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圣范蠡文化嵌入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思政的路径研究

2023-08-21 09:58:00吴萌朱宏涛徐鸣明
现代商贸工业 2023年16期
关键词:嵌入式课程思政

吴萌 朱宏涛 徐鸣明

摘 要: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结合一直是高校“全方位育人”的重要抓手。本文在课程思政现有的实践基础上,将范蠡文化与财务管理课程相结合,从明晰课程目标、挖掘范蠡元素、优化教学流程和细化评价机制四个方面,探寻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思政的新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课程思政;范蠡文化;嵌入式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16.059

0 引言

自2020年5月《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颁布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全国高校都在积极推行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结合,在教育部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协调小组的统筹指导下,全国从选树示范、强健队伍和构建机制等方面,全面推进了高等学校的课程思政工作,协同各地高校,在各地政府的支持下,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推动所有学校所有课程都担负起育人责任,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

财务管理课程是高职院校财会专业的必修课兼专业核心课,尤其在大数据背景下,社会对财会人员的需求开始从核算型到管理型转变,财务管理课程成为高职学生将会计核算类课程向管理类过渡的先修课程,在这个思维转变中,思政教育的融入尤为重要。本文将商圣范蠡智慧嵌入财务管理课程,对该课程的思政元素进一步拓展,从地域文化出发,将特色案例与课程思政进行有效结合,实现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高校德育教育。

1 专业课融入课程思政的实施现状

在《高等學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引领下,各地高校从教、研等方面积极深入课程教育的研究,从公共课到专业课分别展开了课程资源开发、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工作。目前已有的专业课融入课程思政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分别是模式创建法,如基于OBE理念创建SWH-CDIO-E工程教育模式;分类建设法,即构建从专业课到通识课的课程思政课程体系;红色资源法,开发红色育人资源;显性引导法,即对师生分别开展思政显性课程,直接进行德育教育;隐性融入法,即利用不同教学方法,将思政元素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在专业课中软着陆;信息技术法,如以SPOC模式对思政元素进行线上线下共同挖掘。同时,国家各级政府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尤其在课题项目的增设上,将课程思政内容增加在了各级课题申报名额中,激发了教师在课程思政领域的研究热情,进而对课程思政的实践奠定了丰厚的理论基础,帮助课程思政在实际教学中的顺利落地。

然而,无论采取哪种方法进行专业课的思政教育的实施,都离不开对思政资源的挖掘和建设,在这个实践过程中,教师也有教学资源有限、教学手法单一的问题,学生往往有对思政元素“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印象,如何将思政资源与专业课程恰如其分的贴合,摘去学生心中枯燥育人的刻板印象,将德育过程做得有特色、针对性强,进而真正意义上帮助学生正确树立核心价值观、守正创新、知行合一,成为高校课程思政实施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2 商圣范蠡文化嵌入财务管理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2.1 范蠡文化的当代价值

范蠡,字少伯,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经济学家和道家学者,越国之相,其生平兼具坎坷与辉煌、张弛有度,在从政阶段(青年时期),社会环境的动荡不安激发了范蠡满腔爱国热情,勤学苦练,练就满腹文韬武略,继而积极投身复国事业,在越王勾践灭吴国的过程中,为越王从军事、政治、外交等多方面提供了功不可没的辅助,充分展现了他激流勇进的胆识,与赤胆忠心、于家为国的爱国情怀和务实精神。然而政治上的成功并没有使范蠡止步于万人之上的状态,而是识时务者为俊杰,弃官从商,进入到人生的经商阶段(中年时期),更名改姓为鸱夷子皮,由于受到儒商文化的影响,在经商的过程中,充分遵循价值规律,因地制宜,合理规划成本,如“旱则资舟、水则资车”,同时坚持积少成多、业精于勤的致富之道,如著名的“逐什之利”,在经商的过程中,不仅利用种种经商之道取得财富积累,更与一般商人不同的是范蠡的淡泊名利,不为金钱所累名士之风,如《史记》记载的“尽散其财,以分与知友乡党”,并且将经商之道传授与他人的大爱格局。

