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平等教育融入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

2023-08-25 15:42肖爱平
高教学刊 2023年23期
关键词:思政课教学女大学生立德树人

摘  要:高校性别平等教育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也是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内在要求。新时代高校性别平等教育融入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遵循,以培养具有健全人性、创新精神和“四自”精神的新时代女大学生为主要目标。在思政课教学中融入性别平等教育,必需建立一支高水平且具有一定性别敏感度的思政教师队伍;在注重培养女大学生“四自”精神的同时,培养男大学生尊重、关爱女性的意识;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性别平等教育的内容和形式。

关键词:性别平等教育;思政课教学;女大学生;立德树人;“四自”精神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3)23-0189-04

Abstract: Gender equality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achieve the fundamental task of cultivat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talents, and also an inherent requirement for implementing the basic national policy of gender equality. The integration of gender equality education in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era should be based on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 of cultivating morality and talents, with the main goal of cultivating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era with sound human nature, innovative spirit, and four-self spirit. To integrate gender equality education into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a high-level and gender sensitive tea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ers. While emphasizing the cultivation of the "four-self spirit" among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we cultivatea sense of respect and care for women among male college students. We innovate teaching methods and enrich the content and form of gender equality education.

Keywords: gender equality education; the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cultivate virtue and cultivate people; "four-self" spirit

性别平等是人类永恒的追求。现代性别平等理念并不抹杀两性在生理上的差异,而是寻求在差异基础上的平等。现实社会中性别不平等是社会长期建构的结果,改变这种现状特别需要大学生自我性别观念的转变。高校思政课内涵丰富,性别平等教育无疑是其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性别平等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即在思政课中宣讲马克思主义妇女观,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妇女与妇女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把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贯穿到国民教育全过程,真正做到“三全育人”。将性别平等教育融入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非常必要且十分重要。

一  性别平等教育融入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意义

(一)  性别平等教育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

继党的十八大报告、十九大报告都将“立德树人”确立为新时代教育的根本任务后,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1]”。教育的职责是培养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新形势下思政教育育人工作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是对新时代“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如何培养人”等问题的高度概括和深刻揭示,是高校高质量人才培养目标的时代诉求。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关系到新时代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等问题,从根本上指引着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方向。习近平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2]”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离不开思政教育教学的有效展开。

性別平等教育旨在以先进的性别理念教育大学生,以改变束缚其发展的传统性别观念和思维方式,帮助大学生消除性别歧视,树立性别平等意识,使每一个大学生个体都能实现自我全面发展。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主渠道,高校思政课应注重融入性别平等教育。通过将性别平等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引导大学生从性别视角出发去正确地认识自我和社会,树立正确的性别意识,在性别社会化过程中尊重异性、悦纳自我,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正确道路,形成健全的人格。因此,性别平等教育是实现思政课教学目的的重要手段,将性别平等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能让思政课教学更加注重以人为本,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促成高校思政课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顺利实现。

(二)  性别平等教育是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内在要求

男女平等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旨在促进女性与男性平等发展、女性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及女性自身全面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明确指出“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实行男女平等是国家的基本国策。[3]”并进一步强调国务院制定和组织实施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保障和促进妇女在各领域的全面发展。贯彻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主张。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1]”尽管男女平等早已成为我国基本国策,但现实生活中性别不平等现象依然存在。由于受男主外、女主内等传统性别角色模式、“男尊女卑”等性别偏见的影响,女性在参政、婚恋、就业等方面仍然受到一定程度的歧视。作为落实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思政课,必需全面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培养大学生具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这就有必要将性别平等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之中,使之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树立先进的性别文化理念,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分析社会生活中存在的性别不平等现象,提升性别敏感度。

(三)  性别平等教育是促进女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将性别平等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对促进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具有重要作用。性别平等教育能使大学生深刻认识到自身所肩负的神圣使命,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认识到自己与他人、集体、社会及国家之间的关系,从而具备正确的社会责任取向。社会性别教育能增强女大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女大学生对学习充满热情,积极主动参与创新创业,自觉充实、完善自己,为铸造完整的人格而不懈奋斗。作为一种品格素养的综合体现,女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强弱不仅影响其学业能否顺利完成,也将对其未来职业道路的选择产生重要的影响,并从根本上决定着其成长成才。只有具备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女大学生才会拥有源源不断的动力,才能为国家、社会、集体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才能为自身的发展创造条件,进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使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因此,应在性别平等教育中加强对女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全面提升女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使女大学生在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真正做到服务人民、服务社会。只有筑牢社会责任意识,女大学生才会有强烈的担当意识,勇敢担当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并将个人理想与国家战略规划结合起来,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做好知识和能力储备,将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有机统一,最终实现其自身自由全面发展与社会共同进步。

