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融合视域下的学校影视课程项目研究

2023-08-24 15:17呼伟石有博那明珠
辽宁教育·管理版 2023年8期
关键词:学科融合教学设计

呼伟 石有博 那明珠

摘要:新课标在理念与目标上强调了多学科育人的重要性,再次明确了培养學生核心素养的意义。课程融合视域下,对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学校影视课程项目进行研究和探索,可以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文学与影视的联系,提升历史认知和艺术审美素养。

关键词:影视课程;学科融合;教学设计

电影《骆驼祥子》由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的同名小说改编,是辽宁省实验学校(以下简称“学校”)电影课程八年级上学期“爱与社会”主题下的必修影片。教师立足于《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通称“艺术新课标”)中的影视课程第四学段学习任务“重现历史”来组织教学,力图通过影视欣赏的开展,指导学生学习影评写作,开展影视实践活动。基于本学习任务的定位,这次影视欣赏从语文、历史、美术三个学科入手共同进行设计。

一、课前教学准备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影视作品,把握影视作品的思想内涵,体会文学作品与影视作品之间的联系,学习影评写作。

2.通过实践活动体会影视作品中形象化的历史、艺术化的氛围,提升学生的历史认知和艺术审美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

学生需要通过形象化的历史、艺术化的氛围,形成对经典人物形象的感知,建立起电影与文学之间的桥梁,即影评写作。

(三)课程资源准备

1.教师准备:电影《骆驼祥子》经典片段、电影《骆驼祥子》名家点评视频、电影《阿甘正传》经典片段。

2.学生准备:重温小说《骆驼祥子》。

二、名著导读,激发兴趣

(一)建立作者形象,了解影视作品来源

【任务设计】

1.出示老舍先生的图片,让学生说说自己对老舍的了解。

2.出示司马长风和冯玉祥对老舍的评价,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对这两种评价的看法。

3.师生互动,用语言建立起一个生动立体的老舍先生形象。

(二)引出话题,共话期待

【任务设计】

1.从长篇小说到电影,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对作品的期待有什么变化。

2.提出问题:影视化作品需要至少保留小说中哪些重要的桥段?让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并阐明原因。

【设计意图】

教师带领学生从影视艺术欣赏的角度,理解原创作者与影视化作品之间的关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通称“语文新课标”)“阅读与鉴赏”方面要求学生“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教师从作家和作品的写作背景的角度进行导入,力图从学生已有认知、同时代人的评价以及教师补充三个方面让老舍先生的形象更加立体。同时引导学生思考文学作品与影视的异同,通过有依据的猜想拉近文学与影视作品的关系,激发学生的欣赏期待。

三、任务牵动,影视欣赏

(一)定格人物形象,分析人物性格

【任务设计】

运用多媒体出示影片,让学生在欣赏影视作品的同时,思考自己更喜欢影视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还是阅读过程中的人物形象,之后说明原因。

(二)比较影视作品与文学作品的不同

【任务设计】

教师化身主持人,采访“观众”。小说《骆驼祥子》和影视化作品的结尾,哪个是你心中的结尾?

【设计意图】

教师以“实践+”促进学生从学到用,聚焦电影中的人物,调动多媒体引导学生通过思考更深层次地理解人物,挖掘人物性格、社会环境与人物命运之间的联系,从而更好地理解这部小说对黑暗腐朽的社会制度的控诉,并巧妙地把文学作品、学生固有的认知和编剧导演的二次创作巧妙连接成一个现实情境,在课堂上模拟主持人和观众互动的交流方式,完成真实情境下新知识的构建。

(三)出示名家访谈,实现视野拓展

【任务设计】

针对名家访谈视频,谈谈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

艺术新课标指出,“教学过程中要善用各种媒材,视觉、触觉、动觉等多种感觉,促进学生对艺术的深层体验,丰富其精神世界。”本环节以“拓展+”促进学生文化理解。拓展+名家评论的形式,让学生了解不同的观众会有不同的感受,在学者和艺术家眼中,同题材的电影和话剧艺术形式的特点截然不同,阐释艺术与文化之间的关联,理解不同形式的艺术作品的文化内涵。

四、重现历史,开展实践

(一)历史沙龙,植入话题,探讨真实历史呈现

【任务设计】

1.猜想:《骆驼祥子》里的骆驼最早可能出现在中国的哪个朝代?影片中为什么几次出现骆驼?这种影视道具在传递什么信息?

2.猜想:抢祥子车的大兵可能是谁的军队,祥子拉车时有没有可能见过来自东北奉系军阀的军官?

(二)艺术沙龙,探讨艺术氛围与影视的关系

【任务设计】

1.出示影视作品截图,引导学生思考其中服饰色彩的变化传达了什么样的情感体验?

2.祥子服装颜色的变化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白—蓝—黑。这种影视服装色彩的变化是偶然的吗?

