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洁 刘玉林 薛晨杰
摘 要:实施“1+X”书证融通,有助于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本文基于“1+X”书证融通,分析了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专业在建设初期人才培养和课程构建中存在的问题,通过重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重新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和考核评价方式等举措进行优化调整,一年多时间专业建设初见成效并也提出了未来的建设方向。
关键词:“1+X”证书制度;书证融通;课程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3.15.078
2019年4月,“1+X” 试点工作正式启动,之后陆续发布了网店运营、电子商务数据分析等 10 多个试点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标准。“1+X”证书制度试点的实施主体是院校,学校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专业作为“1+X”电子商务数据分析等级证书的首批试点院校,积极展开试点工作与研究,将证书培训与人才培养方案融会贯通,通过在专业结构、课程体系、评价模式等方面的建设改革,从而推进“1+X”证书制度的落实,并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毕业生就业创业技能,努力缓解就业矛盾。做好学历教育+技能教育书证融通,促进“1+X”证书制度理论构建体系的完善,破解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落地过程中的种种问题,探索适合专业发展的建设策略。
1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1.1 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专业培养目标
在“互联网 +”数字经济时代,物联网、云计算等一些新兴技术不断兴起,数据已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渗透到每一个行业和业务的职能领域,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专业也是在这样的契机下应运而生。该专业主要培养面向电子商务和零售行业等相关领域,具备数据收集与整理、电子商务网站运营与管理、网络营销数据分析与应用以及数据可视化等知识与技能,能够为企业电子商务活动提供决策支持的高级数据分析和数据化运营的应用型高素质人才。
通过企业调研以及对招聘网站相关岗位分析,了解到该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以下的专业核心能力。一是具备敏锐的数据感知能力,即能敏锐判断各种数据背后的商业价值;二是具备专业的数据分析能力,即能够对企业的市场、运营、客户和服务等数据进行专业的分析并提供决策依据;三是具备灵活运用数据分析工具的能力,能够熟练使用各类专业的统计分析工具,如EXCEL、Python等。
1.2 “1+X”证书书证融通的原理分析
“1+X”证书制度中“1”是指学历教育证书,“X”是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指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取得多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它是新时代职业教育制度的设计与创新。“1”与“X”两者之间并不是简单的重复叠加,“1”是“X”的基础,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解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问题,而“X”是对“1”的补充和拓展,注重培养学生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所需要的综合能力,有利于院校主动适应科技发展新趋势和就业市场新需求,以此夯实学生后续发展的职业基础,拓宽就业领域,扩大就业机会。
“1+X”证书制度下的书证融通,是将“1”与“X”之间互通衔接的主要形式,通过书证融通可以有助于更好地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方案,有助于把企业就业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紧密结合。
2 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 专业建设目标不明确
专业的发展离不开明确的建设目标,但是专业建设的内容是多方面因素共同决定的,在制定目标时我们需要综合各个因素,首先要与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相对应,同时也要符合学生的综合发展,满足企业的用人需求。在内部建设上,我们需要开展专业调研、构建课程体系、组建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等,对外需要开展行业、企业需求调研,对接合作企业等。可见,专业建设的内容丰富且复杂,而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以及数据行业的蓬勃发展,相关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也在不断更新,因此在专业建设目标是设定上应紧跟行业需求,对接产业前言,及时进行目标调整。学校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专业的建设目标是在专业成立初期制定的,以相近专业如电子商务专业的建设目标为参考,相较于本专业建设发展不够明确。
2.2 课程设置适应性不强
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专业的课程由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三个模块构成,其中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应以培养学生职业岗位所需的专业技能为主要目的。但是专业课程设置初期存在以下问题,一方面,作为新专业配套教学资源相对欠缺,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仍以理论讲解为主,且老师缺乏相关岗位工作经验,对岗位实际操作流程理解并不清晰,理论知识内容并能没有统一标准;另一方面,由于新技术、新方法层出不穷,课程设置不能及时更新,导致学校的理论知识和企业的实践相脱节,学生在学校的专业知识无法满足数据行业快速发展的新需求。
2.3 学生实践积极性不够
学生是老师课堂教学的主体,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活动实践的积极性是教学的主要目的。但是从以往的教学中我们也感知到,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厚,考虑主要存在以上两方面原因,一是在考评机制上,传统课堂仍然以平时分和期中期末测评分作为学生成绩的来源,忽略了学生实践环节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在教学内容上,老师教学以课本为主,教学案例源自于课本中的案例数据,与企业真实案例还是存在差距的,整体课堂教学内容缺乏系统性,学生不能真实感知企业数据处理场景,枯燥的数据让学生实践缺乏积极性。
3 基于书证融通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从2018年专业成立,到2019年加入“1+X”电子商务数据分析技能等级证书试点,学校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教学团队也在不断探索优化建设路径,解决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2021年我们基于书证融通模式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优化调整。
