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专业学生高考志愿填报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2023-08-26 05:02陈乐真林彦青
经济研究导刊 2023年14期
关键词:小学教育专业

陈乐真 林彦青

摘   要:每位中学生在高考结束后都要面临高考志愿填报的问题,而志愿填报的重要性不亚于高考本身。“七分考,三分报”,充分说明了高考志愿填报的重要性。一次成功的高考志愿填报,选择的不仅是大学专业,更是考生的未來。目前,小学教育专业炙手可热,由于该专业就业前景可观,近些年越来越多的高考生选择报考该专业,报考热度有增无减。因此,该专业报考难度较大。同时,考生在志愿填报过程中,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存在自主性缺失、信息获取不充分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高校要加强招生信息建设,中学教师应积极参加志愿填报培训,家长应尊重学生主体性,学生个人须结合自身兴趣潜质客观评判自身条件状况,各方都应该承担起自己的主体责任。

关键词:小学教育专业;高考志愿填报行为;学生自主性;信息获取

中图分类号:G6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3)14-0136-04

引言

高考志愿填报是一项堪称“二次高考”的复杂工程。据教育部数据显示,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 756所、大学专业703个。在目前新高考改革的环境下,高考政策多元化、升学渠道增多、报考知识纷繁复杂等问题都增加了志愿填报的难度。在《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教育学门类下有2个一级学科,下设16种专业。小学教育专业在“教育学”中就业率排名靠前,所以近年来报考热度较高。国家不断出台政策措施为“教师梦”保驾护航,我国教师地位待遇全面提升。每年都有大量的师范生从各师范院校毕业进入教育行业。师范专业的报考可以说是“炙手可热”。2021年我国开始实施三孩政策,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婴幼儿人口的增加也意味着国家对教师等行业的需求会逐步增加。总的来说,现今小学教育专业志愿的填报热度较高,对专业人才选拔的要求提升,录取难度也随之增加,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也在愈趋体系化、专业化。在这种情况下,小学教育专业的志愿填报难度也在攀升。本文将以浙江省某地方性师范院校H校为例,通过问卷调查方法,具体对小学教育专业学生高考志愿填报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

一、高考志愿填报的影响因素

笔者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以“高考志愿填报”为关键词进行搜索。从时间上看,近年来文章数量呈现出快速增多的趋势,目前仍处在稳步上升之中。纵观近十年的研究成果,本文将有关影响学生高考志愿填报的因素分为以下三大类。

(一)基于学生个人因素

在现今越来越多元的教育氛围下,学生选择志愿的自主性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学生选择志愿时要考虑自身性格特征、兴趣爱好、特长专项等因素。现今有不少学者强调应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选择,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基于对考生自主选择能力的调查研究,有学者提出,中学应当着力培养高中生的自我认知效能,突出其在志愿填报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同时应加强职业生涯教育,以帮助考生进行自主选择[1]。有学者发现,考生的成绩水平、性别及其优势科目对其志愿填报的影响都很明显,尤其是其优势科目[2]。更有学者认为,考生偏好是影响志愿填报的重要因素,有明显专业特长及偏好的考生会重点考虑对应的专业[3]。总的来看,高考志愿填报行为受很多因素的影响,需要将这些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处理,让这些因素作用于选择主体,并让选择主体形成一定的心理认知,最终促使选择主体作出相应的选择[4]。

(二)基于高校因素

总而言之,影响高考志愿填报的高校因素可以大致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学校的地理环境、历史沿革、办学条件质量、专业设置情况、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发展前景、未来就业前景等。对与国家未来政策重点扶持方向关系紧密的专业,学生的报考倾向会比较明显,报考热度也会比较高,因为这些专业方向指向未来更多的发展机遇。比如,国家未来要推行的“碳中和”战略,其涉及多个学科,相关学科可能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会享受到政策的红利。成功的高考志愿填报离不开对高校因素的研究,现今相关的专家学者也强调,在帮助考生选择学校的过程中,考生和家长需要了解招生政策、录取规则、特殊要求及专业发展方向等,并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合理筛选和研判[4]。当今很多考生的家长对专业和大学的了解还仅限于“看名字选专业”和“看名字选学校”等错误方式,缺乏对专业和大学信息的基本调研。关于这类问题,也有学者开展过调查研究,并深入分析了考生和家长关于志愿填报的心理意愿[5]。

