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霞
(太原供水集团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27)
在当前的知识经济时代下,人力资源已经成为企业竞争的重要因素,若是相关企业在内部实行良好的激励机制,对员工进行科学的绩效管理,则能够激发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及归属感,进而减少人才流失,保障企业自身的竞争实力。然而,部分国有企业在开展员工绩效管理工作时,缺乏有效的沟通,这样则会降低员工绩效管理质量,甚至会降低人力资源的功能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国有企业若想提高员工绩效管理的质量,就要对其中的沟通问题予以全面掌握,加强与员工之间的交流沟通,并建立完善的交流机制,同时还要对原有的绩效管理模式进行改进,使其能够与企业的经营管理需求相适应,以此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就实际情况来看,国有企业在开展员工绩效管理沟通工作时,需要确保该工作的连续性、及时性以及有效性,这样才能够实现对绩效沟通效果的有效优化,促使员工绩效管理能够发挥出重要作用。因此,在实际绩效管理沟通过程中,国有企业的相关管理人员应该遵循相应的原则,借此提高绩效管理沟通的有效性。
其一,连续性的原则。在具体的员工绩效管理工作中,需要结合企业员工的实际工作情况,设置合适的考核指标,同时也要明确各项考核要素,并对存在问题的考核评估环节进行合理改进,在完成这些工作之后,就要按照相应的顺序开展绩效管理工作,比如,对员工的具体工作现状进行深入检查,评估员工的工作绩效,结合绩效考核结果实行相应的奖惩措施。在整个绩效管理过程中,需要保持连续性的状态,而且相关管理人员若想确保绩效管理中的沟通效果,还应该对不同管理环节之间的连续性予以优化,加强不同环节之间的沟通,实现信息的高效传递,发挥出沟通的实际效用,使得沟通工作能够被落实到位,这样也有助于提高绩效管理质量。
其二,及时性的原则。沟通是否及时,关系到绩效管理的质量,在开展绩效管理工作的过程中,相关管理者应该在较短的时间内,与员工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通过沟通对员工的工作绩效进行全面了解,同时也能够将检查结果与沟通信息进行核对,以此保证员工工作绩效信息的真实性及可靠性,减少管理问题,不仅能够提高绩效管理效率,还能够增强员工的信服感,有助于推动绩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其三,有效性的原则。针对绩效管理与员工进行沟通时,管理工作人员应该注意沟通是否有效,应该在绩效管理的不同阶段,采用合适的方法与员工进行有效沟通,要做到有的放矢,这样也能够在沟通过程中获取到更加真实有效的信息,进而为绩效管理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持。
另外,相关管理人员也要对绩效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予以明确,同时也要对绩效管理沟通现状进行了解掌握,针对具体问题,制定出最为科学合理的沟通方式,结合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沟通方法与员工进行有效沟通,避免在沟通过程中出现问题,影响沟通效果及获取的信息质量,确保沟通的实效性,使得绩效管理工作能够有序开展,进一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在国有企业的经营运行过程中,基本是上级领导将会议决策直接下达给负责相关工作的员工,员工只需要按照相应的要求开展工作即可,通常不会向上级提出较多的意见,并且也很少与领导进行积极主动的交流。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领导与员工之间就会缺乏有效的沟通,对于企业日常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也缺少了解,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则会对国有企业的正常发展产生一定的阻碍。相关国有企业若想通过绩效管理,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就要实现员工与领导之间的双向交流沟通,单向的沟通,尤其是自上而下的沟通,很难发挥出沟通交流本身的使用价值。
