如,在教学《小木偶的故事》时,教师可以将声音、动画人物与文字等有效结合,将故事内容以动画片的形式播放给学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其阅读兴趣,让学生展开合理想象,续编故事内容。又如,在教学《圆明园的毁灭》时,教师可以搜集相关纪录片,在课堂上播放,让学生通过观看纪录片,更好地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被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并让学生写一篇观后感。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采用情境教学法,为学生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
(五)采用多元化写作训练模式,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师要采用多元化写作训练模式,开展丰富的写作训练活动,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进而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首先,教师应加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训练,强化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听、说、读、写的有效结合。开展口语表达训练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大胆、清晰流利、准确、巧妙地表达。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辩论会与交流探讨会,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其次,教师需加强学生的片段写作练习。部分教师在布置作文时,直接抛出一个话题或题目让学生构思,中间缺少片段式练习,学生一时之间可能无法写出一篇完整的作文,部分学生可能会出现东拼西凑的情况,为的就是达到字数要求。因此,教师需要从基础训练开始,加强学生的片段写作练习,善于捕捉教学中的写作题材,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逐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最后,教师需加强学生的作文提纲写作训练和大作文写作训练。当学生逐渐能够写出一段段的内容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合理构思、合理布局,理清写作过程。与此同时,教师应一鼓作气,让学生在此基础上填充内容,开展大作文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六)鼓励学生进行日常练笔
教师在引导学生广泛阅读书籍积累写作素材的同时,还应该鼓励学生提笔写作,让写作变成一种习惯。所以,教师不仅要完成每学期的单元习作教学任务,还应该鼓励学生对课堂之外的习作内容多加练习。经常写作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促使学生更加注重生活细节。教师要注重每日小练笔或者让学生坚持写日记,将自己当天的所见所闻以及相应的感受记录下来,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
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写作指导。部分学生在一开始的日常练笔中,可能只有寥寥几句话,还有部分学生写“流水账”,针对这些情况,教师不能批评学生,毕竟学生尝试每日练习本身就是一个良好的开端,教师应多鼓励学生,引导学生逐步完善自己的语言。只要长期坚持,学生的写作能力一定会有所提升。
(七)采用多样化的评价体系,因材施教
每个小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个性与学习特点,教师应该采取具有针对性的评价方式,及时给予学生积极、正面的评价,帮助学生树立写作信心。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不能为了避免打击学生的写作自信,对其在写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视而不见,应该委婉地指出学生的不足,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改正。
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要切中要点,评价语言要清晰,不仅要指出学生的优点与缺点,还应该给予其修改意见,为其提供修改思路。教师还需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对学生一视同仁,学会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对于写作能力较差的学生,只要其有点进步,就应该及时对其表示肯定,并鼓励其继续努力[4]。
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应摒弃传统单一的写作教学方式,根据当前学生的实际写作水平,因材施教,采用多元化的写作教学方式,突破当前的写作教学困境,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掌握基本的写作方法,合理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构思能力,丰富学生的写作经验,促使其自主处理写作中存在的问题,获得写作成就感。此外,教师还需要加强指导,积极评价,不断完善写作教学方式,提高写作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雷爱玲.关于多元化视角下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研究[J].天津教育,2022(3):138-140.
[2]韓红梅.多元化教学法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新课程(中),2018(4):102.
[3]李宁波.小学语文作文多元化教学法的应用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1(4):157-158.
[4]刘世辉.多元化视角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策略探析[J].课外语文,2018(11):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