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彩霞,刘双萍,程卫东
(1.甘肃卫生职业学院,甘肃 兰州 730000;2.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广东 广州 510515)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是研究和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科学[1]。在人类社会迎来共创分享、跨界融合的人机协同时代,AI 正成为重要驱动力,引领新的科技革命,深刻改变当代人类的生产、学习及生活方式。在教育信息化新阶段,AI 技术的兴起为中医教育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将其应用于中医药学校教育及毕业后教育和培训,优化传统中医药教育教学过程,能有效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效率及效益。因此,借助AI 技术推动中医教育的发展,已成为中医教育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2]。本文主要探讨依托AI 技术提升职业院校中医专业学生的中医临床思维能力,补齐实践教学中临床时间不足的短板,培养“用得上、下得去、留得住”的高素质技能型中医人才。
《“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指出,中医药人才培养的目标是加快推进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使基层中医药人才数量和质量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中医专业肩负着培养服务农村基层和城市社区医疗卫生机构的高质量技能型人才的重任,而这些机构普遍缺乏先进的诊疗设备,需要工作人员具备良好的操作技能,进行常见病、多发病的筛选,快速而准确地提供诊断及治疗方案,为基层居民提供满意的诊疗服务。而传统中医药人才培养已不能满足社会对基层中医药人才提出的新要求,导致高职院校中医专业人才培养存在以下问题。
高职院校中医专业学制短,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仅2 年,但教学内容多,不仅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及中医内科学等中医学课程,还包括病理学、药理学、西医内科学、西医外科学等西医学课程。过少的课时与繁重的教学任务存在明显矛盾,影响教学效率。
当代大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储备有限,对抽象的中医理论理解较困难,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仅能掌握中医学基本理论,中医思维能力相对较弱。
由于目前中医临床带教师资有限,学生临床见习少,实践教学环节难以实现跟师抄方等“沉浸式”培养,与医学院校学生“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要求相差甚远。这导致学生中医临床思维培养困难,毕业后在学历及能力方面均无优势,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低,就业及创业难度大,直接影响高职院校的声誉及长远发展。
利用AI 技术挖掘中医数据证素用于辅助中医理法方药的学习,是目前主要的发展方向。归纳整理中医文献和病案,传承著名医家的学术思想,将其临证经验作为学习中医的重要载体。
一方面,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海量中医文献和案例,并通过AI 深度学习,在复杂症状中提取、归纳“方—证—人”之间潜在的关联规则,建立案例推理模型,揭示名中医的学术思想内涵,依靠AI 技术使中医名家的学术智慧和临床经验数字化、显性化,优化中医名家经验传承的“传”。另一方面,将AI 技术运用于中医临床各课程学习,通过深度学习整合中医名家的医案,自动显示针对某一实训案例的理法方药思路,使医学生在模拟诊疗过程中不断提升中医临床综合思维能力,改良中医临床经验传承中“承”的模式[3]。这既归纳升华了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又促进了中医理论的创新,使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的传承水平与效率大大提高,成为推动中医药更好发展的关键。
传统中医诊断主要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来收集患者的信息,并将获得的资料作为认识和治疗疾病的依据,因此能否准确收集并判断患者的信息,会影响辨证论治的准确性及疗效的有效性。医生的诊疗技巧及临床经验决定着“四诊”信息的收集效率,且极大地受个体主观意识的影响,如脉诊学习常会陷入“心中了了,指下难明”的尴尬境地,而舌诊学习也因患者整体状态不同而差异较大,成为中医学生短期内难以突破的瓶颈。
AI 技术有助于实现中医诊断技术的信息化、数字化、标准化。通过AI 技术的辅助,可以客观准确地收集和分析“四诊”信息,将中医药学理论中模糊而笼统、具有明显主观主义的抽象术语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进行数字化处理,使中医药学术语成为简明的单义,便于查找及识别。再通过脉诊仪、舌诊仪、经络仪等现代化中医诊查技术,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使中医“四诊”内容作为客观指标被量化,从而使诊断结果尽可能切合疾病本质,摆脱主观因素对辨证及治疗的干扰,便于初学者尽快掌握中医诊疗操作技能。