(三)基于重要他人因素

除了学生个人因素、高校因素外,还有很多重要他人因素目前能对学生填报志愿起到关键指导作用。有学者发现,家长、有经验的亲友、教师是报考者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并且深受考生信赖[6]。由于高考前考生们奋战题海、无暇他顾,因而志愿填报的准备工作自然落到了家长们手中[7]。父母普遍有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这种心态会在孩子志愿填报问题上充分显露[8]。也有很多考生在面对怎样选择学校和专业的时候会听从中学教师的意见[9]。有研究者发现,部分考生初次接触到院校及专业信息的主要途径是同学和学长的介绍[10]。

影响高考志愿填报的因素还有很多,如社会环境、政策红利、就业前景、职业规划等。高考志愿填报本质上就是综合研判各个影响因素的过程,主要任务是基于高考分数和个人条件实现专业和院校的最佳组合[11]。本文将具体探究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高考志愿填报行为及影响因素,继续深化高考志愿填报方面的研究。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为了解学生高考志愿填报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以及文献分析法进行调查研究。本文将在检索和阅读大量的相关文献和报告的基础上对以往的研究深入梳理、归纳,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支持。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并回收有效问卷进行统计,以获得相关数据,作为进一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证依据。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编制了专门的问卷,问卷的题型均为选择题,有单选题和多选题两种。问卷包含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样本统计特征,包括受访者年级、性别、户籍居住地;第二部分旨在了解受訪对象的高考志愿填报行为,主要包括受访者在志愿填报时的影响因素、信息获取渠道以及志愿填报困境等;第三部分在于调查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对志愿填报结果的满意程度。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本研究对问卷第二部分“受访对象的高考志愿填报行为”中的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以H校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为对象,通过问卷星发放问卷进行调查,共回收有效电子答卷559份。样本范围涵盖大一至大四。总的来说,有效样本人数在各年级分布较为均衡,2018级至2021级,各占23.61%、30.23%、22.72%、23.43%。由于H校小教专业男女生数量悬殊,参与问卷调查的女生人数远高于男生。

(一)高考志愿填报目标清晰程度以及对院校专业了解程度分析

关于考生在填报志愿时的目标清晰程度,问卷中专门设计了相关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将小学教育专业作为其明确目标的学生仅占20.57%,其余的学生或者是随大流,或者是目标不明确。同样,问卷也调查了志愿填报时考生对院校专业的了解程度,结果显示,对目标院校及专业有清晰了解的学生只有少数,约占15.21%。其余学生表示他们对目标院校的了解并不充分。通过以上数据可以发现,学生在志愿填报过程中存在明显的目标不清晰以及对于院校专业缺乏了解的状况,学生在高考志愿填报时的目标清晰程度和对院校专业的了解程度有待加强。

(二)高考志愿填报影响因素倾向分析

关于高考志愿填报的影响因素,本研究在问卷中设置了多选题。值得关注的是,对于“父母的决定”、“老师的建议”、“离家的远近”这3项的响应明显较高。可见,学生在填报本专业志愿时倾向于考虑父母、老师的建议和地理因素,父母、老师是对学生选择志愿影响较大的两类群体,超半数学生倾向于听从父母的安排和老师的建议。虽然也有不少同学对“自己的兴趣”这一选项作出了响应,但是这类响应明显少于对家庭影响因素做出的响应。可见,报考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志愿填报中的自主性存在一定的缺失,较少考虑自身兴趣因素。

