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本科课程学分弹性实施路径探析

2023-08-27 15:38李德龙刘娇余雪杰
大学教育 2023年9期
关键词:协同育人线上教学实践教学

李德龙  刘娇 余雪杰

[摘 要]课程学分弹性是弹性学分制实施方式的必要补充,旨在从课程学分分级认定上给出大学本科“千人千面”的育人思路,助力学生敢于并善于自主打造“一技之长”。文章从课堂教学、线上教学与实践教学三维协同育人视角深入探讨了课程学分弹性的实施路径,给出了单门课程实施初级、中级和高级三级学分认定的基本思路。在實施过程中,一是要推进差异化育人的教育教学制度改革,尤其是要在培养计划上提升学生修课的弹性空间;二是要鼓励教师专注于打造“金课”“一流课程”,提高教师在教学、科研、竞赛指导方面的综合能力;三是要帮助学生形塑积极的学业自我概念,强化学生的职业认知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课程学分弹性;弹性学分制;课堂教学;线上教学;实践教学;协同育人

[中图分类号] G6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3)09-0001-05

弹性学分制是高等学校(也称高校或大学)学分制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一般是指在高等学历教育中,既实行学分制也同时实行弹性选课制、弹性学制。从《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高职学校退役军人学生招收、培养与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上看,高等学校可通过实施弹性学分制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并为在校大学生从事创新创业活动、参军入伍、交流学习等提供便利。在其实施过程中,弹性学分制具有学习内容自主选择空间大、学习年限有一定弹性的典型特征,但也存在学分银行建设相对滞后、高等学校网络课程资源供给不足以及学分认定和转换机制建设滞后等现实问题[1-2]。在现行模式下,近年来部分高等学校开始大规模增开新课,多数教师身兼多门课程的授课任务,部分高等学校甚至不怎么考虑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授课能力是否具备就安排增开新课,严重影响到部分课程的教学质量。与此同时,为了尽早修满学分、尽量拿到高分,学生往往会在大一大二集中选修学习难度偏小、容易获得高绩点的课程,这就不仅严重影响到大学新生形塑积极的学业自我概念,更难以使学生获得“一技之长”[2]。这并非弹性学分制实施的初衷,更与党、国家和社会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期望背道而驰,亟须教育工作者从课程学分弹性角度探索一种个性化培养的“千人千面”育人思路。

本文试图结合现代高等教育的新目标、新方法和新技术,从单门课程分级教学出发,给出基于课堂教学、线上教学与实践教学三维协同育人视角下的大学本科课程学分弹性实施路径。也就是说,单门课程可以根据学生的理论学习深度和实习实践成果赋予不同的学分,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学业自我规划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除了教育部规定的高等学校本科学生必修的课程,其他课程实施学分弹性应具有以下自由度:一是让学生对某门课程具有学习深度的选择弹性。学生如果对某门课程不感兴趣或该课程不在自己未来职业规划范畴内,可以选择低学分、基础性的内容进行学习,甚至可以不选修该门课程,只需通过深度学习其他课程来完成培养计划各模块所要求的毕业学分。二是让学生的课程学习时间分配不再琐碎,同时不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专注力和钻研精神,使其不必再盲目抢修容易通过、内容简单易懂的“水课”,而是能够结合个人发展需要深度学习高质量“金课”。三是保障教师建课、备课、授课和评课的时间与精力,通过激励机制使教师能够专心打造“金课”,而不是忙于开新课。

一、课程学分弹性实施的现实需求与基本要求

(一)课程学分弹性实施的现实需求

美国哈佛大学前校长查尔斯·威廉姆·埃利奥特(Charles W. Eliot,1834—1926)为了让学生既能有更多的学习自由又敢于追求卓越、能对自己的行为习惯负责而首创了大学选修课程的学分制。在学分制改革推动下,哈佛大学只将英语和现代外语设为必修课程,同时大幅增加选修课程数量。时至今日,学分制已成为绝大多数国家的大学主流教学管理制度,大学必修课程数量越来越多、单门课程的学分越来越低,学生在单门课程学分和课程内容深度“减压”下承担着根据培养计划要求实施课程数量和课程内容覆盖面方面的“加压”[3]。为了更好地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做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三全育人”“以本为本”,我国部分高等学校进行了弹性学分制改革,其改革实施形式包括以下几种:一是推行弹性学制,突破修课的学制限制,将原来的本科4年或5年学制调整为3至6年学制[4]。二是建立线下课程跨校学分互认机制,学生可以跨校区甚至跨校修课,突破修课的空间限制[5]。三是推行在线课程跨校学分互认机制,进一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双重限制[6]。当然,也有部分高等学校尝试用学科竞赛、实习实践活动等的成绩或综合表现来兑换学分,但普遍存在认定标准不统一、认定流程不规范等现实问题[7]。

