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与数字化X线摄影在肺癌患者诊断中的对比分析

2023-08-23 08:26曹争光赵丽丽吴乔洋
黑龙江医药 2023年15期
关键词:舞钢市征象影像学

曹争光,赵丽丽,吴乔洋

1.舞钢市人民医院放射科,河南 平顶山 462500;2.舞钢市人民医院心电图室,河南 平顶山 462500;3.舞钢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河南 平顶山 462500

肺癌为临床多发于男性人群的恶性肿瘤疾病,多由吸烟、大气污染、遗传等因素致使器官正常组织基因调控异常,从而形成恶性病变[1]。相关报道显示[2-3],肺癌早期没有特异性临床症状,一般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胸痛、发热等,但是其病情发展较为迅速,易转移至淋巴结、纵隔等部位,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术前明确诊断及评估其病情、有无转移情况显得至关重要。病理诊断为目前临床诊断肺癌的“金标准”,但其具有一定的创伤性,不适用于临床普遍筛查,存在一定局限性。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CT)与数字化X 线摄影(DR)已逐渐应用于肺癌检查中,其中CT 具有扫描速度快、分辨率高、可重复性强等优点,可以清晰显示肺部病灶形态、位置、结构等信息,对于肺部疾病诊断具有一定价值[4];DR 可准确区分不同密度组织,具有副作用小、快捷、简便等优点[5]。但目前临床上关于二者联合应用于早期肺癌诊断及病情评估的相关研究较少,基于此,本研究选取2020年4月—2022年2月于舞钢市人民医院就诊的142例疑似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分析CT与DR对肺癌的诊断价值,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舞钢市人民医院2020年4月—2022年2月收诊的142例疑似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04例,女性38例;年龄42~73岁,平均年龄(58.72±3.85)岁;身体质量指数20.3~25.8 kg/m2,平均身体质量指数(23.12±1.05)kg/m2。本研究经舞钢市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入选标准

(1)纳入标准:均伴有轻度胸痛、发热等症状,并结合影像学检查为疑似肺癌者;可接受本研究的检查方案;患者及其家属知晓本研究,并签订知情同意书。

(2)排除标准:呼吸、闭气功能受阻,入组前接受放化疗治疗者;碘对比剂过敏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者;合并精神异常无法配合本研究检查者;合并心、肝、肾功能严重障碍者;全身性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者。

1.3 方法

1.3.1 CT检查 采用美国GE 116层CT仪检查。检查前引导患者平稳呼吸后屏气,处仰卧位,扫描范围为肺尖至肺底,先进行常规平扫。扫描参数设置为层厚5 mm,层间距5 mm,扫描时间为1 s,电流为60~140 mA,电压为120 kv,肺窗位W1000;L2500,纵隔窗W450;L45。扫描感兴趣区时,需进行2~3 mm 薄层扫描,并将局部放大扫描,于病灶区域行矢状面、冠状面重建;常规平扫结束后行增强扫描,扫描参数不变,于肘静脉以1.5~3 mL/s速度采用高压注射器注射80 mL碘海醇造影剂,注射15~20 s后开始扫描,记录CT扫描征象。

1.3.2 DR 检查 采用锐柯DRX-Ecolution 扫描仪进行检查,成像胶片采用配套红外激光胶片。检查前叮嘱患者去除首饰、手机等可影响扫描结果物品,患者分别处正位、侧位进行检查,焦距为180 cm。正位:电流为35~40 mAs,电压为115~120 kv;侧位:电流为35~40 mAs,电压为120~125 kv,扫描时需确保探测器与患者胸部紧贴,以获取清晰无伪影图像。

1.3.3 阳性判定标准 所有影像学操作及图像分析均由同2名具有丰富经验的影像学医师(从事相关诊断10年以上或具有相关资格证书)进行,意见不一致时经商讨后定性结论。DR检查:病灶呈分叶状,边缘不齐,由胸膜皱缩及小毛刺影,向管腔外生长时,肺门区肿块,肺部门影增大,沿管壁生长时,表现为肺门区高密度浸润,支气管狭窄,管壁增厚,沿支气管腔内生长时,表现为阻塞性肺气肿,肿块较大时呈倒S征。CT检查:存在肺部肿块影,呈分叶状,边缘呈毛刺状,部分为肺间质改变、磨玻璃影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CT、DR检查对不同病灶影像学征象检出情况

病理诊断结果显示,142例疑似肺癌患者中,阳性118例,阴性24 例。与DR 检查比较,CT 检查对于肺癌毛刺征、分叶征、空泡征、血管聚集、胸膜凹陷、厚壁空洞、支气管气象征象检出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CT、DR检查对不同病灶影像学征象检出情况 例(%)