(三)高考志愿填报时的信息获取途径及获取信息的充分有效程度分析

关于高考志愿填报信息获取途径的调查问卷亦设置了多选题。具体来看,“中学及中学老师”、“网络或报刊杂志”、“父母以及身边的人”这3项的响应明显较高。结合表1的分析结果来看,学生在志愿填报中受到老师及家庭成员的影响较大。值得关注的是,对于高校官网提供的相关信息,学生获取的并不多,高校有关招生部门应加强此方面的宣传工作。

在高考志愿填报中,面对成千上万条良莠不齐的信息,学生获取的志愿填报信息是否充分有效非常关键。如表3所示,在志愿填报过程中,仅有少数学生认为能获取充分或较充分的信息,这部分学生仅占学生总数的30%,大部分学生认为其在志愿填报过程中能获取的信息相对有限,这显然给学生的志愿填报造成了不少的困扰。

(四)高考志愿填报时存在的棘手问题分析

针对学生在高考填报时遇到的棘手问题,问卷也有专门的调查设计。报考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认为,在高考志愿填报过程中所要面临的棘手问题相对较多,比如院校之间的对比信息、投档录取规则、填报原则以及招生政策等等。结合调查结果可知,大多数学生最为困扰的两个问题分别是院校及专业之间的对比数据缺失,以及投档、录取规则不清楚。这需要相关部门未来加强这类信息的建设。

四、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高校加强招生信息建设,充分利用网络媒体进行宣传

早在2010年就有学者调研发现,虽然多数考生在填报志愿之前已经明确了目标学校和专业,但是真正了解目标学校和专业的只是少数[12]。为帮助学生了解目标院校和专业,高校可深入各地高中现场,积极开展招生宣传工作,如向考生和家长发放学校招生简章,宣传和解答师范类专业的政策红利(生育政策、师范生免试认定教师资格等)和学校的建设发展情况。

目前,互联网是考生和家长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因此,高校在信息宣传方面要经营好院校官网,方便考生及家长了解院校师资力量、专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特色、毕业生就业情况等相关信息。就小学教育专业来说,现在浙江省有13所院校开设小教本科专业,包括浙江师范大学、宁波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湖州师范学院等。以H校为例,在招生信息宣传方面,应当明确突出小学教育专业的优势特征,让广大考生和家长了解到,这里的小学教育专业是学校最富有师范特色的专业之一,也是浙江省重点建设专业和国家特色专业。

(二)中学教师积极参加志愿填报培训,为考生切实提供有益指导

相关中学老师可定期参加有关高考志愿填报的培训及招生宣传会,了解报考政策、招生计划、招生简章、往年高校及专业录取的情况、最新政策等,收集各类学院专业的相关信息,以便为学生提供院校及专业的对比数据,帮助学生在志愿填报时作出选择。此外,教师应当认真阅读省市各级教育部门印发的《报考指南》《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章程》《招生计划》等材料。同时,教师还应详细了解大学录取规则,如相应的体检规定、附加政策、专业安排、相关科目得分、外语及专业成绩等,帮助、指导考生和家长进行高考志愿填报,避免考生因专业受限而被退档。同时,建议中学老师提升自身在志愿填报方面的素养,为考生提供切实的志愿填报技巧指导,帮助学生把握好志愿填报“冲稳保”的尺度。对于想要报考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由于中学教师大多自身就是师范院校毕业的,指导想要报考教育学专业的学生有天然优势,亦可为其提供相应的学习建议。中学也应该设立相关职业规划课程,帮助学生明确未来的专业选择和就业方向。

(三)家长尊重学生主体性,帮助学生合理研判

家长在为孩子填报志愿时,一定要对孩子的兴趣潜质做深刻的分析,要认识到即使“望子成龙”心态迫切,也要尊重孩子的选择,家长只给孩子填报志愿提供理论参考。小学教育专业旨在培养具备小学教育和教学能力的教师。教师这个职业社会认可度非常高,所以很多女孩子的家长对小教专业十分看好。但同时家长也应该充分尊重孩子的兴趣,并应当对自己孩子的能力建立客观的认知,不能仅仅根据性别来帮助学生选择未来专业发展方向。若学生真正喜欢小学教师这份职业,并对之感兴趣,且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管理能力,则可建议报考。如果孩子对教师岗位没有兴趣,家长则不应逼迫孩子报考师范教育专业,家长要全面、理性接纳学生成长的诉求,尊重孩子的意见,听取孩子的想法,因为未来属于学生自己。

