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背景探析与路径解析

2023-08-28 01:55孙宏樽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2023年13期
关键词:劳动时代思想

孙宏樽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1 背景探析:劳动教育发展过程中的短板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劳动者素质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至关重要”,这是习近平同志多次勉励劳动者引用的话,可见劳动是一个国家建设的根本活动,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基础。因此,劳动教育有必要深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念,并以此为基础,对当今劳动思想的错误走向进行纠偏。

1.1 中华传统文化影响下劳动的“高尚”特性

中华文明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寓言故事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以及不断挑战自我的精神。当今社会,劳动作为人们每天的日常生产活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劳动思想”逻辑轨道逐渐发生偏移,这种变化对优秀人才的培养、中国的持续发展等方面产生极大影响。中华传统文化中“劳动光荣”“艰苦奋斗”等思想逐渐受到“劳动无用”“好逸恶劳”等错误观点的影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1]劳动是光荣的、劳动是幸福的、劳动可以创造幸福生活的正确思想在我国广为流传,但实践中有时会忽视科学传播的重要性。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劳动思想更倡导“自觉”“高尚”,是纯粹精神世界的追求,因为劳动思想是一种“高尚”的精神追求,其主要的社会功能除满足日常生活外还受道德原则束缚,所以“高尚”特征在尚未腾飞的中国具有很强的适应性,是中华传统智慧的表现形式。“口口相传”的传播理念缺乏对劳动思想的体系认知,脱离体系的理念在传递过程中遇到外部环境改变时则会产生理念偏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虽然也在积极倡导“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政策,但由于劳动思想没有迎合时代发展形成体系,所以很难短期内形成培养范式。在科技主导的社会发展中,劳动思想逐步走入“误区”,体现在认识的割裂,造成对劳动的误解,成为劳动教育的“阻碍”。

1.2 经济飞速发展背景下劳动“弱化”的倾向

由于中国历史上以农耕思想为正统,因此,我们认为除农耕外其他任何生产方式都不是主流,也正是这样的态度,使得中国在农耕时期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也为全民劳动、全员劳动提供了现实基础。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劳动者们看到了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的工作差异。从体力劳动的“辛苦”到脑力劳动的“体面”,劳动实现了从“初级”向“高级”的转变。“经济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本目标[2],国民经济总体持续向好,农耕时代以劳动谋生存的理念逐步被新时代以经济发展谋生存的理念所代替。经济的飞速发展导致人们极度渴求生活状态的改变,进而出现了盲目“抛弃”体力劳动的情况。人们渴求通过脱离体力劳动去走经济发展的道路。从对劳动思想认知的转变轨迹可知其先后经历了“提倡”“无视”“逃离”的转变历程。重新审视、考察劳动思想的转变轨迹,以新时代发展路径和理念为核心,总结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稳步发展需要依靠劳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离不开劳动。传统以“高尚”为推进动力的劳动思想已经不能全面发展。此时人们对劳动思想态度的转变说明劳动并没有立足于中国实际,所以劳动在社会发展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水土不服的情况,对中国的现实问题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1.3 科技革命背景下劳动教育边的缘化

“近年来,一些地方在劳动教育方面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总体上劳动教育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和问题,劳动教育在学校中被弱化,在家庭中被软化,在社会中被淡化,中小学生劳动机会减少、劳动意识缺乏,出现了一些学生轻视劳动、不会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象”。劳动是承载一个国家前进的源动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保障。

在资本主义工商业兴起时,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驱动了劳动思想的变革。新中国成立后,为追赶世界经济发展步伐,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的口号,“劳动带着较为强烈的政治色彩”[3],相较于传统劳动的“自觉”,此时的劳动尚处于被动局面。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逐步走进世界舞台中心,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核心竞争力,从事脑力劳动的科研人员社会地位日渐提升。为不断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劳动被日益细化,此时人们对劳动外延把握不准导致产生思想偏差。在高校教育中,出现少数教育功利化思想,产生严抓专业知识以培养更多为社会发展所用的人才的观念偏差,传统学科备受重视,而许多高校对劳动教育类课程重视程度不够,对劳动教育的课程设置逐渐弱化,甚至只存在于思政课堂,使劳动教育在高校中被限制。“以智能、绿色、泛在为特征的群体性技术革命将引发国际产业分工重大调整,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正在重塑世界竞争格局,改变国家力量对比,创新驱动成为许多国家谋求竞争优势的核心战略”[4]。与科技革命密切相关的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成为炙手可热的专业选择。在此背景下,劳动教育想要谋求发展,必须探索全新的路径。

