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翔
化学教学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教师需要在不断反思与变革传统化学教学方式的基础上,构建更高效的初中化学课堂。而与此同时,化学实验教学作为初中化学教学密不可分的一部分,教师要高度重视化学实验教学在构建高效化学课堂中所起的影响和作用,在开展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运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提升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鼓励学生以积极主动的方式参与化学实验,加强学生在初中化学实验领域的实践和训练,提升学生的化学素养,促进学生在初中化学学习领域的综合发展。
一、优化实验教学,引导主动参与
(一)优化实验教学,践行以人为本
传统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由于受到现实环境以及教学观念等诸多条件的限制,教师在教学中更多地注重理论讲解,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导致学生的化学理论学习与化学实验应用在某种程度上陷入脱节状态。为此,在构建现代化高效化学课堂的过程中,教师要对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进行一系列调整与优化,争取让学生平等地拥有参与化学实验的机会。
首先,教师可以优化初中化学实验设计方式,给予学生平等参与化学实验的机会。以沪教版初中化学“制取氧气”实验为例,在根据该章节教学内容开展化学实验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有平等的机会参与化学实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一些相对简单的化学实验环节。其次,教师对化学实验进行优化并不仅仅是为了锻炼学生在化学课堂上的动手操作能力,更是为了践行以人为本的化学实验教学原则,引导学生以主动参与而不是被动接受的方式参与化学实验,让学生在化学课堂上获得更多的化学实验经验,进而实现化学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
最后,教师优化化学实验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除了选择相对简单的实验环节去展开以外,教师还可以通过与学生进行实验角色互换,以及开展生活化的初中化学实验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化学实验,在构建初中化学高效课堂的同时,给予学生更多化学提升空间与发展空间。
(二)创设多元模式,引导主动参与
传统的初中实验教学模式过于单一,长此以往,导致学生缺乏对化学实验的热情,限制了学生在化学实验领域的进取心与创新能力的发展。为此,教师需要制定相应的化学实验教学策略与原则,展开更多元化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化学实验,提升初中化学课堂质量和效率。
首先,教师在创设多元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展开游戏式实验教学、互动式实验教学、模拟式实验教学以及推理式实验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例如,游戏式实验教学指的是将部分化学实验用游戏的形式或趣味化的形式展现出来,让学生在感受化学实验魅力的同时,进一步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对化学实验的探索,如常见的“魔棒点灯实验”“大象牙膏实验”以及“瞬间变色实验”等。为学生展示趣味化学实验,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还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化学实验,进而充分锻炼学生的化学实践能力。
其次,教师关于多元化实验模式的选择并不是随机的,而是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比如,在学生的化学实验基础普遍薄弱的情况下,教师可以选择模拟式实验,也就是说,学生可以按照教师精简的实验步骤或教学网站上的实验步骤进行模拟,在不断实验模拟的基础上去获取更多的化学实验经验,提高化学实验素养。
最后,教师创设多元化的化学实验教学模式不仅能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效率,还能引导学生加深对化学实验的探索程度,给予学生参与化学实验的独立空间,实现学生在初中化学实验领域更深层次的发展。
二、联系现实生活,提倡实际应用
(一)联系现实生活,拓展实验视角
传统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过度重视理论讲解,忽视了实验本身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功能,为此,在构建高效的初中化学课堂的过程中,教师要进一步加强初中化学实验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在参与实验的过程中进一步注重这些实验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功能。
首先,教师可以加强初中化学实验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拓展学生的实验视角。以沪教版初中化学“燃烧与灭火”实验为例,在根据教学内容开展相应的化学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优化实验,引导学生演示部分简单的关于现实生活中灭火的基本实验。比如,根据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只要破坏其中的任一条件就能使火熄灭。而根据此化学原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燃烧的酒精灯开展相应的化学实验尝试,或者对日常生活中的部分燃烧案例进行简单的化学实验尝试。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油锅着火是常见现象,要想阻止火势增大,学生可以选择用湿抹布或干粉灭火器进行灭火。这种相对简单且科学的化学实验尝试不仅能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还能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构建更高效的初中化学课堂。
其次,在加强化学实验与现实生活之间联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模拟生活视角去拓展化学实验视角。比如,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当生活中发生小型火灾时,你会选择怎样做?当精密仪器或其他贵重物品不小心被点燃,你又会选择用哪种化学原理灭火?”通过一系列的提问,教师引导学生将化学实验教学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进而加强初中化学实验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推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发展。
最后,加强初中化学实验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不仅能够进一步强调初中化学实验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性,还能给予学生更多参与化学实验的机会,丰富学生的日常化学知识,提高学生对化学实验的理解能力与应用能力。
(二)提倡实际应用,锻炼动手操作能力
在现代化的化学实验教学发展需求下,学生关于化学实验教学的开展不能局限于初中化学课堂,而是要在充分吸收初中化学课堂理论讲解的基础上进行课外延伸与拓展,锻炼学生在课外化学实验中的动手操作能力与思维能力。
首先,在提倡化学实验应用于生活实际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化学实验与生活日常进行融合,锻炼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以沪教版初中化学“常见的碱”实验为例,在根据教学内容开展化学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氢氧化钙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实验,锻炼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氢氧化钙除了可以用于抹墙、刷树之外,还可以用于鸡蛋的保鲜等多个方面,其原理就是应用了氢氧化钙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学生可以广泛应用氢氧化钙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用途去开展生活化的化学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可以将实验数据以及实验结论记录下来,交由教师检查,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查漏补缺。