2.2 CT、DR检查对肺癌单独、联合诊断结果

CT 检查结果显示,142 例疑似肺癌患者中,阳性102例,阴性40 例;DR 检查结果显示,142 例疑似肺癌患者中,阳性94例,阴性48例;联合检查结果显示,142例疑似肺癌患者中,阳性116例,阴性26例。

2.3 CT、DR检查对肺癌单独、联合诊断效能情况

与CT、DR 检查单独诊断肺癌比较,二者联合诊断灵敏度、准确率及阴性预测值较高,漏诊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CT、DR检查对肺癌单独、联合诊断效能情况 %

2.4 CT、DR检查对纵隔淋巴结转移单独、联合诊断结果

病理诊断结果显示,118 例肺癌患者中,发生纵隔淋巴结转移85例;CT检查结果显示,118例肺癌患者中,发生纵隔淋巴结转移71 例;DR 检查结果显示,118 例肺癌患者中,发生纵隔淋巴结转移65 例;经联合诊断结果显示,118例肺癌患者中,发生纵隔淋巴结转移82例。

2.5 CT、DR检查对纵隔淋巴结转移单独、联合诊断效能情况

与CT、DR 检查单独诊断纵隔淋巴结转移比较,二者联合诊断灵敏度、准确率及阴性预测值较高,漏诊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CT、DR检查对纵隔淋巴结转移单独、联合诊断效能情况 %

3 讨论

肺癌为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恶性肿瘤疾病,以腺癌、鳞癌为主,由于肺部肿瘤多被胸膜或正常组织包围,早期无特异性临床症状,大部分患者就诊时已处于中晚期,致使错失最佳治疗时机[6]。相关数据显示[7],早期肺癌患者行手术治疗5年生存率可达70%以上,而晚期行切除术患者5年生存率仅为10%左右,且伴随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手术效果较差,影响其预后恢复。

影像学检查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肿瘤疾病诊断中,其中CT 检查具有扫描速度快、分辨率高、可重复性强等优点,且CT 检查为多层螺旋摄影,无组织结构重叠现象发生,可以有效地显示病灶形态、位置、结构等信息[8]。相关报道显示[9],CT 检查应用于肺部疾病诊断时,可准确检出直径≤2 cm 的微小病灶,能清晰显示病灶密度、大小,有助于临床检出肺部微小结节、肿块。DR 可有效区分不同密度病灶,具有危害小、扫描时间短等优点。肺癌影像学诊断主要以影像学征象为主,本研究通过比较CT、DR对肺癌病灶影像学征象检出率发现,CT检查对于肺癌毛刺征、分叶征、空泡征、血管聚集、胸膜凹陷、厚壁空洞、支气管气象征象检出率显著高于DR 检查,说明CT 相较于DR 具有更高诊断价值。DR 分辨率较低,部分病灶存在结构重叠,肺尖、肋膈角、心等病灶难以发现,无法有效显示细微特征,从而降低影像学征象检出率。

国内有学者[10]调查显示,肺癌高危人群定期进行DR、CT 检查,可有效提高肺癌早期检出率,从而延长生存时间。本研究结果发现,CT 检查肺癌诊断准确率高于DR 检查,二者联合检查诊断准确率更高,说明其能显著提高诊断准确率。有研究显示[11],早期肺癌密度不均匀,边界模糊,与正常组织比较无特异性差异,致使早期诊断中存在漏诊、误诊现象,而CT 扫描影像无组织结构重叠,密度分辨率较高,能清晰显示病灶区域结构、形态等信息,有利于观察肺部微小病灶及结节、肿块内部特征。林土兴等[12]研究显示,DR 联合CT 检查对于早期周围型肺癌诊断准确率高达93.84%,优于单一方案诊断,本研究与其结果基本一致。此外,本研究还发现,对于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DR联合CT检查可有效提高诊断效能,有助于临床术前评估诊断。

综上所述,CT检查对于肺癌早期诊断价值优于DR检查,临床可通过二者联合应用进行术前诊断及病情评估,以制定相应治疗方案。

猜你喜欢
舞钢市征象影像学
产前超声间接征象在部分型胼胝体发育不全诊断中的价值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研究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特殊部位结核影像学表现
舞钢市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舞钢市
Ki-67、p53、CerbB-2表达与乳腺癌彩色超声征象的关系
舞钢市设施瓜果蔬菜集约化育苗技术
舞钢市棉花铃期病害的发生与防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