各高等学校的培养计划一般都规定学生毕业学分包括必修课程学分、选修课程学分和实践环节学分,每个模块都有最低总学分的要求,尤其在必修课程模块,学生对课程的选择弹性非常小,无法从根本上改变一套教学方案覆盖所有学生的“千人一面”局面,也就难以实现个性化培养的“千人千面”育人目标[8]。虽然可供选修课程的门数较多,学生选课的弹性空间较大,但仍存在课程学分无弹性、最终能否开课还取决于是否达到最低选课人数要求等问题。但是,如果除了教育部规定的高等学校本科学生必修的课程,学生都能自主决定选修哪门课程或学到什么深度,学生就可在众多课程中选择一些自己特别感兴趣或对自己职业发展有利的课程进行深度学习,从而助力改变高等学校现存“教”与“学”脱节的痛点问题。笔者通过调研分析部分课程的授课内容、考核内容和师生评价后发现,有的必修课程存在内容重复、覆盖面广、深度不够等问题。而在实施分级教学的英语类、数学类基础课程中,分级教学也仅仅体现在根据学生学习能力进行分班教学,其课程学分通常没有任何弹性。但是,如果实施课程学分的分级认定,不仅能显著减少学生的选课门数、提升学生学习专注水平,还能让教师更加专注于打造“金课”和“一流课程”。

(二)课程学分弹性实施的基本要求

作为高等学校弹性学分制实施方式的必要补充,课程学分弹性更强调单门课程的学分弹性,为有不同学习需要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学分选择,即对课程实施初级、中级、高级三级学分认定的分级教学方案。以一门2学分的必修课程为例,在现行学分制下,学生通过考试即可一次性拿到2学分;但如果实施课程学分弹性,就可将原有2学分的教学方案定为初级,再为计划对该门课程进行深度学习的学生提供中级(4学分)和高级(6学分)学分认定的教学,可以借助线上教学资源、相关学科竞赛及实习实践活动等来实现。这样一来,通过该门必修课程高级学分认定就相当于获得3门学分相同的课程的初级学分认定。在实施过程中,为了避免出现学生刻意避重就轻而荒废学业的现象,高等学校应为学生开展系统且有针对性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学生形塑积极的学业自我概念,为学生科学且有目的地自主选择课程及其学分等级做准备。同时要实时指导、监督及督促学生实现既定目标,努力使学生拥有“一技之长”,最终实现高等学校“千人千面”的育人目标。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从高等学校政策层面、教师教学层面和学生学情层面提供相应的保障。

在高等学校政策层面,实施课程学分弹性不仅会增加教务部门排课难度,还会提高教务信息管理系统的复杂程度[9],因此很多高等学校普遍采用避重就轻的改革思路。但从鼓励学生开展深度学习的角度来看,学校可在完善学生培养计划时淡化对课程数量的硬性要求,为学生获得课程中级和高级学分认定提供制度支持,鼓励学生敢于花费较多时间深度学习某些优质课程。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淡化对课程选修数量硬性要求不是不支持新课建设,而是要提升课程质量,从制度上鼓励高等学校教师打造“金课”“一流课程”等高质量课程。同时,要严格限制开设内容品质不高以及学生学习兴趣不浓、收获有限的课程。

在教师教学层面,实施课程学分弹性要求教师根据学生对学分认定等级需要来确定教学目标、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2]。对于初级学分认定需求,教师可以在现有教学方案的基础上进行适当调整,但对于中级和高级学分认定需求,教师还应进一步结合具体的评价工具来制订新的教学方案。例如,如果是借助线下笔试的形式来认定中级和高级学分,教师就要进一步研究学分、绩点和试题难度的相关性问题,并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通过课堂教学、线上教学还是“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方式帮助学生达到中级或高级学分认定的考核标准。如果是借助学科相关竞赛来认定中级和高级学分,就可以根据学生的获奖等级和贡献度来认定学分和成绩,但这种认定方式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以赛促学,以赛促教”能力。如果是借助学术论文、调研报告或专著等形式的科研成果来认定中级和高级学分,就可基于学校科研评价标准或学术委员会审核结果来认定学分和成绩,但此方式需要强化教师的“以研促学,以研促教”能力。同时,为了防止出现学术不端,教师还应注重营造团结协作、不骄不躁、不盲目攀比的良好氛围,确保学分和成绩认定的权威性和公平公正性。

