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学习环境下高中语文古典诗词跨媒介教学策略研究

2023-08-24 17:46:05赵飞燕
高考·下 2023年5期
关键词:跨媒介智慧学习环境古典诗词

赵飞燕

摘 要:由于时代的隔膜和独特的文体格式,古典诗词在教学过程中往往难以和学生的生活体验相联系,学生在学习古典诗词的过程中往往很难获得真切的情感体验,并产生文化认同。本文旨在探讨在智慧学习环境下,如何运用多种媒介,将古典诗词教学和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改进教师古典诗词教学,引导学生找到古典诗词学习中的兴趣点和研究点,以此提高古典诗词学习效率,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和鉴赏品位。

关键词:智慧学习环境;跨媒介;古典诗词;策略研究

古典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文化最美的精神遗产之一。然而相比于现当代散文和诗歌,古典诗词由于语言高度凝练,思想情感含蓄内敛,在教学过程中往往难以和学生的生活体验相联系,学生对于古典诗词中蕴含的情感往往停留在“认识”的层面,很少能够获得真切的情感体验,并产生文化认同。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智慧课堂为语文教学带来新的活力,学生在智慧学习环境下能够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语文核心素养强调“语文课程内容要随着社会信息化过程中技术的迭代更新带来内涵的变化,借助日益普及的教育信息技术,在坚守传统教学合理成分的基础上改革语文教學中充塞着的不合理内容,给学生创设多种类型的语文学习实践活动”[1]。在智慧学习环境下如何打破传统教学思维,尽可能多地引入新的媒介,将古典诗词教学和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引导学生找到古典诗词学习中的兴趣点和研究点,给学生创设种类丰富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以此提高古典诗词学习效率,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和鉴赏品位,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是笔者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做了以下尝试:

一、跨时空心灵对话,让古典诗词走近生活

智慧学习环境下,教师可以尽可能多地引入多种媒介,将高中必修或选修语文古典诗词教学的各个环节和学生现实生活体验联系起来。尝试引入如微博朋友圈、百度贴吧、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学生熟悉的媒介形式,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海报设计、新闻稿撰写、公众号推文推送、朗诵视频录制剪辑等活动,完成任务型教学。

“知人论世”是古典诗词中常用的学习方法,传统教学形式下,教师往往采用屏幕显示大段的诗人经历和背景介绍,或者布置学生课下收集资料,随后在课堂上进行分享的方式[2]。在智慧学习环境下,教师可以引入学生熟悉的媒介形式,引导学生将生活中常用的媒介和语文学习联系起来。如: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课教学时,笔者给学生布置了公众号推文任务——撰写《苏轼的流放日记》,要求学生在了解苏轼生平基础上感受苏东坡“宠辱不惊”的精神追求和人格魅力。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除了要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生平外,还要结合文本,分析作者的情感内涵。这种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任务型教学模式非常受学生欢迎,学生在撰写推文的同时还自发生成了许多小设计,如有学生根据苏轼的流放经历,设计了一张名为《苏轼专属蹭饭图》的动态图,非常生动形象地再现了苏轼被贬的整个经历,还补充了苏轼在任地方官期间的政绩和发明的各类美食。学生为了增加公众号点击量,还引入音视频剪辑和动画制作等新的软件,最后呈现的成果让教师眼前一亮。

“人物形象赏析”也是古典诗词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为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尝试引入贴吧发帖回帖、朋友圈评论等形式。如:在《氓》这一课教学中,笔者给学生布置“根据诗歌内容,选取女子恋爱婚姻中的某一个阶段选配一张图片(包括文字或一两句原诗)发朋友圈,同组同学以诗中相关的某一个人物的口吻撰写评论”的任务,学生参与兴趣很高,作业呈现效果也非常好。除了立足文本呈现人物心理外,学生还加入了自己的理解,同学之间互相回复,作业内容妙趣横生。

古典诗歌教学注重“因声求气”,诵读是诗歌鉴赏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智慧课堂背景下,可以要求学生自主设计朗诵脚本,并根据脚本,录制朗诵视频。相比于传统课堂中的范读、跟读,新媒体软件的介入,使得学生在朗诵过程中可以有表情、动作甚至服装道具的配合,还可以为诗词配上合适的乐曲和图片,增强朗诵效果。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在声与情、内与外、诗与画、诗与乐各种关系的辨析中,走近诗人及其作品,探寻诗歌背后别样的生命形态和意义。