“治未病”理念是中医药文化中先进方法论和科学观的突出代表,早在《黄帝内经》就明确提出“不治已病治未病”理念,其与现代健康管理学理论有诸多共通之处,但又独具特色。在我国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和医疗体制改革并重的历史时期,在中医教育中贯彻“治未病”理念,使中医药专业学生成为未来中医药健康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为维护广大基层居民的健康发挥重要作用。但目前社会认知度不够、相关专业人才缺乏、运行机制不成熟、资金短缺等,是制约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发展的主要难题[4]。可依托AI 技术建立智能化中医健康管理服务平台,使中医健康管理服务信息化、高效化,对患者相关信息进行整合,根据不同体质状况提供个性化健康处方,进行体质调理改善,做到精准化定制医疗服务,并通过跟踪随访收集整合健康大数据,为疾病预测和筛查模型的建立提供最优策略与方法。
针对高职院校中医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面向需求,构建依托AI 技术的中医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以中医临床思维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校院结合中医师承形式+“重经典、强技能、秉传承、求实用”的中医人才培养方案+校院融合、专兼结合的“双师型”中医师承教学团队+课程成绩、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及中医临床思维能力等综合评价体系为主要构成要素。
构建校院结合中医师承的中医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利用AI 平台将线上线下学习相结合,利用虚拟平台中的真实案例反复进行训练,建立“有是证用是方”的辨证思维及精准用药思路,积累临床经验,突破时间、地域的限制,助力校院结合中医师承模式的实现。
在现有中医专业学校教育的基础上,借鉴传统中医师承教育方式。中医师承教育将中医历代名家的学术思想、学术专长及临床经验动态传承,是中医药教育特有的人才培养方式。中医药学是实践性、应用性极强的学科,注重临床经验的传承,要培养优秀中医药人才,必须重视临床实践,对中医药文化的直觉、心悟等思维方式进行传承。学生通过临床实践反思、揣摩中医药理论,不仅学习临床导师望闻问切的方法、理法方药的思路,也在耳濡目染中学习其医德医风。这是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导师通过“盐溶于水、润物无声”的方式,成为学生的道德榜样[5]。
学生在一年级第一学期结束前通过双向选择确定临床师承导师,利用寒假根据导师制订的临床带教计划进行中医经典书籍阅读,了解导师的临床思维特点,进行中医临床能力训练,之后每个假期进行临床跟诊,努力践行“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职业教育理念。
按照《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组织做好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通知》以及《教育部关于印发〈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 年)〉的通知》有关要求,修订完善中医技能型人才培养方案。立足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落实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对接职业标准(规范)、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等,关注中医专业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对接中医发展新技术,做到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结合专业特点,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工匠精神、职业道德等内容。其中,实训教学内容应基于真实临床工作任务,对接中医临床岗位需求,培养“懂机理、会观察、能处理、知关爱”的中医技能型人才。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强化中医药专业主体地位,提高中医类专业经典课程比重,开展中医药经典能力等级考试等。中医药经典是培养中医药人才的“源头活水”,不能熟读并背诵经典,就不能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背景下的中医药学理论精髓,提升中医综合临床思维能力、传承中医药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研读中医药学经典。中医药经典著作不仅包含丰富的医理,还蕴藏着“大医精诚”等医德思想,这些思想与立德树人一脉相承,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全契合。因此,回归中医药经典著作,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中医药事业接班人的要求。
