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的环境监测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2023-08-28 01:55包静玥郑丹陶玲王梦湖邓芳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3年13期
关键词:环境监测教学内容实验

包静玥,郑丹,陶玲,王梦湖,邓芳

(武汉工商学院 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湖北武汉 430065)

环境监测课程是环境工程专业的一门基础学科,它的教学质量对学生就业和考研有直接的影响,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能得到多方面能力的培养,比如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1-2]。该课程除了教授学生理论知识,还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让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能够匹配环境监测相关专业岗位的要求。

1 环境监测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环境监测课程包含丰富的专业知识,内容广泛,水环境、土壤、大气的监测都属于课程的学习内容[3-4]。通常情况下,高校在本科第4 学期开设本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合。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是课程的主导者,单一的考核评价方式,不能准确把握学生知识掌握情况。

近年来,学校不断进行教学改革,但在该课程教学和学生实践方面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部分学生未能自主分析并解决问题,独立思考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得不到提升。在实验课中验证性实验占比较大,实验考核制度不完善,实验仪器未能及时更新[5-7]。

2 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的环境监测课程教学改革方向

2.1 课程改革指导原则

生态环境在不断发生变化,环境监测课程也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因此,无论是理论课程还是实验课程,都需要进行改革,改革的总体方向应该是在现有教育阶段的基础上,不断改进,放眼未来。

2.2 课程改革思路

通过环境监测课程学习,让学生掌握环境监测相关的原理、方法等理论知识,培养学生从事环境监测执业的技能和专业素养,成为满足行业需求的技术技能型应用人才。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标,学校需要积极与环境监测站以及环境检测企业对接,分析企业的工作任务,并针对这些任务来进行实践教学,使学生学习的知识更实用,学习效率也能得到相应提升。要采用“双导师”教学,专业课教师负责教授课程理论部分,企业工程师导师负责指导学生的实践课程。实验课是校内的实践课程,是为了培养学生操作实验仪器的能力和实验分析的能力,要优化教学组织和教学内容,让学生对实验课产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在课程改革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首先需要确定环境监测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和应用性强等一系列特点。地方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应以“必需、够用”为基本原则,以类比思维和现代教学理念为立足点,强化后现代教学观念,尤其是建构主义理论。要培养应用型人才,需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课程改革力度继续加大;二是对改革的方向进行准确把握[8-10]。

3 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的环境监测课程教学改革路径

3.1 整合优化教学内容

环境监测课程综合性强,适用于许多领域。从过程来看,现场调查、优化布点、综合评价等都在其范围内。所以,对环境监测的教学内容进行改革,需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要紧密联系实际情况,二是内容取舍要科学合理,三是与时俱进。在删减与更新教学内容时,要融入OBE 理念,并且还要与当地的环境监测日常工作进行结合。在教学期间,可以将监测过程当成是纵线,横线部分则是各种环境要素。在教学内容方面,对于重点部分以及难点部分要重点教学,简单常识性内容只需要导学。

3.2 改革实验教学模式与手段

OBE 理念的核心之一就是把学生作为课堂主体、中心,使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实验教学时,采用“双导师”制,由实践导师发布实验任务,把控学生实验进度。将学生按照4~6 人分组,小组内每名学生分工不同,成员之间相互合作,共同完成监测任务,其中包含制订监测方案、准备采样工具和试剂、采集样品和分析指标、把控质量和分析报告等。教师仅发挥指导和示范作用,保障学生在监测中的安全。将以教师为主体转变为学生为主体,采用“全程参与、自主、合作、研究”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例如,鼓励学生自主查阅实验相关资料,参加实验前的准备活动,增加对实验过程的了解,积极主动设计实验方案,自主探究实验进程。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当鼓励学生,适当给予学生指导,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利用对分课堂和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模式展开教学活动,在教学期间,教师可以利用学习平台对学生进行辅导,也可以在微信或QQ 建立交流群,让学生能够在微信或者是QQ 交流群与教师交流沟通,使学生使用软件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得到加强。

3.3 完善课程体系

环境监测课程是环境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它的导课包括分析化学和仪器分析,为后续水、大气、固体废弃物、物理性污染控制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等专业课程提供了基础支持。各门课程之间既有联系,又相互独立。环境工程专业知识具有系统性,知识体系十分复杂,各门课程内容存在重复,理论性十分强,但是实践应用性不强。部分高校的化学类基础课程能够满足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学习的需求,因而将分析化学与环境监测进行结合,开设环境监测与分析课程。为了确保环境监测知识体系的完整性,人文专业里面也需要添加该课程,建设环境监测与评价体系。由于环境监测课程的复杂性和综合性,需要组建教学团队,不同的模块安排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进行教学,并负责后期专业课的教学,这样不仅可以合理分配教学内容,避免知识重复,还可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3.4 改进教学方法,完善考核方式

环境的不断变化,要求环境监测方式也要与时俱进,所以相应的实验课程教学也需要改善与优化。要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资源,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教师在该平台上推荐优质的教学课件与教学视频,让学生观看,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让学生了解实验过程、熟悉实验原理[11-12]。在信息共享平台上,教师和学生之间可以进行互动,当学生有不懂的问题时,可以将其上传到平台上,教师进行解答;学生和学生之间也可以通过信息共享平台进行实验交流。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可以激发对实验的兴趣,同时可以实现学校资源的共享。OBE 理念的核心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成果对教学活动进行安排并展开评价,而不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方法或教师的教学内容来评价。在对环境监测课程最终学习成果进行评价时,重点是学生的学习成果而不是教师的教学方式。所以,最终评价过程的百分比被分成了四部分,有20%是学生最终所提出的实验方案是否能够在实际过程中顺利执行;有20%是学生各自组合的小组所有成员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有30%是学生对实验数据做出的分析报告是否科学合理;其余的30%是学生最终的实验总结报告是否科学严谨以及系统完整。因为每个学生对实验的掌握程度不同,所以要按照学生对实验的熟练程度以及教育要求进行评价。

3.5 加大实验室软硬件建设,拓宽学生创新空间

现今,部分高校有重科研、轻教学的趋势,这使得学校对实验课程的重视程度不足,在实验教师分配和经费的使用上不均衡。实验室的软硬件设施落后,导致环境监测实验存在问题。实验室是大学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等方面都发挥重要作用。学校在完善实验设施的时候,应该重点考虑性价比,利用现有的资金,整体优化教学体系,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建成合理、系统和健全的软硬件设施平台,让学生拥有功能齐全、安全可靠、灵活舒适的实验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验兴趣。

3.6 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应综合其他各种实践形式,形成“实验—实习—技能培训—毕业论文”的实践教学体系。教师应组织学生到环境监测站、污水处理厂等实践基地深入开展实践教学,在实际应用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操作能力。实践教学是环境监测教学的主体,在实习中接触真实的检测环境,能够让学生有更好的体验,做到与就业衔接。学生执业技能的主要标志和就业的通行证是职业资格证书,环境监测行业推行“双证书”制度,需要根据学生自身的需求和专业岗位进行相应的技能培训[13-14]。

4 结语

通过对环境监测课程现存问题的总结,结合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才培养要求,对环境监测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实践教学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在教学中应坚持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应用能力,让学生能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拥有较强的实践能力,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猜你喜欢
环境监测教学内容实验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
做个怪怪长实验
大气污染问题的环境监测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
对环境监测数据造假必须零容忍
便携式GC-MS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