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高校教师资源配置研究

2023-08-24 07:32于茜茜唐卫民
江苏科技信息 2023年20期
关键词:专任教师资源配置高校教师

于茜茜,唐卫民

(沈阳师范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4)

0 引言

伴随高校扩招,高校教师资源不足现象严重。不仅如此,高校教师队伍还存在着教师学历层次不高、缺乏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专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等问题。为了解决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的挑战,各高校之间应实施合理的资源配置。教育资源配置直接关系到教育公平的实现,高校教师资作为高校教学科研的主体,也是教育资源配置的核心。教师资源配置失衡是造成各地区、各学校教育质量差距的主要原因。因此,实施有效的高校师资管理,优化师资配置,促进高质量教师队伍的建设是高等学校快速发展的保证。

1 研究意义

1.1 师资合理配置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人的流动,才能使所有的资源得到合理配置[1]。辽宁省高校人才队伍的合理流动能够使知识、人力、经济等所有资源充分发挥作用,为辽宁省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保障。高校教师作为“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和“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第一资源”,教师队伍的建设会对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以及人才培养产生直接影响[2]。2021年,辽宁省共有高等学校114所,全省共招生36.2万人,专任教师6.3万人,是名副其实的教育大省[3]。然而目前,辽宁省高校教师人才队伍建设依然滞后,青年学术人才和高层次教师团队紧缺,教师资源配置不合理问题突出:重点院校教师密集,教师资源利用率不高;普通院校优秀教师不足,缺乏骨干教师和创新团队等。种种问题表明,合理配置教师资源,促进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已成为当务之急。

1.2 师资合理配置对高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高等学校担负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级专业人才的重任,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主体,教师整体素质的高低、队伍建设的成败直接影响高校各项职能的发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进而影响高等教育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的建设。然而就目前情况看,我国高校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专任教师比例不足、流失严重,教师年龄、性别、学历结构不合理等诸多问题,影响高校职能的发挥。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不仅能解决高校教师资源存在的问题,改善我国高校教师资源配置的状况,而且能够有针对性地将影响高校发展的问题落到实处,对高校改进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教师资源优化配置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它为高校人才培养等各项职能的发挥以及长远发展提供了支撑。

1.3 师资合理配置对教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知识经济时代,传统的应试教育已经被现代的素质教育所取代,这一转变对高校教师的整体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是高校的中坚力量,教师队伍的素质如何将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办学质量、办学水平、办学效益等重大问题。为保证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高校建设需要一支德才兼备、结构合理、精干高效、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教师队伍来完善。而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取决于高校教师资源优化配置工作不遗余力地推行,高校教师资源的优化配置为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2 辽宁省高校师资配置的现状

2.1 教师队伍的结构情况

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对高等院校的教学规模和教学质量会产生直接影响,同时对区域高等教育的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校教师资源配置涉及高校教师的数量和质量,而专任教师数量的构成、学历和职称则是反映高校教师资源配置情况的重要指标[4]。故本研究从高校专任教师生师比结构、学历和职称构成三方面对辽宁省高校教师配置的情况进行分析。本研究数据来源于2020—2022年《中国统计年鉴》[5-7]和2021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8]。

2.1.1 专任教师生师比结构

生师比是指学校专任教师数与在校学生数的比例,是高校教学评估中用来衡量教师资源配置总体状况以及高校办学水平是否合格的重要指标。如表1所示,2019—2021年全国高等院校的生师比逐年提高。按教育部规定普通高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中生师比“18∶1”的合格指标来看[9],2019—2021年辽宁省高校生师比过高,均不满足教育部规定,教师资源短缺的现象仍然存在。同时,辽宁省专任教师占教职工的总数虽超过一半,但分布在65%左右,专任教师仍然不足。专任教师是高校教学活动的行为主体,其数量和质量会成为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评判标准,高校专任教师占比过低会使教师结构的整体功效不能得到有效发挥,影响高校教育教学质量。

表1 高校教师生师比和专任教师占比情况

注:《中国统计年鉴》收录的是上一年全国和各地区经济、社会、教育等各方面的统计数据。

2.1.2 专任教师学历结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相关规定,“要取得高等学校教师资格,应当具备研究生或者大学本科毕业学历”[10]。通过数据可知,辽宁省高校专任教师学历在本科及以上的占比在99%以上,符合相关法律对高校教师学历的基本要求。在综合考虑当下社会经济发展、高校人才招聘对教师学历的要求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下教师学历层次不断上升等因素的基础上,以研究生学历为标准计算高校教师学历的达标率。从最新一年的统计数据来看,全国高校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在67.1%,辽宁省达标率接近70%,高于全国水平(见表2)。