(三)分析时代背景,挖掘悲剧根源

【任务设计】

那个时代有无数像祥子一样的人,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交流:到底“谁”才是杀死他们灵魂的真正凶手?

【设计意图】

教师从整本书阅读的视角解读小说和影视在塑造人物形象这一过程中的差异,通过社会背景的深入分析,挖掘文章的主题和思想内涵,培养学生阅读与创意表达方面的能力,历史学科通过生活化的问题切入军阀统治下的黑暗社会与影视镜头中时代生活的链接,艺术学科则从光与影的构图角度来解读影视摄像艺术如何深化人物和主题的关系。每个学科都基于影视课程的目标要求定位本学科的学习目标,在欣赏与实践活动中达成跨学科融合学习。

五、影视链接,拓展深化

【任務设计】

(观看影片《阿甘正传》片段)都说“阿甘”是中国的“祥子”,国度不同、时代不同、工作不同、结局不同,他们有可能联系在一起吗?

【设计意图】

教师通过“拓展+”的形式,以拓展+影片经典,将《骆驼祥子》和《阿甘正传》的主人公进行对比,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体会人物形象塑造的相同手法,体会电影塑造人物的独特魅力,提升特定文化情境中艺术作品对人文内涵的阐释能力。通过影视作品的拓展链接,让学生在观影的同时,不断进行思考,丰富自己的感受。

六、作业自选,课前展示

语文新课标中对“拓展型学习任务群—整本书阅读”的要求如下:“独立阅读古今中外诗歌集、中长篇小说、散文集等文学名著,如《朝花夕拾》《骆驼祥子》《艾青诗选》《西游记》《格列佛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根据阅读进度完成读书笔记,针对作品的语言、形象、主题等方面的话题展开研讨。”“开展多样的读书活动,丰富、拓展名著阅读。借助多种媒介讲述、推荐自己喜欢的名著,说明推荐理由;尝试改编名著中的精彩片段;结合自己的阅读体会,尝试撰写文学鉴赏文章。”教师可据此进行设计,让学生逐步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并予以梳理和表达。“学校里的电影院之《骆驼祥子》”影视课程作业设计如下。

作业一:参照下列影评,将自己观影后独到的发现、研究或感受写下来,字数不限。

影评1:

比翼连枝当日愿——电影《骆驼祥子》中的虎妞短评

情痴情深,情根错种。凝立君侧,盼君一顾。

愿结同心,铅华尽抛。珠胎既结,岁月静好。

爱子殇逝,香魂袅袅。含恨而终,心愿难了。

前尘往事不可追,一层相思一层灰。

来生化作采莲人,与君相逢横塘水。

影评2:

“总体来说,电影的改变更加聚焦,删去祥子堕落的内容,美化曹先生,使影片彰显出更多的人性亮点。原著中细微的心理描写,比如虎妞与刘四爷的争吵,演员们用肢体语言和表情来表现,非常传神。而电影的摄影与画面构图,有着20世纪80年代特有的素朴、清雅的风格。而导演从小生活在老北京的经历,又使得电影的台词、道具、场景、配乐等具有非常正宗的老北京味道。电影运用各种表现手法,如特写、定格、对比构图等,突出展现人物形象与剧情意蕴,如婚礼、红鞋子等。虎妞临近生产时祥子在吴昌硕画展门前拉车,有着即将为人父的喜悦,然而这喜悦太过短暂……这些含蓄、隽永的符号化设置,更加鲜明地衬托出祥子的悲惨命运。”

作业二:假设你是一档访谈类节目的主持人,电影《骆驼祥子》中祥子和虎妞的扮演者是你的邀请嘉宾,请你拟出采访提纲并说明理由。

作业三:《骆驼祥子》电影即将再次开拍并招募演员,你想要饰演剧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

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课程融合视域下,学校影视课程项目结合新课标进行教学设计,让学生在知识点的梳理与表达中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提升了历史认知和艺术审美素养。

参考文献:

[1]马利文.以教育戏剧为载体的行动研究:教师自我发展过程案例研究[J].教育学报,2014(1).

[2]蒋一之.增进理解:教育戏剧德育运用的定位[J].中国德育,2023(7).

[3]王晓琳.新课标背景下中小学影视教育的现状与发展策略:以河南省济源第一中学为例[J].新课程评论,2023(5).

[4]杨柳,张寅,于炜.教育戏剧: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J].教育发展研究,2013(2).

(责任编辑:赵昆伦)

作者简介:呼伟,辽宁省实验中学一级教师。石有博,辽宁省实验中学高级教师。那明珠,辽宁省实验中学高级教师

课题项目:本文系辽宁省教育厅基础教育2022年度基础教育课题“课程融合视域下九年一贯制学校美育体系建构与创新性实施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LNJB2022074。

猜你喜欢
学科融合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让小学数学教学丰富多彩
基于项目的中学学科知识融合路径探析
网络空间安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与途径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