2 要义分析:劳动教育勾勒的“三重图景”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在逐步走入世界舞台中心。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递“劳动光荣”理念,成为夯实中国前进底气的必然举措。因此,当下劳动教育需突破传统思想局限,适应时代发展,勾勒劳动教育的新愿景。

2.1 正视国际角色变化,劳动教育彰显中国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放眼全球,中国正以气吞山河的霸气走进世界舞台中央。如摒弃为中国带来财富的劳动,会造成信仰动摇,严重威胁中国的持续发展。中国在步入社会主义新时代后已不容小觑,但通过调查发现新时代的大学生对劳动思想的把握并不全面,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存在“鄙视”“逃避”劳动的现象。劳动作为中国崛起的根本力量,其内在含义被部分人曲解,导致学生对劳动产生偏见。放眼当前的国际局势,曲解劳动思想为我们敲响警钟:国际地位的稳步提升不能仅仅依靠科技人才和经济的推动,还需要朴素劳动者的助力,但是一些人被“劳动无用论”思想入侵、高精尖科技的飞速发展导致“劳动误解”。在理论框架上,劳动教育仍存在空缺现象,这让一些错误理念乘虚而入,为唱衰劳动的部分人提供话语主导权。当下我国的劳动教育必须打破“常规”,不能一味地迎合传统教育,而应该在“文化浸染”中寻找出路。

基于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寄语陕西绥德实验中学师生时候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字字千金,都是经过多年总结摸索才得出来的。孩子们要全面发展,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成为国之栋梁。”[5]这一思想应成为助力新时代劳动思想传播与发展的源动力。2015 年4 月28 日,习近平同志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强调:“全社会都要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大方针,全社会都要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任何时候任何人都不能看不起普通劳动者,都不能贪图不劳而获的生活。”[6]可见,劳动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内容之首,劳动教育的时代使命是培养大学生正确认识劳动思想、准确掌握劳动理念,有必要通过劳动教育“强化国情教育,增强学生对基本国情的了解,在传授知识中融入对学生的价值引导,加强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理解和把握,激励学生为国家民族勇于担当的责任使命”[7]。使学生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中国的发展,认识到劳动对发展的促进作用,彻底抛弃对劳动的偏见,谋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对劳动精神的共鸣。全力满足新一轮全球竞争的需求,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形成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思想、把握内外交融的时代机遇,才能在本质上建立适合新时代中国发展的劳动思想。

2.2 避免理论主义空谈,凸显劳动教育实践性

由于劳动教育在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占比较少,导致劳动教育在思想政治课中容易被“束之高阁”。“目前的劳动教育存在一些弊端,究其原因,是因为部分教育主体对大学生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8]。劳动教育要打破传统偏见下人们对劳动教育的陌生现象,应使教育者认识到劳动教育并非空中楼阁,相反,劳动教育应以一种润物无声的姿态,影响人们思维、理念的形成。因此,打造出全面、立体的劳动教育,全面推进课程思政,跨学科培养尊崇劳动、践行劳动的时代新人是提高劳动教育实践性的应有之路。

除此之外,我国劳动教育在扩充知识体系上也应摆脱传统思维范式,通过课程思政的全覆盖,使劳动教育与所有学科实现密切关联,使劳动思想内化为人文精神,达成理性与价值互补、融合的效果。通过劳动教育形式的创新,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所需要的素养作为培养目标,防止因经济条件增长导致的“好逸恶劳”“啃老”等原因将劳动变为空谈。归根结底,建设适用于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必须要让学生知晓今天的成就源自劳动,未来的腾飞依靠劳动,发挥劳动的天赋智能,突破现有的劳动偏见。在全面推进高校劳动教育的背景下,突破课程中实践与理论不平衡发展成为走出劳动教育误区的重要着力点,促进劳动教育体系的全面构建。

