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四生模式”强化中小学德育效果

2023-08-26 16:59李宏甘肃省庄浪县南湖小学
教书育人 2023年17期
关键词:德育工作工作者德育

李宏 (甘肃省庄浪县南湖小学)

湖南师大张传燧教授受到孔子、孟子学说中传统生命教育思想的启迪,提出了“四生课堂”的概念。“四生课堂”指的是具有生活性、生成性、生长性、生命性的课堂教学活动模式,即“四生模式”[1]。“四生模式”旨在涵养学生所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四生模式”涵盖了教学主体要体现生命性,教学目的要体现出生长性,教学内容要体现出生活性,教学过程要体现出生成性。

一、中小学德育中“四生模式”的内涵及目标指向

(一)生命性

教育是关于人的生命的崇高事业,教育中的生命特指人的生命。中小学德育工作中的生命性内涵,要求教师充分发挥教学主导作用,同时要充分尊重学生在德育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这是因为教学是属于人的活动,生命性是中小学德育教学的本质属性。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和人格是平等的,其中,生命性要求课堂教学要高度重视和全面体现教与学的主体(即师生群体)的生命存在,发挥他们在教与学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二)生长性

生长性作为中小学德育中的教学目标,也是其应有的价值取向和必然要具备的成果。生长性要高度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生长是生命的本能反应与基本特性,更是生命活动与教育教学最根本的目的。因此,中小学德育活动要促进学生生命的健康生长和全面发展,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中小学德育活动中,生长性要涵盖学生知识的丰富,健全个性的培育和综合能力的增强,凸显知识“多”、能力“强”、素养“全”、情感“乐”。

(三)生活性

中小学德育“生活性”的根本追求,是让学生学习一定的社会生活德育知识,培养他们具备一定的社会生活德育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以良好的德育实践能力和高尚的德育意识,学会生活、融入生活、创造生活、享受美好生活。这就需要中小学德育工作要遵循生活性的理念,遵循社会现实生活尤其是与学生周遭生活密切相关的逻辑,将他们的周遭现实生活当作主要的课程内容源泉,使学生能够密切联系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将做这些内容当作德育主题或活动载体,引导他们置身生活中,在发展中生活,在生活中发展。

(四)生成性

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生成性指师生结合课堂教学的具体情况,以创造性的方式灵活调整或优化德育教学过程和内容,使教学活动表现出创造性、开放性、动态变化的状态,这也是教学主体生命性的一种外在行为表现与德育活动生成。这种情况意味着德育教学活动可能会偏离乃至超越之前预期的程序和思路走向,或偏向其他的方向或程序。在这种情况下,师生能够结合德育工作的具体状态或教学情境,自主构建、动态生成德育的活动和过程。

二、“四生模式”视域下中小学生德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未能充分凸显学生的生命性

当前,不少中心小学校按照国家的相关要求,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德育活动,取得了良好的德育效果,促使立德树人进一步落地生根。与此同时,中小学德育活动未能充分凸显学生生命性的问题较为显著,在较大程度上忽视了作为德育成长主体的学生的德育生命性。如此一来,学生的德育生命特别是理智生命(精神生命)没有获得充分、主动的发展与发挥。最常见的情况是,教师绝大部分时间在德育中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大部分情况下只能被动地听;教师安排广大学生从事某些活动,甚至是只有做题,以学生得分情况代替了学生行为能力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更有甚者,德育教师包办了所有内容,缺乏对学生能动性和积极性的充分尊重,存在着“为了活动而活动”的问题,而非“为了学生而活动”。学生的动手能力或者执行不够到位,无法充分体现和发挥他们的自主性。而且,德育活动也忽视了多样性与整体性的辩证统一,尊重个性、有效锻炼、多样发挥这三个方面少,强调整体、统一布置、活动完成这些领域多。这样一来,学生在德育活动中的生命性没有得到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自然会影响中小学德育的实际效果。

(二)德育生长性教育把握不准

生长性是德育“四生模式”的根本宗旨,切实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达成。这是因为,生长是生命活动的本性,促进学生的德育生长也是包括教育工作者在内的全体人员后天努力的根本任务与最终目标。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生长”的论断,认为“教育即持续生长,在生长之外不存在其他目的,学校教育的追求是组织为学生不断生长提供各种必要的力量,以保障继续向学生开展教育活动。[2]”因而,教育要将促进学生生命的渐进性生长当作最根本的目标。但是,不少教师对学生的德育生长性把握不准,出现认知偏差。