二  性别平等教育融入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的目标

(一)  培养具有健全人性的女大学生

人性是人作为人的基本的、共同的或普遍的规定性,是人区别于其他一切存在物的关键所在。马克思明确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马克思在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中提出:“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本质。[5]”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既包括人的需要、能力、個性的全面发展,同时也包括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性别平等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健全人性。性别平等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要着眼于使大学生“成人”(使人成为人),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如何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人应具有平等、公平、正义等观念,并用这些观念处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性别关系作为最广泛最普遍的人际关系,理所当然包括在人与人的关系之中。性别平等教育“需要培养人性,培养人类普遍的尊严意识,以及‘人的价值和尊严是平等的思想。[6]”新时代女大学生应树立现代性别平等理念,正确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并且能够认识自身的性别,在尊重性别差异的前提下培育健全的人格,真正理解践行男女平等理念,成为知性优雅的新时代女性。大学生正处于树立正确价值观念和造就健全人格的关键期,将性别平等教育融入到思政课教学之中,目的是帮助大学生确立正确的性别观念,提升大学生道德素质,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唤醒和培养大学生的共同人性。

(二)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女大学生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之不竭动力。培养创新人才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占高等院校“半边天”的女大学生的发展,关系到高校人才的发展,也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培养好一个女大学生,就意味着培养好一个独立女性、一个伟大母亲、一名优秀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由于受传统性别观念等因素影响,部分女大学生创新精神较为缺乏,创新能力有待提高。马克思指出:“能力的发展就要达到一定的程度和全面性,这正是以建立在交换价值基础上的生产为前提的,这样才能生产出个人关系和个人能力的普遍性与全面性。[5]”人的全面发展包含着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创新能力是人的最本质、最高层次的能力,不断提高创新能力是实现人的能力全面发展的重要价值目标。通过在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中推陈出新,女大学生个性才能得到全面发展。培养女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必须在深入分析女大学生个性特征和需求的基础上,结合时代发展要求,尊重女大学生主体地位,重视培养女大学生积极进取、勇敢、独立等与创新能力发展息息相关的人格品质,激发女大学生创新的动力。这就要求女大学生自身不仅要学好各科目知识,还要将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密切结合,以明确的问题意识下苦功夫、求真学问,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学以致用,不断提高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能力与素质,激发自身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将性别平等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必须在引导完善女大学生人格的基础上,培养女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精神,帮助女大学生对自身进行正确定位,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三)  培养具有“四自”精神的女大学生

新时代,高校应培养女大学生应具有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四自”精神。“四自”精神是女大学生冲破“男尊女卑”等传统思想束缚的重要精神动力,是帮助女大学在面临困境时调整心态、战胜自我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也是激励女大学生竞争创业、成长成才的重要心理品格。由于受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想的影响,部分女大学生价值观扭曲,缺乏自信、丧失自尊、自立自强意识有待增强。西蒙·波伏娃曾指出:“依附性是压在大部分妇女头上的不幸,不论她自己对它是不堪其苦还是安之若素,甚至是自得其乐,它终归是妇女的不幸。[7]”高校思政课应以先进的性别文化教导女大学生承担时代赋予她们的重大使命,重视女大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女大学生能动性,激发女大学生创造性,帮助女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教育女大学生确立正确的性别观念,使女大学生深刻认识到必须更多地依靠自己的努力去实现人生目标,以从根本上摆脱传统观念中女性对男性的依附性。新时代女大学生应珍视并维护自己的尊严与价值,坚信自身的力量、潜能和优势,培养独立自主、自强不息的坚强意志,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积极参与社会竞争,在追求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为国家、民族作出应有的贡献。因此,以理想信念补足女大学生精神之“钙”就显得尤为重要。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女大学生就会由衷地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就会积极投身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实践中去。女大学生只有认真审视自身成长成才中存在的问题,自觉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导者,确立既适合自身又符合时代要求的人生理想,拥有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观念,并外化为自己日常学习生活中的行为规范,从而真正成为自尊、自立、自信、自强的现代女性。

