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彬欣
作为教师,追求课堂完美是一种正常心理,但“不完美”“有错误”却是教学常态。学习错误来源于学习活动本身,对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具有特殊的作用。
巧用学习错误,挖掘错误中蕴涵的创新因素,适时适度地给予点拨和鼓励,能帮助学生突破眼前的思维障碍,进入创新求异的新境界,让学生体验思维的价值,享受思维的快乐。
例如,在学完小数加、减法计算问题后,数学教师在设计课堂分层作业时可以故意将小数点点错位置:4.19 长的绳子,要剪掉2.83 米用来晾衣服,求绳子剩下多少米。在列算式时,故意将4.19-2.83 写成4.19-28.3,促使学生去发现并提出问题,让学生也拥有“化錯”能力。学生从“化错”过程中寻找到学习的新鲜感、成就感,体验到学习的趣味性,会更加积极踊跃地参与深度学习。
在课堂上,当学生出现学习错误时,作为教师要善待学生之错,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进行评析。
理越辩越明,思路越辩越清晰,学生在争辩中逐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主动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不仅将学生的错误转化成重要的课程资源,也促进了学生间的合作交流,还让学生学会了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一举多得,成就了精彩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