五千年来,中国始终以劳动为基础活动,并奉行“劳动光荣”理念。新中国成立后,甚至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以劳动为基础的行业占比较重,且此种劳动属于初级劳动(体力劳动)。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以体力劳动为主要生产方式的活动备受冲击。因此,在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过程中,似乎脑力劳动才光荣的思想占据了主导。随着经济条件的持续好转,少数人似乎已经忘了中华民族最初胜利与体力劳动密不可分,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割裂开来,将主要精力投入到脑力劳动以及技术人才培养成为主要趋势,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向第二个百年目标迈进时发现,一些大学生模糊了劳动的含义,不利于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实现。因此,从新时代发展角度来看,全面推进劳动教育的发展成为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应有之义。习近平同志指出,劳动者素质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至关重要。“劳动者的知识和才能积累越多,创造能力就越大。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一个国家发展能否抢占先机、赢得主动,越来越取决于国民素质特别是广大劳动者素质。”[9]要实施职工素质建设工程,推动建设宏大的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社会主义初期的劳动教育是基于对“劳动光荣”这一思想的简单传承,但在新时代,应将劳动教育融入高校中各专业课程,形成学科交叉,既把劳动教育融入文科、理科、艺术类等课程中,为学生营造一个全面立体的受教环境,创造劳动教育扩展和创新的培养路径,能够有效打通各学科内部联通渠道,建立起学科间紧密的桥梁。“劳动教育项目少、基地少、建设不均衡,是制约劳动教育向深度广度推进的重要因素”[10]。长期以来的偏见使得劳动教育发展不均衡,成为全面推进劳动教育的短板。随着第五次科技革命的到来,劳动教育对人文道德、伦理道德进行严重挑战,而造成这种影响的底层逻辑则是劳动教育不能均衡发展,学生的劳动思想逐渐出现差异,所以让“劳动回归”必须回到“以人为本”的基本命题上来。一方面,面对全球化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商业浪潮的冲击,传统的劳动越来越呈现萎缩情况,劳动应该经历一种变革,尤其应注入新时代的内涵,推动当下劳动教育与新理念的创新性联系;另一方面,不论时代如何发展、科技如何进步,劳动教育应塑造正确的人格永不落后。仅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用的,通过专业知识教育,他可以成为有用的工具,但不能成为和谐发展的人。当下的劳动教育应大力提倡校园内部学科与科技互为导向的促进关系。

3 路径探析:劳动教育的三个策略

劳动教育是新时代我国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必要基础,因此,在推进劳动教育的过程中,须密切配合国家对新时代接班人的人才培养需求,明晰劳动教育在新时代的发展前景,积极践行学科融合,为劳动教育出谋划策。

3.1 加强顶层设计,强化劳动教育

习近平同志说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越是接近目标,遇到的苦难、风险与挑战就会越多。”[11]在如此紧要关头,面对外部环境的重重困境,我国仍存在各种各样的风险,因此,加强劳动教育建设,夯实底层逻辑尤为重要。

“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就是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新发展阶段、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统筹发展和安全作出的重大战略谋划”[12]。须紧紧依靠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开启新征程,扬帆再出发。可见劳动已经成为我国新时代建设自上而下需要设计的重要内容。换句话说,新时代的劳动教育需打破原有的路径依赖,以整体规划角度作为顶层设计内容,劳动教育应坚守“中国特色”道路不动摇。新时代的中国之所以能够站在世界舞台的中心,是全体人民智慧的结晶,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人们的奋斗精神,更源自五千年来传统文化对人民品格的塑造。首先,劳动教育应赓续五千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植于中华沃土,从实际情况出发,聚焦时代问题,运用中国智慧解决当下青年对劳动思想的错误解读,以树立积极向上的劳动观念应对当今中国面对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第二,劳动教育需遵循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根基,秉持大国理念,做好使命担当,在新时代发展中发挥其价值。“一百年来,党始终践行初心使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绘就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壮美画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13]东西南北中,党政军民学,党是领导一切的。第三,劳动教育需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支点,引发对劳动思想的新时代共鸣,实现思想的新融合,打破“好逸恶劳”思想的陋习,推动劳动教育,加强中国自信。

