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太田,丁天曲
(湘潭大学,湖南 湘潭 411105)
“新文科”建设强调学科交叉、文理相融,反映了当前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的新趋势[1]。新时代创新型人才培养是高校及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大使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呼唤创新创业教育与文化素质和专业知识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建构立体多维的基于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培养体系[2]。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以下简称“信管专业”)是一门集信息分类、管理与研究应用为一体的科学,旨在培养具有信息管理意识和信息技术素质进行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具有很强的交叉性,强调实践性和创新性。因此,培养信管专业创新型人才既是高等教育改革对学科自身发展的要求,又是瞄准新文科这一国家战略前沿的主动应变,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奋斗征程的时代召唤。
在高校的人才培养相关规定或文件中,专业培养方案的制订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3]。本文从课程设置的角度出发,在调研21所“双一流”高校信管专业培养方案基础上,对比创新实践类课程(创新创业类教育课程及实践类教育课程)的开设情况,并以湘潭大学为例分析信管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策略,为湘潭大学信管专业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意见。
我国的信管专业是在1998年教育部颁布实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简介》后确立的[4],隶属于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信管专业创新实践类课程包括创新创业类教育课程与实践类教育课程两部分,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创新实践类课程体系
创新创业类教育课程旨在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与创新思维能力,类别多为通识课。创新创业通识课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对创新创业和创新创业活动的常识有基本的认知,促进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精神的形成[5]。
实践类教育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在专业实践教学中,常见的有专业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模拟实训、专业实习、社会实践等[6]。由于各高校在素质教育实践和专业综合实践两方面差异不大,因此本文的实践类教育课程主要围绕信管专业基础实践课程展开研究。本文中专业基础实践课程指的是信管专业培养方案中含上机课学时和实践课学时的专业必修课,如数据库实践等。
据中国教育在线网站,我国共有404所高校开设信管专业,其中“双一流”高校有92所。本文调研了其中21所“双一流”高校信管专业的培养方案,对其所开设的创新实践类课程进行统计分析,具体高校名单如表1所示。
表1 21所“双一流”高校名单
1.2.1 创新创业类教育课程设置情况
在21所“双一流”高校信管专业的培养方案中,对创新创业类教育课程修读学分有明确要求的高校有17所,学分数为2~5分。其中,要求修读2~3学分的课程多为单一理论授课,要求修读4~7学分的课程多为理论授课与实践教学并行。
根据调研,21所“双一流”高校创新创业类教育课程开课方式多为传统课堂教学,考核方式单一,但也有极少部分学校采取平台授课和多样考核方式。例如,河海大学的“创业基础”课程采用主体教材和线上资源相结合,考核方式由学习通记录及平时表现、小组任务和闭卷考试三部分构成。
1.2.2 实践类教育课程设置情况
对21所“双一流”高校信管专业的专业基础实践课程进行统计分析,其中开课高校数量在4所以上的课程多为《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所要求开设的信息技术与工程类基础课,具有普适性,具体如表2所示。而开课高校数量在4所以下的课程多为根据学校自身特点和培养方向差异所设置的特色课程,故不列出。
表2 21所“双一流”高校信管专业基础实践课程开设情况
1.3.1 创新创业类教育课程对比分析
公共基础课一方面可以解决学生通识文化教育问题,能够夯实基础理论,塑造学生的基本创新素质;另一方面,公共基础课作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在培养创新型人才中有着不可忽视和替代的作用[7]。
湘潭大学信管专业“创新创业基础”课程共计32学时,要求修读2学分,教学方式为线下授课。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要求修读4学分,实践教学为航空应急救援决策智能实践。河海大学要求修读2学分,采用主体教材和线上资源相结合的授课方式。华中科技大学的创新创业课程设置从创新意识启迪、创新能力培养、创新实践训练三方面入手,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将创新创业自主学习课程单独设列,要求修读7学分。通过与其他高校对比发现,湘潭大学创新创业类教育课程存在学分占比较低、授课方式老旧、考核方式单一、重理论轻实践、没有结合学校自身特色等问题。
1.3.2 实践类教育课程对比分析
专业基础实践课程的设置需考虑学科自身、院系设置与学校特点等多方因素,而从前文分析已得知开课高校数量在4所以上的课程具有普适性。通过与其他高校对比发现,武汉大学和南京大学等学校扩大实践类教育课程占比,开设了“大数据分析”“机器学习”“算法分析”等课程,然而湘潭大学信管专业基础实践课暂未开设“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等课程。在信管专业的课程设置中,有关现代信息技术的课程应当占比较大,但其重点在于“用”技术,而不是研究这些技术的本身[8],数据挖掘、大数据类课程具备交叉性和实用性的特点,应该作为专业基础实践模块中的主干课程。
湘潭大学信管专业创新实践类课程设置未融入“新文科”等高等教育改革政策新理念,课程学分占比少,指定教材《创新创业基础》内容较旧,实践类教育课程未及时更新,创新创业教育呈现低迷状态。另外,湘潭大学的信管专业位于公共管理学院,创新创业基础必修课开课单位为创新创业学院。公共管理学院作为文科学院,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视程度低,而且仅靠期末考试的最终分数很难把控信管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程度。可以参考华中科技大学启明学院(创新创业教育)、管理学院共建的创新与创业管理专业,两院共同协商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以及教学计划安排。管理学院主要负责课程、师资等,启明学院(创新创业教育)主要负责实践及资源等支持。
