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振华 林小洁 唐礼
摘要“口腔种植学”是一门研究如何采用生物材料制成的人工牙根、牙冠替代缺失牙,以获得长期稳定的咀嚼功能和外形美观的口腔临床医学,其学科知识的综合性及临床操作的专业性,决定了实验课教学是该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广西医科大学口腔种植学教研室将PBL教学理念与自身学科特点相结合,通过模拟临床情境以及改良教学评价体系等教学手段,在本科口腔医学专业“口腔种植学”的实验课教学中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口腔种植学;PBL教学理念;实验课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2023.11.034
口腔种植治疗已成为牙列缺损和牙列缺失患者的首选治疗手段,伴随着口腔种植治疗技术的进步,“口腔种植学”作为口腔医学的一个独立学科也日益走向成熟。在医学教育领域,“口腔种植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其课程内容的科学性、技能性以及综合性很强,国内医学院校对“口腔种植学”课程教学的开展尚无成熟的教学模式,也缺乏系统研究。实验课教学是“口腔种植学”课程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从根本上保证实验课教学的质量是“口腔种植学”课程教学中亟待解决的关鍵问题。广西医科大学口腔种植学教研室对“口腔种植学”实验课的课程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并将PBL的教学理念融入实验课的教学实践中。本文通过对新模式下课程的开展情况进行总结,为构建新的“口腔种植学”实验课程教学体系提供参考。
1口腔种植学实验课开设的背景
1.1口腔种植学课程的特点
“口腔种植学”在学科层面上打破了传统的单一口腔科学的学科壁垒,在知识层面上包括口腔颌面外科学、口腔修复学、牙周病学、口腔材料学等学科的内容[1],多学科的知识交融要求学生有较好的理论知识储备,并能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实验课教学将促进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缩短课堂与临床之间的差距。
1.2“口腔种植学”实验课教学现状
广西医科大学于2020年开始对五年制本科口腔医学专业的医学生开设“口腔种植学”课程。全国范围内“口腔种植学”实验课教学尚处于起步阶段,相比于理论课的教学,实验课由于需要在内容设计、实践效果检测与评判等方面进行系统安排,其难度更大。这也促使我们对课程教学方法进行思考,探索符合自身学科发展的实验课教学模式。
2 PBL教学理念在“口腔种植学”实验课教学中的应用
传统的实验课教学模式一般是由2―3名教师带领学生进行,主要的形式为教师讲解、操作演示以及学生练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不足。PBL教学是“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以学生为主体、问题为中心、教师为引导”的教学方式,最初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于1969年首次提出[2]。基于PBL教学理念并联合临床情景的教育法已广泛应用于医学教育教学领域[3]。研究表明,以临床问题为基础的PBL教学方法更有助于实现医学课程实验课的教学目标[4]。
通过对其他口腔学科在PBL教学实践中的经验进行学习与借鉴,我们将PBL的教学理念融入本科口腔医学专业的“口腔种植学”实验课教学实践中。该教学模式主要包括“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以及“课程成绩评价体系的构建”两方面的内容。
2.1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
在“口腔种植学”实验课的教学实践中引入PBL教学理念后,我们主要按照以下步骤开展实验课教学:
授课内容统一:教师集体备课及教学共识的统一是PBL教学法在实验课教学实践中顺利开展的前提。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在每一步操作及每一个动作都符合临床规范的前提下保证授课内容的同质性。教研室会在开课前组织授课教师开展集体备课,统一教学内容及方案,对新加入的教师严格进行授课技能的考核,合格后方可进行授课。
主题情境确定:基于PBL的教学理念,整个实验课程围绕“如何在口腔内正确植入一颗种植体并完成模型制取”这一主题展开,这也是一名口腔种植医生在临床上需掌握的最基础的技能,它的内涵包括“能不能种植?用什么工具种植?如何做好种植手术?如何进行种植后的修复?”这四个基本问题,以此开展学习,学生可以掌握“种植术前准备”“种植术中操作要点”“种植修复的设计原则”“种植取模的基本流程”等知识点,从而能够在口腔种植的临床诊疗中将“口腔种植外科”和“口腔种植修复”串联起来。
基础知识储备:学生具有足够的理论知识储备是实验课PBL教学模式开展的关键。知识储备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对课程统筹编排以保证学生在实验课前进行相关章节的理论课学习;其次,我们通过互联网远程教育平台构建“口腔种植学”的网络课程,网课上不仅有相关章节的理论课知识,也有口腔种植手术的视频录像。视频、语音等教学手段的运用打破了时空和资源的限制,给予学生远程学习和交流的机会[5],学生可在网上自主学习并查阅相关资料,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也保证了我们“口腔种植学”实验课的PBL教学能够顺利开展。
课堂汇报答辩:学生5人一组,根据设定的问题,通过查找参考书、网上查阅资料等方式收集问题的答案,在这一过程中,组内成员各有分工,经过讨论形成实验方案,并以PPT汇报答辩的形式完成10分钟的课堂展示。每组的汇报内容中必须包括:术前设计、术中操作细节、模型制备要点三方面内容,汇报结束后,班内其余学生及老师就方案的可行性以及优缺点进行提问并由汇报人进行解答。这种形式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提高自我学习能力的同时完成对新知识体系的构建。汇报结束后,每一组的实验预案都会由教师与组员再进行修订,形成最终的方案。
操作实践演练:实验课上的操作演练是对实验方案是否可行性的最好验证。各小组依照制订的方案在仿头模型上进行种植体的植入以及模型制取的实验操作。在整个操作环节中,授课教师均会根据学生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及时纠正学生操作过程中的错误。在实验结束后,教师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进行统一点评,学生通过对比自身的操作与规范化的教程,更容易認识到自身存在的错误,也对规范操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2.2实验课成绩评价体系的构建