其次,在教师提倡化学实验应用于现实生活的过程中,除了通过布置实验任务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生活实验,还可以通过将部分简单的生活实验搬进课堂的形式开阔学生的化学视野,让学生在化学课堂上体会到多种形式化学实验的趣味性,进而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效率与质量。
最后,教師强调化学实验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功能,不仅能够进一步加强化学理论教学与化学实验教学的结合,也能引导学生更多地在现实生活中进行化学实验探索,注重化学理论的实际应用性,进而推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与现实生活之间紧密结合,让化学实验真正与现实生活融为一体。
三、组织化学实践,发展个体思维
(一)组织化学实践,提倡小组合作
在构建初中高效化学课堂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尊重学生个体在化学实验领域的发展需求,还要重视学生合作在化学实验领域的影响与效益。一般情况下,由学生合作所开展的化学实验不仅是效率的提升,更是质量的完善与突破。除此之外,在学生合作开展化学实验的过程中,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也会增多,有利于缩小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实现学生整体化学实验能力的提升。
首先,在组织化学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不同的实践小组布置任务。以沪教版初中化学“物质的溶解”实验为例,在根据教学内容开展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小组分工合作,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化学实验,在小组进行化学实验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要对实验数据进行记录,还要对物质溶解的化学原理和实验结论进行充分探讨。
其次,在学生小组合作开展化学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之间相互帮扶,化学成绩优异的学生可以给予化学成绩相对落后的学生适当帮助,以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实现学生整体化学实验能力的提升。
(二)发展个体思维,加强课堂互动
学生进行化学实验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发展自身化学思维的过程,在优化初中化学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课堂互动,发展学生的化学实验思维。
首先,在加强与学生之间课堂互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提问的方式。以沪教版初中化学“自然界中的水”实验为例,在根据教学内容开展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充分讲解化学原理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阶段性提问:“你认为实验后期所起的一系列化学反应体现了哪些原理?你对该实验有什么思考和想法?”
其次,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进行角色互换的方式开展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也就是说,学生代替教师的角色进行化学实验过程演绎,并在化学实验过程中讲解相应的化学原理,这样不仅能丰富学生的实验经验,还能引发学生更多思考,进而提升学生的化学思维能力。
最后,在构建高效初中化学课堂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启发学生的化学思维,优化实验流程,提高化学实验教学效率和质量,让学生在不断参与初中化学实验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化学核心素养和化学思维能力。
四、适当开展竞争,定期检查成效
(一)适当开展竞争,激励学生创新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为了在这一过程中保持学生参与化学实验的内在驱动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适当的化学实验竞争,以激励学生不断地在化学实验中进行思维发散与创新。
首先,教师可以按照实验小组的形式开展化学实验竞争。不同的化学实验小组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同的化学实验任务,最先完成实验任务的小组将获得胜利,并赢得相应奖励。
其次,教师可以按照学生个体的形式开展化学实验竞争。在实验竞争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制定公正的竞争评价标准,还要在学生参与化学实验竞争的过程中引导其不断突破自我和完善自我,以更严谨的态度去对待初中化学实验。
最后,教师将竞争机制引入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不仅可以保持学生参与化学实验的内在驱动力,还能充分锻炼学生在化学实验过程中的综合素养与综合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初中化学实验竞争获得更多成就感与价值感,督促学生不断发展自身的思维体系,进而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以及学生化学综合能力的提升。
(二)定期检查成效,实施多维评价
教师构建初中化学高效课堂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调整与变革教学策略的过程,因此为了检查多元化教学策略在实际教学中的有效性,教师要对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充分观察与评估,并构建多维评价体系,以获取更真实的教学数据。
首先,在构建多维评价体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去记录学生在化学实验中的各项数据,包括课堂实验数据、课后实验数据以及小组合作实验数据等。在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上,教师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录入这些数据,并借助大数据分析功能对学生个体和学生整体在化学实验各个领域的表现进行分析,以判断学生是否在多元化的教学策略中取得进步。
其次,定期检查教学成效不仅有利于教师完善教学设计,还有利于帮助学生查漏补缺。比如,大数据分析显示学生的课堂实验效果远远大于学生的课后实验效果,则说明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手段发挥了相应的作用,而学生在脱离教师讲解与引导的基础上独立性不强,才会出现课堂实验表现优于课后实验表现的现象。为此,教师要加强锻炼学生的独立实验能力,以弥补学生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不足。
最后,在构建多维教学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地给予学生肯定的评价,让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中拥有更积极开放的实验环境,进而不断激励自己、发展自己。
五、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围绕“优化实验教学,引导主动参与”“联系现实生活,提倡实际应用”“组织化学实践,发展个体思维”以及“适当开展竞争,定期检查成效”等方面,阐述了教师如何在基于优化初中化学实验设计的基础上构建更高效的初中化学课堂,让学生在充分参与初中化学实验的过程中不断实现化学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不断提高化学核心素养和化学综合能力,进而实现更科学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