湘潭大学信管专业的教学方式以理论知识教学为主,“填鸭式”教学方式在创新实践类课堂屡见不鲜,既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又无法实现启发式、探究式教学。智慧教育是指以“人的智慧成长”为导向,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促进学习环境、教学方式和教育管理的智慧转型,在普及化的学校教育中提供适宜的学习机会,形成精准、个性、灵活的教育服务体系,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成长需要[9]。智慧教育背景下,应积极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课堂教学,通力打造一体化的智慧教育平台,以与时俱进的教学方式助力培养创新型人才。
目前,湘潭大学信管课程内容着眼于管理学、经济学和计算机技术理论知识,创新实践类教育课程形式单一,课程衔接性较差。通过访谈了解到,创新创业基础课的实践教学并未落到实处,考核方式多为课堂考勤和期末提交一份项目计划书,缺乏实际的校外实践基地指导,与社会需求脱节。专业基础实践课缺少数据挖掘、大数据类课程,难以达到培养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目标。另外,专业基础实践课开设时间不合理,由于第5、6学期多数学生即将准备就业或考研考编,可以考虑将部分专业基础实践课提前,以便提前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为后续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制约,教师尚未明确创新创业教育责任,欠缺创新创业教育的意识和能力。现阶段的教学工作,教师并未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教育”有机融合,忽视了学生创新精神的启迪和创新思维的塑造。另外,尽管本科生与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差异,但教师不应过于区分两者的教学方式,应将学术前沿动态与实践经验融入本科课堂,以自身人格魅力与学术修养启发学生创新意识,形成潜移默化的创新创业教育。
新文科的意义在于更强调构建适合学生成长需求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10]。新时代创新型人才培养是高校及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大使命,学校应明确信管专业创新型人才以人才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这一教育目标。基于成果导向的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理念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保证学生能够学到将来工作所需的知识或岗位能力和素质[11]。OBE理念强调教育的灵活性、教学方式的丰富性、评价手段的多样性。信管专业具有交叉学科的特点,不宜拘泥于单一死板的传统教学理念,OBE理念的融入对信管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可达到实际且可靠的效果。
创新型人才必须是知识性的,否则就会轻率著述,哗众取宠,经不起时代的考验,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所不需要的人才[12]。创新实践类课程要突破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探索尝试新的教学方式,优化课程交流的方式,打通信管专业与相近专业之间,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下本、硕、博学生之间的联系纽带,开展形式多样的对话交流,如创新教育座谈会、学习分享会等。
人工智能时代,智能技术逐渐成为教学改革的动力引擎,课堂作为熔炉将教学改革与智能技术深度融合。将智能技术融入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有利于改善和提升课堂教学环境,并实现课堂教学互动化、教学场景情境化、课堂管理智能化、学习资源数字化[13]。
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是一个动态的、递进的过程,只有通过不断的创新与改革才能使课程不断迸发活力,增强实效性[14],完善的课程体系对培养创新型人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湘潭大学信管专业基础实践课程的变革与创新应该依据“新文科”与一流课程“双万”计划的基本精神,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增设数据分析、数据挖掘与大数据技术与应用等课程,加大实践类教育课程的占比。
校企合作模式为学生提供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机会,极大提高了动手能力,也为企业提供了重要的人才储备,已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常见模式[15]。湘潭大学信管专业应在坚持应用人才培养导向的基础上,与实务部门协同开展人才培养,与湘潭的优秀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交流关系,利用本地企业的市场优势和资源优势,创建湘潭大学的实训基地,引领学生走进企业,走“近”企业。通过校企协同,使学生尽早感知信息产业发展状态及创新型人才社会需求,为以后选择合适的职业发展方向提供保障。
良好的创新创业师资团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湘潭大学信管专业应当注重师资队伍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聘用创新创业经验丰富的创业导师,定期邀请创业企业家和创新专家对教师进行创新创业培训,鼓励专任教师发展为双师型教师。
教师在保证自身教学主体地位的同时,应利用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启迪创新创业教育。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授课,潜移默化地达到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教师之间也要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学研讨和科研合作,以学生为中心,运用情景教学、问题研讨和互动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组织授课,真正提升教学效果[16]。
本文基于各高校信管专业的培养方案,对比分析创新实践类课程的设置情况,指出湘潭大学当前创新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应的优化策略。围绕培养方案展开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从课程教学这一源头把控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为培养高层次的信管专业创新型人才奠定了扎实基础,也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重要的生力军保障。但是,由于课程体系需根据学校特色进一步打磨并细化,因此创新实践类课程的具体实施还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