在学生学情层面,高等学校应从重视形塑学生积极的学业自我概念入手强化对学生职业规划能力、自主能力和自律性的培养[10]。学生一是应了解自己在大学本科阶段的学习和发展需求。学生在宽口径的大学本科教育阶段应站在个人职业发展角度制订个性化的学习方案。二是要加强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自律性,能坐得住“冷板凳”,能在有助于满足个人职业发展需要的课程学习中达到中级甚至高级学分认定的考核标准。三是要学会自主筛选和利用身边的学习资源,如导师资源、实验室资源、实习实践资源、文献资源等。四是要提升个人情绪管理能力,调整好学习和生活心態,不骄不躁,明确并坚定践行自己的学业规划,不随意选择易通过、易拿学分的“水课”,不随意参加与个人职业发展需要不相符的实习实践活动等。

二、课堂教学、线上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协同育人机制

课程学分弹性并不是新的研究课题,但因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认定标准难统一、资源配置混乱等问题而没有得到广泛推广[9],相关研究自然较少。学分制包括学年学分制、完全学分制、绩点学分制、加权学分制和附加学分制等形式,如果想要实施某门课程的学分弹性,一般都要借助课外资源,如线上教学资源、实习实践活动、学科竞赛等。

实施课堂教学、线上教学与实践教学三维协同育人视角下的课程学分弹性时,建议让绝大多数学生甚至全部学生通过努力即可达到初级学分认定标准,否则容易导致大量学生修不够毕业要求总学分。中级学分认定标准建议在体现高阶性的同时,能够确保40%至60%的学生通过努力即可达到相关要求,否则难以推动课程学分弹性的广泛开展。高级学分认定标准建议突出考核学生的高阶能力,能够确保10%至20%的学生通过努力可达到相关要求。高级学分认定标准经过专家论证后,高等学校不能因学生的某次考核通过率低而随意降低考核标准,否则可能会因学生平时学习努力不够等主观因素而拉低考核标准,最终无法实现高级学分认定的育人目标。

为科学确定课程学分弹性的实施路径,必须建立合理有效的课堂教学、线上教学和实践教学在课程学分弹性实施中的协同育人机制,本文试从初级、中级和高级学分认定角度分别对其进行阐述。

(一)课堂教学

在实施课程学分弹性时,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初级、中级、高级学分认定需求。对于有初级学分认定需求的学生,课堂教学内容应侧重于知道和领会;对于有中级学分认定需求的学生,课堂教学应注重应用和分析,更注重对学生观点的挖掘、总结和评价,可采用翻转课堂、互动课堂等模式,甚至可采取“高校教师+企业导师”的双师模式;对于有高级学分认定需求的学生,应进一步采取小班教学形式,关注、了解、解决每位学生的学习困惑和满足其高阶需求,可实施“以赛促学”“以研促学”等项目式研学模式。

(二)线上教学

随着大学慕课的不断发展,线上教学已成为现代大学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1],但其学分分级认定实践还有待进一步完善。首先,高等学校应建立并不断完善慕课选择利用的评价机制,让教师能够根据统一且科学的标准,按照初级、中级、高级学分认定需求进行购买或录制慕课。其次,教师应对现有慕课资源进行整合和个性化改造,在慕课资源利用方面要充分考虑不同高等学校、不同专业、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最后,学生应根据自身职业发展规划有目的地选修线上课程资源,要在众多慕课资源中分清楚所选课程的内容、侧重点与特色等。总的来看,在实施初级学分认定中,慕课资源的在线学习时长和课后拓展学习时长都要放在学分核定标准以内,慕课的内容也应侧重知识覆盖面,而非知识深度;在实施中级学分认定中,慕课内容应注重学生知识水平与能力水平的提升,在控制在线学习时长的同时强化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提问能力,并辅之以教师在线答疑以及师生、生生线上互动等方式;在实施高级学分认定中,要严格控制慕课班级容量,提高学生在线提问、在线研讨的课时占比,针对学生疑问给予“一对一”的解答。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高质量的在线教学活动需要投入一定教辅人员,否则难以完成实时学情分析、授课进度把握、疑难问题梳理等工作,最终难以保证教学效果。