3.2 打造全新教学体系,增强劳动教育的实效性

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大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改变自改革开放以来部分人对劳动思想的懈怠问题,劳动教育应建立实践教学体系,增强劳动教育的实效性。在科技飞速发展、产业融合日益紧密的时代,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应更注重多样化,不能仅以培养高科技人才为依托,而是应该实现人才的全面培养,突破人才培养的局限。在传统劳动教育已经难以继续发扬“劳动光荣”的背景下,新型劳动教育不仅能对传统劳动教育进行小修小补,更应通过对劳动教育的理念与路径重建,对劳动教育范式进行调整并创新,弥补传统劳动教育创新不足的缺点,秉承新形式创新精神,推动劳动教育走向实践创新轨道,打造全新劳动教育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劳动者素质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至关重要。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劳动者素质的竞争。建立高质量的劳动教育,培养具备实践能力的新时代人才,鼓励当前劳动教育走出基础课堂,深入到日常生活、实现立体建设,提出更适用于学生、课堂的理念路线。由此可见,虽然劳动教育已经出现在高校课堂,只是长期以来形成的观念差异,使得劳动教育没有像其他学科一样站在教育中心,导致劳动教育处于停滞不前状态。由于整体认知差异和课堂效果不佳,劳动教育很难发挥其本质功能。因此,当下劳动教育想要真正走进高校课堂,应以解决问题、扭转思想为前提,在推进劳动教育过程中使其活跃起来,促进劳动教育外延的不断扩大;将实践融入劳动教育之中,保证各环节都能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需求;在实践中把握劳动教育的发展趋向,推动各学科在知识前沿相互融合。

3.3 以全面培养为基准,推动劳动教育综合发展

自改革开放以来,劳动日益分化,在体力劳动逐步转向发展背后,特别是在全力促进社会发展的高精尖行业脑力劳动尤为突出,导致部分人对劳动理解片面化,抑制了劳动思想的全方位发展。当下,中国正处于飞速发展时代,在科学技术提高、社会变革增大的驱使下,劳动教育不再单一发展,而是多种学科相互融合,打造全方位立体式体系。传统以单独劳动教育为独立学科的单打独斗、老死不相往来的路子已经被时代抛弃,但是学科之间的互融不能简单地停留在表面,更不能为了融合劳动教育而融合,盲目地嫁接学科,简单的重复教育势必会造成教育手段呆板,进而导致劳动教育停留于空中难以落实。当下劳动教育需改变单一的传递方式,以“全口径”培养为理念,推动各学科中劳动教育的融会贯通,突破传统教学理念的局限性,实现各学科之间的联动。在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过程中,使劳动教育走出“孤立无援”境况,肩负起时代使命。想要真正打破壁垒,实现学科之间的劳动教育传播,需明确几个问题:第一,“劳动教育应符合习近平同志提出的‘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目标。”[14]将“三全育人”理念融入劳动教育,“从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和人文教育”三重向度,打造劳动教育全新课程体系,加强教育团队建设。第二,劳动教育是一场联动内外的思想变革,应变被动为主动,以此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进基石。如若实现以学科交叉推进劳动教育,必须以创新为理念,突破原有学科的内部局限,打通其与劳动思想内涵与外延的沟通渠道,为其融合奠基条件。第三,在中国日益走进世界舞台中心之时,我们必须融合学科教育,主张劳动教育路径的新型建设,致力于融合交叉,促进全学科融合发展,破解当今时代对劳动观点的歪曲影响,不断拓宽学生格局,培养学生大格局理念,提高学生对劳动的多角度认知。

猜你喜欢
劳动时代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