针对极少数学生存在的不良习惯、行为失范、能力不足、分数较低、道德缺陷等情况一些德育工作者竟然过早地对极少数学生做出了负面评价,如没有用处,不会办事,不能成事,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等。这些主观偏见会极大地影响德育工作者正常开展德育工作,会显著妨碍学生的德育生长性。不少德育工作者没有向学生清楚地讲述德育理论知识,没有在学生已有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培育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正确的德育理念。极少数德育工作者无法适时调整理论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内容,无法促进学生良好德育意识的形成和德育行为的养成,更无法将二者有机融合起来,学生的德育生长不够理想。

(三)德育内容的生活性不足

中小学生缺乏生活经历、理论知识和成长经验,需要向他们讲解与其生活德育密切相关的内容。然而,长期以来不少中小学德育工作者习惯于讲解大道理,事实上如果学生真的能够理解这些大道理,那他们也会吸收教师的要求和建议,也会获得较好的德育效果。反驳这种教育方式的一句话是:“我们都听过很多大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因而,教师要思考如何避免照本宣科或采取“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讲述方式,以更加生活化的内容和方式创设德育情境,抛出真正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生活化问题,帮助学生真正解决他们碰到的德育思考和践行难题。

(四)未能高度关注德育生成性

小学德育活动通常都有一定的内容、手段、方法和预期效果。不少老师为了提升德育实效都会采取一定的教学方法,先创设一定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再讲解相关理论,引发学生探讨相关问题,最后教师自己解答或安排学生进行讲解。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因素,是不少德育工作者需要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德育任务,实现预期的德育目标。但应该注意的是,德育活动中的变化和意外同样能够成为德育生成性的重要来源。事实上,中小学生的德育范围狭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内容比较单调,学生提出超出预设范围的内容或问题时会被老师驳回,无法体现出高度的生成性。

三、“四生模式”下中小学生德育工作的路径

(一)重视学生生命性的发挥

中小学德育工作者要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德育活动基础上,继续进行优化,逐步达成立德树人的目标。未来中小学要继续高度重视学生在德育活动中的德育生命性,引导学生在他们的周遭生活、学习成长中经历各种各样的德育活动,使他们的德育生命特别是理智生命(精神生命)得到获得充分、主动的发展和发挥。德育活动中要定期安排每个学生轮换参与各种德育活动,教师要成为学生德育的活动引导者、资源协调者和方法指引者。

中小学德育工作者要按照新课标中学生主动、自主、探究、合作与教师主导的理念,传授学生道德知识,更要重视提升他们的德育实践能力。教师组织学生参与“学雷锋,做好事”的德育实践活动中,可以让学生开展前期的活动策划、中期的活动实施、后期的活动总结等全部活动,让每个人以自己的方式参与这些德育活动,将动脑表达与动手行动有机结合起来,达到“知行合一”。这样的活动方式既充分尊重他们的自主性和主体性,又符合教师主导,学生主动、自主、探究、合作接受德育的理念。学生积极主动地实施与策划这些德育活动,他们在德育活动中的生命性得到充分发挥,又可以将德育理论和德育实践结合起来,强化学生行为能力和道德习惯的养成,循序渐进提升中小学生的德育效果。

在此过程中,中小学德育的生命性教育应遵循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唤醒他们强烈的生命意识,开发他们各方面的生命潜能,发挥生命教育的重要作用,从各个维度推动他们的生命生长与发展[3]。应采取一系列激励措施和引导手段,让学生主动地、自觉地发展和丰富自己的生命。要为不同特长、不同性别、不同爱好的学生打造差异化的成长舞台,对生命多样性予以充分尊重,在促进不同个体发展的过程中,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

(二)科学开展德育生长性教育

德育生长性旨在推动学生终身的可持续生长,拓展其发展广度,丰富其发展宽度,增加其发展厚度,充实其发展密度,夯实学生生命发展的根基。为此,教师需要纠正自己的认知偏差,科学把握和开展德育生长性教育,在德育理论教学和德育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持续地推动和实现学生的生命生长。德育工作者要善于结合德育工作者生成的各种复杂情况,对教学设计和实践内容进行适时调整,允许学生知识、行为的生成,并提供一定的机会和条件进行巩固和发展,推动学生的持续性生长。所以学生要将生长性当作“四生模式”德育工作生活性、生成性、生命性的重要航标。赞科夫认为:“只有当教学走在发展前面的时候,才是好的教学。[4]”因而,德育工作者要将学生的德育生长性当作培养目标,让德育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引导学生的全面发展。