(四)学生结合自身兴趣潜质,客观评判自身条件状况

考生要明确自己的个性特征、专业特长、兴趣爱好等,在填报志愿时应依据自身的兴趣、性格以及潜能,来选择擅长的、合适的、喜欢的专业[13]。建议学生应该多了解一些有关兴趣倾向的知识,可以借助一些专业测评工具,比如霍兰德职业测试,帮助自己更准确地判断自身的兴趣倾向来做综合评判。总的来说,要对自己的能力和优势有一个客观的评价。笔者认为在整个报考时学生自己的决定是很重要的,专业志愿选择须遵循学生的内心,老师、家长和同学的意见只能作为参考,最终学习的人是学生本身,必须要学会自己做选择。

高考志愿填报过程中,考生的思维方式、性格类型和行为特点需要得到充分的尊重和重视。因此,在选择专业时,考生不能简单地追求热门、高薪等外部因素,也不能盲目随大流,而是应该首先考虑自己的能力和特长,其次要合理分析父母和老师提供的院校及专业信息,最后客观评判自己的能力与相关专业是否匹配。

五、结束语

志愿填报从来都是高考生要考虑的“头等大事”,如果说高考是预赛,那么填报志愿就是决赛,志愿填得好,则能事半功倍。一个满意的高考志愿填报结果,是多方面合力作用达成的结果。高考志愿填报不仅需要学生高考分数的加持,也是对家长处理信息能力的考查、对中学人才培养和高校信息宣传的考验。高考志愿填报不仅是考生一个人的事情,家长、中学、高校也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角色。要想达到预期的高考志愿填报结果,需要多赛道发力,综合推进志愿填报的成功。

参考文献:

[1]   杨东京.高考志愿填报中高中生自主选择能力的调查和培养路径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5:19-24.

[2]   杨军,曹晓萍,李金波.新高考下考生优势科目与专业志愿填报的关联性分析[J].中国考试,2021(12):6.

[3]   赵小明,孙晓璇.基于考生偏好和矩阵博弈的高考志愿填报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47(2):6.

[4]   高妙飞.高考志愿选择行为研究:以福建省A市为例[D].厦门:厦门大学,2007:5.

[5]   雷步刚.科学填报高考志愿[J].山西教育:招生考试,2021(9):2.

[6]   乐国林.考生、家长心目中的大学评价:以天津市高考志愿填報情况为例[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25(5):7-9,75.

[7]   陈国基.高考志愿填报者的报考行为的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14:25-27.

[8]   左钊.志愿填报,家长先行[J].求学,2020(42):9.

[9]   周文莉.志愿填报中家长的原则和角色[J].高考金刊,2005(4):3.

[10]   李海雄,刘馨.招办主任访谈志愿系列(三):学校与专业:向左走?向右走?[J].高校招生(高考升学版),2008(4):2.

[11]   游涛,方胜兰.高职学生的高考志愿填报行为及其影响因素[J].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8(4):4.

[12]   吕军华.高考志愿填报中需综合考虑的因素[J].教育界,2021(28):33-34.

[13]   陈国华.学校与专业的取舍:高考志愿填报调查分析[J].煤炭高等教育,2010,28(6):4.

[责任编辑   彦   文]

猜你喜欢
小学教育专业
“通识是贵”:小学教育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探析
小学教育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现状与思考
小学教育专业数学实践教学研究
本科学历小学教育专业培养模式
从大学本科层次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的设置看如何培养儿童教育专家
小学教育专业教师技能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小学教育专业大学生科学素养培养对策研究
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在高师小学生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构建交互融合的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2+2”模式下的副学士学位层次教师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