3.1 重塑人才培养目标
在将“1+X”证书制度落实到专业人才培养标准中时,我们需要做好书证融通,认真梳理重塑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需要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标准衔接融通,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它以为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多层次高质量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为主要目标,因此需要将教育与产业相结合,协同学校育人与企业育人,使个体个性化发展与职业化发展相统一。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快速发展,新思想、新工具层出不穷,企业所需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职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基于此我们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标准、学分体系、顶岗实习标准等方面与电子商务数据分析“1+X”等级证书标准进行深度融通优化,以电子商务数据分析的核心技能的最新诉求为导向,将技能点、知识点进行综合的梳理,构建以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学校2021级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专业学生开始实行融通优化后的人才培养方案。
3.2 重构专业课程体系
在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上,借助“1+X”书证融通,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为核心来重构课程体系。将“1+X”证书各个模块的内容融入专业课程体系中,同时将相近课程内容进行整合,防止出现不同课程虽有交叉但大量重复的情况发生,以市场数据分析和运营数据分析课程为例,课程内容中都包括产品数据分析和客户数据分析等,我们按照不同的场景进行课程的梳理,将“1+X”内容分模块融入不同课程中;在课程实训教学中也可以将“1+X”培训与实训内容相融合,给予学生更多动手操作练习的机会,此外在实训教学中还可以邀请企业导师进课堂,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蓝本,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学以致用,锻炼学生的综合技能。
3.3 构建考核评价方式
对教学过程的评价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我们尝试突破传统的以课程成绩进行评价的方式,邀请课程教师、学生、企业导师共同参与,并注重过程性考核,同时也涵盖知识、素养、技能的多重评价。在评价考核上,任课老师根据“1+X”证书制度要求,对课程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进行考核评价;在教学中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完成课堂任务,小组之间互相评议完成学生互评;在企业老师的安排下开展真实项目任务实训,按照任务完成业绩进行考核评价,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参与感。接下来我们也准备借鉴学分银行的评价模式,通过统一标准,完成对学生相关学习成果的汇总核算,实现学分累加、成果转换,并将此项考核作为学生取得毕业证书的重要依据。
4 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专业课程建设成效
从2021年9月年初,通过对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专业课程体系在基于“1+X”证书书证融通的模式下进行优化,经过一年多的时间也取得了一定的建设成效,从学生、学校和企业三个角度也得到了有效的反馈。
4.1 “1+X”证书通过率提升
学校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专业共组织“1+X”电子商务数据分析等级证书(中级)考试三场。2020年组织了第一场考试,50名同学参加考试通过率为75%。在此基础上团队老师开始调整战略,融入书证融通模式,2021年40名同学参与考试通过率高达到98%。综合来看,在书证融通的模式下,学生的整体通过率稳步提升。
4.2 学生学习满意度提升
通过结合“1+ X”职业技能证书标准开展课堂教学,并将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运用于课堂,邀请企业导师进课堂参与课程考核评价,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生热情,在连续两年专业座谈会上,学生对专业课程满意度达到95%以上。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也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类和专业相关的技能比赛,如“泰迪杯”数据分析技能大赛和“博导前程杯”电子商务数据分析技能比賽,该项比赛与本专业高度融合,在比赛中我们采用传、帮、带的方式,大二和大三同学跨年级组队,比赛成绩也不断进步。
4.3 企业用人满意度提升
企业深度参与到学校技术技能人才的培训和培养过程中,将行业、企业用人要求和岗位标准循序渐进融入课堂教学内容中,使得学生掌握了适合企业高质量需求的多方位技能。学生在参与顶岗实习期间,能够充分运用自己的课堂所学,解决工作岗位中的实际问题,得到了用人单位的高度认可,企业用人满意度在近两年也高度提升。
5 结束语
书证融通的课程体系建设经过两年摸索,在学校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专业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可见,将职业等级证书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和评价考核体系构建相结合,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技能,培养满足企业需求的专业人才。但是,专业建设是一场持久战,接下来我们还应该从深化产教融合、促进“三教”改革等多方面着手,提升数据分析专业高素质复合型技能人才培养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介绍《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和下一步工作考虑[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9-02/19/content_5367087.htm.
[2]陈则芝,张友梅.数学建模融入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专业的探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1,24(7):231233.
[3]张宁.“1+X”证书制度下书证融通的实践与思考——以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为例[J].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2,24(01):2832.
[4]谢占峰,李媛,寇鑫,等.“1+X”证书下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J].辽宁高职学报,2022,24(05):6266.
[5]吴文雅.基于“1+X”证书的高职书证融通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以电子商务专业为例[J].高教学刊,2022,8(31):123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