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婷婷
摘要:本文借助文献研究、行动研究、经验总结等方法,就智慧课堂在高中语文经典阅读中的作用、基于智慧课堂的高中语文经典阅读教学开展策略进行了探索,并提出了丰富阅读呈现方式、线上线下联合阅读、及时进行拓展延伸、利用阅读数据反馈和优化阅读评价模式的相关教学建议。
关键词:经典阅读 智慧课堂 《史记》 高中语文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时,要把握信息时代的特点,积极利用新技术、新手段,建设开放、多样、有序的语文课程体系,使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与提升能适应社会进步新形势的需要。构建高中语文智慧课堂既要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要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基于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基于智慧课堂的高中语文经典阅读教学开展策略进行了探索。
一、智慧课堂在高中语文经典阅读中的作用
第一,将智慧课堂应用于高中语文经典阅读教学,有利于提高经典阅读的教学质量。
经典阅读是指阅读中华传统经典文化著作,可以通过阅读让学生领略国学经典别样的风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阅读和自主探究。这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出了极大的要求。然而,高中阶段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已经渐趋成熟,却始终无法脱离教师进行独立学习,因此经典阅读教学质量相对较差。智慧课堂则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让教师可以更加灵活地指导学生,及时了解学生在探究中的不足,并进行纠正。在这种方式下,学生在经典阅读中的探究质量会大大提高,经典阅读也能真正地扎根到语文课堂上。
第二,将智慧课堂应用于高中语文经典阅读教学,有利于丰富学生的阅读资源。
智慧课堂依托于信息技术与网络。在智慧课堂中,学生可以随时利用网络查找资料。因此,虽然探究的文本大多是教师已经选好的主题,但学生在进行经典阅读时,可以及时根据自己的需求查找资料,补充知识和经验,或者选择其他的文章进行锻炼。在这样的方式下,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会进一步得到提升,文学水平也会得到极大的提高。
第三,将智慧课堂应用于高中语文经典阅读教学,有利于丰富的学生的探究形式。
在线下经典阅读中,学生只能依据教材和已有的资料进行文本探究,然后在小组讨论中分享本小组的探究成果。但有了智慧课堂的支撑,学生可以在线上展开讨论,在总结探究成果时,可以制作成电子形式,以更加形象、具体的方式展示出来。这对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构建高效课堂具有积极意义。
第四,将智慧课堂应用于高中语文经典阅读教学,有利于优化评价模式。
有一句话叫作“互联网是有记忆的”,学生在智慧课堂上进行探究时,总能留下点点印记。这些印记实际上就能反映学生的思维路径和学习表现。教师可以利用这些印记对学生进行评价,这样既体现了过程性原则,也体现了综合性原则。
二、基于智慧课堂的高中语文经典阅读教学开展策略
(一)丰富阅读呈现方式,提高探究效率
教师在开展经典阅读教学时,可以利用智慧课堂,丰富文章的呈现方式,进而提高学生的探究效率。以《史记》为例,在开展教学之前,教师先将三篇文章发给学生,要求学生进行阅读,使学生对文章内容有初步的了解。在课堂教学时,教师没有再展示三篇文章的具体内容,而是利用希沃白板展示了一张表格,要求学生及时填写(如表1)。
这种呈现方式既可以考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也可以使学生明确三篇文章的异同,把握本次探究的重点。像有的学生在之前阅读时只是简单地了解一遍文章内容,但在表格的引导下,就重新进行了有效阅读。有的学生虽然能够感受到三篇文章的相同和不同之处,但没有明确的认知;在表格的辅助下,学生对三篇文章进行了有效对比,也清晰地理解了三篇文章在个性化语言、描写手法方面的异同,了解了作者在创作每个人物故事时的心境。除了展示表格要求学生及时填写,教师还可以采用其他形式呈现,如视频、思维导图等。教师借助信息技术设计贴合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充分展现出探究内容的重点,有效提高了学生的探究效率,促进了学生语文水平的提升。
(二)线上线下联合阅读,增强小组沟通
教师在基于智慧课堂开展经典阅读教学时,还可以引导学生借助信息技术进行线上线下联合,促使小组学生增强沟通。这里的“线下”不仅是指课堂上的沟通,还包括课外沟通。例如,在这三篇文章的探究中,学生需要在对刘邦、廉颇、蔺相如、项羽的生平有一定认知的基础上,对这三篇文章的思想内涵进行感知。在开展教学之前,小组学生就借助微信进行了线上沟通,明确预习任务,并进行分工:两名学生负责收集人物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其他学生负责阅读文章,尝试总结作品描写的人物“特点”,梳理文章的脉络结构,体会传记、本纪的区别;另外两名学生则需要设计表格,将这三篇文章进行简单籠统的对比,初步建立探究脉络。因为有了线上辅助,小组学生可以及时了解彼此的进度,也可以及时提出在探究中遇到的问题,并在讨论中尝试解决。在课堂探究时,学生之间的水平差异也导致小组学生探究的进度无法完全一致。在课下,小组学生也可以通过线上沟通互相帮助,共同进步。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将线上与线下结合起来开展经典阅读,最终有效提高了小组学生的经典阅读质量。
(三)及时进行拓展延伸,实现阅读自由
教师在基于智慧课堂开展经典阅读教学时,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即时性特点,进行拓展延伸,从而实现课堂阅读的自由。例如,在《项羽之死》学习时,学生需要对本纪有一定的了解。在探究的过程中,就有学生针对《项羽之死》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司马迁将项羽写入了本纪,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吗?为了使学生对项羽这一人物有全面的认知,教师就利用微课视频及时为学生展示了项羽的生平和主要事迹,让学生仔细听讲,并分析原因。在了解项羽的过程中,学生慢慢地意识到,司马迁是非常欣赏项羽的,“本纪”本来是记录君王事迹的,而项羽虽然没有当上皇帝,但是独一无二的西楚霸王!于是,在拓展延伸中,学生不仅对项羽有了全面的认识,还将“本纪”这一体裁与其他体裁区分开来,并对司马迁的情感进一步理解。教师在开展阅读时,及时利用智慧课堂进行拓展延伸,使学生的探究得到满足,最终提高了学生探究的质量。