在完成大单元任务的过程中也可以引入多样化的媒介形式,如:在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的教学过程中,在完成“学写文学评论”这一目标时,笔者就尝试给学生设计了组织诗歌鉴赏线上沙龙——“生命的诗意”的任务。要求学生在学校公众号上发布海报及推文。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当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成果的呈现也很多样。例如:在给诗歌分类这一环节,学生或从情感入手,由《琵琶行》《念奴娇》见“文人的低谷突围”;由《登高》《声声慢》品“文人生命的韧度”。或从“艺术手法”入手,《短歌行》《永遇乐》析用典之精妙;《登高》《归园田居》辨景语即情语。在给诗歌分类、拟写小标题、决定推文顺序、设计海报、制作邀请函、自评及互评的过程中,学生既掌握了文学短评写作的基本技法,又能在理解文学作品的基础上体会作品的艺术之美。

二、引特长入课堂,开展多样化语文学习

在《琵琶行》一诗的教学中,一次偶然的机会,学生利用教室中的钢琴现场演奏,以普罗科菲耶夫的《托卡塔》结尾部分来模拟诗中的音乐描写“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本是当中较难理解的部分,但是学生一用贝多芬《降A大调第31号钢琴奏鸣曲》中的片段来模拟,立刻让人身临其境。该生的表演在班上引起强烈的反响。受到这个启示,笔者给学生布置了“再现《琵琶行》中的音乐描绘”的附加作业,要求学生任选自己擅长的乐器,再现诗中的音乐描绘,录制视频在班上展示。部分没有音乐特长的学生则选择用视频剪辑的形式完成作业。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各显神通,最后的成果呈现可谓百花齐放。如:有学生用琵琶曲《渭水情》快板部分模拟“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古筝曲《幻想曲》的引子部分独具西域风情,可对应“别有幽愁暗恨生”。此外还有二胡《赛马》、钢琴曲《库普兰之墓》等,各种乐器齐上阵,令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

最令笔者惊喜的是,还有学生有电子作曲的经验,所配的音乐完全是由自己创作合成的。这也启示笔者,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在智慧学习环境下,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引特长进课堂,借助音视频等多媒体,开展多样化的语文学习。随后,笔者还尝试让学生分别为《登高》和《梦游天姥吟留别》绘制插图,再现其中的诗人形象,并尝试配乐,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在面临同样的人生境遇时,这两位大诗人所呈现的不同的生命状态。

在传统古典诗歌教学中,笔者也经常引入播放视频、微课等形式,帮助学生加深印象,但相比之下,由学生发挥特长,自己制作视频、绘制插画、配乐、编舞等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在充分发挥自身特长的同时,进一步深入分析文本,走近诗人,身临其境地体验、感受古典诗歌背后的魅力。而在进行诗歌赏析的过程中,诗与乐、舞、绘画等相结合的形式,也为传统的古典诗词教学课堂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三、师生合作,共建高质量语文课堂

智慧学习环境为语文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加之各类媒介的引入更是使得语文课堂“百花齐放”。教师在充分将课堂交给学生实现课堂多样性的同时,要防止无效引入。“以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要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始终,以构建开放、多样、有序的高质量语文课堂。

(一)充分调研,因“长”施教

在设计学习任务时,笔者常常会有疑虑,担心学生觉得任务有难度,无法完成,或者参与度不高。在收获学生课堂上不经意间给的惊喜,以及慢慢摸索过后,笔者意识到有疑虑的原因在于,对学生了解不够充分,没有针对学生学习能力、特长及兴趣点设置教学任务。教师在设置任务之前,可以利用问卷星、班级优化大师等信息化手段收集学生资料,充分了解学生特长,并据此设置对应的学习任务,找到合适的智慧互动学习工具,将学生特长和学习任务充分融合,以此来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构建高效课堂[3]。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学生的特长及爱好给学生分组,也可以针对学生的特长和学习能力、学习兴趣点有针对性地布置不同类型的学习任务,以此来保证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如:在完成公众号运营相关作业时,同一个小组内学生应该各有所长,文字撰写、页面美化、音视频剪辑等互相配合,才能呈现较好的作业效果。在设计学习任务时,教师也可以有意识地针对学生现状,从任务的难易程度、完成方式等角度入手,提供类型丰富,同时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学习任务供学生选择。

(二)提供智慧化学习资源

智慧学习环境下,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多样,种类繁多,但是网络上的信息良莠不齐,这就需要教师在引导学生跨媒介学习时要学会辨析各种资源的合理性。教师前期可以帮助筛选资料,或者指定信息获取媒介,到后期学生具有一定的分辨能力后,再交由学生自主筛选、辨析。智慧学习环境下教师可以通过集成化的课堂控制系统,向学生实时推送相关学习资源。如:在完成“苏轼的流放日记”这一任务时,笔者就给学生提供了徐中玉的《苏东坡文集导读》、中华书局的《苏轼诗集》、上海古籍出版社的《苏轼诗集合注》;中华吟诵网和林语堂的《苏东坡传》、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央视纪录片《苏东坡》等不同媒介类型的资源。并借此与学生探讨,网络资料与原始资料在探讨作品内涵作用上的差异。在推送资源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掌握利用不同媒介获取信息的能力,学会面对海量信息能够筛选、利用,同时能够理解、辨析、评判媒介信息,提高自己的媒介素养。

