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未病”理论在社区卫生服务站对糖尿病前期人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2023-08-23 03:25万修伟侯树爱
齐鲁护理杂志 2023年16期
关键词:治未病情志社区卫生

万修伟,侯树爱,赵 静,潘 红

(日照市人民医院 山东日照 276800)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随着现代人们工作压力的增加、生活方式的改变及老龄化人口的增多,我国糖尿病患病率逐年增加,据统计[1]目前我国成人糖尿病发病率约为9.7%,其引发的糖尿病并发症危害极大,致残率、致死率均较高,给人们健康带来严重威胁。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是循序演变的过程,糖尿病前期是指空腹血糖异常、糖耐量减低,但还未发展为糖尿病,即糖尿病未病阶段,据统计[2]我国目前糖尿病前期人群达到15.5%,并且仍有上升趋势。糖尿病前期如果干预得当是可以逆转的,因此对糖尿病前期人群积极干预,可有效降低糖尿病发病风险。加强糖尿病前期人群健康管理,对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尤为重要,临床对糖尿病防治也提出了“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战略方针。中医“治未病”理论转变了“治已病”的被动管理理念,其理论精髓为未病先防,从而有效降低发病率,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目的[3]。本研究采用中医“治未病”理论对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糖尿病前期人群进行综合护理管理,以期为糖尿病的综合防治提供借鉴。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2月1日~2020年3月1日照市人民医院管辖的社区卫生服务站糖尿病前期人群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空腹血糖受损(IFG),即6.1 mmol/L≤空腹血糖(FBS)<7.0 mmol/L;糖耐量减低(IGT),即7.8 mmol/L ≤餐后2 h血糖(PBS2 h)<11.1 mmol/L。排除标准:存在精神疾病者;遵医依从性差者。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相关伦理原则。将纳入研究的1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社区卫生服务站成立糖尿病前期人群护理管理小组,定期对研究对象进行干预,干预形式包括集体授课、个别指导及多媒体、宣传栏等形式。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采用中医“治未病”理论进行综合干预。

1.2.1 情志调理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是中医学的一种心理疗法,指的是人的心理要时刻保持安静,遇事要淡泊,这样才能有抵抗外邪的真气[4]。糖尿病前期人群由于对糖尿病的恐惧,常常表现为焦虑、抑郁、悲观等不良情志行为,这些情志行为刺激机体,使体内儿茶酚胺分泌增多,儿茶酚胺作用于胰腺β细胞抑制胰岛素分泌,不利于血糖控制,使体内血糖升高[5]。因此对糖尿病前期人群要加强情志管理,向其讲解糖尿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及预防的重要性,做好心理疏导工作。愉悦的心情可以使气血平和,保养正气,舒畅心志,有利于控制血糖。

1.2.2 饮食有节 “饮食有节”一直以来是中医提倡的饮食疗法。若饮食不节、暴饮暴食,则脾胃受损,正气虚亏而致病[6]。糖尿病的发生与饮食不节密不可分。加强饮食管理,对控制血糖至关重要。护理人员向研究对象讲解饮食疗法对预防糖尿病的重要性,并帮助其制订个性化饮食食谱。以均衡营养、控制总量为原则,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合理搭配,碳水化合物以粗粮(如荞麦面、玉米面)为主,蛋白质以瘦肉、鱼为主,多食富含维生素、纤维素、钾、钙等新鲜蔬菜[7]。如果两餐之间有饥饿感,可用西红柿、黄瓜充饥。将体重维持在合理范围内,预防肥胖。可选用生荷叶3 g、桑叶6 g、生山楂 3 g煎汤代茶,具有调节糖脂代谢的功效。中医理论强调根据个体差异选择不同的食物,对阴阳气血证候不调者要积极调理,山药、藕、梨等食物具有滋阴清热、养阴润燥等功效,适合阴虚证者;山楂、红花等泡水代茶饮适合瘀血证者,遵循“活血化瘀,滋阴清热”的护理原则[8]。