(四)利用阅读数据反馈,落实因材施教
教师在基于智慧课堂开展经典阅读教学时,还可以利用数据反馈了解小组学生的不足,及时进行纠正和指导,落实因材施教的理念。例如,在《廉颇蔺相如列传》这篇文章的教学中,教师采用的是小组合作课堂教学模式,即小组学生合作探究这篇文章,在探究完毕之后上台分享,其他小组的学生则需要提问或补充。小组学生在利用课堂互动软件进行讨论时,就可以了解学生的思维路径,并对学生进行及时的指导。比如,有的小组在学习了这篇文章之后,提出可以从“廉颇和蔺相如谁更优秀”的角度进行探究。在探究中,该小组就有学生出现了极端主义理解,认为廉颇自私自大、狂妄无比,可能不理解《廉颇蔺相如列传》的中心主旨。在了解到该小组遇到这样的困境时,教师就及时组织了该小组与其他小组的讨论,通过辩论的方式让学生梳理思路,最后学生得出结论:文章为我们展示了两个丰满的人物形象,有血有肉,廉颇作为赵国大将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是大将军,他知错就改,有情有义,忠君爱国,在国家危难之际懂得“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这促进了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把握,对文章思想的理解。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生即便面对这样的篇幅较长的阅读,也做到了深入探究。
(五)优化阅读评价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如前所述,智慧课堂应用于经典阅读教学,可以帮助教师优化评价模式。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自己也要转变思维,从各个角度了解学生的探究表现。例如,在《鸿门宴》这篇文章的学习中,教师要求各小组学生利用合作模式和信息技术探究文章的背景,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在小组探究中,有的学生就浑水摸鱼,在网络上搜索的资料与文章无关。教师在数据反馈中了解到学生的这一表现之后,就对该学生进行了批评,并要求各小组在完成探究任务时要明确分工。比如,细化到每组搜索的内容,即第一组搜索刘邦和项羽的生平;第二组搜索事件的起因,项羽为何设下鸿门宴;第三组搜索鸿门宴中重要人物的特点;第四组了解为什么鸿门宴中项羽没有成功;第五组查找历史资料探讨刘邦从鸿门宴逃离后的故事发展;第六组查找资料分析刘邦成功的原因。在这样的方式下,学生逐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认真思考,学习质量也大大提升。
三、《史记》阅读推进——多种阅读方式展开,深入解析文本
(一)借助课文,学习文本研读方法
高中整本阅读指导首先是让学生掌握文本的研读,文本的研读能力是阅读的关键。为此教师要借助课文,指导学生进行细致研读,由浅入深,从文本入手去了解人物和故事发生背景。尤其是一些古代经典著作,使用的文言文载体更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帮助学生简化文言文学习,掌握文本研读方法。
例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教师要先带学生进行阅读,阅读完毕之后,教师再从浅层内容出发,让学生查找廉颇蔺相如的简介、关系;然后从深层内容出发,让学生通过平板电脑搜索廉颇以及蔺相如一生的事迹、战功;最后探讨作者政治态度和先国家之急的思想。
(二)根据文体特点,明确阅读重难点,利用智慧课堂整合信息
在整本书阅读中,教师要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教给学生语言建构和运用,指导学生根据文体的特点,明确阅读重难点,总结出个人的阅读經验。《史记》作为纪传体文学,其文体特征是以人物传记为主,穿插讲述事件。除此之外,《史记》也是用有限的篇章反映一个人一生的功绩,往往要选择一些最典型、最能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的事件来写。所以教师指导整本书阅读时,要明确《史记》的特点以及具有可读性的文学特征,帮助学生找出学习重难点。
例如,在学习《项羽之死》时,我们可以了解项羽本纪中主要讲了三个事件:巨鹿之战、鸿门宴、垓下之围,通过搜索《史记》中项羽一生主要事迹的描写,理解司马迁将他纳入本纪的原因。只有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才能养成从文体角度认识文本的能力,从而从课文阅读的经验延伸到以后经典阅读的经验。
(三)文本阅读时,学会对相关文本进行有机整合
例如,在学习《项羽本纪》时,可与《高祖本纪》进行文本比较和整合,通过英雄的成长故事厘清两人的成长经历,了解两人的主要历史功绩,分析性格特点、人物优缺点,分析楚亡汉兴的原因。整合时可以从文化来看,了解贵族文化的衰败和平民文化的崛起,深化文本阅读,拓展体验,从而为后来的有效文本阅读提供好的模式和经验,进而提高经典阅读效率。
四、结束语
总之,想要构建高效课堂,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基于智慧课堂开展高中语文经典阅读教学是一种良好的途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从提高探究效率、增强小组沟通、实现阅读自由、落实因材施教、促进全面发展等角度出发,设计教学策略,推进多种阅读方式,促进智慧课堂在高中语文经典阅读教学的扎根,充分挖掘并发挥智慧课堂的作用,使学生在智慧课堂中积极探究、深入探究,最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蕊.智慧学习环境下高中语文阅读的方法路径初探[J].数字教育,2021,7(1):56-59.
[2]潘庆玉,王克强.关于中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对话[J].语文教学通讯,2017(10):4-8.
[3]贡如云,冯为民.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及培育路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5):52-54.
责任编辑:赵潇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