表2 2021年专任教师学历情况 单位:%

2.1.3 专任教师职称结构

职称是衡量教师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对专任教师的职称进行分析,对完善高校教师考核评审制度以及营造良好的竞争机制都有重要意义。表3显示,2021年辽宁省高校高级职称教师占比为48.32%,达到教育部规定的监测办学条件指标中具有高级职务教师占专任教师30%(以本科院校的合格指标衡量)的合格要求[7],且辽宁省高校高级和中级职称专任教师占比均高于全国占比。

表3 2021年专任教师职称情况 单位:%

2.2 辽宁省教师资源配置的现状分析

2.2.1 教师数量稳步增长,但仍相对不足

虽然我国高校的教师队伍规模不断扩大,尤其是伴随着扩招后学生数量激增而增加的教师数量,但是从总体上看教师资源仍相对不足。辽宁省高校生师比在2019—2021年均高于全国,表明辽宁省师资在全国水平下是略显紧缺的。不仅如此,专任教师占比呈现逐年降低的趋势,且均低于全国占比,同样表明辽宁省高校教师资源的紧缺度高于全国。

2.2.2 高学历人才多,但教师队伍水平良莠不齐

尽管从学历上来看,辽宁省高校教师无论是在硕博士学历,还是中高级职称上的占比都略高于全国,但反观现实,辽宁省部分高校教师学历结构和业务水平不尽如人意。为缓解师资力量不足,各大高校通过各种渠道来扩充师资,其中不乏刚毕业的青年教师、曾任职于其他学校的优秀教师、高薪聘请的海归学者或返聘经验丰富的老教授等,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师业务水平的参差不齐,影响到整个教师队伍水平。

3 实现高校教师资源合理配置的若干建议

3.1 建立教师资源共享的政策机制

教师资源共享,就是针对教师资源不足、分配不均、结构不合理等现象,力图优化教师资源配置结构而提出的[11]。要实现高校教师资源的共享,缩小辽宁省乃至东北地区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差距,更多的是需要国家和政府力量的介入。首先,国家应以立法的形式制定系统的专门性法律法规,从法律层面对教师资源共享进行调控。2019年《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作风和学风建设的意见》强调高校高层次人才合理有序的流动要坚持正确导向,“发达地区不得片面通过高薪酬高待遇竞价抢挖人才,特别是从中西部地区、东北地区挖人才”,这就从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教师资源的恶性竞争,缩小资源配置的地域差距[12]。其次,地方政府也要通过制定相应法规或可操作可执行的具体意见,鼓励区域内高校参与教师资源共享。

3.2 实现教师资源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高等教育的水平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存在密切关系,只有协调好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才能促进二者的合作共赢。具体到教师这一资源上,一方面,高校为区域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这其中既包括本科生、研究生等高层次人才,也有专业性的职业技术人才,这些人才都为辽宁省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人力和知识保障。另一方面,辽宁省高校的发展也植根于该省的经济发展水平,它为高校发展提供软硬件的支持。因此,要想实现高校教师资源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应加大教师在购房补贴、生活待遇、科研经费等方面的资金倾斜力度,为教师的工作生活提供保障,吸引高学历、高职称的“双高”人才。同时,辽宁省要定位好本省的教育发展方向,加强本土人才培养,优化产学研融合的发展机制,引导高校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实现教师队伍的特色发展。

3.3 优化教师资源配置结构,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高校教师资源配置结构是否合理是衡量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指标。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完善高校的教师聘用制度,推进教师的编制岗位制度和职称制度改革,科学合理地使用人才[13]。高校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同时,也要充分注重教师的培养与进修。一方面,高校要扩大教师来源的多样性,不仅仅局限于高校毕业生或过去就任其他院校的教师,要扩大师资范围。另外,也要充分保障不同来源师资业务上的统一性。高校应建立一套规范的教师评选制度,新聘青年教师必须参加统一的岗前培训,熟悉教学过程和教学各个环节。对于有经验的教师,可以安排相应的进修培养,加强教学规范,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师资的质量。

3.4 建立科学合理的高校用人保障机制

完善高校教师的竞争激励机制,实行按岗位定酬、按任务定酬、按业绩定酬等方法,优化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机制,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首先高校要认识到,大学教师的教学与科研是不可分离的。要优化教师的教学与科研评价机制,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提供有利于教师教学和科研的保障措施,让教师回归教学和科研的“初心”。其次,落实人才管理和用人单位的主体责任,厘清教师和高校的权责关系,简化教师的工作环节,减少不必要的经费投入,优化教师管理机制。同时要重视教师发展的文化氛围,加强对教师的关怀和服务,保障教师的权益,尊重教师的主体精神和潜在价值,营造尊师重教的学术氛围,为教师提供有益于其发展的社会环境。

猜你喜欢
专任教师资源配置高校教师
2022年全国专任教师比上年增加35.98万人
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北京高校专任教师结构(1991年—2017年)
我国制造业资源配置概述
第二节 2015年法学专任教师师资情况
把资源配置到贫困人口最需要的地方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刑事侦查资源配置原则及其影响因素初探
辽宁:卫生资源配置出新标准
北京普通高校的教师队伍及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