商圣范蠡是中国真实的历史人物,无论从政治抱负到经商之道再到处世原则,对后人都具体深远意义,值得当代人研究学习,尤其对财会专业的大学生而言,范蠡的管理思维,经商策略能都能从现代的种种财务管理方法中得到体现,将范蠡文化与财务管理结合,不仅能够丰富学生对中国商业历史的积累,对于这些历史事件发生地的高校来说,能够更好地发挥地理优势,将地域文化与课程相结合,使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体会更加深刻。

2.2 财务管理课程思政的意义

2.2.1 财务管理课程的特点

财务管理是财会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及核心课,此课程需要先修一系列财会专业基础,因此对于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具有一定要求,这也正是学生由核算型到管理型的初步转变。本课程的知识目标主要为,学生通过学习,熟悉并掌握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本管理、收益分配理论、预算管理和财务分析等理论和方法,将财务管理知识与已有的财务专业知识相结合,形成知识体系。能力目标是基于知识目标的达成,学生能够熟练的运用财务管理方法进行真实案例分析,提升实践技能,将理论转换成工作能力。素质目标是,在党的二十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引领下,帮助学生建立财务管理的基本认知,形成正确的财务管理理念,进而树立学生正确价值观。

2.2.2 财务管理课程思政的价值

财务管理对高职财会类学生来说,是一门具有代表意义的专业课程,对专业理论知识要求较高,同时也是第一门管理类专业课,在面对这样一门难度升级的专业课来说,学生会出现畏难心理,因此这面课程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就是肯钻研、不怕难的学习习惯。在课程内容的学习过程中,会涉及各种分析、计算和管来的方法,需要学生熟练运用,也会有许多实际案例的展示,而这些案例,不免会充斥现代社会的一些不良风气,如会计造假、偷税漏税、贪污腐败等,尤其现在的生活节奏使学生更加急功近利,不愿意慢慢积累,如果不及时加以纠正和引导,容易使学生误入歧途,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用在不正确的地方。财务管理作为高职学生从核算型会计到管理型会计转化的门槛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教育就变得尤为重要,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树立财务管理意识、全局观和正确的价值取向。

3 范蠡文化嵌入财务管理课程思政实施路径

3.1 明晰课程目标

首先,在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中提到了“深化职业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以人为本、能力为重、质量为要,守正创新……”“探秘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新模式”,以最新的职业教育改革意见作为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新目标,结合《纲要》思想,首先应重塑职业教育育人目标,进而明晰课程目标,要明晰这一目标,离不开对高职院校学生进行有效的学情分析。

其次,在学情分析方面,分别从学习能力、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学习期待、心理特征等五个维度,对绍兴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学生进行分析,在学习能力方面表现为专业实操能力较强而抽象思维较弱;学习基础方面表现为,经过财务会计、经济法等先修课程的学习,有一定专业基础,但不够深入;学习习惯方面表现为,对信息化教学接受程度高,传统的教学模式略显枯燥,更加青睐生动的教学过程;学习期待方面表现为,00后学生受现代“快文化”影响较深,社会信息接收迅速,更加渴望学习带来的成果能够快速显化,对创业和成功的激情尤为浓厚;心理特征方面表现为,对新事务好奇心强且接受速度会,但持续时间不长,遇到困難比较容易气馁不够坚持,需要教师循循善诱,通过一系列学生接受的方式保持对课程的兴趣。

财务管理作为高职院校财会专业学生的核心课程,在确定课程目标的同时,不仅要明确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也就是传授专业知识、理论基础,使学生掌握运用能力及技巧,更要明晰育人目标,使学生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培养学生敢于担当、尽职尽责的工作作风,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内省慎独的职业精神等。实现“专业成才”与“精神成人”有效结合。

3.2 挖掘范蠡元素

以往的财务管理模式课程思政模式主要通过案例导入进行,引用的案例大部分是现当代经典的财务、金融案例,以课程教学顺序,将教学内容、案例、思政元素一一对应,这种方式也运用在大部分专业课程上,体现的思政元素主要体现了主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尤其是案例也能同时运用到其他相关课程,因此会使学生有倦怠感,因此具有地域特色的思政元素更容易抓住学生注意力。