三  性别平等教育融入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路径

(一)  建立一支高水平且具有一定性别敏感度的思政教师队伍

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培养具有强烈的担当精神、立志于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终身的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作为知识女性中最富朝气的青年群体,女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应将性别平等意识融入高校思政课,帮助女大学生认识女性的主体地位及价值,引导女大学生正确看待自身的性别身份,培养女大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形成服务国家、服务社会的责任意识。因此,高校思政课教师承担着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事业建设者、接班人的重要任务,他们是否具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和一定的性别敏感度,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性别态度、性别意识有着重要影响,建立一支有着性别平等意识的高水平教师队伍,是对大学生进行性别平等教育的关键。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性别平等理念对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高校思政教师应具有性别平等理念和目标,并且善于将性别平等理念作为核心范畴实现同思政课的融合,使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进入思政课教学的课堂、教材和头脑,不断宣传和内化,以有效消解现实生活中依然存在的性别歧视、性别偏见,发挥大学生自身的性别优势。

(二)  营造性别平等的良好氛围,培养男大学生尊重、关爱女性的意识

性别平等教育并非只针对女大学生,需要男、女大学生共同参与。总体而言,女大学生和男大学生的性别观是有机联系着的。性别平等教育能帮助女大学生从传统性别偏见的枷锁中解放出来,确立正确的性别观念,以不断发挥自身的潜能。而对男大学生来说,性别平等教育能帮助其在心理上消除性别优势,使其认识到女性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马克思指出:“没有妇女的酵素就不可能有伟大的社会变革。[8]”无论在社会生产中,还是在精神文明建设中,女性和男性一样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价值。恩格斯强调:“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总的社会解放的天然尺度。[9]”婦女的发展水平是体现社会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同时也是衡量社会文明发展程度的一个重要尺度。因此,性别平等的真正实现与包括男女大学生在内的所有社会成员密切相关,男女两性都应为性别平等的真正实现共同努力。女大学生应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清醒认识自身的优势和潜能,坚定理想信念,以勇敢果断、乐观豁达、活泼开朗的心态独立自主地学习、实践和创新。男大学生也应具备尊重、关爱女性的意识,营造有利于实现性别平等的家庭氛围和社会风气。

(三)  创新性别平等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的方式

在女大学生更加充满个性的信息化时代,思政课教学融入性别平等教育,强化女大学生性别平等意识,首先,应针对女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着力创新,坚持以问题为导向,聚焦社会现实中与性别平等教育相关的热点问题,如PUA、性骚扰等问题,这些是大学生深感困惑并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思政课教师应给予积极回应,以帮助大学生及时纠正不正确的性别观念。其次,通过网络媒体、戏剧、情景扮演等丰富女大学生性别平等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如积极以这些形式开展“巾帼英雄”“女杰精神”等主题教育,大力弘扬中国力量、中国精神,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引领女大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再次,深化在新时代思政课教学中融入马克思主义责任感、妇女观教育,以项目为依托进一步提升女大学生的能力与职业素养,培养建立新时代和谐的男女共担伟大复兴使命的新格局。最后,关注女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特点,从女大学生身心出发,创新思政课教学新的模式,利用案例教学、网络教学、翻转课堂及信息化等手段,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实现教学形式灵活多样,在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政治性的同时,增强其历史性、生动性和趣味性。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N].人民日报,2022-10-17(01).

[2] 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EB/OL].http://www.npc.gov.cn/npc/c12435/201811/d28b0dc10bea4beaab8b3a6d956e07be.shtml.

[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0.

[5]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3.

[6] 肖巍.性别平等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义[J].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17(3):64.

[7] 西蒙·波伏娃.第二性[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58.

[8]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586.

[9]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13.

基金项目: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项目“性别平等教育融入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研究”(20B17)阶段性成果,受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资助

作者简介:肖爱平(1978-),女,汉族,湖南娄底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西方政治哲学、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思政课教学女大学生立德树人
高校思政课教学案例库共享社区化模式探索
职业教育背景下应用本科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创新路径思考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六字诀健身气功锻炼对女大学生焦虑心理的影响实验研究
有氧健身操结合瑜伽练习对女大学生体质影响的研究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我国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探究
孟子学说中的教育思想探析
思政课教学中加强抗战教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