PBL教学效果需要全面、规范、有效的评价标准[6]。我们基于PBL教学理念的实验课教学,从临床问题出发,教授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成绩评价则是学生对课程掌握情况的反馈。“口腔种植学”的实验课成绩除了日常考勤以及课堂汇报外,还包括实验操作的评分。在传统的评价体系中,实验操作评分主要由教师对学生的课程作业直接打分。在这种单一的评分形式下,学生会因为不了解评分细节以及对最终成绩的过分关注而导致他们只重视最后的分数而忽略实验操作的过程,或者只是机械性地进行实验操作而对暴露的问题视而不见,忽视了对解决问题能力的学习,这样的结果也背离了实验课联系理论与临床实践的初衷,使得实验课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为了有效减少这些情况的发生,我们在实验课的PBL教学模式中改进了课程的评价体系。在新的评价体系中,教师将根据“如何在口腔内正确植入一颗种植体并完成模型制取”的主题制订课程实践操作的评分标准,其中涵盖了种植的术前设计、种植体植入的三维位置、种植取模装置的安放以及种植模型的制取等评价项目,每一项目的评分标准分别对应临床操作上应注意的细节。
学生实验操作中完成的课程作业将分别经由本人自评(30%)、组内互评(30%)以及指导教师综评(40%)三个环节累积得出最终评分。评分中将同时指出作业的优缺点以及得失分的依据,使得整个评价体系更为客观,也让学生对自身操作能力的掌握情况有了全面的了解。参与评分过程,会使学生对评分标准有更深刻的理解,对实验中的相关问题,如“种植体的正确植入包含哪些环节”“种植体植入及模型制取过程会出现哪些常见的错误”“应该如何避免相关错误的发生”等进行深入思考,从而对操作的技术细节有更深的印象。
3 PBL教学法的弊与利
在实验课中也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PBL教学模式对于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有一定的要求,这就导致部分口腔专业基础知识薄弱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知识盲区;其次,在PBL的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对设定的问题进行资料查阅,归纳总结后在课堂上进行汇报。部分学生由于缺乏学术研究经验,面对这种考核形式会感觉有压力。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主要采取如下应对策略:首先,要正确看待PBL教学中教师的作用。PBL教学法对于提升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尽管主体是学生,但教师的修正和指导作用仍不可缺少。教师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要及时指出并帮助其修正以消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知识盲区。其次,要注重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一个学习任务布置下来,其中涉及资料查阅、课件制作、课堂汇报等不同的工作内容,组员间可以根据个人的特点进行分工,只有通力合作才能高质量完成任务;最后,要在课堂上营造一种宽松的学习氛围。课堂讨论中学生和教师之间没有身份上的区别,针对某一问题,师生之间可以各抒己见,互相讨论,最终一起完成对该知识点的学习。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也充分体会到了PBL教学相比于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势所在。传统的教学以教师为主体,教师通过教材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输并帮助他们理解知识,整个过程中学生的参与感不足,也容易造成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知识转化率不高。“口腔种植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口腔临床学科,学生在临床实习期间所接诊的患者病情不会完全按照教材的设计发展,面对复杂的临床情境,要求学生有较好的临床思维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实验课是理论与实践的纽带,也是医学生向实习医生转变的桥梁。将PBL的教学理念引入“口腔种植学”的实验课教学,整个教学过程将以学生为主体,基于临床问题寻求解决方案。教师在教学中起辅助作用,主要进行组织、引导和反馈等工作。在课程的学习中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及能力,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临床实习期间的工作和学习方式,从而实现校园学习和临床实习之间的无缝衔接。
4总结
将PBL教学理念融入实验课教学实践中,有助于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本文的探索及经验会给国内其他医学院校开展“口腔种植学”的课程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在未来,面对口腔医学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医学教育工作者仍须对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提高课程教学的质量,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口腔医学人才。
基金项目: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自筹经费科研课题(Z2016454)。
参考文献
[1]宫苹.口腔种植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0:1.
[2]乔飞,闫晓君,宋娟,等.CBL、PBL及多模式影像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21(25):141-144.
[3]丁纯雪,陆懿媛.浅谈PBL教学模式在医学院中推广的可行性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21(12):107-109.
[4]陈婷婷,陈静,吴秀芬,等.情景模拟联合PBL教学法在骨科护理教学中应用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2(4):127-128.
[5]张玲,李汪阳,郭玲.大数据时代口腔修复学实验教学方法的探索[J].国际公关,2020(12):118-119.
[6]陈英华,胡国栋,张林,等.PBL教学法在我国基础医学教育中的应用及存在问题[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1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