1.2.3 起居有常 “起居有常而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度百岁乃去”,指的是人们在工作生活中作息要规律,劳逸结合,保持身心健康,才能延年益寿[9]。要顺应春、夏、秋、冬四季阴阳之养生原则,秋冬养阴,春夏养阳。若起居无常,作息不规律,影响人体阴阳平衡和气血运行,加速糖尿病前期向糖尿病转化。春、夏季节要早睡早起,根据自身情况加强体育锻炼(如慢跑、太极拳、户外散步等),锻炼强度要适宜,以保养阳气;秋、冬季节要晚睡晚起,适当减少户外锻炼时间,避免风寒,以保养阴气[10]。运动能促进糖原的合成及提高骨骼肌对糖的吸收,同时也能减少肥胖。通过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健康行为意识,有利于调节机体代谢功能,同时能降低血糖水平。

1.2.4 未病先防 “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指的是医治病症应在没有出现异样症候以前,即未病先防[11]。中医特色的预防糖尿病治疗方法疗效确切,如体针、腹部推拿按摩、耳穴埋豆等多种方法。常用体针穴位有中脘、曲池、天枢等,通过体针干预,可有效改善机体代谢水平,降低血脂及胰岛素抵抗,从而降低空腹血糖及纠正糖耐量异常。腹部推拿按摩可促进胃肠蠕动和腹部血液循环,进而改善胰腺血液供应,修复胰腺功能;腹部推拿按摩从胃、脾、肾达到三重论治机能的综合立体治疗效果,这些都有利于做到“未病先防”。耳穴埋豆干预方法,可刺激三焦、胰胆、内分泌等穴位,相应脏腑经络功能得到调节,可以可抑制食欲从而控制体质量,胰岛素分泌得以有效调节,从而减少糖尿病前期人群转化为糖尿病的发病率[12]。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生理生化指标,包括BMI、FBS、PBS 2 h、HbA1c、TG、TC、HDL、LDL改善情况;比较两组糖尿病发病率;比较两组生活质量状况,采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13],包括生理机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一般健康状况(GH)、精力状况(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及精神健康(MH),各项指标满分100分,得分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高。

2 结果

2.1 两组随访3年后各生理生化指标水平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随访3年后各生理生化指标水平比较

2.2 两组随访3年后糖尿病发病率比较 随访3年后,观察组糖尿病发病人数为10例,发病率为12.50%(10/80);对照组糖尿病发病人数为28例,发病率为35.00%(28/80)。观察组糖尿病发病率低于对照组(χ2=11.180,P<0.05)。

2.3 两组随访3年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随访3年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未病”是指疾病发生前的状态,即疾病尚未完成转变的萌芽状态[14]。“治未病”理论是祖国传统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为治病于未生,防患未然;治病于未发,救其萌芽[15]。糖尿病在中医认为属“消渴”范畴,其发生是由于饮食不节、素体阴虚、劳欲过度、情志失调等所致,该病虽然不能根治,但如果早期防控,可有效降低或延缓[16]。随着国家对社区卫生建设的加强,当前我国社区卫生管理日益成熟,社区卫生服务具有便捷、灵活等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治未病”理论应用于护理工作中,也是护理工作思想前移的理念。社区卫生服务站护理人员以“治未病”理论为指导,通过情志调理、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未病先防等综合管理,形成护理管理新模式,可有效预防糖尿病的发生。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各生理生化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发病率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综上所述,“治未病”的优势就在于疾病发生前期采取相应措施达到预防效果。“治未病”理论运用于糖尿病前期人群护理管理中,采用中医辨证施治理论进一步丰富了糖尿病防治方法,通过情志调理、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未病先防等综合护理管理措施,使糖尿病前期人群阻断或延缓了糖尿病的发生。因此,我们认为传承弘扬“治未病”理论,将会为糖尿病综合防治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猜你喜欢
治未病情志社区卫生
调畅情志 远离悲秋
刘勰“文以明道”中的情志主体论
大学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防治
孙思邈治未病观与养生理论探析
朱长刚:大医更要“治未病”
体质辨识在社区糖尿病“治未病”健康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履职尽责加快社区卫生服务建设
社区卫生发展“老大难”还在
移精变气法在情志病治疗中的运用探讨
社区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