就实际情况来看,单向沟通并不是真正意识的交流,只不过是员工接收上级指令的过程,即使有些员工会提出一些意见,也需要按照相应的规定予以逐渐上报,但是,随着时间的不断延长,最终上报给领导之后也会不了了之。所以,若想发挥出绩效管理的作用,则要实行双向沟通机制,这样才能够提升员工绩效,推动企业长远发展[1]。
国有企业对于员工绩效管理中的沟通工作缺乏了解,没有认识到该项工作的重要作用,因此,缺乏对员工绩效管理沟通工作的重视,在这种情况下,更不会着重关注这项工作,以至于原有的绩效管理沟通机制得不到完善,这就会对绩效沟通造成不良影响,沟通渠道的畅通性也会大大降低。
就具体情况来看,国有企业内部的沟通渠道相对比较单一,缺乏比较完善的沟通渠道。不少国有企业在开展沟通工作时,通常都是使用自上而下这一方式,对于下级提出的意见与建议严重忽视。而且部分企业内部的管理者更喜欢会议、报告等比较正式的沟通方式,很少采用较为亲近、轻松的方式与员工进行沟通,这就会降低沟通效果。若是使用一些非正式的沟通方式,员工更容易流露出更加真实的情感以及想法,企业也可以结合具体情况,对原有的沟通渠道予以有效拓宽,以此缩短员工与领导之间的距离,进而营造出更加轻松、融洽的工作环节,同时也能够提高绩效管理质量。
国有企业内部的高层领导与员工之间的等级关系非常明确,在沟通过程中,主要就是下达相应的指令,并不会真正深入到基层员工之中,与员工进行深层次的交流,这种沟通方式很难建立亲近的关系,同时还会使员工距离领导更远。而领导也无法了解员工自身的实际需求及其内心感受,在这种情况下,也无法针对实际情况制定出应对措施,以至于影响到绩效管理效果,并且还会增加沟通难度。不少国有企业的管理者认为绩效管理沟通并不重要,而且很多员工也会产生这样的思想,这就会造成绩效管理沟通不畅、秩序混乱。因此,相关国有企业若想开展有效的沟通工作,则需要使管理者具备较高的沟通技巧,使其能够与员工进行真正的沟通,这样则能够明确员工的工作需求,借此优化绩效管理[2]。
不少国有企业更重视自身的经济利益,以至于忽视了企业文化的建设管理,特别是在沟通文化这一方面,存在一定的缺失问题。部分国有企业只需要员工服从上级管理,落实上级指令,不需要下级员工提出意见,也因此,导致沟通不足。而且国有企业在进行决策时,也不会考虑员工的意见及需求,基本是管理层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商讨决定。就这种情况来看,虽然能够保证企业经营管理的有序性,并且在短时间内可以提高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但是,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也会产生很多隐患问题,尤其是员工会逐渐产生出消极、懈怠等工作情绪,与此同时,其工作效率及质量也会因此降低。上级的个别决定不一定都是正确的,他们也会出现失误,不过,因为与员工之间的沟通不到位,就会造成员工盲从,这对于企业发展会产生不利影响。
相关国有企业若想开展有效的员工绩效管理沟通工作,减少以往的沟通问题,就需要对原有的沟通渠道予以科学完善,同时也要加强员工与领导之间的双向对话。在具体的沟通过程中,企业上级领导可以在与员工沟通过程中,下达相应的指令,而员工也能够向领导反映工作上的一些问题。
若是领导下达的指令存在问题,员工也能够提出相应的建议及意见,借此对相关指令决策进行改进,这样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规避决策失误引发的风险问题,促使企业能够顺利运行。若想使得双向沟通这一方式得到有效应用,相关国有企业则应该及时转变等级管理思想观念,同时也要注意改变员工的等级思想,促使他们树立平等、民主的思想理念,使其认识到基层员工与领导之间只是从事工作不同,打消他们的顾虑,以此推动双向沟通方式的实行进程[3]。
另外,国有企业也要对原有的沟通机制予以完善,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构建沟通平台,基层员工可以通过该平台直接提出相应的工作意见或者是建议,这种不用面对面的沟通方式,也能够减轻员工的交流压力,管理者也能够借助该平台下达相应的指令,这不仅能够加快双向沟通的落实,还能够获得良好的沟通效果,实现有效的绩效管理。
