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岭峰
什么是教学?教学改革的初心是什么?教改过程中应该坚守什么?好的教研应该是怎样的?教师在课程改革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这一系列问题,其实也是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与研究过程中经常提出的基本问题。读郭华教授的《教学的模样》,似对这些问题有了进一步认识。
《教学的模样》,一本计划3月读完的书,还是读到了4月。不过,慢也有慢的好处,有些内容可以多翻几遍,也就有了细细品味与深度思考的机会。读此书最大的感受是,作者以学者的视野理性地审视了二十年来的课程改革实践,辩证地思考,中肯地剖析。让人时而惊喜,时而触动,时而警醒。
全书共有8章内容。其中,前5章围绕“教”与“学”的问题展开讨论,从对“教与学”的总纲式阐述开始,就课程与教学的普遍性问题进行探讨,有对近段时间比较热门的“深度学习”的解读,也有对新版课程方案、课程标准中谈到的“综合学习”的深入剖析;后3章则围绕教研、教师以及师生关系作探讨。所选文章虽为前期零散发表的,但做了主题归整后也就成了一本结构化呈现教育教学成果的专著,让人清晰地感受到作者对于这个时段内“教学”的系统性思考。
全书伊始,作者首先从教学论史出发,分析了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杜威等教育大家的教学观后,提出了“教学即讲理”的观点,强调“以讲理的态度去讲‘理,是教学的一条重要‘道理”。由此说下去,谈“教与学”的统一、深度学习、跨学科主题学习……作者辩证的言说与中肯的分析,时常会让人冷静下来,思考教学中的问题。我们能够通过文字感受到一位学者对教学改革进程的全面关注与深度思考。
比如,当“学为中心”成为一个热词,强调学生的“学”时,教师对“教”的认识似乎变得模糊了。有些课上,学生的表達多了,小组讨论多了,自主活动多了,这些当然是新课程实践推进过程中大家希望看到的,但我们也看到了这样的现象:因为给了学生自由表达的机会,喜欢表达、善于表达的学生机会确实多了,但那些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的学生几乎没有了表达的机会,变得更加内向、更加缺少自信。有些课上,学生的讨论长时间游离于学习主题之外,教师却没有介入引导的意思,于是讨论看似热烈,但对于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来说几无帮助……我们不禁要问,这是教学该有的模样吗?第一章“教与学永远统一”中,作者就特别强调了“教学”中“教”与“学”的辩证关系:“学是教主导下的学,教是为学服务的。”“无教之学,虽然存在,却因没有教师的引导而很难真正登高望远、知明而行。”表明“教虽不能独立存在”,但无“教”不成“教学”,而是“自学”。
作者在“深度学习之‘深”这一章中,就此问题提出了更为明确的观点:深度学习之深,并不在程度之“深”,而在性质之“深”。“深度学习”的价值,不仅在于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更重要的是,使教师、学生、教学内容获得高度的统一,使教学内容实现应有的价值,教学过程则在于真正落实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作者看来,这才是“教学应有的模样”。
由“学习”又引出“综合学习”。“综合学习”作为学习方式,作者认同方向的正确,但在具体实践中,同样给出了建议,无论是综合学习、项目学习,还是跨学科主题学习,始终要以学科为基础,在此基础上才能实践好“综合”与“跨学科”的学习。在“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上,需要避免“为跨学科而跨学科”的现象,一定是“有学科才能跨学科,立足学科才能跨学科”。综合学习也同样如此。因为,学校日常教学的主要形式仍然是基于学科的“分科教学”,综合学习在综合中需要“凸显鲜明的学科特点”,更多地采用“学科综合学习”,从而打破传统的单一的课堂教学形式,改造学科教学模式,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
事实上,关于课程的综合化实施与跨学科主题学习,也是2022年版课程方案与课程标准中变化较大的内容,作者就此主题展开的分析与探讨,体现了一位教育学者敏锐的教改眼光与前瞻性的教改视野,也表明了教育学者对一线教改实践状况了解的全面性。教学改革不能因为热度而盲目行动,而是需要切实抓住“真问题”,冷静而客观地做出判断,选择科学的方式进行改革。
读《教学的模样》,确实有一种让人冷静下来,沉淀一下,然后继续前行的作用。前5章关于“教”与“学”的论述如此,后3章针对教研、教师与师生关系的文字,同样给人以直击要害的感觉,耐人寻味。
作者给予“教研”很高的认同。“一个学科的区域教学质量,与当地教研员的理念、能力密切相关。有个好教研员,相应的学科教学就会高质量。”并以浙江小数教研为例,谈了教研须“以课为本”,研究课堂,研究教学,才能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典型化的公开课,终究只是教学的一个‘特例。公开课的诉求,只有不断地回归日常教学中,才可能最终得以实现。”作者关于“公开课”的观点,作为一线的教研员,笔者深有同感。我们说,在面向教师的教学研讨活动中,可以有一些类似于“概念车”的公开课,展现一些名师的教学改革的理想。但更多的公开课,还是需要围绕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碰到的真实问题展开研究,并能形成一定的策略方法,供教师学习借鉴,在实践中进一步检验改进,最终成为教师实践力的构成部分。同时,传统的教研方式需要创新,需要改变现实中普遍存在的课堂教学研讨“只是课例展示,缺少研究探讨”的现象,需要突出课堂教学现场的聊课、辩课,甚至是“直接改课”,从而使参与研讨的教师充分卷入,成为教学研讨的主人。
读《教学的模样》,还能够体会到作者对教师职业的认同以及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关注。作者强调“教与学的统一”,实则在强调教师的作用。无论课程改革到达哪个层面,教师永远是课程改革的实践者,作用无法被取代。“教师是课程改革真正的主人。”课改理念的落地需要通过教师,这是不争的事实。唯有教师做有深度的教学研究,他们创造性实践的欲望被激活,研究教学、探索教改的想法付诸行动,课程改革实践才有可能实实在在地推进。不然只能收获“一时的热闹,过后冷清收场”的结果。
作者在谈教学、谈教研、谈教育时,始终将教师放在重要的地位,贯穿全书的也是对“教师专业”的关注。作者认为,教师应该成为“反思性实践家”,并特别强调:“真正的实践家不会蛮干,而一定是有思想、有理论的。”理论素养也是一名优秀教师教学思想、主张形成的重要内容,与实践能力共同支撑着教师的教学风格、特色。课程改革需要得到教师的支持。“需要教师的配合,也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从实践者成长为实践家,甚至成长为教育家。因此,读书、思考、讨论应成为一种教学生活的常态;学习、实践、研究应成为专业发展的必备技能。
教学,虽在不同的人眼中有着不同的样态,但读郭华教授《教学的模样》,可以让我们看到学者理性视角下教学应有的“模样”,同时也为我们成为一名心里有底、手中有活的行动者提供了方向。
(作者系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教研员、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
责任编辑:胡玉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