(三)实践教学

单门课程目前以实践教学为初级学分认定工具而以其他教学形式为中级或高级学分认定工具的教学设计十分少见。一方面是因为对于本科教学来说,实践教学本身就是典型的高阶教学形式,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另一方面是实践类课程对教学的师资、场地、设备、资源、环境、材料等都有较高要求,实践教学也因学生专业不同而各不相同,难以满足高等学校所有学生对初级学分认定的需求[12]。但在中级和高级学分认定考核中,实践教学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例如,学校可以选择或自己举办相关学科竞赛,一个竞赛可以根据其内容覆盖面满足一门或多门相关课程的中级、高级学分认定需求,教师根据学生获奖等级和参与程度评学分、评成绩。高等学校还可以组织开展科研实践活动、实习实践活动等。单门课程可以采用一种或多种实践教学形式来满足学生对中级和高级学分认定的需求,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获得感。

可见,课堂教学、线上教学与实践教学三维协同育人视角下的课程学分弹性有两条实施路径:一条是初级、中级、高级学分认定与课堂教学、线上教学与实践教学单独对应,即不同学分等级认定对应不同的教学形式。另一条是根据混合式教学理念[13]实施初级、中级、高级学分认定,即在某一级别学分认定中至少使用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线上教学中的两种教学形式。

三、结语

弹性学分制是学分制改革的一种重要实践形式,本文所提出的课程学分弹性是辅助实现弹性学分制育人目标的重要补充。课程学分弹性更加注重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专注度,能够有助于实现高等学校本科生“千人千面”的培养目标。更重要的是,课程学分弹性的实施和推广有助于推动本科生主动培养“一技之长”,使学生能在深造和就业竞争日益激烈的现阶段拥有一定的核心竞争力。在实践中笔者体会到,高等学校完全可以基于现有教学形式及技术手段,从课堂教学、线上教学与实践教学三维协同育人视角出发探索课程学分弹性的实施路径,满足不同学生初级、中级、高级学分认定的差异化学习需求,但这一过程可能会受到高等学校教学制度、教师个人能力和学生学业自我概念等方面的制约。为避免出现学分认定标准不一、脱离实际等现象,高等学校应更加关注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双师型教师,强化教师打造“金课”“一流课程”的意识和能力等,同时注重帮助学生形塑積极的学业自我概念,引导学生关注个人的实际发展需求,让学生能够尽量充分地认识自我,并善于借助高等学校资源提升能力。

[ 参 考 文 献 ]

[1] 陈以藏,孔敏,丁士祥,等.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实行弹性学分制:问题与对策[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1,23(4):35-39.

[2] 郭建鹏,刘公园,杨凌燕.大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机制与模型:基于311所本科高等学校的学情调查[J].教育研究,2021,42(8):104-115.

[3] 丁洁琼.减负与加压之间:本科课程数量的变迁:学分制是如何失灵的?[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0,41(3):129-139.

[4] 徐冬青.面向2035:建设“学无止境”的教育国度:基于学制整体改革的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 2022,42(18):16-20.

[5] 姚忠杰.中职“五维一体”弹性学分制的构建与实施[J].职业教育(下旬刊),2019,18(7):42-49.

[6] 汪基德,李博.在线开放课程学分认定:形式、问题与建议[J].开放教育研究,2018,24(5):39-45.

[7] 何淼,史律,孙仁鹏,等.面向高技能竞赛的“赛教习”协同培养模式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20, 41(11):50-53.

[8] 丁红星,戴丽莉,孙成祥.基于弹性学分的有限开放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研究[J].大学教育,2013, 2(24):54-55.

[9] 吴瑰,陶俊,钟守昌.基于学分制教务管理的选排课应用实践探析[J].大学教育,2021,10(10):193-195.

[10] 李玲玲,许洋.靠个人还是靠学校: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及其培育机制再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 2022,42(23):20-27.

[11] 徐小洲,傅梅烂.在线课程学习效果分析:以“创业基础”课程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2,40(5):144-150.

[12] 居里锴,徐建成,周成.新工科视域下高等工程实践教学的理性反思与体系改造[J].江苏高教,2022, 38(12):128-131.

[13] 林秋红,罗蓉.基于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高等数学课程改革研究[J].大学教育,2022,11(3):120-122.

[责任编辑:庞丹丹]

猜你喜欢
协同育人线上教学实践教学
“互联网+”背景下中国饮食文化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
线上教学发展状况与虚拟社群维持策略探析
高校室内设计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探讨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