比如,国有企业可以利用信息平台公开相应的工作信息,通过开展职工代表大会、在线沟通等多种方式,让更多的员工了解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及相关生产流程,并积极接受员工的建议,听取员工的意见,借助这种民主的沟通管理方式,提高双向沟通的有效性,以此促进国有企业工作水平的提升。
国有企业若想在绩效管理过程中,与员工进行有效沟通,还应该营造良好、轻松的沟通环境,借此增强沟通效果。若想保证沟通环境符合实际工作需求,则应该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沟通,确保沟通过程不会受到其他事情的影响。在与员工进行沟通时,要避免在刚刚下班、即将上班抑或是时间明显不够等时间点,同时也要确定合适的沟通场所,最适宜的就是一间独立的办公室,在沟通交流过程中可以关闭房门。
若是涉及一些比较私密的内容,也可以使用一对一这一沟通方式;若是交流比较常见的话题,也可以深入到基层员工之中,与众多员工进行交流,这样的交流场合更加轻松,而且也能够更容易了解到员工的内心想法,进而对原有的管理方式进行合理改进。另外,领导者若想提高绩效沟通的有效性,也要将自身的带头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在实际沟通中,应该做到开诚布公、坦诚相待,以免因为信息过滤、选择性接受等问题出现,影响到沟通效果。领导者在与员工进行沟通时,还应该加强对员工的关怀、信任,让员工感受到领导的重视及真诚,这样才能够促使员工将自己的真实想法说出,使其更加信任企业及领导,进而提高员工自身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企业的发展[4]。
企业领导在与员工进行沟通时,也需要使用科学的技巧及方式,进一步提高沟通的高效性及实效性。基于此,国有企业内部的相关管理者在与员工进行沟通之前,应该提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对于沟通内容予以科学规划,这样也能够更快地实现沟通目的。而且管理者在与员工进行沟通时,应该主动放下身段,不要以身份压人,应该保持诚恳、真挚的态度,这样也能够获得员工的认可,促使员工能够积极主动与管理者进行沟通交流,以此构建良好的信任关系。
另外,若是国有要实行一项规章制度,则要先与员工进行沟通交流,对于员工的态度、意见等予以了解,听取他们针对该项制度提出的意见,借此对原有的制度进行合理改进,提高制度的完善性。此外,管理者应该以平等、尊重的态度与员工沟通,注意沟通语气、方式方法,让员工认识到企业及领导的关心及尊重,使得双方能够产生平等、互信的关系,进而增强绩效管理沟通成效,同时也能够对企业内部管理中的问题进行科学改善,促使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得以提升。
国有企业若想开展有效的绩效管理工作,则应该加强企业内部的沟通交流,这就需要建立完善的沟通文化,为员工应营造良好的企业沟通文化环境,这样才能够提高员工沟通的积极性,使其工作热情得以提升,并能够自觉主动地参与各项工作,推动企业的成效发展。而国有企业在建立沟通文化时,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其一,国有企业应该将沟通文化与绩效管理机制进行有机结合,制定完善的沟通细则,同时还要向管理者及员工提出沟通要求,让双方处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进行沟通交流,管理者要深入到基层员工之中,员工也要积极进行工作创新,为管理者提出可行性的意见,对于沟通效果取得成果的双方,则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这也有助于激发双方的沟通意愿。其二,企业还应该开展合适的沟通活动,比如,团建、联谊、讲座等等,使得员工能够通过参与这些活动,逐渐增强自身的沟通意识,积极与管理者进行沟通,主动提出工作上的意见或者是建议,增强其工作效果[5]。
在国有企业中开展有效的员工绩效管理工作,有助于激发出员工自身潜在的工作能力,使其能够在工作中发挥出积极作用,这也能够降低人才流失率,保障国有企业的人才实力。基于此,国有企业应该认识到绩效管理的重要性,并对原有的绩效管理机制及流程进行完善,与员工也要予以及时沟通,明确员工的实际需求,这样也能够对绩效管理制度进行合理调整,进一步增强其自身的实际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