(三)明确任务要求,建立合理评价机制

教师在跨媒介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明确学习任务。跨媒介学习由于学习形式多样,且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参与度很高,成果呈现也很多样。但笔者在任务实施的过程中也发现,学生容易囿于任务形式而忽略、脱离文本,完全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或者喜好完成任务。如:《氓》这首诗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以主人公口吻发帖,并回复。部分学生会脱离文本,给出类似“不然你看看我”这样的回复,或者干脆用一些当下很火的网络词汇进行回复。此时教师就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明确任务要求,提供任务清单,提示学生要在充分理解人物形象的基础上,立足文本,分析人物心理,结合人的年龄、性格、職业、文化程度等创作出符合人物形象,能够凸显人物个性的对话。

在完成“再现《琵琶行》中的音乐描绘”作业时,学生也容易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音乐的呈现上,单纯“以声模声”而忽略了对诗歌艺术手法的感知,此时就需要教师进一步细化要求。比如要求学生在呈现作品的同时,加上适当解说,说明选择理由、曲目和诗句之间的关联等,进一步体会诗歌当中的艺术表现手法。经过教师引导,学生会进行更深入的思考,最后的成果当中也多了类似“我觉得结尾有一种爆炸式的收束感,可能有一点近似裂帛的感觉”“虽然钢琴曲无法完全再现琵琶的感觉,但这首曲子作曲技法里有大量的轮指技巧,跟琵琶‘轻拢慢捻抹复挑的指法有相似之处”等描述,对于诗歌中的音乐描绘又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总之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在学生偏离任务要求或者遇到困惑时,及时引导学生,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任务,感受古典诗歌的魅力。

明确任务要求的同时,要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如丰富评价方式,利用生生互评、师生同评、结果评价、过程评价等多维度评价方式评价学生成果。尤其是注重过程评价,传统课堂下更多评价的是学生成果,而智慧学习环境下教师则可以利用智学网、腾讯课堂、班级优化大师等辅助工具从任务参与度、思维方式、沟通合作等方面全方位考查学生[4]。而给出合理、细致的,与学习任务一致,且可实施性强的评价标准这一点也非常重要。学生通过评价标准就能准确地知道,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需要“做什么,怎么做,做到怎样”。如在完成文学点评写作这一单元教学任务时,笔者就从评论切入点细化程度、文本解读深入度和叙议结合紧密度等几个角度入手,为学生提供了自评、互评诊断表格。学生在自评之后,四人小组轮换打分,最后推荐分数较高的作品,在班级分享。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也意识到在进行文学评论写作时,需要对作品有准确深入的把握,要善于聚焦从小处切入,而非泛泛而谈,面面俱到。并在此基础上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了修改。

结束语

在智慧学习环境下,学生成为阅读主体,他们的情感与智慧素养的提升,自由与创新精神的培养,对养成学生健康个性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要充分重视起古典诗词教学智慧课堂的构建和完善工作,在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基础上,通过引导学生充分运用多种媒介,将古典诗词教学和学生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引导学生找到古典诗词学习中的兴趣点和研究点,以此提高古典诗词学习效率,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和鉴赏品位,体会古诗词的魅力和学习价值,探索出一条符合时代特点及当代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古典诗词教学新路。

参考文献

[1]张秋玲.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高中语文[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19.

[2]陈晓星.巧用希沃电子白板激活文言文教学课堂[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21(3):76-78.

[3]徐春梅.信息技术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2022(13):93-95.

[4]李慧.翻转课堂在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结合定风波课例的教学反思[J].文教资料,2017(8):39-40,82.

本文系福州市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智慧学习环境下高中语文古典诗词教学策略研究”(编号:FZDJ2021A15)的主要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跨媒介智慧学习环境古典诗词
基于互联网+的跨媒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创新研究
现代交际(2017年6期)2017-05-16 10:14:32
以“哈利·波特”为例探析文化品牌建设
智慧学习环境下小学语文阅读课生成性教学路径的探究
智慧学习环境下的即时反馈系统设计研究
外语互动式教学中的课堂智能交互设计初探
大学语文古典诗词吟诵教学的应用
人间(2016年30期)2016-12-03 22:18:31
中国古典诗词的阅读与欣赏
古典诗词在广告文案写作中的运用探讨
趣从诗中来
考试周刊(2016年83期)2016-10-31 12:37:31
互联网时代的期刊产业化发展模式小议
出版广角(2016年3期)2016-04-21 22:0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