德育工作者要认识到学生德育生长事实上拥有无限发展的空间,不可过早地给予学生做出负面评价,要帮助学生“撕掉负面标签”,平等关爱每个学生;要结合中小学生对未来、对世界的强烈挑战欲和好奇心,但又缺乏正确认知的情况下,要与其他学科的老师联动起来,调动他们探索世界、探索未来的积极性,多问他们“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面向极少数学生要求他们“是这样”“为那样”“照样做”,帮助他们克服不良习惯、行为失范、能力不足、分数较低等问题,公正客观地给每个学生发展进步的契机。要将良好德育意识的形成和德育行为的养成有机融合起来,助力学生德育生长,强化学生的德育生长性效果。

中小学校德育部门和工作人员要针对学生的德育成长规划,结合其可塑性大的特点,安排学生参与符合他们爱好、兴趣和需求的德育活动,增加积极因素和正能量对他们的影响,消除各种不利因素对他们的妨碍;要“防邪辟而近中正”,助力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三观”,让社会主义的主流思潮浸润学生们的心灵,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健康成长。

(三)强化德育内容的生活性

德育工作者要意识到生活是理想的德育素材和情境来源,德育工作应尽可能地密切德育与生活的关系。德育源自丰富多彩的生活,德育工作者要善于挖掘中小学生的周遭生活和学校学习的状况,以鲜活的生活素材充实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在生动形象的生活场景中渗透德育理念,强化立德树人的意识。为此,中小学德育工作者要从下列方面着手,真正将生活与德育有机衔接起来。首先,在德育活动中提出生活化的问题,焕发学生对相关德育情境和素材的兴趣,挖掘其德育价值,优化其展现给学生的具体形式;其次,采取生活化的各类德育素材,帮助中小学生认识与处置其生活学习中的各种德育问题和困惑;最后,要创设充满生活化内容的德育情景,唤醒求知者的生活经验和日常经历认知,帮助学生解决各类德育实践问题和思想困惑,形成正确的“三观”。应该指出的是,教师要选择具有丰富性、时代性的生活内容,认识到各个时代流行的不同元素,把握不同个体不同的生活境遇。要善于立足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德育困境,用其熟悉或经历的生活素材创设逼真形象的德育情境,提出针对性强的问题,使德育工作者避免出现“代沟”。

(四)有效增强德育生成性

德育工作者要正确认识生成与预设的辩证统一关系。中小学德育工作要求德育工作者进行提前的预设和精心的准备,更要关注德育过程中的德育生成性。在德育生成的过程中,中小学德育工作者要把握德育工作中开放性、丰富性、复杂性、多变性的因素。要抓好起始年级的入学教育、中间年级的德育强化教育、高年级的德育意识强化和行为习惯养成,毕业年级开展励志教育等。这些德育生成的环境,都具有很强的内容生成性和过程随机性。

因此,中小学德育工作者要充分把握并有效强化德育生成性。鉴于中小学德育范围狭窄的问题,学校要和家庭、社会等多元主体有效协同,中小学学校教师、家长、社会的相关人员均可有效开展中小学生德育活动,拓展德育空间。而且,中小学德育要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抓好集体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政治教育,抓好民主与法治理念、心理教育、自觉纪律教育、理想教育等思想教育;最后要强化道德教育,包括但不限于社会公德、人品德教育、科学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等。最后,要优化中小学生德育方法,可以采取和优化传统的有效说教形式,例如,榜样示范、说服教育等,影响广大学生的情感、思想与行为;要改进体悟形式,通过陶冶教育、实际锻炼等熏陶学生;要改进评价形式,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开展科学的德育评价。这种方法可以推动中小学生在德育方法、内容、空间、时间方面的统一,强化其多样性、开放性和丰富性建设,形成“立体化的中小学生德育体系”。

采取“四生模式”开展中小学生德育工作,能够适应新时代中小学生德育的新要求。要结合中小学的学习生活状况,以“四生模式”为主要抓手,密切生活,焕发生命,推动成长,活化生成等,形成有序高效的中小学生德育体系。

猜你喜欢
德育工作工作者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关爱工作者之歌
致敬科技工作者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德育工作的实践探索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普法工作者的“生意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