制订“重经典、强技能、秉传承、求实用”的中医人才培养方案,融入AI 技术,在现行人才培养方案基础上重视中医药经典学习,引导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为后续临床工作奠定坚实基础。因此,建立易学、易用、易传的中医临床技能训练平台是关键。以《伤寒杂病论》的传统经方为主,结合历代中医经方大家及具有经方思维、疗效确切、影响较大的数位甘肃省名中医的临床案例,基于AI 管理平台和相关软件系统,完成数据整合、深度学习。学生可在该平台进行平时训练,也可将其作为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模拟考试平台。由于《伤寒杂病论》的经方药味简洁、用药精准、临床实用性强,掌握常用的100 个药方即能轻松应对临床常见病及多发病,非常适合高职院校中医专业学生学习,故人才培养方案应以经方为主要抓手。由于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短,需要学习的课程多,大幅度增加中医药经典教学课时不易实现,加之中医药经典教学要求学生对中医理念高度认可、具有强烈的学习兴趣、较好的传统文化基础及较高的悟性,所以需要遴选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可以通过中医经典读书会等社团活动、专题讲座等,以少数带动多数,逐步营造浓厚的中医药经典学习氛围。同时依托实训室、中医临床技能实训系统等,进行线上线下中医临床技能的强化。
建立校院融合、专兼结合的“双师型”中医师资教学团队,由来自临床一线的中医专家和院校骨干教师构成。教学团队成员既能从事临床中医诊疗工作,又能走上讲台培养中医人才;既熟悉临床前沿动态,又掌握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基本考点;既有西医学临床知识储备,又有扎实的中医经典功底,熟悉《易经》《黄帝内经》等中医经典著作。通过教学能力培训、中医临床能力培训、集体备课、教学查房等方式加强教师交流,促进融合,使其熟悉高职院校中医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面向需求及相关教学内容,打造一支精于临床、善于教学的优秀教学团队。
教学团队参与研发情境化的中医临床能力训练平台,打造中医仿真实训中心,打破时间、地域、师资等方面的限制,利用数字化、显性化的传统经方和名家临床经验,将分散、零碎的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临床各学科及中医经典课程理论知识系统化,将抽象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实操,以直观性、趣味性、互动性强的形式展示。学生在虚拟环境中体验真实看诊过程,通过逼真的三维模型进入临床情境,从问诊到脉诊再到治疗选药等一系列诊断过程,都严格按照诊疗实训内容进行操作。通过虚实结合,模拟真实场景,让学习者身临其境,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增强学习成效。
建立中医技能型人才培养评价体系,运用AI、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依托线上平台和软件工具,开展教与学行为分析,深入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制定《中医专业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细则》,从德智体美劳5 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通过结果评价、过程评价与增值评价得出综合评价,为培养全面发展的技能型中医人才提供可靠数据支撑。
过程评价采用“双线三段多元”评价体系,遵循评价记录连续性、评价内容全面性、评价主体多元性、评价过程客观性原则,围绕理论知识、实训操作、职业道德、思政表现及创新能力等展开考核,聚焦教学目标的达成。“双线”即线上线下两条线进行评价;“三段”即课前、课中和课后3 个时段,按学习进度、作业测验等情况、课中小组协作、作品正确性及精美度等进行评价;“多元”即评价主体多元化,包括线上平台评价、学生自评、组内互评、组间互评、教师评价、专家评价,按相应权重计算出最终得分。
增值评价按照“尊重差异、重视起点、关注过程、强调发展”的要求,通过问卷调查、测试、社会服务与实践等方式,从品德修养、职业素养、心理发展、人际关系、知识水平及技能水平6个维度收集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学习前后的变化情况,形成最终的增值评价。
结果评价有近期、中期和远期评价。期末考试、毕业考试等为近期结果评价,包括理论综合测试和技能综合测试,依据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技能考核大纲内容,参考1+X 中医体质评估与应用、中医康复理疗师职业技能等级考试内容,为学生获得毕业证书、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证书及1+X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奠定基础。由于高职院校中医专业学生毕业后一年才能报考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故将其作为学校办学质量的中期结果评价指标。而对毕业生长期跟踪,其成长成才结果即可作为远期结果评价指标。
中医人才培养面临的最大困难是成长周期慢,成才率低。高职院校毕业的中医专业学生毕业后都是走向基层,缺乏持续的成长成才环境,将依托AI 技术的情境化中医临床能力实训系统在县级、乡镇及社区等基层医疗机构推广,使学生毕业后也可继续使用。将三甲医院中医临床专家经验传递到基层,方便毕业生在基层继续学习名师辨证思路和临证经验,提升诊疗技术,提高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中医药服务能力,助力我国大健康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