商圣范蠡不仅在绍兴生活了43年之久,更是最早绍兴城的缔造者,对于他文韬武略传奇的生平,“商圣”只能形容他的一小部分成就。对于在绍高校来说,他在政治、军事、经济、谋略等方面的纪事,经过挖掘整理,能够与财务管理所包含的管理理论与思维、会计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等相结合,形成历史底蕴、国学素养与强化专业、思维养成的结合。同时,范蠡元素的渗透不需要生搬硬套在全部知识点,而是要将典故与思政元素在课程内容中“软着陆”,根据教材任务,在恰当的章节隐形嵌入范蠡典故,进而将德育价值得以引申。

3.3 优化教学流程

基于学情分析,财务管理现有的结合案例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已无法满足学生对知识获取和德育价值塑造的需求,要让具有历史深度的范蠡元素嵌入到课程中,对学生的历史涵养也有一定要求,这就需要将课程思政的过程,由过去的以课堂为主扩展到课上课下全过程,将德育价值浸润在学生的校园生活的更多空间和时间里。因此,财务管理的教学流程需要优化为“三段四步”,“三段”具体指:在教学空间上,将思政教学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阶段,不再局限在教室里、课堂上、黑板前。课前,以每个学习任务对应的范蠡元素为主线,激发学生自主收集范蠡典故资料的兴趣,并在线上提前发布教学对应的微课视频和范蠡元素拓展资料,同时发布小测试,帮助学生在课前完成一定基础的课前预习,帮助课中教学更加顺利;课中,通过“四步”,即以范蠡元素为思政引导,通过“引思、梳思、用思、拓思”四个步骤,将头脑风暴、小组讨论、讲练结合、课堂测试、思维导图等教学方法运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高教学效率;课后,在线上平台发布作业及范蠡元素的讨论作业,推动学生在系统学习专业知识后,对范蠡典故的更深层次思考,促使学生在专业修养、个人内涵方面进一步升华。

3.4 细化评价机制

为了课程思政能够顺应宏观环境、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变化,帮助专业课程实现全方位育人,使思政结果看得见,财务管理课程要丰富评价方法、细化评价机制,从增加学生考核方法、细化课程评价标准、监控课程质量三个方面使课程评价实现多元化、多渠道、多维度。首先,学生考核由线上考核与线下考核两部分组成,线上考核主要涉及课前课后线上学习平台的视频学习、笔记、讨论、作业、测试组成,线下考核由课中出勤情况、课堂表现、期末笔试组成。其次,对于课程评价从以往的学生教学评价增加为个人评、组间评、学生互评、企业导师评等方面,通过不同视角发现不足。最后,建立课程质量监督体系,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通过教师个人、课程组、教学质量办三个层次严格把控教学流程实施情况和教学质量。

财务管理作为高职财会类专业的核心课程,需要不断丰富课程思政的内涵建设,优化实践方法,坚持“人本”思想,以点到面,从课程到专业、从专业到专业群,为高职财会课程思政及双高建设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王会颖.略论范蠡经济思想的当代价值[J].思想文库,2021,(02).

[2]胡琴.新时代思政教育融入财会专业的途径泰索[J].长春示范大学学报,2022,(09).

[3]解云惠.基于课程思政的财会课程混合式加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吕梁学院学报,2021,(04).

[4]张丽君,袁志忠,李翼恒,等.“课程思政”视域下财会类课程教学改革实践路径研究[J].学科建设,2022,(03).

[5]万敏.“课程思政”在高校财会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实施路径研究[J].会计师,2021,(06).

猜你喜欢
嵌入式课程思政
TS系列红外传感器在嵌入式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电子制作(2019年7期)2019-04-25 13:17:14
嵌入式系统通信技术的应用
电子制作(2018年18期)2018-11-14 01:48:16
搭建基于Qt的嵌入式开发平台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科技视界(2017年23期)2017-12-09 10:55:55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科技视界(2017年21期)2017-11-21 09:06:22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嵌入式软PLC在电镀生产流程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电镀与环保(2016年3期)2017-01-20 08:15:32
Altera加入嵌入式视觉联盟
倍福 CX8091嵌入式控制器
自动化博览(2014年4期)2014-02-28 2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