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锦玲
(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习近平在致首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的贺信中提出,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技能人才工作,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人才保障[1]。近年来,职业院校毕业生数量持续增长,就业形势严峻,导致毕业生就业信心受到了影响,自我管理及进取的动力慢慢消磨,可能会直接“躺平”成为“啃老族”。可见,必须要让学生意识到劳动是光荣的、伟大的,这样才能调动起学生的劳动积极性,使其热爱劳动,消除就业压力情况下“躺平”“佛系”等消极待业的想法。就业实习是学生踏入社会前的一个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进行劳动教育尤为重要。为此,本文从职业院校学生就业实习与劳动教育融合的意义出发,分析两者融合现状及不足,探讨两者融合的路径,以期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其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者和贡献者。
2020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学生生活实际,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创新体制机制,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就业实习是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培训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实习过程中将就业实习与劳动教育相融合,既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又有利于提高其实践能力,从而达到提升实习效果的目的。
2018 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3]。在新时代劳动教育观的指导下,将劳动教育与学生就业实习相结合,不仅有利于培养出想干、肯干、精干的高质量技术人才,也有利于为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指明方向,还有利于解答“为谁培养人,如何培养人”这一时代问题。
在职业院校学生就业实习过程中融入劳动教育,对学生劳动习惯的形成和实践能力的提升都能起到积极作用,一方面能提高学生对劳动的认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其中蕴含的意义,为其以后工作和创业奠定了实践基础。另一方面将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等融入就业实习,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作用,让学生在无形中接受劳动教育,提升实践能力。此外,还能让学生调整学习方式,更好地适应当前就业环境,从而找到理想的工作。
探寻职业院校学生就业实习与劳动教育的融合路径,需要分析当前两者融合的现状,从而发现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职业院校学生就业实习与劳动教育融合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如下。
众所周知,学生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追求幸福,追求幸福就要努力奋斗,而奋斗其实本身就是一种幸福。但学生在“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智者劳心,愚者劳力”“学而优则仕”等观念的影响下,将工作视为一种简单的体力活动,过度重视知识和技术的掌握,忽视了劳动能力和劳动意识的养成,就业实习也只是为了拿到学分,不重视工作本身所具有的劳动价值和重要意义。
教师肩负着教育学生、培养人才的重大责任,教师除了教授学生知识与技术外,还应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但一些教师忽视了立德树人根本目标,如在教学设计中(课前),较少提及劳动价值观树立的重要性;在教学活动中(课中),没有把劳动意识和劳动精神融入教学内容;在教学反馈中(课后),对学生是否真正树立了正确的劳动观不够关注。
目前,我国职业院校学生就业实习普遍存在“空泛化”问题,导致学生在工作中不能充分认识到工作的价值。正所谓,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做出什么样的行为,只有职业院校充分认识到就业实习与劳动教育融合的重要性,才能在实际教学中积极进行探索和融合。然而,当前不少职业院校并未认清就业实习与劳动教育融合的重要性,缺乏完善的课程体系,也没有采取有效措施推动两者的有机融合。
实习单位是职业院校学生就业实习的主战场,学生在就业实习阶段面临着毕业后能否找到本专业工作、找到工作后能否胜任工作、在工作中遇到挫折能否积极面对并顺利解决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跟学校有关,也跟实习单位有关。但一些实习单位在学生实习过程中只注重能否给自身带来利益,或多或少地表现出了懈怠和应付的态度,给学生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
在新时代背景下,要想培育出更多的优秀劳动者,应以政府有关文件为宏观性指导,从现实问题出发,强调发展性、突出针对性、注重系统性、强化协同性,积极开辟创新路径。
在职业院校学生就业实习中,学生既是就业实习的主体,也是劳动教育的对象,要想将就业实习与劳动教育相融合,最关键的是解决学生劳动意识不足的问题。(1)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把“工种”意识与“工种”能力培养相结合,强调“工种”的重要性,从而实现“工种”素质的提升;加强对学生的劳动教育,使学生将实际操作与理论学习相联系,避免“光学不练”的现象。(2)要营造良好的校园与实习环境。教师可通过标语、黑板报、布告栏等方式弘扬工匠精神;在实习单位张贴大国工匠相关内容的画报和标语,加强学生对工匠精神的理解;在实习时开展劳动相关竞赛或活动,如举办安全周、技能节、志愿者服务周等,以此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
在大数据背景下,职业院校可根据企业、学校、教师和学生需求采用多种教学方式,且大多数职业院校已建设了可视化的在线教学资源,推动了职业院校发展。学生就业实习与劳动教育的融合,不论是职业院校还是教师,都必须充分考虑学生学习特点,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实施教学,以此提高教学效果。(1)在职业院校教学中,教师要将理论知识教授和就业能力培养有机融合,使学生提升就业能力,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形成良好的劳动精神,让学生体会到劳动带来的快乐。(2)针对不同学生实习需要,教师可重新编排教学内容,包含校本教材、工作任务单、岗位训练工作内容等;还可针对工业生产需要,编制安全教育、工匠精神、劳动知识等主题材料;将劳动教育贯穿整个实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劳动技术,使其成为优秀的劳动者。
学生在就业实习过程中要将学科理论知识与现实工作情景、岗位工作内容相结合。(1)职业院校应建立健全管理体系,保障学生的工作时间,并将其工作成果与实习综合考核评价相结合,提高学生就业实习质量。职业院校要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对课程进行统筹设计。(2)职业院校可从“标兵”的选择、“典型”的捕捉、“模范”的树立等方面开展与实习相关联的活动。(3)加强对教师的评价,构建完善的评价体系及多主体评价体系,将企业、教师的评价和学生自主评价相结合;还可利用实习平台、微信群宣传工匠精神、爱国主义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实现劳动教育的润物细无声。
校企紧密合作是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专业技术人员需求行之有效的途径。职业院校学生就业实习离不开企业,为提高就业率,促进校企合作很重要。(1)职业院校要选择文化底蕴较深厚、劳动观积极正确的实习单位合作,可保证本校学生能在文化氛围良好的单位实习,以期使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从而达到育人目的。(2)强化校企间的协作关系。在职业院校原来基础上,推动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完善实验设备,为教学探索新路径。(3)在实习中加大对学生的安全宣传力度,增强其防护意识。提醒学生要遵守安全操作规范、劳动纪律及工作纪律,并宣传岗位安全、人身及财产安全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在就业实习期间免受伤害,让学生能够安心实习,为其进入社会成为一名真正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做好准备。
综上所述,职业院校学生就业实习与劳动教育融合涉及多个方面,还需要不断探索二者有效融合、促进社会发展及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路径。因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一批高素质的劳动者是教育工作者的职责所在,将劳动教育融入职业院校学生就业实习中,要采用多种途径和方式,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价值观及择业观,让劳动教育在培育优秀人才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从而促进我国教育事业发展。